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扭簧驱动构架式空间展开天线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务军 付功义 +2 位作者 董石麟 关富玲 张京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4,共6页
首先仔细分析了扭簧驱动构架式空间展开天线结构的工作机理与构造特点 ,据此提出分析建模假设。采用静力缩减方法 ,由平面梁单元弯曲平衡方程推导出两端带扭簧的杆件宏单元缩减刚度矩阵。根据梁的弯曲理论和位移形函数 ,直接导出了宏单... 首先仔细分析了扭簧驱动构架式空间展开天线结构的工作机理与构造特点 ,据此提出分析建模假设。采用静力缩减方法 ,由平面梁单元弯曲平衡方程推导出两端带扭簧的杆件宏单元缩减刚度矩阵。根据梁的弯曲理论和位移形函数 ,直接导出了宏单元的相容一致质量矩阵 ,这两个矩阵可用于这类结构在各工况下的结构特性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值分析算例 ,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宏单元 缩减方法 扭簧驱动构架式 空间展开天线 航天器天线
下载PDF
小参数时变非线性系统的技术稳定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楚天广 王照林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40-1146,共7页
分析一类含小参数的时变非线性系统关于给定状态约束集合的技术稳定性· 根据向量微分比较原理和基本的单调性准则 ,利用向量V函数方法给出由系统系数表达的技术稳定性判据· 并讨论了基于派生系统和线性化方法研究非线性系... 分析一类含小参数的时变非线性系统关于给定状态约束集合的技术稳定性· 根据向量微分比较原理和基本的单调性准则 ,利用向量V函数方法给出由系统系数表达的技术稳定性判据· 并讨论了基于派生系统和线性化方法研究非线性系统技术稳定性的条件· 另外 ,对于派生时变线性系统的指数稳定性给出了简单的代数判据· 最后给出示例说明文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非线性系统 小参数 技术稳定性 向量比较原理 指数渐近稳定性
下载PDF
一种基于响应信息的整体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帅 王建军 李其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63-1870,共8页
以谐调叶盘有限元模型解析模态和真实失谐结构的稳态响应作为基础信息,提出一种整体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公称模态子集(SNM)降阶技术,降低了识别过程的计算花费以及对基础信息量的要求;采用子矩阵型技术使得失谐参数定义更... 以谐调叶盘有限元模型解析模态和真实失谐结构的稳态响应作为基础信息,提出一种整体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公称模态子集(SNM)降阶技术,降低了识别过程的计算花费以及对基础信息量的要求;采用子矩阵型技术使得失谐参数定义更加自由,并使得该方法具有模型修正的功能;直接利用实测的稳态响应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并且不需要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信息,提高了基础数据可靠性并有效降低了实际测量的难度。最后以一个整体叶盘结构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整体叶盘 失谐 识别 降阶技术 子矩阵型法 稳态响应
原文传递
基于递归约简的在线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毅男 张胜修 张超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6,共7页
鉴于传统在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解决时变对象的回归问题时,模型跟踪精度不高,支持向量不够稀疏,结合迭代策略和约简技术,提出一种在线自适应迭代约简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该方法考虑新增样本与历史数据共同作用对现有模型产生的约束影... 鉴于传统在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解决时变对象的回归问题时,模型跟踪精度不高,支持向量不够稀疏,结合迭代策略和约简技术,提出一种在线自适应迭代约简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该方法考虑新增样本与历史数据共同作用对现有模型产生的约束影响,寻求对目标函数贡献最大的样本作为新增支持向量,实现了支持向量稀疏化,提高了在线预测精度与速度.仿真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较传统方法回归精度高且所需支持向量数目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 自适应 迭代策略 约简技术
原文传递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Ar,Ar-H_2 and Ar-N_2 DC Arc Plasma Jets and Their Arc Root Behaviour at Reduced Pressure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文霞 孟显 +2 位作者 李腾 陈熙 吴承康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2-157,共6页
Results observed experimentally are presented, about the DC arc plasma jets and their arc-root behaviour generated at reduced gas pressure without or with an applied magnetic field. Pure argon, argon-hydrogen or argon... Results observed experimentally are presented, about the DC arc plasma jets and their arc-root behaviour generated at reduced gas pressure without or with an applied magnetic field. Pure argon, argon-hydrogen or argon-nitrogen mixture was used as the plasma-forming gas. A specially designed copper mirror was used for a better observation of the arc-root behaviour on the anode surface of the DC non-transferred arc plasma torch. It was found that in the cases without an applied magnetic field, the laminar plasma jets were stable and approximately axisymmetrical. The arc-root attachment on the anode surface was completely diffusive when argon was used as the plasma-forming gas, while the arc-root attachment often became constrictive when hydrogen or nitrogen was added into the argon. As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was applied, the arc root tended to rotate along the anode surface of the non-transferred arc plasma to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 plasma torch plasma jet arc root behaviour imaging technique reduced pressure magnetic field effect
下载PDF
TECHNICAL STABILITY OF NON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S WITH SMALL PARAMETERS
6
作者 楚天广 王照林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0年第11期1264-1271,共8页
Technical stability:allowing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trajectory behavior of a dynamical system over a given time interval was considered. Based on a differential comparison principle and a basic monotonicity condit... Technical stability:allowing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trajectory behavior of a dynamical system over a given time interval was considered. Based on a differential comparison principle and a basic monotonicity condition, technical stability relative to certain prescribed state constraint sets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s with small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vector Liapunov function method. Explicit criteria of technical stability are established in terms of coefficients of the system under consideration.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technical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can be derived from its reduced linear time-varying (LTV) system were further examined, as well as a condition for linearization approach to technical stability of general nonlinear systems. Also, a simple algebraic condition of exponential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LTV systems is presented. Two illustrative example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presently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 small parameter technical stability vector comparison principle reduced system linearization technique exponential asymptotic stability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crack in a structural member using improved radial basis function(IRBF)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1
