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及区域比较研究 被引量:251
1
作者 魏琦 张斌 金书秦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0,共10页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既是回归本色,也是发展观的变革。在系统阐释农业绿色发展概念实质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维度14个指标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既是回归本色,也是发展观的变革。在系统阐释农业绿色发展概念实质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维度14个指标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并对近年来全国及各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2012年以来.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农业供给质量效益得到极大提高;各地区之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浙江综合得分最高;环境友好和质量高效两个维度的地区差异最大,增长潜力:也更为明显。建议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并及时公布基础数据,系统总结浙江等地在农业环境治理和质量效益提升方面的实践经验,完善政策举措,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评价指数 区域比较
原文传递
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 被引量:103
2
作者 杨浩昌 李廉水 刘军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9,共8页
基于2005-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在于: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和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 基于2005-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在于: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和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制度创新等条件下,高技术产业聚集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发挥人才、资金的推动作用和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聚集 技术创新 区域比较 稳健性检验
原文传递
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林汉川 管鸿禧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5-54,共10页
本文在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基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辽宁、云南等六省市 1 51 2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信息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竞争力、短期生存实力、中期... 本文在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基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辽宁、云南等六省市 1 51 2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信息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竞争力、短期生存实力、中期成长能力、长期发展潜力以及综合竞争力展开了评价与比较分析 ,揭示了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深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中西部 竞争力 实证比较 中国 成长能力 长期发展 实力 短期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76
4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96-1003,共8页
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域一体化,既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也能够向西部传递发展势能,缩小西部与中东部的差距。参照了世界银行从密度、距离与分割3个维度对区域一体化的界定,构建了区域一体化评价体系;采用2000~2010年数据,并结合... 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域一体化,既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也能够向西部传递发展势能,缩小西部与中东部的差距。参照了世界银行从密度、距离与分割3个维度对区域一体化的界定,构建了区域一体化评价体系;采用2000~2010年数据,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内部区域一体化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显示:(1)长株潭城市圈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武汉城市圈次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低,但三大城市群一体化水平都呈现逐渐增长趋势;(2)三大城市群在市场一体化、行政一体化及社会一体化变化水平差异明显但总体差距逐渐缩小;(3)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推动下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进程最快,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后发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 长株潭城市群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区域一体化 测度
原文传递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张男星 王纾 孙继红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6,共9页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包含7个维度的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2010年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东部省份的高...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包含7个维度的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2010年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东部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同时在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在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全国31个省份按其高等教育发展特点可以分为5个类型,东部地区的省份在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上较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 被引量:74
6
作者 石喜爱 季良玉 程中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4-71,共8页
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互联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驱动力量,识别其演化特点及内在机理,关系到制造业发展驱动方式的转变和国家战略的实现。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 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互联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驱动力量,识别其演化特点及内在机理,关系到制造业发展驱动方式的转变和国家战略的实现。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参与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条件下,"互联网+"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度化和合理化进行转型升级;分区域比较结果显示,"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转型升级 面板数据 区域比较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量:66
7
