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下植入动脉给药装置加微泵导向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10例临床报告
1
作者 刘友富 舒景伟 +4 位作者 张坚 胡亦钦 吴根和 袁政洪 张家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皮下植入动脉给药装置加微泵导向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24~63岁。强调在切除原发肿瘤的基础上,应用此法,临床观察除2例死于并发症外,余8例生存,最长已半年。认为这种方法可将抗癌药大量、直接、反复地长期作用于癌... 皮下植入动脉给药装置加微泵导向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24~63岁。强调在切除原发肿瘤的基础上,应用此法,临床观察除2例死于并发症外,余8例生存,最长已半年。认为这种方法可将抗癌药大量、直接、反复地长期作用于癌灶,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病人反应轻微活动自由,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植入 动脉导向 肝肿瘤
下载PDF
胃癌术前介入化疗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文 赵瑜 罗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 评估胃癌术前介入的疗效。方法 对 14例胃癌患者术前行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到达腹腔干或肝总动脉 ,注入化疗药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FUDR) 0 .8g m2 、表阿霉素 40mg m2 、奥沙利铂 80mg m2 ,化疗后 5~ 7d行根治性切除术 ,将每例病人... 目的 评估胃癌术前介入的疗效。方法 对 14例胃癌患者术前行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到达腹腔干或肝总动脉 ,注入化疗药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FUDR) 0 .8g m2 、表阿霉素 40mg m2 、奥沙利铂 80mg m2 ,化疗后 5~ 7d行根治性切除术 ,将每例病人术前取的组织标本与术后取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对照观察。结果 术后组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明显高于术前组 (P <0 .0 0 1) ,术后组肿瘤细胞坏死多位于血管周围 ,而术前组肿瘤细胞的坏死与血管没明显关系明显 (P <0 0 5 )。术后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术前组 (P <0 .0 0 1)。结论 术前介入化疗对胃癌明显的治疗作用 ,主要是通过引起肿瘤细胞坏死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介入治疗 病理观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肝脏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亮 姚学权 +4 位作者 陈彻 吴晓宇 曹勤洪 田君 刘福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669-673,共5页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的肝脏微环境的变化,评估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小于70岁的胃癌患者60例,随机入组分为对照组、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和术前静脉化疗组,入院后常规检查肝功能,化疗后第1、3、7天抽取...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的肝脏微环境的变化,评估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小于70岁的胃癌患者60例,随机入组分为对照组、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和术前静脉化疗组,入院后常规检查肝功能,化疗后第1、3、7天抽取外周血了解化疗药物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术中收集正常肝组织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肝脏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术前静脉化疗组相比较,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光镜及电镜下肝脏细胞结构变化无显著差异,两组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肝脏细胞结构发生变化,治疗后肝功能轻度异常。结论: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后,患者肝功能及肝脏微结构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术前动脉介入化疗 静脉化疗 肝脏微环境
下载PDF
18例老年胰腺癌姑息性治疗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江武文 林志相 《陕西肿瘤医学》 2003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区域性动脉化疗联合减黄在老年胰腺癌病人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胰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 3例采用手术中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化疗 ,余 15例由Seldinger’s术插管化疗。化疗药物有米托蒽醌、顺铂、丝裂霉素... 目的 探讨区域性动脉化疗联合减黄在老年胰腺癌病人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胰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 3例采用手术中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化疗 ,余 15例由Seldinger’s术插管化疗。化疗药物有米托蒽醌、顺铂、丝裂霉素、5 -氟尿嘧啶和地塞米松等。 结果 完全缓解 10例 ,部分缓解 7例。平均生存期 11± 5月。结论 区域性动脉化疗联合减黄可有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 ;介入和埋泵化疗有其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减黄 区域性动脉化疗 治疗
下载PDF
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锃烺 郜永顺 韩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0期3684-368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经新辅助治疗后接受胃癌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接受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联...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经新辅助治疗后接受胃癌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接受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患者41例(联合治疗组),术前接受单纯全身静脉化疗患者43例(静脉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新辅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反应率高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恶心呕吐、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3 a复发转移率低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3 a生存率高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效果确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胃癌分期,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提高患者3 a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 静脉化疗 转移 复发
下载PDF
局部动脉灌注化疗和旁路手术治疗晚期胰头癌 被引量:1
6
作者 文天夫 郑光琪 《华西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88-89,共2页
鉴于放疗、全身化疗和经Seldinger氏法作腹腔动脉大剂量灌注化疗都不能改善晚期胰头癌病人的生存期,自1992到1995年对6例不可切除的胰头癌病人,我们开展了胰头局部动脉植入式插管化疗和旁路手术治疗。结果5例已故... 鉴于放疗、全身化疗和经Seldinger氏法作腹腔动脉大剂量灌注化疗都不能改善晚期胰头癌病人的生存期,自1992到1995年对6例不可切除的胰头癌病人,我们开展了胰头局部动脉植入式插管化疗和旁路手术治疗。结果5例已故病人的平均生存期15.4月,第6例病人已带癌生存18月。结果似优于近期其它报告,可作进一步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肿瘤 晚期 药物疗法 动脉插管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胃癌的效果
