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试验分析 被引量:181
1
作者 黄晓明 赵永利 江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8-471,共4页
高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 ,在国内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成功开发出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 ,对高等级沥青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 高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 ,在国内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成功开发出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 ,对高等级沥青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旧料的掺配率和再生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混合料 再生剂 配合比 热拌再生 沥青路面
下载PDF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孙吉书 肖田 +1 位作者 杨春风 靳灿章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研究了Sasobit掺入量对沥青黏度的影响,确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试验研究了当废旧沥青混合料掺入量为0%~60%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废旧沥青混... 研究了Sasobit掺入量对沥青黏度的影响,确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试验研究了当废旧沥青混合料掺入量为0%~60%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废旧沥青混合料掺入量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asobit可显著降低沥青的黏度,从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可以用于各种路面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 再生沥青混合料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3
作者 盛燕萍 李海滨 孟建党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在新郑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采用该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维修。通过对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分析旧沥青路面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和集料的性能衰减,并通过不同掺量的性能试验,确定合理...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在新郑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采用该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维修。通过对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分析旧沥青路面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和集料的性能衰减,并通过不同掺量的性能试验,确定合理的再生剂和新沥青结合料掺量,使沥青性能得到有效再生。通过添加新集料对旧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使集料级配得到有效恢复。工程实践表明,旧沥青混合料经过掺加再生剂和新沥青及新集料后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就地热再生 再生沥青混合料 再生剂 养护工程
下载PDF
应用Superpave体积设计法设计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被引量:33
4
作者 谭忆秋 董泽蛟 +1 位作者 曹丽萍 鄂宇辉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4,共4页
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是我国公路建设即将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冷法再生是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提出了修正Superpave设计法,经室内试验验证,证明该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冷再生 再生沥青混合料 乳化沥青 修正Superpave设计法
下载PDF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 被引量:37
5
作者 郭乃胜 尤占平 +1 位作者 赵颖华 谭忆秋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2,共6页
为了使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RAM)在路面中更好地得以应用,采用老化试验、冻融循环劈裂试验和疲劳试验研究添加2种化学温拌剂的WRAM及热再生沥青混合料(HRAM)的耐久性能,并在老化试验中分别考虑短期及长期老化2种工况,评价老化后混合料... 为了使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RAM)在路面中更好地得以应用,采用老化试验、冻融循环劈裂试验和疲劳试验研究添加2种化学温拌剂的WRAM及热再生沥青混合料(HRAM)的耐久性能,并在老化试验中分别考虑短期及长期老化2种工况,评价老化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老化后WRAM的抗拉强度比(TSR)较未老化时增加,而长期老化后WRAM的TSR值显著降低;与未老化WRAM相比,短期及长期老化后WRAM的最大弯曲拉应变均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WRAM的TSR值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经受冻融循环3次后WRAM的TSR值急剧提高,冻融循环5次后WRAM的TSR值迅速降低;WRAM和HRAM的疲劳寿命对应力比变化的敏感性相近;添加2种温拌剂的WRAM耐久性能存在差异,但均优于H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再生沥青混合料 老化试验 耐久性能 冻融循环 疲劳
原文传递
沥青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界面混溶行为综述 被引量:29
6
作者 郭鹏 谢凤章 +4 位作者 孟建玮 孟献春 魏琳 徐建 冯云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3100-13108,共9页
随着公路里程的迅速增长,废旧沥青混合料(RAP)逐年增多,研究者开展了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技术的研究,发现随着RAP掺量的增大,再生沥青路面整体路用性能急剧下降。探讨其原因,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局部融合。鉴于RAP不断增... 随着公路里程的迅速增长,废旧沥青混合料(RAP)逐年增多,研究者开展了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技术的研究,发现随着RAP掺量的增大,再生沥青路面整体路用性能急剧下降。探讨其原因,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局部融合。鉴于RAP不断增多,寻求RAP的有效处理途径成为当务之急,高掺量RAP对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有待商榷。为解决一系列再生沥青路面的难题,需形成完整的新-旧沥青融合理论体系,探讨新沥青以及相容渗透剂在旧沥青中的扩散影响区域和扩散途径。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以宏观到微观的纵深演进思维,从宏观、细观、微观以及分子尺度分析新-旧沥青的混合效率,由部分融合的定性评价到融合程度量化分析的研究拓展,建立理论模型与评价指标。基于Fick扩散理论和分子动力学理论,运用混合效率和扩散速率等评价指标,探讨新-旧沥青融合影响因素及扩散机制。研究表明,影响新-旧沥青融合的因素有拌和温度、拌和时间以及材料参数,其中温度是主要因素。为满足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者探讨施工参数(RAP掺量、拌和温度、拌和时间)与路用性能的关联性,从而提高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利用效率。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扩散理论与模型,归纳研究手段及对应的评价指标。试验研究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详细介绍了分子示踪、分层抽提、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在新-旧沥青融合中的运用。鉴于目前研究现状,研究者仅在宏观层面上利用再生沥青、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性能以及预估性能,通过对比分析以确定混合效率存在的缺陷,故研究者常借助细微观研究手段来验证试验的可靠性,并指出了影响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诸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沥青 融合程度 废旧沥青混合料 混合效率
