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约束下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2
1
作者 卢新海 匡兵 李菁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668,共12页
论文将耕地利用碳排放纳入耕地利用效率的测度框架中,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基尼系数分解模型和Tobit模型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2003—2015年耕地利用效率的差异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大部分省份考虑... 论文将耕地利用碳排放纳入耕地利用效率的测度框架中,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基尼系数分解模型和Tobit模型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2003—2015年耕地利用效率的差异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大部分省份考虑碳排放指标后形成的耕地利用效率值与不考虑碳排放指标相比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2)从SBM模型测度结果来看,不同尺度耕地利用效率在研究期内都呈上升趋势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东北地区的年平均耕地利用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最低;3)全国和四大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基尼系数都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地区差距有所缓解,组内差异缩小是中国耕地利用效率地区差距缩小的主要来源;4)耕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和政府重视程度等是影响耕地利用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不同样本分组情况下,不同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强度存在差异;5)除了在技术层面探寻耕地利用减排路径及合理规模外,还应该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对碳排放进行规范和引导,实现耕地低碳、高效利用及社会经济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 区域差异 碳排放 中国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下区域合作减排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汪明月 刘宇 杨文珂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9,共12页
通过构建政府间减排演化博弈模型,模拟了无约束条件下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独立减排、合作减排及在环境规制的条件下区域内地方政府独立减排的策略选择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无环境规制的独立减排情形下,先发地区减排意向薄弱,后发地区有... 通过构建政府间减排演化博弈模型,模拟了无约束条件下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独立减排、合作减排及在环境规制的条件下区域内地方政府独立减排的策略选择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无环境规制的独立减排情形下,先发地区减排意向薄弱,后发地区有减排意愿,但减排效果不显著;(2)合作减排时,当协同收益小于交易成本时,随着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减排博弈最终会向地方政府一方减排一方不减排的方向演进;当协同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时,通过合作减排,提高了减排意愿。(3)地方政府独立减排条件下,环境规制仅在经济后发地区可以起到作用,减排效果并不显著。通过提高协同收益、减低交易成本及有效促进区域合作减排,对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区域合作 CO2减排 演化博弈
原文传递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袁晓玲 雷厉 仲云云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1,91,共7页
以我国29个省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为评价对象,从低碳排放和发展能力两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TOPSIS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际间及三大区域间差异显著。东... 以我国29个省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为评价对象,从低碳排放和发展能力两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TOPSIS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际间及三大区域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分别表现为相对低碳、中碳和相对高碳的经济发展特征。中西部地区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降低碳的排放,以提升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指标 低碳排放 低碳评价
原文传递
各地区碳减排能力综合评价研究——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模型 被引量:23
4
作者 姚奕 倪勤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3-199,共7页
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验,也是艰巨任务。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各地区的碳减排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碳减排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我国1996~2008年碳减排状况进行分析,并计算出各影响指标的贡... 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验,也是艰巨任务。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各地区的碳减排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碳减排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我国1996~2008年碳减排状况进行分析,并计算出各影响指标的贡献率,通过最佳投影值的比较,考察我国各地区碳减排能力和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碳减排 评价指标体系 投影寻踪分类模型
下载PDF
考虑区域碳排放均衡性的电力系统最优阶梯碳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胡静哲 王旭 +1 位作者 蒋传文 丛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05,共8页
考虑到碳排放重灾区居民的环境诉求,提出基于区域碳排放均衡性的综合指标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以基准法分配方案和发电厂所在区域的碳排放量为标准,根据熵值法进行碳配额分配。为了研究碳价对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影响,建立了电力系统三阶段... 考虑到碳排放重灾区居民的环境诉求,提出基于区域碳排放均衡性的综合指标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以基准法分配方案和发电厂所在区域的碳排放量为标准,根据熵值法进行碳配额分配。为了研究碳价对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影响,建立了电力系统三阶段最优阶梯碳价模型。第1阶段为正常情况下的机组组合问题,第2阶段为寻找最差的N-1故障场景,第3阶段为最优阶梯碳价的求解模型,通过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和二分法求解。算例分析表明,在减排任务较小时,阶梯碳价能够以较少的碳交易成本控制系统碳排放量;基于综合指标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在平衡区域碳排放差异性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碳排放量 碳排放权分配方案 机组组合 阶梯碳价
下载PDF
