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扶正方对小鼠Lewis肺癌的疗效及其免疫学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程晓东 郭峰 +1 位作者 刘嘉湘 徐振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中药扶正方对红细胞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运用Lewis肺癌小鼠模型,观察了中药扶正方对小鼠Lewis肺癌的疗效,以及对红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中药扶正方治疗小鼠kwis肺癌,能抑制肿瘤... 目的:为了探讨中药扶正方对红细胞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运用Lewis肺癌小鼠模型,观察了中药扶正方对小鼠Lewis肺癌的疗效,以及对红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中药扶正方治疗小鼠kwis肺癌,能抑制肿瘤生长,稳定病灶,提高荷瘤小鼠生存质量;能提高红细胞C_3b受体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含量,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增强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活性.降低抑制因子活性;并设立化疗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中药扶正方对小鼠Lewis肺癌具有明显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提高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系统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方 Lewis肺肿瘤 肿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晓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的现代研究进展李晓声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理论独特。国外从50年代发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药物,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据大量临床报道,无论中药或酉药,治疗腰椎间盘突...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的现代研究进展李晓声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理论独特。国外从50年代发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药物,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据大量临床报道,无论中药或酉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都是比较可靠和确切的,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老年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慕维 植中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38-1540,1543,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内镜下诊治的胃肠道扁平息肉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实验组和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的对照组,比较两者...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内镜下诊治的胃肠道扁平息肉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实验组和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的对照组,比较两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黏膜组织及血清中炎症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外周血中C3bRR、ICRRR以及CD58、CD59、LFA-3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黏膜组织中HSP60、HSP70、TLR4、NF-kB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IL-1β、IL-6、IL-8、IL-12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老年胃肠道息肉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好、炎症反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红细胞免疫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构建现代系统免疫学新的实验研究体系 被引量:23
4
作者 郭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1981年Siegel等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1982年郭峰首先发现红细胞能黏附补体包被的酵母菌。郭峰于1986年发现红细胞可黏附补体包被的癌细胞,并于1999年发现1滴血细胞悬液(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能黏附补体包被的癌细胞,在各种血细胞... 1981年Siegel等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1982年郭峰首先发现红细胞能黏附补体包被的酵母菌。郭峰于1986年发现红细胞可黏附补体包被的癌细胞,并于1999年发现1滴血细胞悬液(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能黏附补体包被的癌细胞,在各种血细胞黏附癌细胞形成的花环(黏附率)中,红细胞黏附率占99%,而白细胞黏附率只占1%。2001年郭峰发现红细胞促进淋巴细胞CR1天然免疫活性(或T淋巴细胞或NK细胞活性)与红细胞CR1基因密度多态性表达密切相关。2004年郭峰提出“红细胞天然免疫主干道理论”,认为存在血液免疫反应路线图:抗原(如癌细胞或酵母菌等)进入血循环可首先激活血浆中的补体,黏附上C3b等补体成分,然后黏附上红细胞,经处理后,最终黏附上白细胞,激活一系列血液免疫反应。郭峰认为在抗致病原的过程中存在4个要素:抗原、血浆(补体)、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补体在血液免疫反应调控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构建了“现代免疫学新的实验研究体系”。癌细胞(或酵母菌)是一种抗原性细胞,能激活血液免疫反应,可以建立一种“血液免疫反应路线图”新的实验体系。各种免疫指标的变化(包括黏附率、IL-8、IL-12、CD35、CD44、CD55、CD59、CD4、CD8、CD2、CD25、CXCR4、Fy6等)显示癌细胞(如S180)能激活血液免疫反应。因此,在此新的实验系统中,我们可以用许多新的有效的免疫学方法,研究血细胞和血浆之间、红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研究及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一种有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红细胞免疫 补体
下载PDF
膀胱癌术后合并尿路感染者病原学分布、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梁冰 罗后宙 +1 位作者 汪溢 王玉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合并尿路感染者病原学分布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泌尿外科82例膀胱癌术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膀胱癌术后未感染者4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合并尿路感染者病原学分布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泌尿外科82例膀胱癌术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膀胱癌术后未感染者4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取尿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尿路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NTER、ATER、ETER及DTER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35±0.21)%、(51.46±5.61)%、(32.29±3.34)%、(29.37±3.27)%,对照组分别为(2.26±0.35)%、(63.11±6.42)%、(46.24±5.13)%、(38.66±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PGE2及TNF-α对照组分别为(2.67±0.38) pg/ml、(7.69±0.74)pg/ml、(141.23±14.55) pg/ml、(1.19±0.14) ng/ml,对照组分别为(1.25±0.27) pg/ml、(2.95±0.31) pg/ml、(105.29±11.02) pg/ml、(0.81±0.09)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中段尿共分离培养出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4.47%,以大肠埃希菌(占24.47%)、肺炎克雷伯菌(占14.89%)和阴沟肠杆菌(占13.83%)居多;革兰阳性菌占25.53%,以尿肠球菌(占9.57%)、链球菌属(占7.45%)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耐药率为0~7.69%),而对氨苄西林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为46.15%~100.00%)。其中尿肠球菌、链球菌属及金葡萄球菌属尿肠球菌、链球菌属及金葡萄球菌属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为0-11.11%),对红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为50.00%~1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手术时间长(>90 min)、糖尿病及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均是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膀胱癌术后感染者免疫功能较低,体内存在微炎症。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5岁、手术时间长(>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路感染 红细胞免疫 炎症因子 因素