下载PDF
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强 马松林 +1 位作者 王鹏飞 李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8,共4页
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评定,内容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以及耐久性等;初步确定了原材料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原材料性质对再生混合料路用技术性能的影响。... 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评定,内容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以及耐久性等;初步确定了原材料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原材料性质对再生混合料路用技术性能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材料设计参数及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供设计、生产和制定规范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 废旧沥青混合料 冷再生 设计参数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试验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沈国印 《公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成功地开发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 ,对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旧料的掺配率和再生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提出了...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成功地开发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 ,对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旧料的掺配率和再生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 再生利用 再生剂 流变行为 混合料设计 标号 集料 表面再生法 厂拌再生法 路拌再生法
原文传递
不同外掺剂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顾万 肖鹏 +2 位作者 仲星全 王彤 刘安安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16期89-93,162,共6页
对分别添加玄武岩纤维和高模量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并与同时添加2种外掺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采用高温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以及四点弯曲疲劳等一系列室内试验,分析了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 对分别添加玄武岩纤维和高模量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并与同时添加2种外掺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采用高温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以及四点弯曲疲劳等一系列室内试验,分析了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试验数据表明,玄武岩纤维和高模量剂能有效增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但低温抗裂性能提升效果不明显。而将2种外掺剂复掺运用到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其各项性能特别是抗疲劳性和低温抗裂性得到明显提升。2种外掺剂复掺不仅能有效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性能,还能最大限度提升旧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数量,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旧料掺量最大可达到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掺剂 再生沥青混合料 玄武岩纤维 高模量剂 路用性能 试验
下载PDF
生物油再生老化沥青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汪海年 徐宁 +2 位作者 陈玉 杨旭 王惠敏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共20页
生物油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资源,具有恢复老化沥青物理、流变性能,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潜力。为了推动生物油在老化沥青材料再生领域的深入研究,概述了生物油的来源、制备及物化性能,探讨了生物油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机制,... 生物油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资源,具有恢复老化沥青物理、流变性能,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潜力。为了推动生物油在老化沥青材料再生领域的深入研究,概述了生物油的来源、制备及物化性能,探讨了生物油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机制,综述了生物油再生沥青和生物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围绕生物油再生老化沥青材料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后续的研究方向。研究现状表明,压榨油类生物油在老化沥青材料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较为系统,其次是富木质纤维植物基生物油,动物粪便类生物油的应用研究相对最少,但这3种类型生物油在老化沥青材料再生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富木质纤维植物基和压榨油类生物油在老化沥青再生中既发挥“稀释”作用,也体现出“溶解”作用,从化学平衡和分子结构修复2个层面实现老化沥青的再生;动物粪便类生物油在老化沥青再生中主要发挥“溶解”作用,通过其富含的极性酰胺基团化合物促进了沥青质聚集体的解缔,从分子结构修复层面实现老化沥青的再生。此外,富木质纤维植物基和压榨油类生物油可直接用于老化沥青再生,而动物粪便类生物油更适合与富油再生剂复配应用,由此才能充分发挥再生作用。在这些生物油中,压榨油类生物油体现出更好的再生老化沥青材料的效率。未来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立生物油来源、制备工艺与其物化性能的关联性,以便更好地甄别和评估不同来源和制备工艺的生物油作为沥青再生剂的适用性;进一步探索富木质纤维植物基、动物粪便类生物油在老化沥青材料再生中的应用潜力;重点关注生物油再生沥青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二次老化问题;探索生物油在老化沥青材料再生领域的复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老化沥青材料 综述 生物油 再生沥青 再生沥青混合料 再生机制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林翔 张金喜 +1 位作者 苗英豪 徐剑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9,24,共7页