7
作者 Rajendra Machavaram Shankar Krishnapill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Cybernetics》 EI 2013年第2期182-211,共30页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and simple technique to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particularly to identify a crack in a structure.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pproach is an alternat...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and simple technique to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particularly to identify a crack in a structure.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pproach is an alternative to identify the extent and location of the damage over the classical methods.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tworks are good at function mapping and generalization ability among the various neural network approaches.RBF neural networks are chosen for the present study of crack identification.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Analyzing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a structur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onitor its health and even to detect the damage.A novel two-stage improved radial basis function(IRBF)neural network methodology with conventional RBF in the first stage and a reduced search space moving technique in the second stage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the crack in a cantilever beam structure in the frequency domain.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technique is used in both stages to sample the frequency modal patterns to train the proposed network.Study is also conducted with and without addition of 5%white noise to the input patterns to simulate the experimental errors.Findings–The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identifying the location and magnitude of a crack by the proposed IRBF method,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RBF method and other classical methods.In case of crack location in a beam,the average identification error over 12 test cases was 0.69 per cent by IRBF network compared to 4.88 per cent by conventional RBF.Similar improvements are reported when compared to hybrid CPN BPN networks.It also requires much less computational effort as compared to other hybrid neural network approaches and classical methods.Originality/value–The proposed novel IRBF crack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is unique in originality and not reported elsewhere.It can identify the crack location and crack depth with very good accuracy,less computational effort and ease of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s Stress(materials)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materials BEAMS Structural members Crack identification Structural damage Frequency domain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Improv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reduced search space moving technique
原文传递
线性等式约束优化的既约预条件共轭梯度路径法
8
作者 林涛 朱德通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0-836,共17页
采用既约预条件共轭梯度路径结合非单调技术解线性等式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基于广义消去法将原问题转化为等式约束矩阵的零空间中的一个无约束优化问题,通过一个增广系统获得既约预条件方程,并构造共轭梯度路径解二次模型,从而获得搜... 采用既约预条件共轭梯度路径结合非单调技术解线性等式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基于广义消去法将原问题转化为等式约束矩阵的零空间中的一个无约束优化问题,通过一个增广系统获得既约预条件方程,并构造共轭梯度路径解二次模型,从而获得搜索方向和迭代步长.基于共轭梯度路径的良好性质,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算法不仅具有整体收敛性,而且保持快速的超线性收敛速率.进一步,数值计算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梯度路径 既约预条件 非单调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模态信息的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方法鲁棒性研究
9
作者 王帅 王建军 李其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8-1076,共9页
为有效运用整体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技术,针对一种以模态信息作为输入参数的识别方法进行了鲁棒性方面的研究.推导了该方法中识别参数对各输入参数的灵敏度公式,利用灵敏度分析的结果,可以明确各个输入参数的重要程度,为实际运用中获取输... 为有效运用整体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技术,针对一种以模态信息作为输入参数的识别方法进行了鲁棒性方面的研究.推导了该方法中识别参数对各输入参数的灵敏度公式,利用灵敏度分析的结果,可以明确各个输入参数的重要程度,为实际运用中获取输入参数信息提供指导;另外也可对识别结果的准确度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为可靠的使用该识别方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整体叶盘 失谐 识别 降阶技术 灵敏度分析
原文传递
带有二次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的一个收缩分枝定界算法
10
作者 高岳林 马小华 袁玉波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解线性规划问题,寻找包含原问题可行域的超矩形,利用剖分技术对这个超矩形进行分枝和收缩以减少算法的迭代次数,从而用线性规划松弛方法来确定原问题在每个小超矩形上的最优值的下界,提出一种新的带有二次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的收缩... 通过解线性规划问题,寻找包含原问题可行域的超矩形,利用剖分技术对这个超矩形进行分枝和收缩以减少算法的迭代次数,从而用线性规划松弛方法来确定原问题在每个小超矩形上的最优值的下界,提出一种新的带有二次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的收缩分枝定界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是收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规划 二次约束 收缩分枝定界算法 线性规划 超矩形 松弛方法 最优值