作者 李小雁 许何也 +2 位作者 马育军 王建华 孙永亮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研究青海湖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识别流域人类活动特征和分析区域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1977~2004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利用程度等方法,研究了青海湖流域1977年... 研究青海湖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识别流域人类活动特征和分析区域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1977~2004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利用程度等方法,研究了青海湖流域1977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流域内生态用地数量逐渐减少,其中水域面积净减少292.70km^2;②对草地的开垦占用是流域增加耕地的主要来源,1977~2004年因湖泊水位下降而增加的沙地面积为103.22km^2;③1977年以来,流域内除2000~2004年水域面积减少速率显著上升达0.71%外,其他主要类型土地面积变化速率不断减缓;④流域内沙地主要分布在海晏县(70%以上),90%的林地和95%以上的耕地均分布在刚察、共和两县,各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存在差异;⑤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平均值为186.47,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说明人类活动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较小,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当更加注重自然因素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对比 转移矩阵 动态度 利用程度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分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基于全国5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被引量:67
8
作者 蔚志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20,共9页
文章运用2010年在全国5个城市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四个层面对不同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明晰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地区差异。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在个体层面... 文章运用2010年在全国5个城市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四个层面对不同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明晰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地区差异。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在个体层面上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这与不同地区的区位特点及其流动人口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而在家庭、社区和社会三个层面上,某些影响因素未见地区差异,某些影响因素却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相比较而言,那些未见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更具有实质性的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居留意愿 影响因素 地区比较
下载PDF
近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郭腾云 陆大道 甘国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4-510,共7页
在对近 2 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文中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和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对外开放这一区域发展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 ,首次从量的方面探讨了对外开放政策对东... 在对近 2 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文中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和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对外开放这一区域发展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 ,首次从量的方面探讨了对外开放政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及其差异。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模拟计算 ,2 0世纪 80年代初至 1 999年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达到 2 1 39%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由9 1 %提高到 1 0 2 4 % ,提高了 1 1 4个百分点。而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 ,由于对外开放较晚 ,对外开放政策的力度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大 ,从 90年代初期开始的沿江、沿边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为 4 2 4 % ,仅为前者的 2 0 %左右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也仅由 8 96 %提高到 9 2 7% ,仅提高 0 31个百分点 ,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政策作用 区域对比 中国 计量经济模型
下载PDF
“丝路精神”下的区域合作创新模式——战略构想、国际比较和具体落实途径 被引量:48
10
作者 李建民 《学术前沿》 2013年第23期20-25,共6页
以往各国提出的丝路计划与中国最近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很大的区别。"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属于跨国经济带,其规模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带,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与周边国家形成&qu... 以往各国提出的丝路计划与中国最近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很大的区别。"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属于跨国经济带,其规模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带,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与周边国家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目前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构想,对于该经济带覆盖的地理范围、合作领域和合作机制安排、具体实施路径、实施阶段及目标等都需要尽快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合作 国际比较 顶层设计
下载PDF
中国不同等级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 被引量:44
11
作者 贾佳 胡泽勇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6-559,共14页
针对近年来中国区域高温热浪日数日趋增加的问题,利用1961—2013年中国区域719个基准站逐日气温数据,并根据持续时间将高温热浪分为弱、中强、强3种等级,对比分析3种不同等级高温热浪发生频次、起始及结束时间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结... 针对近年来中国区域高温热浪日数日趋增加的问题,利用1961—2013年中国区域719个基准站逐日气温数据,并根据持续时间将高温热浪分为弱、中强、强3种等级,对比分析3种不同等级高温热浪发生频次、起始及结束时间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在分析时段,中国区域整体平均高温日数呈现显著的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转折点为1993年。高温日数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中西南、华南地区的高温热浪增速最快,趋势系数均通过95%显著性检验;3种等级高温热浪所发生的区域不同,其中,弱高温热浪主要发生在中国西北、华中地区,强高温热浪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地区,且3种等级的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均呈上升趋势。从发生的起始时间看,弱高温热浪开始日期最早,平均开始于每年的7月3日,而中强和强高温热浪开始时间相近,分别为7月13日和7月14日;从区域上来看,3种等级高温热浪均最早在西南爆发,而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爆发最晚。除西南地区外,3种等级高温热浪的起始时间呈提前趋势,而7个区域结束日期的变化趋势存在南北差异:30°N以南地区弱、中强高温热浪结束日期均呈推后趋势,强高温热浪结束日期在30°~35°N地区显著推后,而在北方呈提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发生频次 始末日期 线性趋势 区域对比
