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 被引量:640
1
作者 马茹 罗晖 +1 位作者 王宏伟 王铁成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67,共8页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 区域非均衡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兼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和缩小 被引量:421
2
作者 刘智勇 李海峥 +1 位作者 胡永远 李陈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63,共14页
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通过推动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考虑各层次人力资本相对变化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了... 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通过推动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考虑各层次人力资本相对变化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等因素差异对东中西地区差距的影响,发现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等其他因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更好地解释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其政策含义是,政府从单纯注重提升人力资本存量转向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并通过重点调控小学、初中、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缩小其地区差异,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又一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原文传递
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 被引量:311
3
作者 刘慧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0-718,共9页
在分析了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综合熵指数、塞尔指数和艾克森指数等不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在构造上的差异之后,通过计算不同测度方法所描述的1980~2002年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发现它们对较长时段不平衡性变动的描述是比... 在分析了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综合熵指数、塞尔指数和艾克森指数等不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在构造上的差异之后,通过计算不同测度方法所描述的1980~2002年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发现它们对较长时段不平衡性变动的描述是比较一致的,但对较短时段存在差别;对不同测度指数的进一步分解,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区域差异分析中的优势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测度方法 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被引量:253
4
作者 陈培阳 朱喜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5-1097,共13页
采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和尺度方差等统计方法从地带、省级、地级和县级4个尺度对1998-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度和空间格局比较分析。①差异测度研究表明,自199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在4个尺度上均表现出扩大的趋... 采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和尺度方差等统计方法从地带、省级、地级和县级4个尺度对1998-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度和空间格局比较分析。①差异测度研究表明,自199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在4个尺度上均表现出扩大的趋势;省级、地级和县级单元人均GDP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地级和县级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呈扩大趋势。②尺度方差及其分解研究表明,尺度方差及其构成大小依次排列均为县级、地级、省级、地带,即尺度越小,尺度方差越大,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份额也越大。③空间格局研究表明,不同尺度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格局总体相对稳定,HH类型集聚区大多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LL类型在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集聚是不同尺度区域经济空间自相关性的主要原因;各尺度显著空间关联类型对总体空间自相关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不同尺度 空间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 被引量:176
5
作者 李国平 范红忠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9-86,共8页
动、静态比较分析发现 ,我国生产的极化作用不高 ,人口的极化作用过低。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向东部地区不断集中的同时 ,人口没有相应地向那里集中 ,造成核心发达区域生产与人口分布高度失衡。鼓励中西部贫困人口向东部尤... 动、静态比较分析发现 ,我国生产的极化作用不高 ,人口的极化作用过低。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向东部地区不断集中的同时 ,人口没有相应地向那里集中 ,造成核心发达区域生产与人口分布高度失衡。鼓励中西部贫困人口向东部尤其是东部核心区域流动 ,是解决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区经济差异 生产集中度 人口分布 经济差距 核心发达区域 日本
原文传递
中国的政府公共支出与减贫政策 被引量:140
6
作者 林伯强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7,共11页
在中国 ,尽管农村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很少有研究对农村经济的动力源进行分析 ,而把公共投资作为农村发展和消除贫困的直接动力源的研究尤其缺乏。本文旨在弥补以前研究的空白 ,并指出各类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贫... 在中国 ,尽管农村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很少有研究对农村经济的动力源进行分析 ,而把公共投资作为农村发展和消除贫困的直接动力源的研究尤其缺乏。本文旨在弥补以前研究的空白 ,并指出各类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贫困减少和地区不均等的边际效应在各地区和各时期差别很大。根据实证结果和对历史上公共支出方式的分析可知 ,农村公共支出再分配可以带来很大的潜在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共支出 农村经济增长 公共投资 消除贫困 再分配 收益 实证 研究 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06
7
作者 王法辉 金凤君 曾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9-525,共7页
利用定量模型分析的方法,从经济转型期航空运输发展的驱动力、地域非均衡性、民航客运网络演化三方面对1980~1998年中国航空运输体系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航空运输网络以及服务的地域范围得到了显著改善... 利用定量模型分析的方法,从经济转型期航空运输发展的驱动力、地域非均衡性、民航客运网络演化三方面对1980~1998年中国航空运输体系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航空运输网络以及服务的地域范围得到了显著改善,平均每个机场服务的空间半径缩短了27%,旅客的平均旅行距离下降了17%;由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航空体系的空间重心向东南偏移;层次分明的航空客运网络结构逐步形成;通过对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发展间关系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则航空运量增长1.72%。航空运输的发展将在中国社会经济空间结构调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体系 地域非均衡性 鞍型效果 可达性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 被引量:98
8
作者 欧向军 沈正平 王荣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1-648,共8页
在评析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单元,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测度变量,定量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变化的总体水平与特征;并引用国外最近使用的区域分离系数等方... 在评析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单元,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测度变量,定量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变化的总体水平与特征;并引用国外最近使用的区域分离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其东、中、西三大区域逐渐发散趋异,而南、北两大区域逐渐收敛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经济增长 空间格局演变 区域分离系数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被引量:84
9
作者 欧向军 陈修颖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8-342,360,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总差异扩大,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与农村县域内部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总差异扩大,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与农村县域内部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主要有历史因素、地理区位、区域发展策略、中心城市规模、人口数量与质量、全球化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区域发展策略是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江苏 区域经济 人均GDP 国内生产总值 基尼系数 地区差异 县域经济
下载PDF
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2003-2013 被引量:100
10
