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及其互动关系 被引量:73
1
作者 刘毅 王云 +1 位作者 杨宇 马丽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55-2466,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跨社会制度、跨法律体系、跨行政等级的复杂性,必然会遭遇一系列的摩擦。发掘粤港澳之间合作与冲突的焦点与关键时间节点,是对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研究的重要补充。本文通过GDELT全球新闻事件数据库梳理了...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跨社会制度、跨法律体系、跨行政等级的复杂性,必然会遭遇一系列的摩擦。发掘粤港澳之间合作与冲突的焦点与关键时间节点,是对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研究的重要补充。本文通过GDELT全球新闻事件数据库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粤港澳三地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内地与香港关系呈现出"M"型波动,两者之间的冲突被新闻媒体有所强化。(2)内地与澳门之间的政策与民意表现为较高的一致性,两者之间的言语合作是互动关系的主导因素。(3)内地与港澳之间的互动关系总体上变得更加紧密,合作与冲突的频率都在上涨,内地-香港关系在粤港澳互动关系中的重要性不断被凸显。(4)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实际合作项目相对短缺,缺少多元化的抓手。粤港的经济和科技的竞合关系和香港局势的发展是粤港澳互动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关注区域政策在空间上的投影,更要关注其在社会舆论与新闻媒体上的投影,促进一体化建设从实体空间建设向虚拟、话语空间的综合引导转变,强化"硬联通"与"软联通"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协同 一体化 GDELT 互动 一国两制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特征及问题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石忆邵 王克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9-54,共6页
本文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针对区域整合发展机制、区域利益协调、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制度建设一体化等若干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整合机制 利益协调 区域政策 制度保障
下载PDF
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协调一体化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治栋 吴迪 周姝豆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8-66,共9页
优化生产要素流动方式、协调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1]。本文借助全国30个省市区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生产要素流动及区域协调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促进生产要素流... 优化生产要素流动方式、协调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1]。本文借助全国30个省市区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生产要素流动及区域协调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及提高区域协调一体化水平均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政策含义:全国各地区应当合理协调配置生产要素资源,优化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流动 区域协调一体化 市场分割 经济增长 固定效应模型 对外开放水平
下载PDF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许冰 聂云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9-123,共5页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同 融合创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协同学分析——兼论京津冀协同发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得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1,共6页
区域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词"被广为关注。区域协同的概念无可置疑来自于协同学,因此,溯本清源、还协同的真实面目有助于正确理解区域协同的涵义,为我国区域协同发展途径提供重要启示。区域协同发展受到系统控制参量的重... 区域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词"被广为关注。区域协同的概念无可置疑来自于协同学,因此,溯本清源、还协同的真实面目有助于正确理解区域协同的涵义,为我国区域协同发展途径提供重要启示。区域协同发展受到系统控制参量的重要影响和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产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制度一体化是区域协同的序参量,也构成区域协同的重要约束因素。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还需从系统控制参量入手,创造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 区域协同 序参量 系统 控制参量 产业一体化 制度创新
下载PDF
论我国空间规划的过程和趋势 被引量:21
6
作者 顾朝林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60-73,共14页
文章系统论述了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将这一过程分为初创和中断、重要性凸显、市场转型、趋同和失效、规划体系改革五个时期。文章认为,面对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问题,需要强化空间规划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现有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试... 文章系统论述了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将这一过程分为初创和中断、重要性凸显、市场转型、趋同和失效、规划体系改革五个时期。文章认为,面对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问题,需要强化空间规划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现有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国“1+X”空间规划体系。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规划编制背景、上级和本级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与策略、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为基础,通过构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平台,搭建循环经济和产业发展平台,编制重点功能板块概念规划,从而实现“一个政府、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空间规划体系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规划 空间规划 “多规合一”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地区共享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9
7
作者 田瑶 郭立宏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本文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和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省域间、省域内及城乡间三个维度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以及稳健性检验... 本文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和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省域间、省域内及城乡间三个维度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以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省份层面的市场一体化水平实现省域间协调发展;通过提升城市的功能分工情况以及提高城市的创业水平,来增强非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动能,实现省域内的协调发展;通过提高城市的劳动力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本文的研究结论肯定了数字经济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加快实现地区间共享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协调 共享发展 市场一体化 创业水平
原文传递