原文传递
新发展理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计评价与地区比较——基于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39
12
作者 陈梦根 徐滢 周元任 《统计学报》 2020年第2期1-14,共14页
从综合经济效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个维度选取57项指标,构建了新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对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地区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从综合经济效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个维度选取57项指标,构建了新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对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地区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稳定、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速较快,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减缓并进入提升经济质量的阶段,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略显滞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仍然较大,相同省份不同维度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 组合赋权 改进的TOPSIS法 地区比较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比较 被引量:39
13
作者 郭晔 赖章福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4,共8页
本文运用1978—2007年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具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结果显示:第一,财政政策具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并不明显。第二,货币政策在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效应方面... 本文运用1978—2007年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具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结果显示:第一,财政政策具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并不明显。第二,货币政策在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效应方面强于财政政策,而财政政策则在对第二产业的效应方面具有优势。第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效应。第四,在东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应相差非常悬殊,而对第三产业的效应则集中在高位;在中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第二产业的效应集中在高位;在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对第一产业的效应集中在高位,而财政政策对第一产业的效应则集中在低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 区域对比
原文传递
汉江上游黄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对比 被引量:35
14
作者 毛沛妮 庞奖励 +5 位作者 黄春长 查小春 周亚利 郭永强 胡慧 刘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9-291,共13页
本文对汉江上游黄土的常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地球化学参数CIA、Na/K、淋溶系数、退碱系数、残积系数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汉江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 O2、Al2O3和Fe2O3,三者含量总和达767.3 g/kg;常量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Si O2>... 本文对汉江上游黄土的常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地球化学参数CIA、Na/K、淋溶系数、退碱系数、残积系数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汉江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 O2、Al2O3和Fe2O3,三者含量总和达767.3 g/kg;常量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Si O2>Al2O3>Fe2O3>K2O>Mg O>Na2O>Ca O。风化成壤过程中Na、Ca、Mg、Si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淋溶,而Fe、Al、K相对富集。2其风化成壤强度呈现从马兰黄土L1→过渡性黄土Lt→古土壤S0逐渐升高、全新世黄土L0又降低的规律,记录了该区域气候经历了末次冰期(55.0-15.0 ka BP)冷干、早全新世(15.0-8.5 ka BP)增温增湿、中全新世(8.5-3.1 ka BP)达到最暖湿,晚全新世(3.1-0.0 ka BP)降温变干的演变过程。3汉江黄土与洛川、巫山、下蜀黄土的元素组合特征高度一致,不同地区常量元素(Ca O除外)含量十分接近且UCC标准化值变幅均小于0.25,这暗示了它们风化之初具有相似的风成沉积基础;但不同区域黄土的化学风化强度差异明显,大致呈现洛川黄土<汉江黄土<巫山黄土<下蜀黄土的趋势,与中国现代季风气候的空间变化规律相吻合,即不同地区黄土风化程度差异主要是东亚季风变化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常量元素 风化程度 汉江上游 区域对比
原文传递
国内心理治疗和咨询专业人员及工作状况调查 被引量:32
15
作者 秦漠 钱铭怡 +6 位作者 陈红 钟杰 姚萍 徐凯文 易春丽 张智丰 王易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3-1237,共5页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国内目前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人员及专业工作方面的地区差异,并做出比较。调查包括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543名被试。按照行政区域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地区。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国内目前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人员及专业工作方面的地区差异,并做出比较。调查包括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543名被试。按照行政区域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地区。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心理治疗师/咨询师个人情况和专业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地区发展确实存在不均衡的状况,华北、华东地区的相关人员专业水平较高,专职工作比较完善;而西北地区则相对比较落后,体现在治疗师/咨询师专职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和咨询 心理治疗师/咨询师 专业工作情况 地区比较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中段孔隆至丁仁勒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区域对比 被引量:33
16
作者 谢冰晶 周肃 +2 位作者 谢国刚 田明中 廖忠礼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03-3814,共12页
