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再生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抗老化性能影响研究
1
作者 孟志超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0期72-75,共4页
由于RAP材料中存在的硬质老化沥青导致其抗疲劳和抗开裂性能差。为弥补这些缺点,采取不同种类的再生剂来恢复老化沥青的性能。然而,RAP材料中的再生沥青对二次老化的抵抗力可能较低。在研究中将油基和有机再生剂用于含有50%RAP材料的沥... 由于RAP材料中存在的硬质老化沥青导致其抗疲劳和抗开裂性能差。为弥补这些缺点,采取不同种类的再生剂来恢复老化沥青的性能。然而,RAP材料中的再生沥青对二次老化的抵抗力可能较低。在研究中将油基和有机再生剂用于含有50%RAP材料的沥青混合料中,对短期和长期老化的混合料进行弹性模量、动态蠕变、间接拉伸疲劳和中温断裂试验来研究混合料的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剂类型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有很大影响,含有有机再生剂的混合料比含有油基再生剂的混合料更容易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剂 再生沥青路面 抗老化性能 有机再生剂
下载PDF
Somaclonal variations as a mean for obtaining regenerants with different growth rates in poplar (<i>Populus ×berolinensis</i>Dipp.)
2
作者 Kim Z. Gamburg Viktor K. Voinikov 《Natural Science》 2013年第5期599-607,共9页
Adventive regenerants of Populus × berolinensis Dipp. were obtained on 1/2 MS salts with sucrose, vitamins, BA, TDZ and NAA using stem, petiole and leaf explants. They differed from each other in plantlet dimensi... Adventive regenerants of Populus × berolinensis Dipp. were obtained on 1/2 MS salts with sucrose, vitamins, BA, TDZ and NAA using stem, petiole and leaf explants. They differed from each other in plantlet dimensions. More than 50 clones were produced from initial regenerants by excision and rooting of apexes and lateral shoots. Differences in stem length and thickness were observed between 200 field plants produced from in vitro plantlets. Differences in stem length were conditioned mainly due to different number of internodes and not by internodes’ lengths. Plants grown from cuttings excised from highest and smallest plants retained the abilities of mother plants to grow with different rates. It is concluded that somaclonal variability can be used for selection of fast growing poplar plants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industrial plantations. These plants can be used for this purpose without the limitations existing for transgenic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maclonal Variations Adventive regenerants POPLAR POPULUS x Berolinensis Dipp. Propagation in VITRO Fast GROWING Plants
下载PDF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变异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树芳 张举仁 陈惠民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1期84-89,共6页
玉米受粉7—10天的幼胚,在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胚状体,成苗后移栽于温室内,至成熟结实。这些试管苗植株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了雌穗顶生,顶生雌雄同穗,植株矮,叶片少,雌穗着生部位低及轮生叶序和对生叶序... 玉米受粉7—10天的幼胚,在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胚状体,成苗后移栽于温室内,至成熟结实。这些试管苗植株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了雌穗顶生,顶生雌雄同穗,植株矮,叶片少,雌穗着生部位低及轮生叶序和对生叶序等多种显著的差异和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幼胚 愈伤 再生植株
原文传递
浅谈沥青再生剂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华 《山西科技》 2009年第2期132-133,共2页
改变公路养护被动性养护理念,对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文章通过沥青再生剂在预防性养护工作中的应用实践,进一步为沥青再生剂的大范围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沥青再生剂 公路养护 应用
下载PDF
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被引量:331
5
作者 王建国 吕志鹏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1-46,共6页