原文传递
八珍汤对血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潘洪平 张兴 黄冬华 《广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血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失血法制造小鼠血虚模型,失血24h后再取血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及红细胞(RBC)计数及测RBCc3bR与RBCICR值并随即灌胃给八珍汤(20mg/kg·d-1),连续7d,于第8天采血分...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血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失血法制造小鼠血虚模型,失血24h后再取血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及红细胞(RBC)计数及测RBCc3bR与RBCICR值并随即灌胃给八珍汤(20mg/kg·d-1),连续7d,于第8天采血分别测定Hb含量、RBC计数、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及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①失血后的小鼠,Hb含量、RBC计数及RBC.c3bR均显著低于失血前水平(P<0.01);而RBCICR则显著高于失血前水平(P<0.01);②八珍汤治疗后,血虚小鼠的Hb、RBC及RBCc3bR水平提高至接近失血前水平,与生理盐水(NS)对照组比较,均P<0.01;同时八珍汤具有明显降低血虚小鼠的RBCICR的作用,与NS组比较,P<0.01。结论:①血虚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呈明显低下状态;②古方八珍汤具有一定补血及恢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 血虚 失血 小鼠 RBC 红细胞免疫功能 ICR 含量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恢复
全文增补中
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物和补体受体(CR1)粘附活性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洁 李红 +1 位作者 王玉平 高勇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81-482,共2页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物和补体受体CR1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 ,化学法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含量 ,红细胞免疫...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物和补体受体CR1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 ,化学法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含量 ,红细胞免疫粘附法测定CR1含量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 :5 8例丙型肝炎患者RBC -IC花环率和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 ,而RBC -C3b、SOD ,GSH -PX、CR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 (P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RBC -C3b花环、CR1的水平与MDA呈显著的负相关 (r =- 0 .4 0 12 ,P <0 .0 5 ) ,RBC -IC与MDA呈正相关 (r =0 .6 12 4 ,P <0 .0 1)。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和CR1水平的下降与活性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丙型肝炎 红细胞免疫功能 RBC 补体受体 脂质过氧化物 MDA 水平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负相关
下载PDF
八珍汤对气虚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英 潘洪平 +1 位作者 易菲 张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八珍汤对气虚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迫使大鼠连续游泳两周 ,造成大鼠气虚模型 ,八珍汤治疗组在造模过程中每日灌胃给八珍汤 (2 0mg·Kg- 1 ) ,正常对照组每日灌胃给蒸馏水 ,连续 1 4日 ;第 1 5日不游泳 ,采用... 目的 :探讨八珍汤对气虚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迫使大鼠连续游泳两周 ,造成大鼠气虚模型 ,八珍汤治疗组在造模过程中每日灌胃给八珍汤 (2 0mg·Kg- 1 ) ,正常对照组每日灌胃给蒸馏水 ,连续 1 4日 ;第 1 5日不游泳 ,采用分别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R)及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 .ICRR)。结果 :气虚模型组的RBC .c3bR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其RBC .ICR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气虚模型加八珍汤的RBC .c3bRR明显高于气虚模型组 (P <0 .0 1 ) ,而其RBC .ICRR则明显低于气虚模型组 (P <0 .0 1 )。结论 :八珍汤对气虚大鼠低下的红细胞免疫状态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 红细胞免疫 气虚 大鼠
下载PDF
八珍汤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潘洪平 张兴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八珍汤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观察小白鼠随年龄增长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古方八珍汤对老龄小白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1老龄小白鼠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 (RBC.c3b RR)显著低于低龄者 (P<0 .0 1) ,... 目的 :探讨八珍汤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观察小白鼠随年龄增长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古方八珍汤对老龄小白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1老龄小白鼠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 (RBC.c3b RR)显著低于低龄者 (P<0 .0 1) ,而老龄小白鼠的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ICRR)则明显高于低龄者 (P<0 .0 1)。2老龄小白鼠服用八珍汤 (2 0 g/kg)后的RBC.c3b RR明显高于服药前水平 (P<0 .0 1) ,而服药后的 RBC.ICRR则明显低于药前水平 (P<0 .0 1)。结论 :1随着年龄的增长 ,红细胞免疫功能呈明显低下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 红细胞免疫 抗衰老 动物实验 中药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长龙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目的 :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了 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 目的 :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了 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含量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RBC-IC花环率和MDA水平明显地升高 (P <0 .0 1 ) ,而RBC -C3bR、SOD、GSH -PX、SOD/MDA低于正常 (P <0 .0 1 ) ,相关分析显示 :RBC -C3b花环与MDA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4 30 7,P <0 .0 5 ) ,RBC -ICR与MDA呈正相关 (r=0 .6 384 ,P <0 .0 1 )。