下载PDF
软黏土中某内支撑式深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忠超 陈仁朋 +1 位作者 陈云敏 饶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9-775,共7页
软黏土中深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是基坑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估方法主要有传统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针对深厚软黏土中某倒塌内支撑式深基坑,采用传统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该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FS... 软黏土中深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是基坑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估方法主要有传统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针对深厚软黏土中某倒塌内支撑式深基坑,采用传统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该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FS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了不同土体强度指标计算结果的差异,结合其它学者的研究,对各计算方法及其所采用土体强度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应用经验公式法还是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采用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su计算得到的基坑FS均比较接近1.0,而采用土体c,?强度指标得到基坑FS均远大于1.0。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时,数值计算不收敛准则相对交点法得到基坑FS偏大。采用交点法与Terzaghi法得到基坑FS最接近1.0,与基坑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事实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深基坑开挖 稳定性安全系数 有限元法 强度折减法
下载PDF
单基地MIMO雷达降维酉ESPRIT算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文才 王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2-1067,共6页
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问题是单基地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信号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低信噪比、低快拍数的情况下,常规DOA估计算法的性能会严重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DO... 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问题是单基地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信号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低信噪比、低快拍数的情况下,常规DOA估计算法的性能会严重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DOA估计算法:降维酉旋转不变性信号参数估计技术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降维变换将MIMO雷达数据变换至低维信号空间,然后在该低维信号空间构造实值旋转不变性方程估计目标的DOA。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低快拍数的环境下获得较常规ESPRIT方法更高的DOA估计精度,同时具有更低的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波达方向估计 降维变换 酉旋转不变性信号参数估计技术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注水降尘技术 被引量:14
13
作者 熊祖强 袁广玉 陶广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94-399,共6页
赵庄二号井开采的3#煤层为厚煤层,选用的是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生产过程中粉尘浓度较大,传统的喷雾降尘方法不能够满足现场降尘的需要。为了进一步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劳动环境,为创建安全、高效型矿井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文... 赵庄二号井开采的3#煤层为厚煤层,选用的是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生产过程中粉尘浓度较大,传统的喷雾降尘方法不能够满足现场降尘的需要。为了进一步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劳动环境,为创建安全、高效型矿井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文中针对3#煤层孔隙率小、渗透性低、润湿性差等特征,采用混合注水方式进行煤层注水降尘技术分析研究及现场试验。分别从钻孔布置方式、注水封孔工艺、注水工艺及参数和降尘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煤层注水对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变化,并提出了添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表面活性剂改善煤体润湿性,增强了煤层注水润湿效果。结果表明,实施注水工艺技术后,煤层水分平均增量为1.61%,全尘平均降尘率达58.71%,呼尘平均降尘率为57.34%,大幅度降低了工作面粉尘浓度;添加润湿剂后,增加了钻孔注水量,缩短了注水时间,扩大了润湿范围,改善了注水效果。实践证明,该套注水降尘工艺用于综放工作面降尘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煤层注水 润湿剂 混合注水方式 降尘技术
下载PDF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的双酚A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培杰 刘艳清 +2 位作者 姚夙 马国坚 汪洪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4-809,共6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rGO@Pd)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双酚A为模板分子,吡咯为聚合单体,成功制备出双酚A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等,考察了该传感...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rGO@Pd)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双酚A为模板分子,吡咯为聚合单体,成功制备出双酚A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等,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传感器表面进行结构分析。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电极的峰电流与双酚A在1.0~1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 7,检出限(S/N=3)为0.1 nmol/L。该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已成功应用于自来水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1%~1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 分子印迹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光折变晶体多重全息存储衍射效率均匀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继芳 贠智省 李育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28-433,共6页
推导出了全息多重存储时间递减曝光法各幅图象写入时间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时间递减法和循环曝光法单次曝光时间、总曝光时间以及循环次数随存储图象的幅数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时间递减法不但对记录系统的要求较低,而且也可获得... 推导出了全息多重存储时间递减曝光法各幅图象写入时间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时间递减法和循环曝光法单次曝光时间、总曝光时间以及循环次数随存储图象的幅数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时间递减法不但对记录系统的要求较低,而且也可获得相当均匀的衍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全息存储 时间递减法 晶体 光折变晶体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降尘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劲松 武腾飞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3-175,共3页