区域协同理念下山地城市空间统筹的规划应对——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邱宏 吴斌 卢亚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山地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因此其空间拓展难免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部分经济区位较好的山地城市形成了巨大的空间扩展动能,跨越自然地理与行政区的限制,在区域尺度上寻求协同发展成为其空间扩展策略之一。... 山地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因此其空间拓展难免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部分经济区位较好的山地城市形成了巨大的空间扩展动能,跨越自然地理与行政区的限制,在区域尺度上寻求协同发展成为其空间扩展策略之一。文章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剖析其在自然地理的局限下开展区域空间协同发展的迫切性,并对"大三明"城市区域的构建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文章指出,山地城市的空间协同发展不仅存在于战略架构层面,还存在于具体的一体化物质空间建设方面,这决定了山地城市的空间协同措施不仅要有宏观的顶层设计内容,还要有精细化的可操作性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 空间统筹 山地城市 三明市
下载PDF
推动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三大法宝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东来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138,共4页
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操作、如何做实并富有成效。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可以较好地落实、承载体系化的要求,其核心思想在于资源共享、高效运行,特别注重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目标实现。文章对整体协同发展症结性的三个主要问题:... 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操作、如何做实并富有成效。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可以较好地落实、承载体系化的要求,其核心思想在于资源共享、高效运行,特别注重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目标实现。文章对整体协同发展症结性的三个主要问题:人才梯队、整合方法、技术手段等提出了思考及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区域整体协同 人才梯队 整合方法 科技手段
下载PDF
新形势下民族文化旅游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兵 陶然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机遇与挑战并存。民族文化分布和文化影响往往跨域不同行政区,秉持区域协同发展理念有助于消弭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协作障碍,在响应和服务民族文化建设的同时优化民族旅游空间关系。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区域协同 目标导向 整合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任务与对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金成 董红燕 李瑞鹏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0,共7页
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产业布局为起点,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过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和陆海一体化,形成绿色低碳、空间优化的国土空间布局,其基本思路是更加注重高效、协调、可持续的... 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产业布局为起点,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过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和陆海一体化,形成绿色低碳、空间优化的国土空间布局,其基本思路是更加注重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优化配置国土资源,处理好集聚与分散、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经济格局;重点任务是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海洋发展空间、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等,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科技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畅通要素流通渠道及提升三大功能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 城乡统筹 陆海统筹 国土空间格局
下载PDF
区域、市场、政府协调整合的区域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万晓琼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4,共7页
现有区域发展研究存在忽略区域和区域发展内涵、错置区域发展与相关研究因素的因果顺序,忽视区域、市场、政府三者在区域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机理及整合途径等问题。本文在明确区域与区域发展的内涵基础上,对区域、市场、政府在区域发展过... 现有区域发展研究存在忽略区域和区域发展内涵、错置区域发展与相关研究因素的因果顺序,忽视区域、市场、政府三者在区域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机理及整合途径等问题。本文在明确区域与区域发展的内涵基础上,对区域、市场、政府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路径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区域禀赋应该是区域发展首先考虑的因素,市场实际上是区域内部自发形成稳定制度的过程,而政府则能够通过自身力量对市场这种制度自发演化过程进行干预。区域、市场及政府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均将发挥其作用,但最为重要的是将这三者的作用路径加以协调整合,以保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市场 政府 区域发展 协调整合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模式与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祖君 侯宏凯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9,共9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本文回顾了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将新时代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总结为立足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结构、"点""线""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本文回顾了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将新时代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总结为立足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结构、"点""线""面"相结合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引领周边地区发展、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多维手段帮扶欠发达地区发展五种模式,从制度优势与有为政府、央地财政关系、区域均衡与人的均衡等视角分析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从解决南北分化、协同推进大中小城市建设、细化经济区划、完善顶层设计四个方面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主体功能区 区域协同 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区块联合海空一体化搜救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家庆 金施成 +3 位作者 祝春华 李峰 季燕军 张鹭鹭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86-689,共4页
主要海洋国家都将海上联合搜救体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建设。笔者分析了国外基于分区、联合的海上搜救体系的现状及我国目前搜救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划分海上搜救区、理顺搜救指挥协调链、建强专业搜救力量、强化... 主要海洋国家都将海上联合搜救体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建设。笔者分析了国外基于分区、联合的海上搜救体系的现状及我国目前搜救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划分海上搜救区、理顺搜救指挥协调链、建强专业搜救力量、强化海空搜救训练、完善海上搜救法规体系五个方面的建设思考,为构建我国海上区块联合海空一体化搜救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救区 区块联合 海空一体化 搜救体系
原文传递
文旅区域协同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以青海与甘肃为例