碳约束下空调冷热源系统选择思路与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衣健光 《暖通空调》 2022年第4期1-5,82,共6页
2020年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能源碳排放一半以上,如何进一步降低建筑碳排放是摆在建筑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建筑空调冷热源系统是影响建筑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应能够顺应能源系统转... 2020年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能源碳排放一半以上,如何进一步降低建筑碳排放是摆在建筑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建筑空调冷热源系统是影响建筑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应能够顺应能源系统转型。对不同类型空调冷热源系统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区域电网的碳排放因子与冷热源系统的碳排放强度密切相关,对冷热源系统选择起决定作用。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区域电网的碳排放因子明显降低,冷热源系统电气化将是碳约束下主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冷热源 区域电网 碳排放因子 碳排放强度 电气化
下载PDF
中国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青 傅莉媛 孙海添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9-1254,共16页
【目的】工业生产碳排放是中国生产活动产生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本文旨在测度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对其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为碳减排提供相应政策建议,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法】利用碳排放分类、... 【目的】工业生产碳排放是中国生产活动产生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本文旨在测度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对其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为碳减排提供相应政策建议,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法】利用碳排放分类、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05—2019年全国及区域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05—2019年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呈现增长趋势,由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演变为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始终为西部>中部>东部地区。(2)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全国总体差异较大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碳排放量总体基尼系数由2005年的0.3793上升到2019年的0.3861,碳排放强度总体基尼系数由2005年的0.3160上升到2019年的0.3990。东部地区碳排放量区域内差异最大,区域内基尼系数均值为0.4119;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区域内差异最大,区域内基尼系数均值为0.3175。(3)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主要受到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强度主要受到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城镇化率在东部地区会显著增大碳排放,在西部地区会显著减少碳排放,表现出区域差异性。【结论】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区域差异较大,区域碳排放的动态演进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使用空间计量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全国及三大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对于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降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碳排放 区域差异 核密度估计 碳排放分类 空间杜宾模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普惠制度的地区协调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朱艳丽 刘日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72,共13页
碳普惠制度是对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和赋予一定价值,并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碳减排制度。碳普惠制度对微观领域碳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社会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的行为习惯。... 碳普惠制度是对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和赋予一定价值,并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碳减排制度。碳普惠制度对微观领域碳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社会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的行为习惯。我国碳普惠制度正处于地区自主试点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性大,跨区域碳普惠行为广泛存在,需要推动碳普惠制度地区协调以确保碳普惠制度的功能发挥。碳普惠制度地区协调的核心是碳普惠制度实施过程中核证减排量的核准与认证、跨区域碳普惠行为的统一管理以及碳普惠制度的地区普及率。进一步完善碳普惠制度地区协调,在中央层面,建立中央与地方核证减排量有效衔接机制,理顺跨区域碳普惠行为管理机制,强制普及碳普惠制度;在地方层面,建立跨区域碳普惠制度协调机制和碳普惠制度正向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普惠制度 地区协调 碳普惠行为 核证减排量
下载PDF
地区能源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于脱钩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影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39,共9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稀缺、环境恶化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两大桎梏。如何在不损害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尤其是区域经济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间的脱钩,已然成为了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核算199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稀缺、环境恶化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两大桎梏。如何在不损害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尤其是区域经济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间的脱钩,已然成为了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核算1995-2012年我国29省市8种能源的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利用脱钩模型对29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1)除北京外,我国其它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未呈现明显的脱钩关系,这意味着尽管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我国经济对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依然具有路径依赖;(2)“十一五”以来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弱,这得益于这一时期我国将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并明确提出节能减排任务;(3)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的脱钩指数呈强的关联性,这意味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可能是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未脱钩的重要因素,减排必先从节能入手;(4)各省市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脱钩指数呈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此应制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节能减排政策以构建区域低碳经济均衡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碳排放 能源消耗 脱钩理论