从总体上探讨了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背景和内在动因 ,通过案例分析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
关键词 滨水区 城市设计 世界 规划设计
下载PDF
TDZ: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被引量:184
6
作者 徐晓峰 黄学林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人工合成的苯基脲衍生物TDZ(N_苯基_N′_1 ,2 ,3_噻二唑_5_脲 )是已被广泛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形态发生的高效生物调节剂。它能诱导外植体从愈伤组织形成到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一系列不同反应 ,具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双重作用的特殊功能。近... 人工合成的苯基脲衍生物TDZ(N_苯基_N′_1 ,2 ,3_噻二唑_5_脲 )是已被广泛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形态发生的高效生物调节剂。它能诱导外植体从愈伤组织形成到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一系列不同反应 ,具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双重作用的特殊功能。近年来通过研究TDZ启动的形态发生事件 ,人们正逐渐揭示出其内在作用机理。许多研究报告指出TDZ通过调节内源植物生长激素起作用 ,或者是诱导逆境产生起间接作用。它还能调节细胞膜结构、能量水平、营养吸收和同化作用。本文将探讨TDZ几种可能的作用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TDZ N-苯基-N′-1 2 3-噻二唑-5-脲 组织培养 形态发生 作用机理 生长素 体细胞胚胎发生 植株再生
下载PDF
森林更新与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72
7
作者 韩有志 王政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15-619,共5页
森林更新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 ,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研究中的主要领域之一 .森林更新受物理环境、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更新树种特性、树种对干扰的反应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 .这些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随空间和时间而不断变... 森林更新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 ,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研究中的主要领域之一 .森林更新受物理环境、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更新树种特性、树种对干扰的反应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 .这些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随空间和时间而不断变化 ,构成了森林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 ,使森林更新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特点 ,表现在异质性的格局和过程中 .探索森林更新与空间异质性的内在规律 ,可揭示空间格局对更新的生态学过程的潜在作用机制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森林更新与空间异质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一些观点 ,分析了更新中空间异质性的来源 ,着重评述了空间异质性的生境及更新树种的反应、小尺度的空间异质性与更新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更新 空间异质性 森林动态
下载PDF
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 被引量:103
8
作者 王建强 戎俊强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22,共6页
在城市发展历程上,产业类建筑及地段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由其所产生的独特的“产业景观”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较系统地阐述和剖析了世界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基本概念、分类、再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改造设计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产业类历史建筑 城市 工业建筑 框架结构
下载PDF
植物天然更新过程中种子和幼苗死亡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4
9
作者 彭闪江 黄忠良 +2 位作者 彭少麟 欧阳学军 徐国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21,124,共10页
植物天然更新包括有种子搬运、种子库动态、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等过程。从种子生产到幼苗定居的更新是植物生活史中最为敏感的阶段之一 ,多种因素的影响种子和幼苗的命运。其中包括 :( 1 )动物取食或病原体侵袭。种子在扩散和搬运过程... 植物天然更新包括有种子搬运、种子库动态、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等过程。从种子生产到幼苗定居的更新是植物生活史中最为敏感的阶段之一 ,多种因素的影响种子和幼苗的命运。其中包括 :( 1 )动物取食或病原体侵袭。种子在扩散和搬运过程中 ,易被小哺乳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取食。蛀虫也可以使种子失去萌芽能力。病原体感染种子和幼苗 ,容易引起种子和幼苗的死亡。 ( 2 )异质生境的影响。在不同生境中 ,光照条件、土壤水分和化学成分等因子的组合严重影响种子和幼苗的命运。 ( 3 )干扰的影响。小尺度和大尺度的干扰都可以影响到植物更新时种子和幼苗的命运。林窗作为特殊的干扰体系 ,为不同种类植物提供了更新的机会。 ( 4 )繁殖体特征。种子大小、质量和保护色等特征影响种子和幼苗在更新过程中的生存。种子休眠期间 ,由于生理衰老和腐烂的原因使种子失去活力而不能萌发。 ( 5 )密度和距离制约。母株附近由于密度竞争的影响 ,种子和幼苗死亡率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取食 死亡 幼苗定居 密度制约 异质生境 距离制约 植物 天然更新
