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敏化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41
1
作者 朱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机体在病理过程中通过神经源性牵涉反应诱发体表对应部位产生感觉异变,反应部位就是"穴位"。这种感觉异变称之为"敏化"现象,其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穴位是动态的,其"开/合"状态和功能强弱会随着内脏... 机体在病理过程中通过神经源性牵涉反应诱发体表对应部位产生感觉异变,反应部位就是"穴位"。这种感觉异变称之为"敏化"现象,其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穴位是动态的,其"开/合"状态和功能强弱会随着内脏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穴位是反映和调节内脏功能状态的特定部位,具有诊断及治疗内脏病变的双重作用。穴位从"沉寂"(生理状态)到"唤醒"(病理状态)的过程即为穴位敏化,主要表现为穴位位置、大小及其理化环境的动态变化,也是机体自稳态调控的触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穴位敏化 神经源性炎性反应 牵涉痛
原文传递
肌筋膜触发点的理解:针灸与干针之争和现代针理学 被引量:72
2
作者 黄强民 张亚丹 +4 位作者 马彦韬 侯波 费青青 谭树生 张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9-784,共6页
比较肌痛触发点(激痛点)与针灸穴位的异同点。肌痛触发点可明确看到B超下挛缩结节,而针灸穴位目前没有;肌痛触发点在临床症状上出现的牵涉痛路径与针灸经络路径近似,所以定位肌痛触发点要以牵涉痛为路径与定位针灸穴位要以经络为导向类... 比较肌痛触发点(激痛点)与针灸穴位的异同点。肌痛触发点可明确看到B超下挛缩结节,而针灸穴位目前没有;肌痛触发点在临床症状上出现的牵涉痛路径与针灸经络路径近似,所以定位肌痛触发点要以牵涉痛为路径与定位针灸穴位要以经络为导向类似;针刺肌痛触发点以扎跳为准,而针刺针灸穴位主要以酸胀麻痛为准。从临床观察到基础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肌痛触发点用针的病理生理学证据。认为肌痛触发点可能就是现代科学研究下的中医精准穴位,经络是神经、血管和筋膜力学思路的综合。针灸与干针尽管理论不同,但中西医的科学基础是贯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痛触发点(激痛点) 穴位 针灸 干针 湿针 牵涉痛 经络
原文传递
心绞痛牵涉痛与穴位敏化的关系 被引量:49
3
作者 施静 王健 +17 位作者 王渊 刘坤 付勇 孙建华 赵吉平 邵晓梅 冯斯峰 杨有为 李杰 曹乾安 何勋 刘梅芳 陈璐 崔翔 吴江昀 吴媛媛 高昕妍 朱兵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7-284,共8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牵涉痛分布区域与穴位的关系,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局部敏化出现的规律。方法:临床研究部分,观察1 04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压痛敏感部位、局部皮肤形态异常改变,并测量了77位患者疼痛阈值的变化。动...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牵涉痛分布区域与穴位的关系,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局部敏化出现的规律。方法:临床研究部分,观察1 04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压痛敏感部位、局部皮肤形态异常改变,并测量了77位患者疼痛阈值的变化。动物实验部分,以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4h为心肌缺血模型组(n=14),以假手术为对照组(n=4),分别用在自然光下拍摄观察和活体荧光成像的方法,记录大鼠尾静脉注射Evans Blue后体表出现蓝染的部位,并检测痛阈变化。结果:心绞痛患者压痛部位以及皮肤局部组织结构的改变多分布在左侧胸前区、背部、肩部、上肢尺侧部;右侧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压痛点出现在穴位上、穴位附近和穴位以外。心肌缺血的大鼠模型出现类似的变化。结论:心脏发生缺血性病变时,其相应节段(T 1~T 5)神经支配皮节区域发生规律性的牵涉性的"敏化"反应,这些敏感度改变的部位与"穴位"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牵涉痛 穴位敏化 机械痛阈
原文传递
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研究探讨针灸穴位和经络本质 被引量:41
4
作者 郭少卿 徐基民 +3 位作者 马彦韬 张艳茹 蒋佳 黄强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3-640,共8页
在现代解剖生理学基础上,将各个肌肉的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区域进行整合,对比传统经络的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观察二者位置和走行的相似性;并通过目前肌筋膜触发点和筋膜学的研究进展,在触发点牵涉痛路径的基础上,结合筋膜力学、神经和血... 在现代解剖生理学基础上,将各个肌肉的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区域进行整合,对比传统经络的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观察二者位置和走行的相似性;并通过目前肌筋膜触发点和筋膜学的研究进展,在触发点牵涉痛路径的基础上,结合筋膜力学、神经和血管思路深入理解穴位的定位和经络,以及穴位和经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牵涉痛 穴位 经络
原文传递
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1
5