7
作者 胡晓峰 武雪亮 +3 位作者 李磊 聂双发 郭飞 杨东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在进展期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和全身静脉化疗组,每组60...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在进展期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和全身静脉化疗组,每组60例。均行1个周期EOF新辅助化疗方案(奥沙利铂+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疗效满意率为63.33%,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4,P=0.00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集中在0~2级,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全身静脉化疗组(P〈0.01)。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全身静脉化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全身静脉化疗组(P〈0.05)。化疗方式为影响胃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疗效满意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提高进展期原发性胃癌的疗效,具有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胃癌 区域动脉灌注 全身静脉化疗
下载PDF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中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沈永生 王智民 邢志伟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7期1806-1809,共4页
目的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中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顺序将144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接受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 目的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中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顺序将144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接受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A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化疗前、术前和术后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生长相关基因产物β(GROβ)、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术后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GROβ、ANGPTL2、CEA、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或转移率为25.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AC联合腹腔镜手术可降低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降低术后复发或转移率,但对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并不明显,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吴茱萸热熨联合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峰 徐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热熨联合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普外科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直肠癌术后常规西医... 目的:观察吴茱萸热熨联合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普外科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直肠癌术后常规西医治疗及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吴茱萸热熨足三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P=0.02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5天,治疗组腹胀分级评分与呕吐分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整体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热熨联合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能促进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有效缓解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状态,预防并发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热熨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直肠癌术后 胃肠蠕动功能 胃动素 生长抑素
下载PDF
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7
10
作者 税明才 熊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术前进行短程EOF方案化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接受短... 目的:研究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术前进行短程EOF方案化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接受短程EOF方案静脉化疗。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的数目及凋亡基因的含量、血清中肝肾功能指标以及cfDNA甲基化程度。结果:(1)有效性指标:观察组胃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多于对照组,Caspase-3、Caspase-9、Fas、FasL的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p16、RNF180、SFRP2、SOX17、RUNX甲基化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性指标:观察组血清RBP、CysC、ALT、AST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更为有效的杀灭癌细胞、降低肿瘤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减轻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常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凋亡 甲基化
下载PDF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云强 谭志明 +6 位作者 王嘉康 汤日杰 王俊 赵宏宇 麦聪 张相良 崔书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47-1248,1253,共3页
目的评价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分A和B两组,A组23例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AC),1-2周后行手术切除,B组22例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结果PRAC能够明显改变直肠癌的病理组织形态,总... 目的评价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分A和B两组,A组23例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AC),1-2周后行手术切除,B组22例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结果PRAC能够明显改变直肠癌的病理组织形态,总有效率95.65%。A组与B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1.3%和72.27%;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5%和86.36%、86.96%和68.18%;术后3年复发率分别为8.69%和27.27%;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分别为78.26%和59.09%。结论PRAC能提高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及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术前区域动脉化疗 保肛手术