从研究RAM性能差异出发,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重点考察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针入度、沥青含量和矿料细度模数3个因素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各体积参数的影响效果,得出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的科学办法。通过定性的直观分析和... 从研究RAM性能差异出发,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重点考察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针入度、沥青含量和矿料细度模数3个因素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各体积参数的影响效果,得出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的科学办法。通过定性的直观分析和定量的方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体积参数影响效果的排序为:矿料细度模数>沥青含量>沥青针入度。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中可以容许再生沥青混合料原材料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只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差异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仍可以满足要求。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体积参数根据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波动,波动程度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再生沥青混合料 再生沥青混合料变异性控制方法 正交试验 配合比设计
原文传递
Evotherm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佳坤 孔令云 +3 位作者 陈先勇 郭天彪 郭鹏 刘振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8-960,968,共4页
通过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对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及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votherm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其... 通过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对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及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votherm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其低温性能的影响不显著;掺加旧沥青混合料,有利于提高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而其低温弯曲性能则有显著降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随着旧沥青混合料掺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 再生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关键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仰建岗 张伟 +2 位作者 姚玉权 郭泽文 陆春霖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5,共9页
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碾压温度、材料组成与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确定不同施工碾压温度下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保障混合料性能的重要依据。为解决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碾压温度的动态变化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不... 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碾压温度、材料组成与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确定不同施工碾压温度下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保障混合料性能的重要依据。为解决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碾压温度的动态变化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不足问题,引入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碾压温度、再生剂用量、温拌剂用量与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3种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构建了3种因素与指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空隙率与水稳定性的相关性,确定了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艺。结果表明:碾压温度、再生剂用量分别对空隙率、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指标的极差最大,影响程度最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随碾压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则反之;相同碾压温度情况下,再生剂、温拌剂用量与空隙率指标呈负相关,而再生剂与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呈正相关,温拌剂则反之;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可采用空隙率指标作为现场施工关键控制指标,保障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再生剂、温拌剂用量变化会引起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可采用动态调整再生剂以及温拌剂用量的方式来解决不同碾压温度条件下的就地热再生现场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均匀性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再生沥青混合料 回归分析 就地热再生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彦海 赵文 吴玉辉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22,共4页
文章结合沈阳到山海关路面维修工程,研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问题。主要采用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冻融循环3种试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浸水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评价了混合料在抗水损害方面的路面使... 文章结合沈阳到山海关路面维修工程,研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问题。主要采用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冻融循环3种试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浸水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评价了混合料在抗水损害方面的路面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证明: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优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剂 再生沥青混合料 水损害 性能分析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勤玲 杨保存 +2 位作者 王荣 杨柳 王成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0,27,共5页