作者 石作为 姚猛 +1 位作者 王岩松 孙崇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生机制。方法:(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取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保留腰椎旁交感干组、切断腰椎旁交感干组及自身对照),每组7只。分别于L5-6椎间盘右后侧壁注入HRP,48h后取双侧L1... 目的:探讨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生机制。方法:(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取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保留腰椎旁交感干组、切断腰椎旁交感干组及自身对照),每组7只。分别于L5-6椎间盘右后侧壁注入HRP,48h后取双侧L1、L2脊神经节制片,观察脊神经节内HRP标记细胞及切除腰椎旁交感干对HRP标记细胞数的影响。(2)荧光素逆行双标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7只,荧光素快蓝(FB)注入右侧第二腰神经后支,荧光素核黄(NY)注入L,.。间盘右后侧壁,观察右侧L2脊神经节内荧光素双标细胞;在有荧光素双标细胞的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各组大鼠双侧L1、L2脊神经节中均发现HRP标记细胞,当切断腰椎旁交感干后,脊神经节内HRP标记细胞数明显减少;(2)在右侧L2脊神经节内发现荧光素双标细胞;部分荧光素双标细胞含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论:间盘源性下腰痛可能是一种由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经交感神经传递的,主要累及L1、L2腰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区域(下腰区)的牵涉性疼痛。腰椎旁交感干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对疼痛的传导是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交感干 脊神经节 下腰痛 牵涉痛
下载PDF
肌筋膜激痛点是穴位敏化的一种型式 被引量:31
6
作者 秦庆广 付勇 +7 位作者 施静 吴强 王舒娅 曹乾安 冯斯峰 崔翔 高昕妍 朱兵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病变患者膝周疼痛点和牵涉痛的分布特征,探讨肌筋膜激痛点与穴位敏化的关系。方法:在4家医院对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行膝部探查,采用拇指按压的方法,记录原发性疼痛部位与牵涉痛点出现的区域,并在相关图谱上进行描记。结果:... 目的:观察膝关节病变患者膝周疼痛点和牵涉痛的分布特征,探讨肌筋膜激痛点与穴位敏化的关系。方法:在4家医院对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行膝部探查,采用拇指按压的方法,记录原发性疼痛部位与牵涉痛点出现的区域,并在相关图谱上进行描记。结果:膝关节痛的患者483例,336例患者病变部位和压痛点分布于膝关节周围;另有147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在膝关节出现较为明显的牵涉性压痛点(区)。患髌腱炎、胫骨结节骨骺炎和股四头肌腱止点炎的105例,局部疼痛主要分布在膝前区。患内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半月板损伤、鹅足滑囊炎和半膜肌止点炎的76例,其局部疼痛主要发生在膝内侧区。外侧副韧带损伤、外侧半月板损伤、髂胫束肌腱炎、腘肌止点炎和股三头肌腱炎的127例患者的局部疼痛多出现在膝外侧区。后交叉韧带损伤、腘绳肌止点炎的28例患者的局部疼痛分布在膝后部。牵涉痛发生在股外侧肌群有43人(牵涉痛区多出现在股外侧和膝关节外侧区)、股前肌群有39人(牵涉痛出现在大腿前侧和膝前部)、股内收肌群有26人(牵涉痛出现在股部正中和膝内侧部)、腘窝后肌群有15人(小腿后侧腘窝部出现牵涉痛)、股后肌群有13人(后侧膝部出现牵涉痛),小腿内侧发生牵涉痛的有11人(牵涉痛出现在小腿内侧)。结论:膝关节病变的原发性痛区以局部分布为主;各肌群病变原发性疼痛位于各自的骨骼肌内,其牵涉痛区大都分布在骨骼肌远端和膝关节周围。原发部位的激痛点与穴位敏化有很多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敏化 膝关节 肌筋膜激痛点 牵涉痛
原文传递
妇科相关疾病牵涉痛与穴位敏化的关系 被引量:24
7
作者 吴强 章薇 +15 位作者 施静 赵吉平 王渊 王健 洪霖 冯斯峰 刘梅芳 吴江昀 鲁刚 杨有为 陈艺元 唐远伟 高昕妍 刘坤 王舒娅 朱兵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001-2005,I0007,I0008,共7页
目的观察妇科相关疾病牵涉痛分布区域与穴位敏化的关系,探讨局部区域穴位敏化的规律性分布。方法通过临床试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妇科常见病(原发性痛经、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引发的相应神经支配皮节区域牵涉痛进行探讨。临床... 目的观察妇科相关疾病牵涉痛分布区域与穴位敏化的关系,探讨局部区域穴位敏化的规律性分布。方法通过临床试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妇科常见病(原发性痛经、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引发的相应神经支配皮节区域牵涉痛进行探讨。临床研究部分通过自身对照,以触诊法对全身体表皮肤进行探查,观察并统计7所教学医院的934例妇科相关疾病患者体表压痛敏感、皮肤局部区域形态异常改变。动物实验部分,大鼠9只以子宫内注射芥子油作为模型组,另有大鼠6只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大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后体表蓝色渗出点部位及个数。结果妇科相关疾病患者体表牵涉痛及皮肤局部组织结构异常表现多分布于下腹部(59. 04%)、双下肢内侧(52. 97%)、腰背部及骶部(49. 18%),与穴位重叠或临近。子宫炎模型大鼠体表渗出点亦集中于下腹部、双下肢、腰背部及骶部。结论妇科相关疾病的靶器官(子宫、卵巢)发生病变时,其相应节段(T10-S1)神经支配的体表区域出现规律性的敏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盆腔炎 卵巢囊肿 穴位敏化 牵涉痛
原文传递
慢性前列腺炎牵涉痛神经机制及其与膀胱、盆底肌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1 位作者 卢根生 李为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寻找慢性前列腺炎牵涉痛的神经学证据及其与膀胱、盆底的关系。方法辣椒素刺激SD大鼠前列腺及膀胱,用伊文思蓝血管内注射,确定血浆外渗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用福尔马林分别刺激大鼠前列腺、膀胱、盆底,用原位杂交方法确定脊髓中P物质... 目的寻找慢性前列腺炎牵涉痛的神经学证据及其与膀胱、盆底的关系。方法辣椒素刺激SD大鼠前列腺及膀胱,用伊文思蓝血管内注射,确定血浆外渗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用福尔马林分别刺激大鼠前列腺、膀胱、盆底,用原位杂交方法确定脊髓中P物质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对前列腺及膀胱的疼痛刺激均可导致L5~S2(主要集中于L5~S1)体表节段的血浆外渗;福尔马林刺激前列腺、膀胱及盆底后L6~S1脊髓节段内P物质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前列腺牵涉疼痛是神经介导的,它与膀胱有着相似的体表牵涉痛范围。接受前列腺、膀胱及盆底的伤害刺激的脊髓感觉神经元可能有显著的互相重叠。前列腺、膀胱、盆底的病变可引起相似的疼痛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牵涉痛 P物质 伊文思蓝
下载PDF