下载PDF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明洲 何明 范小斌 《癌症进展》 2022年第5期469-471,535,共4页
目的 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0例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 目的 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0例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肠激素[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GAS)]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PGⅠ、PGⅡ和GAS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GⅠ、PGⅡ和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VEGF、HIF-1α水平,提高近期生存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明胶海绵颗粒 栓塞 胃底贲门癌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清EGFR HER-2 MMP-2表达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进峰 彭雷 +1 位作者 付豹 陈小贺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2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AC)联合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AC)联合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CRC患者1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与研究组83例(PRAC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血清EGFR、HER-2、MMP-2表达水平,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后1、3年预后情况及治疗后3年复发、转移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8.895,P=0.000)。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GFR、HER-2、MMP-2表达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7、3.509、6.345,P均<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5,P=0.620)。研究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77/83,92.77%)显著高于对照组(61/81,75.31%),治疗后3年生存率(52/83,62.65%)显著高于对照组(29/81,3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71、14.039,P=0.002、0.000);随访中,研究组患者发生肝转移、肺转移、骨转移及局部复发共19例,对照组共3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6,P=0.032)。结论PRAC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减少CRC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血清EGFR、HER-2、MMP-2表达水平,远期生存率高且复发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梁文添 杨玲 赵伟强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9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信宜市中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胃肠道...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信宜市中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观察组术后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术后12、18个月,观察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术后生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进展期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静脉新辅助化疗 胃肠道肿瘤根治术
下载PDF
术前经动脉化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卞育海 陈治平 +3 位作者 庄捷 凌伟 倪醒之 金云法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前经动脉化疗对胃癌患者肿瘤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于术前行区域动脉化疗,并与同期20例患者行单纯手术作对照。观察化疗对术后恢复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活性的影响。术后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以免... 目的 探讨术前经动脉化疗对胃癌患者肿瘤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于术前行区域动脉化疗,并与同期20例患者行单纯手术作对照。观察化疗对术后恢复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活性的影响。术后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以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增殖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以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 术前区域动脉化疗,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化疗组的总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上升,而NK活性有所下降,且恢复较慢。化疗后65%的患者肿瘤组织出现癌细胞变性、组织坏死、纤维增生等病理改变。化疗组的增殖指数PCNA和Ki-67分别为(70.1±12.3)%和(28.9±6.8)%,较对照组的(81.3±7.3)%和(41.8±9.8)%显著下降(P<0.01);而细胞凋亡指数则由对照组的(8.7±2.7)‰提高至化疗组的(12.7±6.2)‰(P<0.05)。结论 术前经动脉化疗能导致癌细胞变性坏死,并抑制肿瘤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在围下术期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凋亡 T淋巴细胞 治疗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中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毒副反应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术森 王崇树 +3 位作者 魏寿江 张才全 杜江 王先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中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后的药物分布特征、术后组织病理变化及临床毒副反应。方法将我科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期间符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纳入适应证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胃癌根治术中经肿瘤...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中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后的药物分布特征、术后组织病理变化及临床毒副反应。方法将我科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期间符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纳入适应证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胃癌根治术中经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灌注含2 ml亚甲蓝、5-FU(1 000 mg/m2)和MMC(10 mg/m2)的灌注液100 ml;对照组不进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观察术中亚甲蓝的分布特征,术后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及临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肿瘤区域立即显色,此后染色逐渐变淡,但全手术过程中肿瘤区域仍可见染色。术后光镜观察见癌细胞出现轻度细胞核固缩或肿胀,细胞浆凝固,细胞间质轻度水肿,炎性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可见轻度血管炎表现。透射电镜见癌细胞核固缩或肿胀,核异染色质凝集,核周间隙扩大,胞质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高尔基复合体扩张。治疗组术后第1天AST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第3天即恢复正常(P>0.05);2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其余指标(ALT、ALP、GGT、LDH)、肾功能指标(尿素和肌酐)、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及床旁心电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吻合口漏。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后使胃癌原发灶在全手术过程暴露于化疗药物中,可降低癌细胞的活性;临床观察其毒副反应小,可作为外科手术的重要补充手段来预防术中医源性扩散和术后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中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病理学 毒副反应