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孔隆-丁仁勒地区的林子宗群火山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定年测试,在年波组下部的英安质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LZ06022-2)中获锆石SHRIMP年龄为59.64±0.72Ma,在典中组下部的安山质晶屑凝灰岩(LZ06017-4)中获锆... 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孔隆-丁仁勒地区的林子宗群火山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定年测试,在年波组下部的英安质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LZ06022-2)中获锆石SHRIMP年龄为59.64±0.72Ma,在典中组下部的安山质晶屑凝灰岩(LZ06017-4)中获锆石SHRIMP年龄为69.97±0.72Ma,这是目前为止林子宗群火山岩底部的最老年龄。结合前人资料,对冈底斯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的火山活动、地球化学及形成年代等进行了区域对比,结果显示整个冈底斯带林子宗群火山岩以喷溢相和爆发相为主,从早期到晚期爆发强度逐渐减弱,早期典中组以爆发相为主到晚期帕那组以喷溢相为主,且随着时间的演化火山活动强度表现为由强→弱,早期东段比中段和西段火山活动强,中期西段和中段比东段火山活动强,晚期均较弱,年波组火山活动强烈且频繁,持续时间长,从而形成了冈底斯中段林子宗群火山岩的独特性;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随着时间的演化具有从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演化的规律,全碱含量逐渐升高,岩石系列由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逐渐过渡;林子宗群火山岩具有陆缘弧火山岩的特征,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碰撞的起始时限在冈底斯带东、中、西段具有一定的差异,中段略早于东段和西段发生大陆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定年 地球化学 火山活动 区域对比 林子宗群 冈底斯中段
下载PDF
我国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嵩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7期5-10,共6页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总体上是以数量为主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资源整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发展规模”与“资源供给”的协调程度是区域高职教育发展协调性的参考标准。根据不同...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总体上是以数量为主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资源整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发展规模”与“资源供给”的协调程度是区域高职教育发展协调性的参考标准。根据不同协调程度,可对各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今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将由重规模转向重质量、重结构、重效益.从外延式粗放型转向内涵式集约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比较 资源供给 发展规模
下载PDF
“互联网+”是否能促进产业聚集——基于200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30
18
作者 刘军 石喜爱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2,共7页
本文基于200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对产业聚集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济开放水平、环境规制等条件下,"互联网+"能够促进制造业聚集,而对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影... 本文基于200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对产业聚集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济开放水平、环境规制等条件下,"互联网+"能够促进制造业聚集,而对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影响不显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济开放水平显著促进制造业聚集,环境规制影响不显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规制显著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经济开放水平影响不显著。分区域比较结果显示,"互联网+"对制造业聚集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产业聚集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比较
下载PDF
全球、大洲、区域尺度暴雨时空格局变化(1981-2010年) 被引量:29
19
作者 孔锋 王铸 +5 位作者 刘凡 方建 方佳毅 李孟阳 杨旭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4,共7页
通过计算1981—2010年全球、大洲和区域的年际和年代际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系统分析了不同尺度暴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全球尺度上,1981—2010年全球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波动中都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1991—2000年... 通过计算1981—2010年全球、大洲和区域的年际和年代际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系统分析了不同尺度暴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全球尺度上,1981—2010年全球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波动中都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1991—2000年代中期以来显著增加.在空间上,全球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增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马达加斯加岛、欧洲西南、东亚、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东部、美国东部、南美洲中部以及一些狭长陡峭的山脉地带.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主要在南美洲、美国东部、东亚和南亚地区随着年代变化而呈现数值上的增长和区域上的扩张.随着年代变化,非洲西部地区呈现数值上的减少和区域上的缩减;2)在大洲尺度上,仅非洲和南极洲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雨日呈现减少趋势;3)在区域尺度上,暴雨增加的区域多于减少的区域,且增加最大的区域位于亚马逊河流域,减少最大的区域位于非洲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区域对比 时空格局 全球尺度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基于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数据统计 被引量:29
20
作者 姬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2-45,共4页
对2013年参赛及获奖教师相关数据的统计与梳理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但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人才基础已经具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职业院校应进一步加强组织与引导,正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通过交流学习... 对2013年参赛及获奖教师相关数据的统计与梳理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但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人才基础已经具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职业院校应进一步加强组织与引导,正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通过交流学习、辐射示范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帮扶,同时重视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核心人群"的作用,并以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获奖作品、典型案例等成果进行共享共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信息化教学大赛 区域比较 教师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