肺系疾病和穴位敏化的关系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健 付勇 +12 位作者 王渊 章薇 李笑雪 赵吉平 邵晓梅 徐斌 杨有为 曹乾安 鲁刚 吴媛媛 徐天成 高昕妍 朱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029-6032,共4页
目的:系统观察肺系疾病患者牵涉痛体表分布区域及其与穴位的关系,探讨肺系疾病体表敏化的规律。方法:采用指压探查法记录来自7家医院共472例肺系疾病患者的体表压痛敏感区。结果:95.76%(452/472)的肺系疾病患者会出现体表压痛,体表压痛... 目的:系统观察肺系疾病患者牵涉痛体表分布区域及其与穴位的关系,探讨肺系疾病体表敏化的规律。方法:采用指压探查法记录来自7家医院共472例肺系疾病患者的体表压痛敏感区。结果:95.76%(452/472)的肺系疾病患者会出现体表压痛,体表压痛区域多分布在颈肩部、上胸背部和上肢,这些区域也是治疗肺系疾病腧穴的集中分布区。结论:当肺脏发生病变时,其相应节段(C5~T7)神经支配皮节区域会发生相应的敏化现象,这种体表敏感度的改变与穴位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系疾病 牵涉痛 穴位敏化 指压探查法
原文传递
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牵涉痛与穴位敏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渊 王健 +7 位作者 章薇 施静 何勋 孙建华 赵吉平 吴媛媛 赵君 朱兵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4期501-507,共7页
目的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牵涉痛的分布规律与穴位的关系。方法临床研究招募180例食管疾病和73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指压法在躯干四肢部位进行探查,观察压痛点的分布位置及其局部色泽形态变化并在人体神经皮节图上进行标记。... 目的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牵涉痛的分布规律与穴位的关系。方法临床研究招募180例食管疾病和73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指压法在躯干四肢部位进行探查,观察压痛点的分布位置及其局部色泽形态变化并在人体神经皮节图上进行标记。采用感觉压痛仪测量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压痛阈值。动物研究采用SD大鼠胃炎模型(n=8)与对照组(n=3)进行比较,观察尾静脉注射Evans blue后体表蓝色渗出点的分布情况。结果食管疾病牵涉痛主要分布于胸骨处(88.69%)、上腹中部(84.52%)、背部颈椎到胸椎处(64.29%),颈部中间(32.14%),牵涉痛压痛点部位分布在C4-T9神经节段所支配的皮节内,顺着食管走形,多呈棒状,长条状,长约2~20 cm。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牵涉痛主要位于上腹部(88.65%)、背部(52.14%)、下肢部(34.46%)、下腹部(27.39%)、胸部(24.30%),以腹中部、左上腹部及左侧背部为主,主要对应着T5-10所支配的皮节区域,并不局限于穴位区,非穴区也有大量分布。压痛区域大小、形状各异,且牵涉痛区域的压痛阈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同正常部位的压痛阈值(P<0.001)。胃炎模型大鼠可以在T6-10观察到蓝色渗出点。结论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牵涉痛主要分布在其相应的神经节段所支配的体表部位,而这些部位与穴位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 食管疾病 牵涉痛 穴位敏化 压痛点 胃炎 大鼠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躯体牵涉痛的临床分型及治疗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施荣茂 陈太邦 +3 位作者 梁金龙 陆维 徐永清 陆声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躯体牵涉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科住院治疗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41例存在躯体牵涉痛,其中男8例,女33...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躯体牵涉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科住院治疗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41例存在躯体牵涉痛,其中男8例,女33例;年龄64~91岁,平均(75.5±5.5)岁。根据躯体牵涉痛的部位分为A~E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41例OVCF患者根据躯体牵涉痛部位分型,A型20例,B型7例,C型6例,D型3例,E型5例。所有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各分型之间比较术前VAS及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躯体牵涉痛在OVCF患者中较为常见,A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D型和E型较为少见。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OVCF可有效缓解躯体牵涉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牵涉痛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贾旭琴 许学兵 +1 位作者 许立新 佘守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切口痛及牵涉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50例ASAⅠ或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与对照组(C组)。P组术毕前20~3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拔除喉罩后即刻(...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切口痛及牵涉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50例ASAⅠ或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与对照组(C组)。P组术毕前20~3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拔除喉罩后即刻(T1)、拔除喉罩后30min(T2)、术后6h(T3)及24h(T4)进行切口痛与牵涉痛VAS评分,并记录术后其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T1、T2时P组切口痛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而T1~T4时牵涉痛均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使用任何镇痛药,未见恶心呕吐发生。结论妇科腹腔镜术毕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能有效缓解术后切口痛与牵涉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妇科手术 腹腔镜 切口痛 牵涉痛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nerve invasion in pancreatic cancer 被引量:9
