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狐的活动节律与产仔洞穴的选择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文扬 魏万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7-272,共6页
本文对赤狐(Vulpesvulpes)的产仔洞穴、活动节律和巢区大小进行了研究。赤狐产仔洞穴全部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umalayana)的居住洞,一般洞口数较多(平均4.8个),分布于高寒灌丛(71%),... 本文对赤狐(Vulpesvulpes)的产仔洞穴、活动节律和巢区大小进行了研究。赤狐产仔洞穴全部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umalayana)的居住洞,一般洞口数较多(平均4.8个),分布于高寒灌丛(71%),距干扰因素较远(大于1.5km),常位于坡中部(71%).影响其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隐蔽性和安全性。赤狐的产仔洞穴相对稳定,平均利用时间为3.3年,利用时间的长短与环境条件的稳定性有关。赤狐通常在夜间活动,主要是觅食,而白天有时成体携幼体在洞穴附近进行短时间的非觅食活动,活动的高峰期为1800一0800时。雌雄成体共同哺育幼体,活动范围相同而多单独活动。成体赤狐的巢区面积平均为7.9k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产仔洞穴 活动节律 巢区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赤狐繁殖期对洞穴的选择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洪海 张明海 +3 位作者 王秀辉 王文 章黎 高中信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6-182,共7页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赤狐的25个洞穴观测,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赤狐繁殖期的洞穴选择。结果表明,影响赤狐繁殖期洞穴选择的主要因子是水源,其次是坡向、坡位和坡度,人为干扰、隐蔽程度及洞口朝向等因子对其影响作...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赤狐的25个洞穴观测,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赤狐繁殖期的洞穴选择。结果表明,影响赤狐繁殖期洞穴选择的主要因子是水源,其次是坡向、坡位和坡度,人为干扰、隐蔽程度及洞口朝向等因子对其影响作用不明显。繁殖期赤狐的最适洞穴选择为:阳坡或半阴半阳坡、下坡位、坡度5°~25°、距水源500~1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洞穴选择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三种犬科动物春季洞穴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洪海 窦华山 +1 位作者 翟红昌 吴牧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80-3988,共9页
2004年4月-2005年6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20个狼穴、27个赤狐洞穴、33个沙狐洞穴进行测量调查,结果如下:3种犬科动物洞穴的洞口朝向无显著差异,赤狐和沙狐洞穴在洞口倾角、洞口直径、第一洞道长度3个特征上无显著差异... 2004年4月-2005年6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20个狼穴、27个赤狐洞穴、33个沙狐洞穴进行测量调查,结果如下:3种犬科动物洞穴的洞口朝向无显著差异,赤狐和沙狐洞穴在洞口倾角、洞口直径、第一洞道长度3个特征上无显著差异,洞口直径可作为判别狼穴与其它两者洞穴的依据。影响狼春季洞穴选择的前3位主要因子是隐蔽、人为干扰和水源。影响赤狐春季洞穴选择的前3位主要因子是地形、水源、和人为干扰。影响沙狐春季洞穴选择的前3位主要因子是微气候、人为干扰和食物。通过对3种犬科动物春季洞穴生境选择的比较发现:3种动物洞穴都有远离人为干扰,提高隐蔽性的趋势;不同的是赤狐和狼的洞址都靠近水源,沙狐洞址则远离水源;3种动物在地形及坡位选择上也存在差异,赤狐和狼的洞穴多位于平地。而沙狐洞穴多位于坡地的坡顶,且洞穴周围啮齿类数量显著大于赤狐洞穴和狼穴。柳灌丛、干旱苇塘、高草坡地分别是赤狐、狼、沙狐偏爱的生境类型。3种犬科动物中洞穴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狼(0.5051),其次为赤狐(0.4292),最小为沙狐(0.2591)。其中狼与赤狐洞穴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达到了0.4692,沙狐与赤狐洞穴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低,只有0.2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沙狐 洞穴 生境选择 空间生态位
下载PDF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4种小型食肉目动物的食性构成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逦嘉 王安梦 +3 位作者 袁梨 鲍伟东 杨永昕 巴特尔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了解同域分布动物的食物竞争关系,采用样线法收集粪便样品,依据残遗物鉴别物种的方法,于2007年8~12月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赤狐、狗獾、香鼬和豹猫的食物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赤狐取食所有15类食物,并捕食小型鼬类;在赤... 为了解同域分布动物的食物竞争关系,采用样线法收集粪便样品,依据残遗物鉴别物种的方法,于2007年8~12月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赤狐、狗獾、香鼬和豹猫的食物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赤狐取食所有15类食物,并捕食小型鼬类;在赤狐粪样(n=70)中出现率较大的植物(32.6%)以重量比率计算时其贡献极大下降(0.02%),而出现率较低的草兔和鸟类重量比率较高(草兔65.4%,鸟类22.9%),相对重要值的计算表示,赤狐的食物构成均一。狗獾(n=64)以取食昆虫和植物果实为主(出现率29.3%和57.8%)。香鼬(n=14)集中取食鼠类(出现率73.7%,相对重量99.8%),豹猫(n=11)则以鸟类居多(出现率27.8%,相对重量69.0%)。食物生态位的宽度以赤狐最大(0.2),其次为豹猫(0.07)。根据食物生态位的重叠度分析,赤狐与狗獾(O=0.99)和豹猫(O=0.7)以及狗獾与豹猫(O=0.6)的种间竞争较强,但在主要食物上出现分离,实现捕食者之间的共存。