15
作者 张强 田鹤翔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4期83-92,共10页
基于环境要素相融、地缘关系紧密、旅游资源环状聚集等因素,区域协同是青海与甘肃两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才能凝聚青甘文旅协同发展之合力,而青甘文旅区域协同需要在厘清文旅属性、调整规制工具、... 基于环境要素相融、地缘关系紧密、旅游资源环状聚集等因素,区域协同是青海与甘肃两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才能凝聚青甘文旅协同发展之合力,而青甘文旅区域协同需要在厘清文旅属性、调整规制工具、推进区域协调三重法治逻辑下进行,才符合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青甘文旅区域协同发展法治保障还存在政策依据不适配和法治供给不充足两个问题。对此,应通过完善文旅区域协同发展的规范依据、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健全协同治理机制的路径,以法治保障青甘文旅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 青甘环线 文旅融合 促进性立法 协同立法
下载PDF
浅析阿盟的功能演变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万里 赵军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年第4期3-8,共6页
冷战时期,中东政治格局的演变和阿拉伯世界所处的特殊地缘环境决定了阿盟把政治安全作为最主要的功能目标,具体表现在集体防御机制和集体安全战略的构建与实践方面。冷战结束后,随着地区形势的变化及地区主义的新发展,追求共同利益成为... 冷战时期,中东政治格局的演变和阿拉伯世界所处的特殊地缘环境决定了阿盟把政治安全作为最主要的功能目标,具体表现在集体防御机制和集体安全战略的构建与实践方面。冷战结束后,随着地区形势的变化及地区主义的新发展,追求共同利益成为阿盟的核心理念,阿盟竭力发挥其协调平台的作用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积极深化和推进经济层面的一体化进程,表现出多元、务实的功能特点。但阿盟的发展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模式、成员国的“共同责任”性、内部的区域性组织以及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等都将给阿盟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盟 区域组织 安全合作 政治协调 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于区域协调发展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彬 赵峰 张银银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5-77,共3页
通过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各自的视角选取变量、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国家调控这些变量会对区域发展产生不同影响;运用科际整合法总结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于区域协调发展机理,为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区域发... 通过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各自的视角选取变量、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国家调控这些变量会对区域发展产生不同影响;运用科际整合法总结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于区域协调发展机理,为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提供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政策 区域协调发展 科际整合法 机理分析
下载PDF
分权改革视角下的区域协同融通发展——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18
作者 刘志彪 刘冬惠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8,共10页
行政性分权为主、经济性分权不足是我国分权改革的主要特征,也是阻碍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的主要障碍。行政性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与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相矛盾的行为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方政府排除与限制市场竞争、阻碍区域合作的利益动... 行政性分权为主、经济性分权不足是我国分权改革的主要特征,也是阻碍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的主要障碍。行政性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与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相矛盾的行为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方政府排除与限制市场竞争、阻碍区域合作的利益动机。经济性分权的不彻底,为地方政府分割和保护市场行为提供了工具与手段。促进分权改革从行政性分权走向经济性分权,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是强化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的关键举措。但这一改革需要在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的原则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结合长三角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的实践探索,建议通过制度创新与法治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建设,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企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改革 地方政府 区域协同融通 长三角一体化
原文传递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工具分析——基于2014年~2018年的政策文本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芸 赵新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6,共9页
在政策工具的强制程度方面,服务思维虽然引导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但监管等强制程度明显的政策工具仍被广泛使用,且其使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明显高于市场型或自愿型政策工具。在政策工具的协同程度方面,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门为中心在中... 在政策工具的强制程度方面,服务思维虽然引导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但监管等强制程度明显的政策工具仍被广泛使用,且其使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明显高于市场型或自愿型政策工具。在政策工具的协同程度方面,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门为中心在中央机构展开联合发文,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交通、科技卫生等业务领域展开地方政府机构联合发文,以京津冀省级政府为核心展开与中央部委、临近区域省级地方政府跨京津冀区域联合发文。在政策工具的整合程度方面,政策工具在组织架构、运作体系、资金人才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整合程度不断加强。京津冀区域顶层设计应该谨慎运用管制型政策工具并创新使用强制程度稍弱的政策工具,在跨区域联合发文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式协同方式,以人才整合为突破口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协同 政策工具 强制程度 协同程度 整合程度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应急协同主体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国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年第6期32-36,共5页
应急管理从单一主体走向多主体协同应急已成为基本趋势,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应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首先分析了区域一体化应急管理中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基于应急资源保障率的区域应急协同类型,提出了区... 应急管理从单一主体走向多主体协同应急已成为基本趋势,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应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首先分析了区域一体化应急管理中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基于应急资源保障率的区域应急协同类型,提出了区域一体化应急情景规划框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应急协同受区域自身、平行主体、资源保障率和应急协同情景策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应急协同 区域一体化 组织脆弱性 情景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