13
作者 Pao-Hsun Wang Ning Song +2 位作者 Liu-Bin Shi Qun-Hua Zhang Zong-You Chen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13年第5期546-551,共6页
BACKGROUND:Nerve invasion is a specific type of tumor expansion and characteristic manifest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PC),with an incidence rate ranging from 50% to 100%.It is an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pancre... BACKGROUND:Nerve invasion is a specific type of tumor expansion and characteristic manifest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PC),with an incidence rate ranging from 50% to 100%.It is an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pancreatic cancer,and its early detection is help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analyze retro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ural invasion and multipl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clinicians in the management of neural invasion in patients with PC.METHODS: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ed specimens of PC taken from 215 patients were exam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neural invasion under a light microscope.Analyzed w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ural invasion and multipl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 including preoperativ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amylase level,serum CA19-9 level,abdominal pain,lumbar and back pain,and the expressions of p53 and Ki67 in tumor tissues.RESULTS:Preoperativ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erum CA19-9 level and p53 positive cells in cancer tissue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pathological grade(P【0.05).These indic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neural invasion than in those without(P【0.05).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53 and Ki67 overexpression and lymphatic metastasis(P【0.05).Referred pai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ural invasion(P【0.05).Patients with PC perineural invasion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 higher pathological grade(P【0.05).CONCLUSIONS:Our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preoperativ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erum CA19-9 level,and referred pain are novel predictive markers for neural invasion in patients with PC.p53 and Ki67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neural invasion of PC.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may serve as an auxiliary treatment to curb neural invasion in 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cancer neural invasion HYPERGLYCEMIA referred pain
下载PDF