下载PDF
化石能源市场对碳排放权市场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吗?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珂 华靖芬 李芸琪 《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32,共15页
十三五规划收官同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国想要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承担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大国责任,亟需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稳步控制之间取得平衡。有基于此,本文以“化石能源价格-碳排放权价格”的传导机制为基... 十三五规划收官同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国想要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承担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大国责任,亟需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稳步控制之间取得平衡。有基于此,本文以“化石能源价格-碳排放权价格”的传导机制为基础,将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化石能源价格对中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否存在区域性差异。研究表明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并分析原因如下:(1)各个市场之间存在“双封闭性”。(2)各个市场之间的宏观经济、覆盖行业、分配机制、监管力度等方面存在区域性差异。(3)各个市场内的“化石能源价格-碳排放权价格”联动机制均未完全形成。(4)化石能源市场存在政府管制、寡头参与者以及垄断参与者,价格不能体现市场的供求情况。(5)化石能源单质品种多、内部消化各化石能源之间的替代效应。(6)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的谨慎消费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 区域性差异 VAR模型 溢出效应 碳排放权 化石能源
原文传递
区域合作减排策略选择及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明月 刘宇 +2 位作者 钟超 李梦明 史文强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5,共11页
跨区域合作的碳减排是实现减排目标较为有效的机制。通过构建政府间减排演化博弈模型,模拟了区域内地方政府独立减排、合作减排情形的策略选择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当区域内本地政府和外部政府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时,无论是独立减排... 跨区域合作的碳减排是实现减排目标较为有效的机制。通过构建政府间减排演化博弈模型,模拟了区域内地方政府独立减排、合作减排情形的策略选择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当区域内本地政府和外部政府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时,无论是独立减排还是合作减排,{减排,减排}都是地方政府的稳定选择策略,但减排效果不显著;(2)独立减排情形下,经济先发地区减排意愿薄弱,后发地区有减排意愿,但减排效果并不显著;(3)合作减排时,当协同收益小于交易成本时,随着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减排系统博弈最终会向地方政府一方减排一方不减排的方向演进;当协同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时,通过合作减排,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降低了碳排放的负外部效应,提高了减排意愿。最后提出通过搭建起区域合作交流平台,激发地方政府减排活力及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等建议,来提高协同收益或降低交易成本,有效促进区域合作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碳减排 提升对策 演化博弈理论
下载PDF
2005—2021年区域和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夕凯 谭效时 +5 位作者 阮嘉桐 林明 秦露 孙国立 向可祺 褚曜珲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50,共14页
区域和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是企业用电间接碳排放核算的重要基础,但官方数据存在时间不连续和较长滞后的问题。文中采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区域和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对2005—2021年电网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官方数据,验... 区域和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是企业用电间接碳排放核算的重要基础,但官方数据存在时间不连续和较长滞后的问题。文中采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区域和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对2005—2021年电网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官方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准确性,深入研究电网碳排放因子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差异,并对两种电网碳排放因子进行应用场景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的空间分布呈东北高、西南低,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的空间分布呈东部高、中西部低,2005—2021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地区间低碳发展的不均衡加剧。各省发电结构与输入电力来源不同导致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与所在区域电网的碳排放因子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显著高于区域电网,西部省份相反。为提升行业企业电力碳排放核算准确度,优先选择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为评估同一区域内各行业企业的减排成效,应避免各省电力差异导致的不公平问题,优先选择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网 省级电网 碳排放因子 碳排放核算 电力碳排放
下载PDF
中国区域低碳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金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32-46,共15页
