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蛋白可溶性微针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思齐
杨国忠
+6 位作者
李明辉
段跃强
牛燕
王希良
杨英
高云华
杨鹏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9-455,共7页
目的建立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蛋白的可溶性微针体外检测方法及体内免疫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检测蛋白粒径、BCA法检测单片微针的蛋白浓度、活体成像实验检测微针皮内注射后蛋白在体内的停留时间,通过DRIZE评分...
目的建立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蛋白的可溶性微针体外检测方法及体内免疫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检测蛋白粒径、BCA法检测单片微针的蛋白浓度、活体成像实验检测微针皮内注射后蛋白在体内的停留时间,通过DRIZE评分评价微针注射后的皮肤情况,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重组SEB蛋白可溶性微针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效果。结果DLS分析显示SEB蛋白可溶性微针负载的重组SEB蛋白粒径与重组SEB蛋白溶液中的SEB蛋白粒径无明显差别,单片微针中重组SEB蛋白含量为(13.2±1.4)μg,活体成像实验显示相对于肌肉注射,重组SEB蛋白可溶性微针皮内给药后荧光蛋白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动物实验显示13.0μg的重组SEB蛋白可溶性微针即能引发免疫反应,并且在2LD50SEB攻毒剂量下能够产生很好保护效果。结论重组SEB蛋白可溶性微针能够刺激小鼠机体产生较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效果,为发展疫苗新型免疫途径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
蛋白
可溶性微针
免疫效果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蛋白可溶性微针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思齐
杨国忠
李明辉
段跃强
牛燕
王希良
杨英
高云华
杨鹏辉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胆外科中心
出处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9-455,共7页
文摘
目的建立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蛋白的可溶性微针体外检测方法及体内免疫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检测蛋白粒径、BCA法检测单片微针的蛋白浓度、活体成像实验检测微针皮内注射后蛋白在体内的停留时间,通过DRIZE评分评价微针注射后的皮肤情况,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重组SEB蛋白可溶性微针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效果。结果DLS分析显示SEB蛋白可溶性微针负载的重组SEB蛋白粒径与重组SEB蛋白溶液中的SEB蛋白粒径无明显差别,单片微针中重组SEB蛋白含量为(13.2±1.4)μg,活体成像实验显示相对于肌肉注射,重组SEB蛋白可溶性微针皮内给药后荧光蛋白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动物实验显示13.0μg的重组SEB蛋白可溶性微针即能引发免疫反应,并且在2LD50SEB攻毒剂量下能够产生很好保护效果。结论重组SEB蛋白可溶性微针能够刺激小鼠机体产生较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效果,为发展疫苗新型免疫途径提供了新策略。
关键词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
蛋白
可溶性微针
免疫效果评价
Keywords
recombinant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
Dissolving
microneedle
Immunization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蛋白可溶性微针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
刘思齐
杨国忠
李明辉
段跃强
牛燕
王希良
杨英
高云华
杨鹏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