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节功能训练在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闫静 李兴茹 +4 位作者 周世杰 李兴双 张学斌 王卉 唐广贤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探讨调节功能训练联合家庭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105例210眼)按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104眼)采用家庭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53例106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调节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调节功能训练联合家庭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105例210眼)按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104眼)采用家庭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53例106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调节功能训练。治疗及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矫正视力提升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调节功能、屈光状态、眼轴长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7)。实验组患儿矫正视力达“进步”“基本痊愈”所用平均时间(4.45±1.20个月、8.23±1.51个月)短于对照组(5.74±1.92个月、9.59±1.5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个月后,实验组患儿矫正视力提升的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83.65%(P=0.013);按年龄、程度、屈光原因分类比较,其中7~9岁、中度弱视、远视散光性弱视患儿,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调节功能、等效球镜度、眼轴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高于对照组,调节滞后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中远视性弱视患儿的等效球镜度低于对照组,近视散光性、远视散光性弱视患儿的等效球镜度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中远视性弱视患儿的眼轴长高于对照组,近视散光性、远视散光性弱视患儿的眼轴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家庭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加入调节功能训练,可提升针对弱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并可对患儿的屈光度、眼轴等发挥有益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调节训练 传统家庭治疗 等效球镜度 眼轴长
下载PDF
视功能训练辅助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常青 高自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讨在屈光性弱视儿童视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将92例屈光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常规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品+遮盖疗法),研究组另联合给予视功能训练。对比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治疗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 目的:探讨在屈光性弱视儿童视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将92例屈光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常规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品+遮盖疗法),研究组另联合给予视功能训练。对比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治疗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构成比,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6个月后,2组视力均增加,且研究组视力明显高于常规组(P <0. 01);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 01);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 01),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屈光性弱视儿童采用视功能训练治疗能显著提升视力,改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效果理想且不会显著增多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功能训练 屈光性弱视 视力
下载PDF
单眼远视性弱视儿童P-VEP检查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妍丽 钱志刚 陈建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的外周发病机制。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单眼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63例(63只眼)和正常儿童30例(60只眼),按相关标准分为5组:轻度远视性弱视眼组(A组)及对侧健眼组(B组)、中度远... 目的探讨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的外周发病机制。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单眼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63例(63只眼)和正常儿童30例(60只眼),按相关标准分为5组:轻度远视性弱视眼组(A组)及对侧健眼组(B组)、中度远视性弱视眼组(C组)及对侧健眼组(D组)、正常儿童眼组(E组)。予P-VEP检查分析各组P100波的潜伏期和振幅情况。结果 2组弱视眼P100潜伏期较对侧健眼及正常儿童眼延长(P<0.01),振幅较正常儿童眼降低(P<0.05),并略低于对侧健眼(P=0.02),轻、中度弱视眼的潜伏期及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弱视对侧健眼的潜伏期与正常儿童眼数值接近(P>0.05),而振幅均低于正常儿童眼(P=0.01),2组对侧健眼的潜伏期及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眼远视性弱视儿童的弱视眼的P100潜伏期延迟、振幅下降,提示弱视眼的视神经受累,支持了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外周发病机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P-VEP 潜时 振幅
下载PDF
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治疗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明璇 何娟 何勇川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3年第1期35-37,共3页
采用回顾性研究探讨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对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选取83例(117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开展我院个性化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精细、刺激、后像和红光等光学刺激性训练,当弱视眼矫正视... 采用回顾性研究探讨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对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选取83例(117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开展我院个性化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精细、刺激、后像和红光等光学刺激性训练,当弱视眼矫正视力提升至0.4及以上后,在弱视训练的基础上加入调节训练,训练内容包括镜片阅读、反转拍和字母表等。观察训练前、后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19软件分析,该数据为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年龄在4~18岁,屈光度为+8.00~+2.25 DS的患者,经过1~2月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后,矫正远视力均提高(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t=-19.756,p<0.001;屈光参差性弱视t=-18.44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可有效治疗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训练 调节训练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安彩莲 周艳 严兴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7-750,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与视网膜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眼屈光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对照组予遮盖健眼及家庭精细作业的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埋线治疗,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与视网膜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眼屈光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对照组予遮盖健眼及家庭精细作业的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埋线治疗,穴取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光明,每2周1次,均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及视网膜黄斑厚度、神经纤维层(RNFL)平均厚度改变,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矫正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黄斑厚度、RNLF平均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P<0.05),且观察组视网膜黄斑厚度、RNLF平均厚度均薄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26/28),高于对照组的79.3%(23/29,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提高屈光性弱视患儿的矫正视力,并对视网膜形态损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弱视 穴位埋线 遮盖疗法 家庭精细作业疗法 矫正视力 视网膜形态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多种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小儿屈光性弱视的效果
