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尾伯劳的巢址选择与营巢行为 被引量:18
1
作者 青云 周友兵 +1 位作者 杨容 胡锦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80,共4页
20 0 3年 4~ 9月通过焦点动物取样法 (focalanimalsampling)和完全记录法 (all occurrencerecording)对红尾伯劳的营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凌晨选巢 ,巢多位于 7~ 1 5m的高大乔木冠部分叉处。对1 9个巢址主成分分析表明 :前 6... 20 0 3年 4~ 9月通过焦点动物取样法 (focalanimalsampling)和完全记录法 (all occurrencerecording)对红尾伯劳的营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凌晨选巢 ,巢多位于 7~ 1 5m的高大乔木冠部分叉处。对1 9个巢址主成分分析表明 :前 6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 1 ,累积贡献率达 83 74%,基本包含了 1 6个参数的总信息量。营巢活动自 5月下旬至 7月中旬 ,两性参与筑巢 ,营巢期间有求偶交配行为 ,营巢期 6~ 8d。衔材主由雄鸟担任 ,达 72 1 6%,衔材高峰出现于营巢第 2d和第 4d,每日高峰在 7~ 8时和 1 5~ 1 7时。理巢基本全由雄鸟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伯劳 巢生境选择 营巢
下载PDF
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繁殖生态学研究
2
作者 董丙君 张秀惠 +2 位作者 李金平 刘凯月 杨宝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559-565,共7页
于2018年3-8月,以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红尾伯劳L.cristatus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照相机、单反相机、数码摄像机及双筒望远镜采集数据,采用定时抽样法对校园内红尾伯劳的多种繁殖行为进行记录,分析及处理采集到的繁殖时期各种数据。研究结果... 于2018年3-8月,以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红尾伯劳L.cristatus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照相机、单反相机、数码摄像机及双筒望远镜采集数据,采用定时抽样法对校园内红尾伯劳的多种繁殖行为进行记录,分析及处理采集到的繁殖时期各种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红尾伯劳4月25日-5月15日陆续迁到本地校园内,随后进入繁殖期,雄鸟占区后会通过鸣叫吸引雌鸟,完成求偶过程。红尾伯劳的筑巢时长一般为5~6 d,巢呈半球形结构,巢口倾向于朝阳的一方,整个表面以干杂草缠绕,较少数用破旧的棉絮或是布条进行填充,筑好的巢呈半球形结构,一般需2 d时间,后又向巢内放入较舒适的细干草或者是羽毛等。所观察到的红尾伯劳,最早产卵时间从5月9日开始,最晚产卵时间从6月10日开始,最早产卵的(1#巢)在6月13日雏鸟成功离巢,最后产卵的(3#巢)在7月13日雏鸟成功离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内 红尾伯劳 红外相机 繁殖生态
下载PDF
红尾伯劳适应性巢址选择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纯柱 郭自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7-122,共6页
文章旨在对2007~2010年间黑龙江省帽儿山和横道河子两处实习基地以及哈尔滨市内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49处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巢址的生境因子进行分析。其中,在帽儿山和横道河子两个动物学实习基地发现红尾伯劳巢24个,东北农业... 文章旨在对2007~2010年间黑龙江省帽儿山和横道河子两处实习基地以及哈尔滨市内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49处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巢址的生境因子进行分析。其中,在帽儿山和横道河子两个动物学实习基地发现红尾伯劳巢24个,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内发现红尾伯劳巢25个。以巢址为中心做2 m×2 m的样方生境因子调查,主要检测了巢址选择各主成分特征值、巢址选择的转置因子成分矩阵和红尾伯劳校园与野外巢址样方特征比较等数据。结果表明,校园与野外环境中红尾伯劳巢址在巢位高度、植被盖度、隐蔽度等3个变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红尾伯劳在校园环境中选择巢址的巢位高度和隐蔽度均较野外环境中的巢址高,而植被盖度明显低于野外环境中的红尾伯劳巢址。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将红尾伯劳巢大致分成野外型和校园型两大类,红尾伯劳在两种环境中的巢址选择分化并非表现在单一生境因子的数量差别,而是表现为群体采取不同的隐蔽策略以适应人类活动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伯劳 巢址选择 校园环境 野外环境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红尾伯劳鸟生育繁殖期生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振岭 于成野 +3 位作者 丛赢 孙佳琦 李洋洋 周晓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739-17740,共2页
[目的]研究红尾伯劳在牡丹江地区迁徙和繁殖规律。[方法]以牡丹江师范学院植物园为观察点,于2004~2010年对红尾伯劳的迁徙和繁殖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红尾伯劳鸟于每年4月末至5月初迁抵牡丹江地区林中,迁抵后雄鸟首先选择占领地... [目的]研究红尾伯劳在牡丹江地区迁徙和繁殖规律。[方法]以牡丹江师范学院植物园为观察点,于2004~2010年对红尾伯劳的迁徙和繁殖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红尾伯劳鸟于每年4月末至5月初迁抵牡丹江地区林中,迁抵后雄鸟首先选择占领地并与雌鸟共同营造巢穴,交配;产卵前雄鸟负责捕食哺喂雌鸟;雌鸟产卵完毕后开始孵化,12d后第1只幼鸟孵出,14d后全部孵出;幼鸟离巢后仍需亲鸟哺喂15d,大约25d后,幼鸟全身羽毛已长丰满。[结论]该研究为牡丹江地区红尾伯劳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伯劳 迁徙 繁殖 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