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患儿 红细胞 免疫功能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透析病人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苏真 陈建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MH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每次4 h,观察组在每次透析结束前5 min...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MH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每次4 h,观察组在每次透析结束前5 min静脉推注左卡尼丁注射液,每次1 g,治疗1个月、3个月后,2组采外周血检测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结果:伴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逐步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治疗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比、CD35阳性RBC百分比、超氧化物歧化物水平逐步上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比逐步下降;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比、CD35阳性RBC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治疗1个月、3个月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MHD治疗的DN病人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病人微炎性反应状态,同时能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炎性因子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为主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霉菌感染21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海莲 陈乃耀 +2 位作者 刘桂荣 李重恩 程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0-121,共2页
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为主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霉菌感染21例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063000)张海莲,陈乃耀,刘桂荣,李重恩唐山市陶瓷医院程燕我院自1990年9月~1995年12月共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73例,其中合... 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为主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霉菌感染21例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063000)张海莲,陈乃耀,刘桂荣,李重恩唐山市陶瓷医院程燕我院自1990年9月~1995年12月共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73例,其中合并霉菌感染者21例。我们应用中西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霉菌感染 黄连解毒汤 白虎汤 治疗
下载PDF
牛磺酸对铅中毒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薛承斌 高秋华 +1 位作者 黄蕾蕾 李秋莲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了解牛磺酸对铅中毒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把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铅染毒对照组、治疗组,每组10只动物。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其余组用6 g/L醋酸铅溶液按每次60 mg/kg灌胃;染毒30 d后,治疗组动物用400 mg... 目的 了解牛磺酸对铅中毒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把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铅染毒对照组、治疗组,每组10只动物。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其余组用6 g/L醋酸铅溶液按每次60 mg/kg灌胃;染毒30 d后,治疗组动物用400 mg/kg的牛磺酸每天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及铅染毒对照组用等剂量蒸馏水灌胃,连续30 d。采用酵母菌花环试验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 C3b -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 CIC -RR)。结果 染毒对照组RBC C3b R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1),其RBC- CIC- R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治疗组的RBC- C3b- RR明显高于染毒组(P<0. 01),而其RBC CIC RR明显低于染毒组(P<0. 05)。结论 牛磺酸对铅中毒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中毒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基于红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的石蒜碱体内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辛国松 杨燚 +5 位作者 张晶 于淼 王福玲 刘斌 李文兰 季宇彬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2-440,共9页
目的研究石蒜碱对肝癌H22细胞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抑瘤率实验、生命延长率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实验,验证石蒜碱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采用试剂盒测定红细胞膜总蛋白、胆固醇和唾液酸含量,考察石蒜碱对... 目的研究石蒜碱对肝癌H22细胞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抑瘤率实验、生命延长率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实验,验证石蒜碱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采用试剂盒测定红细胞膜总蛋白、胆固醇和唾液酸含量,考察石蒜碱对H22荷瘤小鼠红细胞膜主要组分的影响;采用荧光偏振法检测红细胞膜流动性,荧光染色法检测红细胞膜封闭度,验证石蒜碱对H22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结构功能的影响;采用三磷酸腺苷(adeno sinetripho sphate,ATP)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石蒜碱对H22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离子通道相关因子活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石蒜碱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内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 (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 (B-cell lymphoma 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结果石蒜碱能够显著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有效延长H22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并且能够诱导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P<0.05、0.01);石蒜碱能够增加H22荷瘤小鼠红细胞膜总蛋白、唾液酸和胆固醇含量,同时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封闭度,增强H22荷瘤小鼠红细胞膜Na^(+),K^(+)-ATP、Ca^(2+),Mg^(2+)-ATP酶活性,升高H22荷瘤小鼠红细胞内pH值,降低红细胞内H+、Ca^(2+)、Cl^(-)浓度,增强H_(22)荷瘤小鼠红细胞对HCO^(3-)/Cl^(-)转运活性,升高Band3蛋白表达水平(P<0.01);石蒜碱能够升高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使Bcl-2/Bax降低(P<0.01)。结论石蒜碱对H22荷瘤小鼠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通过调控H22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组成结构,提高细胞膜离子通道的活性,在离子通道之间建立联系相互促进,通过这种相互促进作用来调节胞内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碱 H_(22)荷瘤小鼠 红细胞免疫 细胞凋亡 抗肿瘤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梅 陶志强 +4 位作者 吴兆增 陈加宏 李家树 仇为民 许祥竹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与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对4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红细胞... 