6
作者 郝爽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小儿屈光性弱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屈光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38例)与试验组(3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矫正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 目的探讨多种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小儿屈光性弱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屈光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38例)与试验组(3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矫正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多种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比较两组眼调节功能、矫正视力及屈光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眼调节功能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矫正视力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屈光度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多种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小儿屈光性弱视,可提高患儿视力水平,有效改善眼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 屈光性弱视 眼调节功能
下载PDF
视觉功能训练系统在屈光性弱视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艳 李雪瑶 刘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3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视觉功能训练系统在屈光性弱视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屈光性弱视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疗法,试验组同时采用视... 目的研究视觉功能训练系统在屈光性弱视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屈光性弱视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疗法,试验组同时采用视觉功能训练系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程度、矫正视力与立体视锐度、视网膜黄斑厚度及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立体视锐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视网膜黄斑厚度及神经纤维层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功能训练系统能有效提升屈光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儿视力、改善患儿立体视锐度、缓解患儿视网膜损害亦有良好效果,同时能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功能训练系统 传统综合疗法 屈光性弱视 治疗依从程度 矫正视力 视网膜黄斑厚度
下载PDF
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
8
作者 岳素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这些患儿在曹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实施常规眼部训练的患儿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这些患儿在曹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实施常规眼部训练的患儿为对照组,实施屈光矫正的患儿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视力情况、临床效果以及治疗相关指标等。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视力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调节灵敏度较高,屈光度、调节幅度以及调节滞后量较低(均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选择屈光矫正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的视力情况得到缓解,改善患儿的灵敏度,提升患儿调节幅度,患儿的屈光度和滞后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眼部训练 屈光矫正 视力
下载PDF
针刺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脑部what视觉通路功能连接改变的影响
9
作者 叶钰娟 贾静 +3 位作者 孙燕 魏玉婷 马翠 严兴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101-2108,共8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探讨针刺干预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疗效及可能的脑功能机制。方法76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针刺组各38例。常规组患儿弱视眼给予红闪、光栅、视刺激3项常规治疗,每项每次5 min;针刺...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探讨针刺干预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疗效及可能的脑功能机制。方法76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针刺组各38例。常规组患儿弱视眼给予红闪、光栅、视刺激3项常规治疗,每项每次5 min;针刺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针刺双侧睛明、攒竹、光明、风池,每次留针20 min。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矫正视力。从以上两组各随机抽取15例左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行脑部rs-f MRI扫描,并纳入性别、年龄与其相匹配的视力正常健康儿童10例为正常组,并行脑部rs-f MRI扫描。基于激活似然估算法(ALE)构建what视觉通路网络,比较分析患儿与正常儿童、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部what通路内存在功能连接(FC值)差异的球形感兴趣区(ROI)。结果针刺组脱落2例,最终针刺组36例、常规组38例纳入分析。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P<0.05),且针刺组矫正视力高于常规组(P<0.05)。rs-f MRI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儿童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脑部what通路内初级视皮层与右侧梭状回,左侧舌回与右侧梭状回,右侧枕下回与右侧颞中回的FC值显著升高(P<0.05)。与常规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左侧舌回、右侧枕下回与右侧梭状回,左侧舌回与右侧颞中回、左右侧枕中回,左右侧枕中回与右侧枕下回的FC值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右侧舌回与右侧梭状回、初级视皮层与右侧颞中回的FC值显著升高(P<0.05),左侧枕下回与右侧颞中回,左侧舌回与右侧枕中回的FC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针刺组左侧枕下回与右侧梭状回之间的FC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左侧枕中回与左右枕下回的FC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刺可显著提高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儿童弱视 针刺 矫正视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what视觉通路 功能连接
原文传递
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对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卞丹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7期100-102,110,共4页