首先测算2000—2015年全国以及30个省市区分能源品种的碳排放量,综述研究期内各地区的低碳发展特征,应用指数分解方法评价各区域影响人均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贡献率,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研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政... 首先测算2000—2015年全国以及30个省市区分能源品种的碳排放量,综述研究期内各地区的低碳发展特征,应用指数分解方法评价各区域影响人均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贡献率,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研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措施、城市化进程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少数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在研究期内出现峰值,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量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和化石能源燃料的使用对各个地区碳排放的增加有显著的驱动作用,城镇化率和环保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最后基于模型结果提出区域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 区域碳排放 指数分解模型 面板数据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区域港口群轴辐式运输网络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斌 明惠 +1 位作者 许波桅 朱小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149,166,共7页
以绿色物流为理念,结合基于轴辐特征的区域港口运输系统和港口到腹地的集疏运系统,考虑网络成本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包括运输成本和时间惩罚成本的最小物流成本模型及最小碳排放量模型,通过对区域港口群运输网络中运量和运力的合... 以绿色物流为理念,结合基于轴辐特征的区域港口运输系统和港口到腹地的集疏运系统,考虑网络成本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包括运输成本和时间惩罚成本的最小物流成本模型及最小碳排放量模型,通过对区域港口群运输网络中运量和运力的合理配置来进行网络优化;引入模糊规划法,将双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规划,运用CPLEX进行求解,结合算例,在模糊隶属度权重分别为0.1,0.3,0.5,0.7,0.9时,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最后在绿色偏好下,针对不同船型、车型,分析了15种速度组合情形对结果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运输成本、时间成本、碳排放量时,不同隶属度下直达运输量均多于中转运输量,船舶、车辆偏向低油耗类型,随着绿色度提升,速度偏向低速行驶,不同隶属度下最佳的船速车速组合可以由模型计算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区域港口群 轴辐式运输网络优化 碳排放 模糊规划
下载PDF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在区域能源站中的减排浅析
15
作者 王诗雨 《上海煤气》 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
经常出现在区域能源站对比方案中的燃气分布式供能,是阶梯利用清洁能源的高效、节能和减碳技术,在我国“双碳”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碳排放的组成,并从减少碳排放的角度,对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不同设备进行比较,同时举例计算... 经常出现在区域能源站对比方案中的燃气分布式供能,是阶梯利用清洁能源的高效、节能和减碳技术,在我国“双碳”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碳排放的组成,并从减少碳排放的角度,对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不同设备进行比较,同时举例计算实际项目的减排率,提出优化计算方案,使其更贴近实际情况。再根据优化计算时的分析结果,浅析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在减排方面的趋势,并对区域能源站技术路线的选择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分布式供能 区域能源站 碳排放因子 电网 二氧化碳减排率计算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Anthropogenic Sulfate and Carbonaceous Aerosols over East Asia: Regional Modeling and Observation 被引量:2
16
作者 Yan HUANG William L. CHAMEIDES +1 位作者 Qian TAN Robert E. DICKINSO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46-959,共14页
The authors pres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hropogenic sulfate and carbonaceous aerosols over East Asia using a 3-D coupled regional climate-chemistry-aerosol model, and compare the simulation with ... The authors pres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hropogenic sulfate and carbonaceous aerosols over East Asia using a 3-D coupled regional climate-chemistry-aerosol model, and compare the simulation with the limited aerosol observations over the region. The aerosol module consists of SO2, SO4^2-,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black carbon (BC) and organic carbon compounds (OC), including emission, advections, dry and wet deposition,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conversion. The simulated patterns of SO2 are closely tied to its emission rate, with sharp gradients between the highly polluted regions and more rural areas. Chemical conversion (especially in the aqueous phase) and dry deposition remove 60% and 30% of the total SO2 emission, respectively. The SO4^2- shows less horizontal gradient and seasonality than SO2, with wet deposition (60%) and export (27%) being two major sinks. Carbonaceous aerosols are spatially smoother than sulfur species. The aging process transforms more than 80% of hydrophobic BC and OC to hydrophilic components, which are removed by wet deposition (60%) and export (30%). The simulated spatial and seasonal SO4^2-, BC and OC aerosol concentrations and total aerosol optical depth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in rural areas over East Asia, with lower bias in simulated OC aerosols, likely due to the underestimation of anthropogenic OC emissions and missing treatment of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ur model is a useful tool for characterizing the anthropogenic aerosol cycle and for assessing its potential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anthropogenic emission sulfate aerosol black carbon and organic carbon East Asia
下载PDF
我国区域碳排放的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佟昕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370,共7页