顺通煤矿W1151综采工作面开采的是A5煤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粉尘具有爆炸性,对该煤层进行静压注水降尘技术试验研究,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煤体平均含水率增加2.84%,降尘率达到60% ~90%.大大降低了工作面回采时的粉尘浓度,... 顺通煤矿W1151综采工作面开采的是A5煤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粉尘具有爆炸性,对该煤层进行静压注水降尘技术试验研究,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煤体平均含水率增加2.84%,降尘率达到60% ~90%.大大降低了工作面回采时的粉尘浓度,对于防治粉尘爆炸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煤层注水 降尘技术
下载PDF
弹体高过载硬回收测量技术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丽灵 高进忠 +2 位作者 陈小伟 孙远程 姬永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8-612,共5页
为提供引信服役的力学参数,达到引战配合目的,弹体过载(减速度)的测量十分必要.采用硬回收法测量了高速侵彻混凝土的先进钻地弹缩比弹过载时间历程.实验弹最大直径48 mm,计及过载测量装置,弹体质量约1.8kg,撞击速度1 142 m/s.过载测... 为提供引信服役的力学参数,达到引战配合目的,弹体过载(减速度)的测量十分必要.采用硬回收法测量了高速侵彻混凝土的先进钻地弹缩比弹过载时间历程.实验弹最大直径48 mm,计及过载测量装置,弹体质量约1.8kg,撞击速度1 142 m/s.过载测试系统模块化和集成化设计,包括过载测量模块、电路模块、信号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外部计算机模块,传感器为压阻式.量程在(-8~21)×10 4g,可测量过载幅值约20×104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先进钻地弹缩比弹 高速侵彻 硬回收法 过载 压阻式过载传感器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态减缩技术的整体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帅 王建军 李其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2-669,共8页
以谐调叶盘有限元模型解析模态和真实失谐结构的测量模态作为基础信息,提出一种整体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经典模态减缩方法(SNM)降阶技术,降低了识别过程的计算花费以及对基础信息的要求;采用子矩阵型技术使得失谐参数定义... 以谐调叶盘有限元模型解析模态和真实失谐结构的测量模态作为基础信息,提出一种整体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经典模态减缩方法(SNM)降阶技术,降低了识别过程的计算花费以及对基础信息的要求;采用子矩阵型技术使得失谐参数定义更加的自由,并使得该方法具有模型修正的功能;利用最可能向量技术处理实验测量模态振型,可有效的限制测量噪声、非线性等因素对识别过程的影响.最后以一个真实叶盘结构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叶盘结构 失谐识别 经典模态减缩方法(SNM)降阶技术 子矩阵型法 最可能向量法
原文传递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ransonic Flutter Using Improved Line Sampling Technique 被引量:7
19
作者 Song Shufang Lu Zhenzhou +1 位作者 Zhang Weiwei Ye Zhengyi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13-519,共7页
The improved line sampling (LS) technique, an effectiv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probabil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of flutter with random structural parameter i... The improved line sampling (LS) technique, an effectiv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probabil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of flutter with random structural parameter in transonic flow. The improved LS technique is a novel methodology for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igh dimensionality and low probability problem with implicit limit state function, and it does not require any approximating surrogate of the implicit limit state equation. The improved LS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flutter reliability and the sensitivity of a two-dimensional wing, in which some structural properties, such as frequency, parameters of gravity center and mass ratio, are considered as random variable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based unsteady aerodynamic reduced order model (ROM)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aerodynamic state equations. Coupling structural state equations with aerodynamic state equations, the safety margin of flutter is founded by using the critical velocity of flut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LS technique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computational cost in the random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flutter. The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defined by the partial derivative of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with respect to 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 of random variable, can help to identify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and guide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TTER aeroelastic line sampling techniqu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UNCERTAINTY reduced order model
原文传递
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彦军 鲍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32-3136,共5页
目的评价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接受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腔内修复治疗的9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 目的评价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接受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腔内修复治疗的9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例,复杂腹主动脉瘤5例。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随访情况。结果9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中6例接受三开窗,3例接受四开窗,共重建分支动脉血管30条,植入分支支架(BSG)26条。手术成功率为100.0%(9/9),无术中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11~440 min,平均(333.0±70.8)min。住院时间10~33 d,平均(21.8±7.6)d。1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1.11%(1/9),死因为呼吸循环衰竭。术后随访时间0.2~1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6±5.2)个月;随访过程无患者死亡,再处理2例(25.00%),1例患者出现左肾动脉分支支架内血栓形成,予以机械抽栓并球囊扩张,1例患者右肾动脉分支支架脱入主体支架内,予以腔内技术取出并补装BSG,其余患者主动脉病变重塑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腔内修复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短中期效果满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开窗技术 束径技术 复杂主动脉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