目的探讨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对屈光性弱视患儿的视觉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屈光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对屈光性弱视患儿的视觉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屈光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融象功能、立体视功能正常率分别为90.24%、92.68%,均高于对照组的70.73%、75.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屈光性弱视患儿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视觉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弱视 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 综合治疗 视功能
原文传递
视功能训练对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佳 卢亚梅 张驰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探讨视功能训练对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某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接诊的132例屈光性弱视患儿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屈光矫正联合遮盖疗法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视... 目的:探讨视功能训练对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某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接诊的132例屈光性弱视患儿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屈光矫正联合遮盖疗法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视功能训练干预,两组干预周期均为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干预前后双眼融象功能及视力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融象正常率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功能训练可提高屈光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双眼融象功能,提升视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弱视 视功能训练 屈光矫正 遮盖疗法 视力水平
下载PDF
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屈光性弱视的效果及对患儿视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佳 杨积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4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屈光性弱视的效果及对患儿视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例屈光性弱视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两... 目的分析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屈光性弱视的效果及对患儿视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例屈光性弱视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立体视、双眼融象情况,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立体视正常、双眼融象正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视力水平为(0.56±0.11),对照组视力水平为(0.56±0.12);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水平为(0.98±0.12),对照组视力水平为(0.81±0.12);治疗前,两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8, P<0.05)。结论采用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屈光性弱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视功能,促使立体视和双眼融象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训练系统 屈光性弱视 治疗效果 视功能指标
下载PDF
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晶 燕振国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眼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临床组,患儿均接受弱视训练,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检查的65名视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眼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临床组,患儿均接受弱视训练,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检查的65名视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屈光度和调节功能。结果治疗前,临床组矫正视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屈光度和调节滞后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临床组矫正视力、调节幅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屈光度和调节滞后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眼调节功能存在明显异常,且弱视训练有利于改善患儿视功能,提高患儿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调节功能 弱视训练
下载PDF
王不留籽耳穴贴压联合验光配镜及遮盖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性弱视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完夏冰 《实用防盲技术》 2019年第4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究王不留籽耳穴贴压联合验光配镜及遮盖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性弱视(AA)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4例青少年A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验光配镜及遮盖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王不留籽耳穴贴压治疗... 目的探究王不留籽耳穴贴压联合验光配镜及遮盖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性弱视(AA)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4例青少年A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验光配镜及遮盖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王不留籽耳穴贴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屈光度数、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振幅、潜伏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11%(78/95)较对照组67.74%(63/9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屈光度数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P100振幅较对照组高,P100潜伏期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王不留籽耳穴贴压联合验光配镜及遮盖疗法治疗青少年AA,疗效显著,可升高P100振幅,缩短P100潜伏期,促进视路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弱视 青少年 验光配镜 遮盖疗法 王不留籽耳穴贴压
下载PDF
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屈光性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秀著 郑先芬 陈书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7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屈光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襄阳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08例屈光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5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屈光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襄阳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08例屈光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5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双眼调节[调节幅度(AMP)、负相对调节(NRA)]、双眼融象情况。结果:治疗组AMP、NRA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力进步平均时间、治愈时间、立体视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视觉敏感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双眼融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双眼融象正常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屈光性弱视患儿,可提高其双眼调节功能,改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弱视 视觉训练系统 双眼融象
下载PDF
双眼屈光性弱视儿童主视眼眼别相关因素分析
16
