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甘沟话的反身领属标记“囊”——“转用导致的干扰”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永龙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6,共9页
汉语是缺乏形态的语言,但是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汉语方言中,有一个表示反身领属范畴的附着形式[na?]"囊",用在被领有名词之后,意思是"自己的NP"。"囊"可以与格标记同现,构成"NP-格标记... 汉语是缺乏形态的语言,但是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汉语方言中,有一个表示反身领属范畴的附着形式[na?]"囊",用在被领有名词之后,意思是"自己的NP"。"囊"可以与格标记同现,构成"NP-格标记-囊"或"N P-囊-格标记"。除了综合型的"NP囊"之外,甘沟话还有分析型的"各人+之+NP",以及混合型的"各人+之+NP囊"。类似用法不见于其他汉语方言,但是在阿尔泰语言中比较常见,尤其与土族语的na?在系统格局、结构分布、标记形式等多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甘沟话的"囊"显然是语言接触带来的,但不是"借用"的结果,而是因为"语言转用导致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领属 格标记 青海方言 语言接触 转用导致的干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