作者 赵雪雁 王伟军 万文玉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5-698,共14页
健康不公平作为影响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基于变异系数、泰勒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本文探讨了2003年以来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时空变化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制定全民健康... 健康不公平作为影响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基于变异系数、泰勒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本文探讨了2003年以来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时空变化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制定全民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1)2003-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水平提高26.98%,西部增幅高于东、中部,但始终保持着"东—中—西"阶梯式递减态势;(2)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其中地带间差异趋于缩小,地带内差异趋于扩大,西部地带内差异扩大尤为显著;(3)居民健康水平的空间分布转为明显的"T"字型格局,并呈"东—中—西"阶梯式及"北—中—南"对称式递减;(4)居民健康水平的空间集聚程度趋于减小,热点区与冷点区均呈收缩态势,且西部形成规模显著的稳定性冷点,东部沿海形成规模显著的稳定性热点;(5)人均GDP、人均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城市化水平及环境质量等因素对居民健康水平时空变化具有显著影响,随着人均GDP与人均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及环境质量的改善,居民健康水平随之提高。未来,还需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多时域、多尺度及多影响机制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健康水平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政府消费券政策的经济效应 被引量:90
11
作者 林毅夫 沈艳 孙昂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0,共17页
本文以2020年3月起中国地方政府陆续发放的消费券为切入点,根据消费券的具体特征,以及微信支付数据、疫情数据和城市经济状况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来识别消费券的发放效果,并评估政府在助力经济复苏中的作用。... 本文以2020年3月起中国地方政府陆续发放的消费券为切入点,根据消费券的具体特征,以及微信支付数据、疫情数据和城市经济状况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来识别消费券的发放效果,并评估政府在助力经济复苏中的作用。本文主要有如下发现:第一,发放消费券可以促进消费,发券地区受支持行业的支付笔数比未发放地区同期同行业高约26.26%。第二,在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地区,消费券显著增加交易活跃程度;定向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券可以增加消费。第三,城市不发放消费券的主要原因是财力受限而不是消费券无效。本文建议,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券发放,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多策并举精准定位需扶持行业与人群,确保消费券发放透明、公正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券 刺激政策 经济增长 地区不平等 有为政府
原文传递
中国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区域差异 被引量:89
12
作者 郑文升 蒋华雄 +2 位作者 艾红如 罗静 王晓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49-2060,共12页
基于差异系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1997-2012年中国342个地级单元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总体差异与空间格局,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比较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差异,分析基础医疗... 基于差异系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1997-2012年中国342个地级单元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总体差异与空间格局,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比较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差异,分析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区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未来政策应对的方向性建议。研究表明:1中国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区域总体差异较大,但近年来呈现波动缩小的趋势;2中国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空间关联格局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高值集聚的HH类型和低值集聚的LL类型在空间的分布发生较大变化;3区域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较高地区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集聚明显,东部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与京津地区。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中国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差距已经开始缩小,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也存在显著差别。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家区域政策热点分布的变化、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资源供给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以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刺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疗卫生 资源供给 区域差异 空间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 被引量:80
13
作者 梁琦 李晓萍 吕大国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5,共10页
本文基于融入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通过引入地区补贴行为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揭示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与区域协调政策影响地区生产率差异和地区经济差距的另一重要机制,即:市场融合过程中,异质性企业的定位选择行为会加剧... 本文基于融入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通过引入地区补贴行为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揭示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与区域协调政策影响地区生产率差异和地区经济差距的另一重要机制,即:市场融合过程中,异质性企业的定位选择行为会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并对地区生产率差异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不同于规模报酬递增与循环累积效应的另一种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区域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的补贴政策总是倾向于吸引低效率企业的进入,虽然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是会扩大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差异,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近年来区域政策力度明显加强,地区差距缩小和地区生产率差距扩大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还表明,合意的区域政策是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同时对于欠发达地区提供适度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企业异质性 地区补贴 地区差距
原文传递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方向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80
14
作者 王少剑 方创琳 +2 位作者 王洋 马海涛 李秋颖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44-2256,共13页
区域差异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一大隐忧,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命题。基于"最优尺度—总体趋势—差异方向—机制因素"的框架,综合运用传统总体差异指数... 区域差异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一大隐忧,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命题。基于"最优尺度—总体趋势—差异方向—机制因素"的框架,综合运用传统总体差异指数、尺度方差及其分解、特定方向差异指数(PDI指数)和多水平回归分析对1978-2011年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①尺度方差及其构成大小依次排列为县级、地级和区级,即尺度越小,尺度方差越大,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份额也越大。②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呈增大趋势,并出现波动性变化。③广东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方向是珠三角核心区与边缘地区之间,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差距扩大,省内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微弱上升,市区与外围区的差异缩小。④全球化、简政放权、投资水平和市场化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最重要的四个机制因素;全球化和投资是促进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直接驱动力,简政放权则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大,而市场化能够潜在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缓和区域经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尺度方差 PDI指数 差异方向 机制因素 广东
原文传递