下载PDF
胫骨横向搬移血管再生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被引量:123
10
作者 曲龙 王爱林 汤福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22-624,共3页
目的 利用胫骨横向搬移再生血管技术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法 对 1例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7年的男性 5 6岁患者 ,在胫骨内前方中段做一个纵长方形截骨 (长 12 0mm、宽 2 0mm) ,然后安装可搬移骨块的装置。术后第 5天开始以每天 1m... 目的 利用胫骨横向搬移再生血管技术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法 对 1例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7年的男性 5 6岁患者 ,在胫骨内前方中段做一个纵长方形截骨 (长 12 0mm、宽 2 0mm) ,然后安装可搬移骨块的装置。术后第 5天开始以每天 1mm的速度横向搬移骨块 ,移动距离 2 2mm为止 ,术后 2个月拆掉搬移装置。结果 从术后 1周骨搬移开始 ,病人小腿冰冷感、足末端麻木、间歇跛行等症状逐渐好转、消失。术后 2 5d血管造影证实 ,被搬移骨的周围 (下肢末端 )形成了丰富的血管网络 (术前动脉以下中、小动脉中断 )。结论 胫骨横向搬移再生血管 (网 )技术治疗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治疗 胫骨横向搬移血管再生术
原文传递
我国风土建筑的谱系构成及传承前景概观——基于体系化的标本保存与整体再生目标 被引量:123
11
作者 常青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共9页
面临众多风土建筑生存危机和去留抉择的现状,笔者认为直面挑战的第一步,是找到风土建筑认知和分类的有效途径。因而提出了以民族、民系的语族-语支(方言)为背景的风土建筑谱系划分方法,并尝试从"聚落形态""宅院类型"... 面临众多风土建筑生存危机和去留抉择的现状,笔者认为直面挑战的第一步,是找到风土建筑认知和分类的有效途径。因而提出了以民族、民系的语族-语支(方言)为背景的风土建筑谱系划分方法,并尝试从"聚落形态""宅院类型""构架特征""装饰技艺"和"营造禁忌"等5个方面,探究各谱系分类的基质特征和分布规律等。文中对江南建筑的赣、徽、吴等3个谱系作了基质对比,追溯了"样式雷"家族的赣系匠作渊源。并在结语部分讨论了风土建筑谱系在传承中的标本保存和整体再生原则和策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土建筑 谱系 基质 标本 传承 保存 再生
原文传递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的径级结构、种群起源及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98
12
作者 高贤明 王巍 +1 位作者 杜晓军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3-678,共6页
北京山区的辽东栎 (Quercus wutaishanica)林径级结构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辽东栎林是稳定性的群落类型 ,其更新主要通过萌生来完成。能够与辽东栎长期共存的伴生种有色木 (Acer mono)、大果榆 (Ulmusmacrocarpa)、大叶白蜡 (Fraxinus r... 北京山区的辽东栎 (Quercus wutaishanica)林径级结构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辽东栎林是稳定性的群落类型 ,其更新主要通过萌生来完成。能够与辽东栎长期共存的伴生种有色木 (Acer mono)、大果榆 (Ulmusmacrocarpa)、大叶白蜡 (Fraxinus rhynchophylla)等。萌生在辽东栎种群中十分普遍 ,除辽东栎伐桩、枯木和大树根际有较多的萌生茎干外 ,多年生实生苗也有萌生现象发生。辽东栎林的更新在辽东栎总体种群的幼树阶段 (径级 2 )存在着明显的瓶颈现象 ,但萌生特性使辽东栎林在更新时或受到干扰后形成较大的萌生种群 ,使辽东栎的大幼树能够得到迅速的补充 ,顺利地通过瓶颈进行更新 ,保持群落的相对稳定。一定数量的辽东栎实生种群的存在对于维持辽东栎的遗传多样性、种群整体活力和群落的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林 径级结构 更新 种群起源 实生种群 萌生种群 北京山区
下载PDF
草莓主栽品种再生和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67
13
作者 张志宏 吴禄平 +4 位作者 代红艳 王国英 赵天永 毕晓颖 杜国栋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9-193,I001,共6页
建立草莓主栽品种高效、稳定的离体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 ,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弗吉尼亚’和‘森嘎拉’的叶片离体再生芽频率达到 10 0 %。试管苗叶片与农杆菌菌株EHA10 5共培养 3d。共培养后的叶片在附加卡那霉素 4 0mg/L的再生培... 建立草莓主栽品种高效、稳定的离体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 ,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弗吉尼亚’和‘森嘎拉’的叶片离体再生芽频率达到 10 0 %。试管苗叶片与农杆菌菌株EHA10 5共培养 3d。共培养后的叶片在附加卡那霉素 4 0mg/L的再生培养基上选择培养 4周后 ,外植体再生出转化芽 ,弗吉尼亚的转化芽再生频率可达 6.8%。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随机选取的 10个GUS基因转化植株进行基因表达测定 ,结果 5个植株强烈表达GUS活性。转bar基因植株在附加除草剂草丁膦 10mg/L的培养基上能够正常分化 ,在田间对草丁膦表现出强烈抗性。转基因植株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再生 转化 抗除草剂 品种 遗传改良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新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74