在国内外对玄武岩纤维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鲜有研究的情况下,以新的视角来研究BF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首先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最佳玄武岩纤维的掺量及新沥青掺量,然后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 在国内外对玄武岩纤维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鲜有研究的情况下,以新的视角来研究BF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首先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最佳玄武岩纤维的掺量及新沥青掺量,然后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表明:与未掺加纤维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0.3%玄武岩纤维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提高45%,抗弯拉强度提高7.5%,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提高6.4%,表明玄武岩纤维可以明显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玄武岩纤维 马歇尔试验 车辙试验
下载PDF
微波加热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高子渝 焦生杰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9-31,共3页
针对沥青厂拌热再生中出现的旧料加热问题,以实验为基础,从级配、含水量2个方面对微波加热旧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微波加热旧沥青混合料厂拌设备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旧沥青混合料 加热效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RAP分级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燕燕 裘秋波 +4 位作者 纪文强 庞露林 李宁 唐伟 詹贺 《公路工程》 2021年第1期68-72,111,共6页
针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存在较大变异性而影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问题,运用变异系数CV定量分析了RAP的变异性,采用控制关键筛孔的方法确定了RAP的分级标准,并研究了RAP分级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异性的影响。研究结... 针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存在较大变异性而影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问题,运用变异系数CV定量分析了RAP的变异性,采用控制关键筛孔的方法确定了RAP的分级标准,并研究了RAP分级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AP细料的油石比和集料级配均具有较大的变异性,结合NCHRP报告和RAP筛分工艺确定了RAP粗料、细料分级的关键筛孔分别为12、5 mm;RAP分级后集料级配和油石比的变异性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4.75 mm关键筛孔处的变异系数下降幅度达80%以上;RAP分级可以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效降低动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的变异性,对最大弯拉应变的变异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 分级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变异性 路用性能
下载PDF
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度老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冲 徐世法 +2 位作者 季节 张涛 张江影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0-23,共4页
主要研究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对沥青进行24 h4、8 h TFOT老化,分别模拟沥青的中度和重度老化,然后将老化沥青再生,对再生沥青拌制的混合料及新鲜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短期与长期老化,并对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试验... 主要研究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对沥青进行24 h4、8 h TFOT老化,分别模拟沥青的中度和重度老化,然后将老化沥青再生,对再生沥青拌制的混合料及新鲜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短期与长期老化,并对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试验与对比评价,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及其老化规律,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混合料 再度老化规律 耐久性评价
下载PDF
聚酯纤维及沥青对高RAP掺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刚 李培国 +2 位作者 陈天泉 王火明 沈金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6,105,共8页
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深入研究了聚酯纤维掺量和沥青用量分别对高RAP掺量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纤维本身的作用而言,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更多地是通过沥青膜... 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深入研究了聚酯纤维掺量和沥青用量分别对高RAP掺量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纤维本身的作用而言,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更多地是通过沥青膜厚度及自由沥青的多少来产生影响;纤维和沥青的合理比例是影响沥青混合料低温及水稳定性能的最关键因素。相对而言,纤维自身的强度对沥青混合料低温及水稳定性能的影响非常有限,沥青含量超过最佳油石比时,沥青含量和沥青膜厚度的增加,不但不一定会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及水稳定性能,还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聚酯纤维 再生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RAP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聚酯纤维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瑛 刘洪辉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3,共6页
针对广东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和路用材料特性,掺加聚酯纤维(PF)和沥青再生剂(TLZS-B2)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PF掺量、TLZS-B2掺量、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疲劳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极差、... 针对广东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和路用材料特性,掺加聚酯纤维(PF)和沥青再生剂(TLZS-B2)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PF掺量、TLZS-B2掺量、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疲劳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得出较优的影响因素和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高温性能、疲劳性能的影响显著性次序为PF>RAP>TLZS-B2,对水稳定性能的影响显著性次序为PF>TLZS-B2>RAP,PF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综合试验结果可得,当PF掺量为0.25%、TLZS-B2掺量为6%、RAP掺量为50%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优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再生沥青混合料 聚酯纤维 沥青再生剂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