结合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概念,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及全国区域范围碳排放的不同收敛性、动态演进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基于不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三大区域及全国范围碳排放差异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 结合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概念,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及全国区域范围碳排放的不同收敛性、动态演进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基于不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三大区域及全国范围碳排放差异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水平σ收敛特征不同;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存在绝对β特征;不同区域碳排放条件β收敛分别具有不同的收敛路径。因此应该理性地认识中国不同区域碳排放差异的动态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性减排策略,更加快速地实现全国范围的整体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碳排放 收敛模型 经济增长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碳排放转移的影响
18
作者 韩刚 唐乐 刘志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71-2284,共14页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关于区域一体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不同地区间能源消费偏好的异质性,在生产资料流动的同时,必然伴随碳排放的空间转移。因此,探寻区域一体化与碳排放转移两者间的作用关系,...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关于区域一体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不同地区间能源消费偏好的异质性,在生产资料流动的同时,必然伴随碳排放的空间转移。因此,探寻区域一体化与碳排放转移两者间的作用关系,对于区域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长三角地区为实证对象,选取2011、2014、2017、2020年为时间节点,通过构建区域一体化网络和碳排放转移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普通最小二乘法(OLS)、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等,从网络结构相似性和相互作用两个方面,定量揭示区域一体化对碳排放转移的作用强度、方向、趋势、地理差异。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碳排放转移具备相关性,且前者对后者表现出正向效应,但两者的联动过程又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受空间异质性影响,长三角子区域内部一体化建设对碳转移的空间优化成效要好于子区域之间,行政壁垒仍是阻碍长三角地区低碳、协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一体化 碳排放转移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建筑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
19
作者 彭世红 蔡伟光 +3 位作者 韦永斌 廖显东 韩建聪 赵伟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建筑业碳排放是全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之一。基于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测算2005-2019年全国和四大区域(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的建筑业碳排放,分析区域建筑业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研究直接碳排放... 建筑业碳排放是全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之一。基于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测算2005-2019年全国和四大区域(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的建筑业碳排放,分析区域建筑业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研究直接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经济活动强度、施工面积规模和间接碳排放强度等5个主要因素对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并提出区域建筑业的差异化减排策略。研究表明:①全国建筑业碳排放总体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区域分布特征;②施工面积规模和经济活动强度是促进建筑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间接碳排放强度是促进建筑业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③东部地区应控制建设规模以减少新建建筑面积规模,中部和东北地区应积极推动建筑业的节能降碳发展,西部地区应加强绿色转型以降低建筑业经济活动的排放强度。这些结果丰富了建筑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和碳减排策略的相关研究,为实现全国和区域建筑业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脱钩提供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筑业 碳排放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 减排策略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与碳减排双目标驱动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基于县域数据模糊断点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茂祯 马雯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8-120,共13页
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是当前重要议题,在区域协调发展与碳减排双目标的驱动下,评估其政策效果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增长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利用2012—2017年的县级面板数据,考察我国是否有效地平衡... 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是当前重要议题,在区域协调发展与碳减排双目标的驱动下,评估其政策效果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增长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利用2012—2017年的县级面板数据,考察我国是否有效地平衡了该时期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两个目标。运用模糊断点回归分析的方法,在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背景下,对扶贫政策内的国家级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碳排放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双目标的驱动下,从政策执行效果来看并不存在政策冲突的影响。国家级贫困县在其脱贫时期的碳排放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县,扶贫政策并未显著促进贫困地区的碳排放水平。拓展性分析指出,贫困县碳排放水平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贫困治理形式的多样性所致,通过发展多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而非局限于高碳排放的第二产业,从而降低贫困地区整体的碳排放。因此,双目标驱动下的政策执行效果是可以实现的。然而,贫困县能源消费习惯难以转变导致环境污染水平仍然高于非贫困县。基于上述研究,研究实证了多重政策目标实施的可行性并对相应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碳排放 双目标驱动 模糊断点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