14
作者 屠鹏飞 贾存勤 张洪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3期22-28,共7页
在我国大孔收附脂在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份和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中虽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基础研究滞后,以致树脂在新药研究和生产应用中不断出现新问题,严重影响了树脂的有效利用。作者在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孔吸附树脂的种类、性... 在我国大孔收附脂在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份和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中虽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基础研究滞后,以致树脂在新药研究和生产应用中不断出现新问题,严重影响了树脂的有效利用。作者在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孔吸附树脂的种类、性能、预处理和再生方法,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新药研究和生产中应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为新药研究和中药生产提供参考,并提出应进行药用树脂的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树脂 中药 新药研究 活性成份 有效部位
下载PDF
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林窗大小与更新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9
15
作者 刘庆 吴彦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53-459,共7页
分析了云南西北部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的亚高山针叶林林窗大小对林窗植被和更新的影响 .调查区域出现I级林窗 (面积 <5 0m2 )占 36 % ,II级 (5 0~ 75m2 ) 2 1% ,III级 (75~ 10 0m2 ) 19% ,IV级 (10 0~ 12 5m2 ) 13%和V级 (>12 5m2... 分析了云南西北部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的亚高山针叶林林窗大小对林窗植被和更新的影响 .调查区域出现I级林窗 (面积 <5 0m2 )占 36 % ,II级 (5 0~ 75m2 ) 2 1% ,III级 (75~ 10 0m2 ) 19% ,IV级 (10 0~ 12 5m2 ) 13%和V级 (>12 5m2 ) 11% .结果表明 ,亚高山针叶林因林窗大小不同而导致小环境条件的差异 ,使林窗植被和更新与林窗干扰密切相关 .林窗大小对林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密度分布以及云冷杉更新苗的空间分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小林窗(I级 )的物种多样性比大林窗 (IV级和V级 )、中林窗 (II级和III级 )高 .云冷杉更新幼苗以中、小林窗较多 ,且在小林窗中呈随机分布 ,主要分布在林窗中心和过渡区域 (88% ) ;在大、中林窗中则呈集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过渡区域 ,占4 4 %~ 5 0 % .同时 ,研究表明该区亚高山针叶林有效更新的林窗阈值面积大约为 75m2 .图 4表 3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亚高山针叶林 林窗大小 物种多样性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 森林更新
下载PDF
溶液除湿空调及热湿独立处理空调系统 被引量:70
16
作者 李震 江亿 +1 位作者 陈晓阳 刘晓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29,33,共5页
综合比较各种除湿方式 ,得出溶液除湿是实现湿度独立处理的较为可行的方式。对溶液除湿空调的溶液除湿过程和再生过程进行了分析 ,提出采用分级和热回收的方法提高其效率 ,并通过模拟计算 ,得出其夏季工况下的能效比为 1~ 3。介绍了基... 综合比较各种除湿方式 ,得出溶液除湿是实现湿度独立处理的较为可行的方式。对溶液除湿空调的溶液除湿过程和再生过程进行了分析 ,提出采用分级和热回收的方法提高其效率 ,并通过模拟计算 ,得出其夏季工况下的能效比为 1~ 3。介绍了基于溶液除湿的热湿独立处理空调系统的构成及其能源利用率高且可用低品位热源驱动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溶液除湿 分级 再生 能效比
下载PDF
林隙微生境及更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17
作者 宋新章 肖文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4-119,共6页
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关于林隙干扰及更新的最新研究进展。林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小规模干扰,是森林群落时空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不同的林隙干扰状况导致了林隙内光照的差异,进一步造成林隙内温度、湿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形成了微生境的... 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关于林隙干扰及更新的最新研究进展。林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小规模干扰,是森林群落时空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不同的林隙干扰状况导致了林隙内光照的差异,进一步造成林隙内温度、湿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形成了微生境的时空异质性。林隙干扰通过改变微生境而对幼苗的出土、存活、定居和生长产生重要影响。林隙内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变化很大,是幼苗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子。更新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量受林隙大小及幼苗在林隙中位置的影响。指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 微生境 更新 林隙干扰 幼苗