咪达唑仑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邓扬 吕芳 +5 位作者 白静珉 刘志慧 袁翔 尚云海 王瑞敏 袁春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2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以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子痫前期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胎儿娩出断脐后给予咪达唑仑,记录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寒战、恶心、呕吐以及牵拉痛情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以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子痫前期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胎儿娩出断脐后给予咪达唑仑,记录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寒战、恶心、呕吐以及牵拉痛情况。结果麻醉后15 min,实验组血压(117.8±1.8)/(71.2±2.0)mm Hg(1 mm Hg=0.133 kPa);对照组血压(115.2±1.9)/(72.1±1.9)mm Hg。两组麻醉后15 min的血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 min实验组的心率为(82.8±2.7)次/min,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麻醉后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寒战发生率15.0%,对照组55.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5%,对照组10.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实验组在牵拉腹膜和探查腹腔的牵拉痛发生率分别为7.5%和1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咪达唑仑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痫前期产妇的剖宫产术,能够减少产妇术中寒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降低牵拉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咪达唑仑 剖宫产 牵拉痛
原文传递
睾丸及附睾炎性病变体表牵涉痛与穴位敏化形成的联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章薇 赵吉平 +5 位作者 徐斌 何勋 吴江昀 徐天成 韩数 朱兵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睾丸及附睾炎性病变患者体表牵涉痛分布区与治疗该类疾病相关穴位的关系,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对比相关内脏器官体表敏化区与穴位的关系。方法:临床研究部分将93例睾丸、附睾炎患者临床体查确定的体表痛敏点进行总结分析,将其分... 目的:观察睾丸及附睾炎性病变患者体表牵涉痛分布区与治疗该类疾病相关穴位的关系,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对比相关内脏器官体表敏化区与穴位的关系。方法:临床研究部分将93例睾丸、附睾炎患者临床体查确定的体表痛敏点进行总结分析,将其分布部位与临床治疗该类疾病常用穴位进行对比;动物实验部分观察雄性SD睾丸炎模型大鼠(n=8)、对照组(n=3)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后体表渗出点,与临床痛敏点和相关穴位对比。结果:临床观察93例睾丸、附睾炎患者体表痛敏点大多分布在下腹部及下肢内侧,腰部及会阴部也有部分分布,痛敏点分布范围与大部分治疗该类疾病常用穴位所处位置在同一区域,并有部分重叠;动物实验观察到体表Evans Blue渗出点与临床痛敏点分布情况高度相似。结论:睾丸、附睾炎性病变引发的体表痛敏点多数与治疗该类疾病的相关穴位所处位置重叠或邻近,提示这些疾病状态下的体表敏化点可能是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炎 附睾炎 穴位敏化 牵涉痛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丙泊酚抑制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云龙 王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9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丙泊酚对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痛的抑制作用。方法 12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胎儿取出后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5ml;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比较两组术中牵拉痛抑制程度,恶心、呕...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丙泊酚对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痛的抑制作用。方法 12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胎儿取出后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5ml;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比较两组术中牵拉痛抑制程度,恶心、呕吐,寒战及血压下降等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身高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术中内脏牵拉痛抑制程度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丙泊酚静脉注射对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 丙泊酚 剖宫产术 牵拉痛
下载PDF
脊神经节神经元周围突至肾及体壁的分支投射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贤钊 贺新红 田小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7-270,共4页
实验将快蓝(FB)和核黄(NY)分别注入大鼠左肾纤维膜下及左体壁神经干内,结果在荧光镜下发现左T_(9-13),L1脊神经后根节(DRG)内存在双标记细胞,提示大鼠T_(9-13),L1段DRG内的部分神经元的周围突分支支配肾及体壁,为肾绞痛所致牵涉痛的解释... 实验将快蓝(FB)和核黄(NY)分别注入大鼠左肾纤维膜下及左体壁神经干内,结果在荧光镜下发现左T_(9-13),L1脊神经后根节(DRG)内存在双标记细胞,提示大鼠T_(9-13),L1段DRG内的部分神经元的周围突分支支配肾及体壁,为肾绞痛所致牵涉痛的解释,提供了神经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涉痛 脊神经节 体壁
下载PDF