赤狐对香鼬的捕食可能限制了其种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狗獾 香鼬 豹猫 食物生态位 同类相食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狐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倩 李路云 +1 位作者 刘振生 滕丽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7,共13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境相关的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赤狐生境选择存在差异性。赤狐冬季偏好选择农田和岛状林、郁闭度高的生境;春季赤狐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喜欢距水源距离远的生境;夏季偏好选择岛状林、农田,避免选择隐蔽级一般及食物丰富度低的生境,秋季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郁闭度低,食物丰富度高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各季节 生境选择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赤狐气味对高原鼠兔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魏万红 曹伊凡 +2 位作者 张堰铭 殷宝法 王金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赤狐的粪尿气味增加高原鼠兔的捕食风险,研究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衡量高原鼠兔繁殖投入大小的定量指标,成体高原鼠兔的体重变化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与对照样方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繁殖期... 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赤狐的粪尿气味增加高原鼠兔的捕食风险,研究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衡量高原鼠兔繁殖投入大小的定量指标,成体高原鼠兔的体重变化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与对照样方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繁殖期的延长,两样方内雌雄个体的体重均显著减少,说明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的繁殖投入无明显影响,因此,捕食风险对幼体的生长、发育也无明显的作用。捕食风险增加后,高原鼠兔平均每个雌性成体拥有的后代数目、性比和居留率与对照样方比较均无明显不同,但是由于扩散等原因使每个雄性成体拥有的后代数、繁殖期结束后幼体的性比有明显的差异。以上结果并未显示出捕食者气味作为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的繁殖产生抑制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捕食风险的类型不同和研究期间高原鼠兔本身承受的捕食风险较大,高原鼠兔可能通过行为变化调节捕食风险增加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气味 高原鼠兔 繁殖 捕食风险 抑制
下载PDF
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被引量:3
7
作者 鲍加荣 刘学庆 +1 位作者 岳志刚 杨福合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体系,为研究毛色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必要载体。【方法】采集赤狐的皮肤样品,经DispaseⅡ和胰酶两步消化,以添加有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十四烷酰佛波醇...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体系,为研究毛色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必要载体。【方法】采集赤狐的皮肤样品,经DispaseⅡ和胰酶两步消化,以添加有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 13-acetate,TPA)和牛垂体提取物(Bovine pituitary extract,BPE)的K-SFM培养基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再通过形态观察、用酶标仪测定黑色素含量、多巴染色结合透射电镜观察、毛色基因RT-PCR检测等方法对体外培养获得的黑色素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获得的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有2或3个树突,胞质内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小体,经测定第3、4和5代细胞的黑色素含量分别为0.0283、0.0276和0.0265 ng/cell,黑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从第4代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总RNA中能RT-PCR扩增出MITF、TYR、TYRP1、MITF等毛色基因特异条带,说明培养获得的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生物学状态良好。【结论】以K-SFM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添加EGF、TPA和BPE等成分,可体外培养获得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且能有效回避添加CT培养细胞的潜在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黑色素细胞 多巴染色 透射电镜
下载PDF
黑龙江省赤狐年数量趋势波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贾竞波 马建章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本文根据毛皮收购数据对赤狐在黑龙江省13年(1971~1983)的年数量趋势波动做了分析。以全省数据分析时,此期间赤狐数量趋势共有4个波动周期,平均间隔为3年,变异系数为23.57%;继而以该省八个地区联合周期分析共得26个周期,平均间隔为3.4... 本文根据毛皮收购数据对赤狐在黑龙江省13年(1971~1983)的年数量趋势波动做了分析。以全省数据分析时,此期间赤狐数量趋势共有4个波动周期,平均间隔为3年,变异系数为23.57%;继而以该省八个地区联合周期分析共得26个周期,平均间隔为3.42年,变异系数为39.78%。两次分析皆表明:赤狐数量趋势的波动为随机波动,波动中赤狐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年数量趋势 随机波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