原文传递
热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局部复发鼻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邢辉 徐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8-901,共4页
目的 评价热疗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局部复发鼻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行热疗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或配合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疾病缓解率(ORR)、生活质量状况(KPS评分)和疾病无进展... 目的 评价热疗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局部复发鼻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行热疗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或配合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疾病缓解率(ORR)、生活质量状况(KPS评分)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或肿瘤溃缩开始时间为24~96 h,平均48 h。总ORR为83.3%,平均PFS为7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提升10分35例,20分7例,无变化18例。结论 热疗联合选择性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对局部复发鼻咽癌具有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对生活质量提升作用明确,延长了疾病无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局部复发鼻咽癌
下载PDF
术前区域动脉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文鹏 巫佳明 +2 位作者 刘桂 黄金球 李万浪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区域动脉化疗联合全身化疗(PRAC/S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54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应用随机排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施行术前区域动脉... 目的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区域动脉化疗联合全身化疗(PRAC/S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54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应用随机排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施行术前区域动脉化疗联合全身化疗(A组,28例)和直接手术(B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R0切除率(无肿瘤细胞残存),术后并发症,应用Kaplan-Meier曲线评价患者的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A组患者的R0切除率为96.4%,明显高于B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1%和30.8%,术后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0%和63.2%,术后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7.9%和2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年的局部复发率为7.1%,明显低于B组的26.9%,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PRAC/SC可以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R0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区域动脉化疗联合全身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生存率 复发率
下载PDF
术前区域动脉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文鹏 巫佳明 +2 位作者 刘桂 黄金球 李万浪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新辅助放化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该方案具有较强毒副作用,本研究评估术前区域动脉化疗联合全身化疗(preoperative regional arterial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systemic ... 目的新辅助放化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该方案具有较强毒副作用,本研究评估术前区域动脉化疗联合全身化疗(preoperative regional arterial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systemic chemotherapy,PRAC/SC)方案对LARC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4例LARC患者术前应用两周期PRAC/SC治疗,对PRAC/SC无反应者改行新辅助放化疗,3~4周后手术,术后2~4周开始行术后化疗。术后对局部复发的高危患者应用放化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完成两个周期的PRAC/SC。3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前改行新辅助放化疗。所有患者均行R0切除。29例患者接受术后治疗:4例接受术后放化疗并完成方案治疗,25例接受术后化疗,18例完成术后化疗。术前和术后3级化疗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6%和24.00%,34例患者中有8例(23.52%)出现术后并发症,6例(17.65%)取得病理完全缓解。中位随访期为19个月(8~28个月),2年无病生存率为81.8%,总生存率为91.7%。结论PRAC/SC方案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但对于巨大肿瘤患者,PRAC/SC方案结合新辅助放化疗可能是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化疗 术前局部动脉化疗 全身化疗 辅助化疗
下载PDF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中5-氟脲嘧啶在大鼠血液和胰腺组织中的分布
20
作者 陶蔚 赵玉沛 +1 位作者 蔡力行 朱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区域性动脉灌注和静脉推注中5-氟脲嘧啶(5-FU)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为临床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全身静脉给药组和区域性动脉灌注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 目的观察并比较区域性动脉灌注和静脉推注中5-氟脲嘧啶(5-FU)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为临床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全身静脉给药组和区域性动脉灌注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和胰腺组织中的5-FU浓度,并计算穿透指数和治疗优势度。结果静脉推注组胰腺组织中5-FU的最大浓度(Cmax)为8.42ug/g,存留时间为50min;区域性动脉灌注组胰腺组织中5-FU的Cmax为20.00ug/g,存留时间为90min,皆明显高于静脉推注组(P<0.05)。治疗优势度为2.42。结论区域性动脉灌注5-FU能提高胰腺组织中5-FU浓度,延长胰腺癌组织和转移灶在5-FU中的暴露时间,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脲嘧啶 胰腺肿瘤 动脉灌注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