下载PDF
ZnO和TiO_2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及其失活与再生 被引量:57
18
作者 井立强 徐自力 +4 位作者 孙晓君 尚静 蔡伟民 杜尧国 傅宏刚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5-180,共6页
利用XRD ,TEM ,BET和UV Vis等测试技术对商品的ZnO及TiO2 和纳米ZnO及TiO2 粒子进行了表征 .无论是商品的还是纳米的 ,在光催化氧化降解气相n C7H1 6 和SO2 及液相苯酚的反应中 ,TiO2 均表现出比ZnO高的光催化活性 ,并从光腐蚀性和表面... 利用XRD ,TEM ,BET和UV Vis等测试技术对商品的ZnO及TiO2 和纳米ZnO及TiO2 粒子进行了表征 .无论是商品的还是纳米的 ,在光催化氧化降解气相n C7H1 6 和SO2 及液相苯酚的反应中 ,TiO2 均表现出比ZnO高的光催化活性 ,并从光腐蚀性和表面电荷两方面分析了其原因 .在光催化氧化降解n C7H1 6 的反应中 ,ZnO粒子易失活 ,而TiO2 粒子不易失活 .但是 ,在光催化氧化降解SO2 的反应中 ,ZnO和TiO2 粒子均易失活 .SPS和XPS测试结果表明 ,光催化剂表面的导电类型由反应前的n型变成了失活后的 p型 .这主要是由于反应产物发生吸附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TiO2 光催化活性 氧化锌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失活 再生 正庚烷 二氧化硫 苯酚 氧化降解 大气污染物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9
作者 丁圣彦 宋永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765-1775,共11页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是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 ,中国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对常绿阔叶林的区系成分、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动态以及作为生态系统成员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积累了丰富...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是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 ,中国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对常绿阔叶林的区系成分、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动态以及作为生态系统成员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在四川缙云山、浙江天童山、广东省鼎湖山和黑石顶、云南哀牢山、福建武夷山逐步形成了中国各具区域特色的常绿阔叶林研究基地 ,为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常绿阔叶林的演替方面 ,研究内容从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组成变化、结构动态及模型逐步向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展 ,但对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动态、生理生态和群落演替机理等方面深入不够。在常绿阔叶林的更新动态研究方面 ,不但进行了通过研究种子雨和种子库的动态、种子的萌发、幼树生长的时空动态研究群落的更新 ,而且还通过研究林窗的形成、特征及其在森林动态中的作用来研究群落的更新 ,还进一步通过对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更新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来解释群落更新的原因。在常绿阔叶林退化和恢复重建研究方面 ,研究了常绿阔叶林各种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恢复过程等 ,并将已有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即是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植被动态 演替 更新 恢复和重建
下载PDF
梵净山栲树群落的种子雨、种子库及更新 被引量:66
20
作者 刘济明 钟章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2-407,共6页
梵净山栲树 (Castanopsis fargesii)群落种子雨丰富 ,对群落更新发展有用的成熟有效种子 2 6 8.9粒·m- 2 。优势种及其它主要种类均有种子产生 ,为维持现存群落的稳定提供了重要基础。种子库中活力种子丰富 ,其数量达 375 4.3粒... 梵净山栲树 (Castanopsis fargesii)群落种子雨丰富 ,对群落更新发展有用的成熟有效种子 2 6 8.9粒·m- 2 。优势种及其它主要种类均有种子产生 ,为维持现存群落的稳定提供了重要基础。种子库中活力种子丰富 ,其数量达 375 4.3粒· m- 2 ,分属 30种植物 ,其中木本植物种子 18种 ,草本植物种子 12种。种子库中有现存植物种子 13种 ,群落演替前期各阶段产生的种子 17种。在种子库中 ,现存群落的优势种和其它主要树种均有活力种子存在 ,群落更新潜力好。在种子库中 ,现存植物产生的种子绝大多数分布于枯枝落叶层 ,只有少部分 (3种 )可分布到土壤层 ,演替前期各阶段产生的种子全部分布在土壤层中。随土壤深度增加 ,种子的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逐渐减小。从枯枝落叶层向下 ,种子库与现存群落的相似性逐渐减小。在天然情况下 ,种子库中优势种及其它主要种类的种子大量萌发出苗 ,现存群落更新良好 ,稳定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雨 种子库 更新 栲树 群落 天然萌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