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发作抑郁症与5-羟色胺1A和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姚静 庞剑月 +3 位作者 何瑾 冯婷婷 张淑绮 李恒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抑郁症(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MDD)与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R1A)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抑郁症(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MDD)与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R1A)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关系。方法选取5-HTR1A(rs878567)和5-HTR2A(rs1328683、rs17068986、rs9534495)基因的4个标签SNPs(tagging SNPs,tagSNPs),使用Sequenom质谱分析对1030例RMDD患者(病例组)和851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关联分析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RMDD与4个tagSNPs的关系。结果5-HTR2A rs17068986基因型(=8.727,P=0.013)及等位基因(=4.955,P=0.025)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55.3%vs.51.6%,OR=1.158,95%CI:1.018~1.318)。5-HTR2A rs17068986基因型分布最符合显性遗传模型(P=0.003),病例组TT+T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81.0%vs.75.4%,OR=1.410,95豫CI:1.120~1.760)。GMDR分析显示四阶交互模型(rs878567、rs1328683、rs17068986、rs9534495)为最优模型(P=0.001,1000次置换检验),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检验精确度为0.534。结论5-HTR2A rs17068986可能存在或连锁RMDD的易感位点,5-HTR1A和5-HTR2A基因的交互作用也与RMDD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发作抑郁症 5-羟色胺受体 标签 SNPS 广义多因子降维法
下载PDF
CREB1和BDNF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与反复发作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邓彭 赵晓锋 +3 位作者 庞剑月 刘倩 张洪艳 李恒芬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环腺苷酸(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l)基因多态性(rs889895,rs3770704,rs2551645,rs4675690)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rs7124442,rs10835210)交互作用是否与反复发作抑郁症有关。方法提取768例... 目的探讨环腺苷酸(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l)基因多态性(rs889895,rs3770704,rs2551645,rs4675690)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rs7124442,rs10835210)交互作用是否与反复发作抑郁症有关。方法提取768例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及51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DNA,通过质谱分析检测5个标签SNP(tagSNP)基因型,采用x。检验分析抑郁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度分布差异,广义多因素降维法(GMDR)分析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与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调整性别年龄后,GMDR分析发现一阶模型中rs10835210为最优模型,样本测试精确度为0.5319,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且对反复发作抑郁症的患病风险有统计学意义(P=0.0107),未发现二阶及以上模型中各SNP位点间的交互作用对反复发作抑郁症患病风险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优模型,发现携带杂合子AC的个体较携带野生型纯合子CC个体发生反复发作抑郁症的风险降低(OR=0.772,95%CI=0.608~0.980,P=0.033);未发现CREBlrs889895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多态性。结论BDNFrs10835210可能是反复发作抑郁症的生物学标记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发作抑郁症 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标签SNP 广义多因素降维法
原文传递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侯瑞丰 周晶 孙忠国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发抑郁症患者66例,分为实验组(rTMS+艾司西酞普兰,n=33)和对照组(伪rTMS+艾司西酞普兰,n=33),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发抑郁症患者66例,分为实验组(rTMS+艾司西酞普兰,n=33)和对照组(伪rTMS+艾司西酞普兰,n=33),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简明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生活质量问卷(SF-36)评价疗效、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前HAMD-17得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0.049);治疗2、4、6周后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27.75);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F=1655.93),且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F=39.77)。入院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983);治疗6周后,两组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5.458);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940)。实验组治疗前后SF-36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提高显著(P<0.05或P<0.01),生理功能、活力维度得分提升不显著(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可显著改善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状况、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艾司西酞普兰 复发性抑郁障碍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复发性抑郁障碍进展为谵妄性躁狂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张慧凤 肖旭东 +3 位作者 龚佳康 王慧 许桦 朱丽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4,共5页