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 被引量:77
15
作者 洪兴建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2-96,共15页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依据一些新的测度方法,重点研究了1978—2008年31个省份和八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极化与流动性。首先,基尼系数分解的经验结果表明,八大区域之间差距对31个省份差距的贡献率从78%逐...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依据一些新的测度方法,重点研究了1978—2008年31个省份和八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极化与流动性。首先,基尼系数分解的经验结果表明,八大区域之间差距对31个省份差距的贡献率从78%逐步上升到约90%,其中西南地区对外相对剥夺的贡献率最大,然后是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这三个区域的区域外相对剥夺对31个省份差距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其次,八大区域极化的增强趋势非常明显,极化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了地区差距。最后,八大区域人均GDP的流动是各个阶段基尼系数变动的主要原因,位次流动是2008年基尼系数高于1978年的最重要原因,八大区域的人口份额流动对基尼系数的影响非常小。这些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差距和极化相当大,流动性没有起到缩小地区差距和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差距 极化 流动性 八大区域
原文传递
基于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 被引量:72
16
作者 胡志远 欧向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9-724,共6页
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978—2004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方面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得出江苏省人均农业总产值的差异变化平缓且略有降低、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变化... 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978—2004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方面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得出江苏省人均农业总产值的差异变化平缓且略有降低、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变化趋势呈U型、人均GDP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差异不断扩大。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江苏省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均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且对区域差异影响较大。同时,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各不相同,苏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差异较大外,其余3项指标的差异程度较小,与改革初期相比均呈缩小趋势;苏中地区各项指标的差异程度变化不大;而苏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其余3项呈现扩大趋势,且区域内部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多指标 江苏省
下载PDF
转型期的政治激励、财政分权与地方官员经济行为 被引量:66
17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79,共22页
本文在一个框架内考虑了政治激励与财政分权,考察了转型期我国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中央强调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加的考核导向,使得地方财政支出过度偏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共品支出不足,同时抑制了其中的官员私人消费支出。在资本不可... 本文在一个框架内考虑了政治激励与财政分权,考察了转型期我国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中央强调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加的考核导向,使得地方财政支出过度偏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共品支出不足,同时抑制了其中的官员私人消费支出。在资本不可流动但多期情形下,地方官员通过降低税率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积累资本。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方官员为了吸引资本,有额外的激励降低征税力度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区初始发展水平差距意味着地区吸引资本能力的差异,这可能导致地区发展差距比资本不可流动情形下更大。由于资本有更好的流动性,地方倾向于将财政压力施加到劳动所得上,从而导致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份额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激励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56
18
作者 欧向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9,共5页
文章通过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的分解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过程进行结构分析,两种测度方法所得县域差异演变趋势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的县域差异扩大,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产值份额过高,分布不均等所致... 文章通过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的分解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过程进行结构分析,两种测度方法所得县域差异演变趋势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的县域差异扩大,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产值份额过高,分布不均等所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产业的结构效应逐渐大于集中效应,第三产业产值份额不断提高,并对县域差异的促增作用越来越强,导致县域差异经过短暂下降后,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呈扩大趋势。江苏省的县域差异在空间结构上主要表现为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经济区域间的差异,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区域差异 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 江苏省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与随机收敛检验——基于2000~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 被引量:59
19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3-59,共17页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识别随机收敛俱乐部。研究方法: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测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对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中...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识别随机收敛俱乐部。研究方法: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测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对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而不同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影响极小。东部地区的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它们的经济发展存在向局部均值随机收敛的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重新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与随机收敛特征。研究价值:揭示出中国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并进一步识别出各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夜间灯光数据 Dagum基尼系数 随机收敛
原文传递
近20年来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化 被引量:57
20
作者 夏四友 赵媛 +3 位作者 许昕 文琦 崔盼盼 唐文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608,共13页
研究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与动态演化规律,对制定合理的农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采用Theil指数及空间分析相关方法分析1997~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特征,并利用R/S分析法预测其... 研究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与动态演化规律,对制定合理的农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采用Theil指数及空间分析相关方法分析1997~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特征,并利用R/S分析法预测其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1997~2016年中国及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农业碳排放强度省域的空间分布变化均较大,碳排放高强度省域保持稳定,而低强度省域呈扩大态势;(2)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变化较小,区域内差异趋于扩大,粮食平衡区区域内差异趋于上升,主产区区域内差异先升后降,主销区区域内差异趋于收敛;(3)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集聚程度趋于缩小,热点区保持不变,而冷点区呈收缩态势,青-藏保持稳定性热点区,京-津-冀-陕-晋-豫-鲁为稳定性冷点区域;(4)中国、三大功能区及各省域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未来碳排放强度值将呈现出继续下降的演化态势,尤其以粮食主销区的下降趋势具有更强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强度 区域差异 时空格局 动态演化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