目的:探讨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与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对4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的细胞因子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RBC-C3bRR、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4、IL-5、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RBC-C3bRR水平与IL-4、IL-5、IL-8呈明显的负相关(r=-0.3112、-0.3415、-0.3718,P<0.05),RBC-ICRRR水平明显地高于正常人组(P<0.05)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3715,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有红细胞免疫调节的紊乱、免疫功能的低下与细胞因子的水平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红细胞免疫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晓岚 李永军 +4 位作者 王丽芳 刘永春 李玉秀 姜慧卿 姚希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5-236,共2页
探讨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应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法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 ,并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含量。其中肝硬化患者 31例 ,... 探讨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应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法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 ,并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含量。其中肝硬化患者 31例 ,健康对照 30例。肝硬化组RBC -IC花环率明显提高 ,P <0 .0 5 ;而RBC -C3b受体花环率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肝硬化组SOD、GSH -Px、SOD/MDA低于正常 (P <0 .0 1) ;而MDA明显高于正常 (P <0 .0 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 ,RBC -C3b花环率与MDA呈显著负相关 (r= 0 .42 3,P <0 .0 5 )。RBC -ICR与MDA明显正相关 (r=0 .5 2 3,P <0 .0 5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达嵘 鲁科峰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对3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目的:探讨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对3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而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R)、SOD、GSH-PX水平显著低于正常(P<0.01)。相关分析显示:RBCc3b花环与MDA呈显著负相关(r=-0.4012,P<0.05),RBC-ICR与MDA呈显著正相关(r=0.5928,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活性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舒新成 高萍 左新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33-1736,共4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辅助术后化疗的7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进行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辅助术后化疗的7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进行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单纯化疗组进行FOLFOX方案化疗,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血管新生分子含量以及外周血中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CSA-2、CCSA-3、CCSA-4、PTN、NGAL、sMICA以及血管新生分子VEGF、FGF10、sICAM-1、sVCAM-1、Musashi1、Dkk1的含量低于常规化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CR1、CR3、CD58、CD59比例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均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有助于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血管新生,同时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对结肠癌根治术的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病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的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瑞兰 姚月梅 +1 位作者 邹丽华 许宏霞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本文对39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华支睾吸虫病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明显增强(P<0.01),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活性明显降低(P... 本文对39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华支睾吸虫病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明显增强(P<0.01),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活性明显降低(P<0.01),表明华支睾吸虫病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受损,虽调动自身红细胞免疫调控系统,仍表现出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同时检测了华支睾吸虫病病人体液免疫功能状况,结果显示: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病人在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变化时,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红细胞 免疫
下载PDF
鱼类早期红细胞发育与抗逆性状形成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慧可 沈铮 +1 位作者 刘思遥 刘静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33-2148,共16页
随着水产领域的设施化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培育具有适应集约化养殖模式的耐低氧(抗非生物逆境)、抗病(抗生物逆境)、低应激等性状的鱼类新品种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问题的关键。造血系统是维持鱼类正常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 随着水产领域的设施化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培育具有适应集约化养殖模式的耐低氧(抗非生物逆境)、抗病(抗生物逆境)、低应激等性状的鱼类新品种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问题的关键。造血系统是维持鱼类正常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中,红细胞参与鱼类氧气、营养物质运输和免疫防御应答等功能,在鱼类抗病和耐低氧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红细胞发育及其功能调控的分子元件是鱼类抗病抗逆性状形成的重要遗传基础。文章以鱼类红细胞发育为切入点,关注调控红细胞发育、成熟、功能的经典信号和分子,并从氧气运输和免疫防御应答两方面详细阐述了鱼类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同时,关注鱼类在逆境胁迫下的红细胞发育及其功能调控的适应性机制。文章探讨了鱼类红细胞发育及其抗逆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鱼类逆境胁迫下的红细胞生成及其生理响应,为水产养殖动物抗逆新种质创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 红细胞发育 红细胞免疫 耐低氧 抗病 环境胁迫 抗逆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