谵妄性躁狂(delirious mania,DM)是一种极易被忽视、潜在致死的严重神经精神综合征,表现为极度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思维散漫,行为紊乱,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短暂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1-2]。尽管最初认... 谵妄性躁狂(delirious mania,DM)是一种极易被忽视、潜在致死的严重神经精神综合征,表现为极度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思维散漫,行为紊乱,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短暂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1-2]。尽管最初认为DM发病率极罕见,但有研究显示,在所有急性躁狂发作病例中,DM占比可高达15%[3]。一旦该疾病未被及时识别或未恰当给予治疗,其可快速进展,进而可能威胁生命健康。临床上关于DM的病例报告有限,本文报道1例复发性抑郁障碍进展为DM的患者,以期为DM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抑郁障碍 谵妄性躁狂
下载PDF
cAMP信号转导通路关联基因多态性与反复发作抑郁症的关联分析
5
作者 赵晓锋 冯婷婷 +2 位作者 庞剑月 张会杰 李恒芬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6-622,共7页
目的探讨cAMP信号转导通路关联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与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的关联。方法收集1030例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病例组)和851名汉族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Sequenom技术检测cAMP信号转导通路关联基因tagSNP位... 目的探讨cAMP信号转导通路关联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与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的关联。方法收集1030例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病例组)和851名汉族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Sequenom技术检测cAMP信号转导通路关联基因tag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比较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ADCY7基因rs1064448和HTR2A基因rs17068986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Y9基因rs2531995、BDNF基因rs10835210、rs7124442、CREB1基因rs4675690、rs2551645、HTR2A基因rs3125基因型(492:423:112,356:401:91;538:392:94,414:371:61;24:165:838,3:150:694;219:468:337,139:418:237;153:481:393,115:446:286;53:286:688,25:296:524)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的基因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分析中,男性ADCY7基因rs106448和CREB1基因rs2551645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ADCY9基因rs2531995、BDNF基因rs10835210、CREB1基因rs4675690、HTR2A基因rs3125的基因型(195:177:49,193:423:41;221:158:42,237:201:28;83:188:148,85:237:122;24:113:284,10:176:281)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tagSNPs在男性病例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ADCY7基因rs1064448和HTR2A基因rs17068986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BDNF基因rs7124442和CREB1基因rs4675690基因型(16:94:497,1:73:308;136:280:189,54:181:115)在两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ADCY9基因rs2531995等位基因(840:372,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信号转导通路 标签SNP 反复发作抑郁症
原文传递
基于云数据的中医药方案降低抑郁障碍远期复发率的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文军 李小黎 +12 位作者 徐向青 杨文明 王娣 黄世敬 尹洪娜 刘向哲 林安基 李乐军 王志强 郑军然 曲淼 马良 唐启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0-896,共7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抑郁障碍(MDD)2年复发率的疗效。方法运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基于博识医疗云数据管理平台,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MDD患者,分别运用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抑郁障碍(MDD)2年复发率的疗效。方法运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基于博识医疗云数据管理平台,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MDD患者,分别运用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形成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和西医治疗队列,比较3个队列的复发率。并根据中医药方案干预的时间,将中医治疗队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分为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比较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的复发率,以评价中医药治疗方案降低MDD远期复发率的疗效。结果共纳入4440例MDD患者,其中中医治疗队列1484例,西医治疗队列141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1544例。中医治疗队列2年复发率25.5%(379/1484),西医治疗队列2年复发率35.4%(500/1412),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2年复发率19.3%(298/1544)。其中中医治疗队列中水平暴露组比低水平暴露组复发风险低41.6%[HR=0.584,95%CI(0.467~0.731),P<0.001],高水平暴露组比低水平暴露组复发风险低71.3%[HR=0.287,95%CI(0.214~0.384),P<0.001],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中水平暴露组比低水平暴露组复发风险低54.3%[HR=0.457,95%CI(0.352~0.692),P<0.001],高水平暴露组比低水平暴露组复发风险低75.2%[HR=0.248,95%CI(0.182~0.337),P<0.001]。结论中医药治疗方案能够降低MDD的远期复发率。中医药干预的暴露水平与复发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较长的暴露水平可以获得较低的患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率 抑郁 前瞻性队列研究 云数据 中医药治疗 多中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