作者 林晓峰 郑源 +2 位作者 官曼标 邱少忠 杨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18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双眼屈光性弱视儿童主视眼与视力、屈光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系列病例观察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患儿主视眼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以及柱镜度之间的关系,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双眼屈光性弱视儿童主视眼与视力、屈光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系列病例观察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患儿主视眼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以及柱镜度之间的关系,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所有个体,主视眼与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更佳者均显著相关(P<0.05);在远视性弱视组和近视性弱视组,主视眼均与等效球镜度较低眼显著相关(P<0.05);在散光性弱视组,柱镜度病理性差异时主视眼与柱镜度较低眼显著相关(P<0.05),柱镜度生理性差异时,主视眼与柱镜度数较低眼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双眼屈光性弱视患儿群体,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远视等效球镜度、近视等效球镜度以及柱镜度数可能会影响主视眼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视眼 屈光性弱视 视力 远视 近视 等效球镜度 散光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被引量:6
17
作者 齐靓 胡燕妮 +1 位作者 袁昌亮 王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931-1932,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特征。方法:2011-05/2012-08在我院就诊的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按不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ion acuity,BCVA)分为3组...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特征。方法:2011-05/2012-08在我院就诊的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按不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ion acuity,BCVA)分为3组,P-VEP检查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及与正常儿童的P100波峰潜时和振幅的变化。结果:正常组P100波峰潜时101.43±6.82ms,P100波振幅为11.27±5.38μV。在不同程度弱视组间P100波峰较正常组潜时延迟,分别为视力高于0.5组110.54±8.47ms,视力0.3~0.5组118.76±6.21ms,视力低于0.3组124.54±7.36ms,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00波振幅均较正常下降,分别为轻度组9.94±5.28μV,中度组8.57±7.21μV,重度组7.49±5.07μV,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视屈光不正弱视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弱视眼的P100波峰潜时延迟、P100波振幅下降。且P100波峰潜时延迟、P100波振幅下降与弱视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P100波潜时 P100波振幅
下载PDF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治疗高度与特殊类型屈光不正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姗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RGP)治疗成人高度与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12在本院眼科中心验配RGP的110例18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屈光不正类型分为高度... 目的:探讨采用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RGP)治疗成人高度与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12在本院眼科中心验配RGP的110例18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屈光不正类型分为高度近视散光组49例92眼、圆锥角膜组36例64眼、特殊屈光不正组25例29眼,观察三组患者行RGP配戴后不同时间的视力、常规框架镜的矫正视力差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配戴RGP后即刻,高度近视散光组的矫正视力为4.94±0.16,圆锥角膜组4.98±0.15,特殊屈光不正组4.87±0.19,均显著优于配戴框架镜时的矫正视力(4.86±0.23,4.79±0.22,4.61±0.27),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RGP后第3,6mo三组患者的视力复查结果显示优于配戴框架镜时(P<0.05)。视散光组、圆锥角膜组、特殊屈光不正组配戴RGP后的视力分布明显优于配戴框架镜时(P<0.05)。结论:RGP配戴矫正成人高度与特殊类型屈光不正较普通框架镜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会增加干燥、异物感、易疲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 高度屈光不正性弱视 特殊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屈光异常弱视儿童RNFL和MRT的变化及预测疗效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巨朝娟 许寅聪 +2 位作者 李康宁 石笑楠 熊朝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96-1901,共6页
目的:探讨屈光异常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变化及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2-10我院收治的168例近视性屈光异常单眼弱视儿童作为观察组,其中118例轻中度弱视,50例重度弱视,另按照1∶1比例同... 目的:探讨屈光异常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变化及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2-10我院收治的168例近视性屈光异常单眼弱视儿童作为观察组,其中118例轻中度弱视,50例重度弱视,另按照1∶1比例同期纳入168例视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儿童RNFL、MRT变化,分析屈光异常弱视儿童病情程度与RNFL、MRT的相关性,另将观察组根据疗效分为有效亚组和无效亚组,比较有效亚组和无效亚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RNFL及MRT,采用Logistic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RNFL、MRT单一或联合预测疗效价值。结果:重度弱视RNFL、MRT大于轻中度弱视、对照组(均P<0.05);屈光异常弱视儿童病情程度与RNFL、MRT呈正相关(rs=0.745、0.724,均P<0.001);轻中度和重度弱视患者中,有效亚组和无效亚组初治年龄、注视形式、治疗依从性、治疗前、治疗1mo后RNFL、MRT及其差值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Logistic显示,初治年龄、注视性质、治疗依从性、治疗1mo后RNFL、治疗1mo后MRT是屈光异常弱视儿童疗效的影响因素(均P<0.05);治疗1mo后RNFL、MRT联合预测轻中重度屈光异常弱视儿童疗效的AUC明显优于单一预测。结论:屈光异常弱视患儿RNFL、MRT存在差异,且与患儿不同程度病情、疗效密切相关,治疗1mo后RNFL、MRT联合预测不同程度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疗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异常弱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 临床疗效 病情程度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视觉训练系统联合压抑疗法对屈光性弱视患儿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静 潘丽 沈霄霄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系统联合压抑疗法对屈光性弱视患儿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某院确诊的108例(181眼)大龄屈光性弱视患儿,根据有无进行视觉系统训练分为训练组58例(96眼)和未训练组50例(85眼),未训练组患者...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系统联合压抑疗法对屈光性弱视患儿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某院确诊的108例(181眼)大龄屈光性弱视患儿,根据有无进行视觉系统训练分为训练组58例(96眼)和未训练组50例(85眼),未训练组患者采用压抑疗法,训练组采用压抑疗法联合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采用Worth4点方法和Titmus立体视检查图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双眼融像功能指标和立体视功能,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训练组患儿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显著高于未训练组(P<0.05);训练组患者双眼融像功能和立体视功能正常个数明显高于未训练组(P<0.05)。结论:视觉训练系统联合压抑疗法可有效改善大龄屈光性弱视患儿的视功能,且对双眼融像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训练系统 压抑疗法 屈光性弱视患儿 双眼融像功能 立体视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