针刺激痛点激发气至病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苗瑞恒 刘晓梦 姜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72-507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激痛点激发气至病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以探讨激痛点牵涉痛与气至病所的关联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颈肩MPS患者92例,随机分...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激痛点激发气至病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以探讨激痛点牵涉痛与气至病所的关联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颈肩MPS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取肩胛骨内侧缘筋结点,治疗组取斜角肌激痛点激发气至病所。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1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DI、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4.8%(39/46)]显著高于对照组[63.0%(29/46)](P<0.05)。治疗组复发率[23.9%(11/46)]显著低于对照组[52.2%(22/46)](P<0.05)。结论:以牵涉痛为参考的针刺气至病所效应具有操作简易、见效快、疗程短、低复发的优势。气至病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解除神经卡压、引发神经冲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至病所 牵涉痛 激痛点 颈肩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针刺
原文传递
Where is hidden the ghost in phantom sensations?
19
作者 Michelangelo Buonocor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5年第7期542-544,共3页
The term phantom sensations(PS) refers to sensations in a missing body part. They are almost universal in amputees and can be both painful and not painful. Although PS have been frequently described in limb amputees, ... The term phantom sensations(PS) refers to sensations in a missing body part. They are almost universal in amputees and can be both painful and not painful. Although PS have been frequently described in limb amputees, they can also occur in other clinical conditions and several patho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with a predominance of theories based on a central origin. Actually, different mechanisms are able to create a phantom sensation. After an amputation, PS are frequently generated by the genesis of ectopic action potentials in the interrupted nerve fibers but the PS generator can also be more proximal. Sometimes PS are not created by the stimulation of somatosensory fibers with a missing territory, but they can be the result of central sensitization or neuroplastic changes that allow for the convergence of impulses coming from different body parts(referred sensations), one of which is missing. In conclusion, PS can be generated by both neuropathic and non-neuropathic mechanisms developed in the amputated body part or in other parts of the nervous system. Since these mechanisms are not pathognomonic of amputation there are no hidden ghosts to look for in phantom sensations. The only interpretative rule is just to follow the patho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NTOM SENSATIONS PHANTOM pain NEUROPATHIC pain referred pain pain PATHOPHYSIOLOGY
下载PDF
小儿慢性胃炎的消化道外表现(附864例报道)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立君 李倩 +3 位作者 王慧 张晶 姚笠 胡孟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2期4373-4376,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小儿慢性胃炎的消化道外表现。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 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经腹部胃区叩诊法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儿864例,建立随访卡片,分析和总结其消化道内及消化道外的临床表现。结果... 目的:分析和总结小儿慢性胃炎的消化道外表现。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 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经腹部胃区叩诊法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儿864例,建立随访卡片,分析和总结其消化道内及消化道外的临床表现。结果:864例患儿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依次为腹痛、恶心呕吐、便秘、上腹压痛。消化道外表现依次为头痛、刀枪刺、鼻出血、胸痛、多动抽动、手足搐搦。消化道外表现的发病率并不低于消化道表现,特别是头痛的发病率高达58.54%。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得最快,其次是头痛、头晕、胸闷、胸痛,多动症状较晚缓解,腹部叩痛的消失时间最晚。结论:小儿慢性胃炎的胃肠道外表现广泛存在,且极易与脑炎、心肌炎误诊,值得关注。头痛、胸痛的产生原因可能与内脏-内脏之间的牵涉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小儿 腹部胃区叩诊法 牵涉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