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杯芳烃衍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郭勋 刘芳 陆国元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21-1028,共8页
综述近年杯芳烃衍生物在分子识别、分子组装、酶模拟、化学传感器和光电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中国学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杯芳烃 分子识别 分子组装 酶模拟 传感器 光电材料 杯芳烃衍生物 生物研究 化学传感器 中国学者
下载PDF
菌寄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林超 孙辉 +3 位作者 王瑞宾 杨金奎 黄晓玮 张克勤 《菌物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46-52,共7页
菌寄生真菌能寄生在其他真菌并抑制其生长这一特性,在防治病原真菌时显示巨大潜力。综述了近年来菌寄生真菌在寄生过程中的识别、信号传导、侵染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菌寄生真菌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菌寄生真菌 识别 信号传导 侵染 水解酶
下载PDF
囊泡表面分子间通讯交流体系的构建:利用受体的分子识别行为调控酶的活性 被引量:8
3
作者 田文杰 神前健嗣 +4 位作者 佐佐木善浩 岳秀丽 金黎明 范圣第 菊池纯一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847-1853,共7页
在人工双层膜囊泡表面,构建了一个通过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控制酶反应活性的超分子体系.体系以生物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为模拟原型,由作为受体的烷基胺、被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吡哆醛衍生物、乳酸脱氢酶、受体和酶之间的媒介物Cu2+以... 在人工双层膜囊泡表面,构建了一个通过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控制酶反应活性的超分子体系.体系以生物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为模拟原型,由作为受体的烷基胺、被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吡哆醛衍生物、乳酸脱氢酶、受体和酶之间的媒介物Cu2+以及作为体系载体的合成肽脂囊泡五个成分构成.通过UV-vis光谱法及动态光散射测定对体系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受体疏水参数增大,其对信号分子的识别能力增强,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信号分子与囊泡表面静电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具有选择性;媒介物与信号分子–受体可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2的配合物,其形成能力比媒介物与酶的结合能力更强.作为结论,体系中烷基胺受体对磷酸吡哆醛信号分子的识别有效控制了处于囊泡表面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通讯 分子识别 双层膜囊泡 受体
下载PDF
不同剂量D-半乳糖致昆明小鼠脑老化模型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威 李崧 +2 位作者 董会萍 吕申 唐一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D-半乳糖致小鼠脑老化模型。方法3月龄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D-半乳糖75、120、150、1000mg/kg组和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各剂量组小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给予相应剂量的D-半乳糖,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连续给...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D-半乳糖致小鼠脑老化模型。方法3月龄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D-半乳糖75、120、150、1000mg/kg组和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各剂量组小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给予相应剂量的D-半乳糖,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w后观测小鼠行为学及脑内酶学指标。结果D-半乳糖各剂量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空间和非空间认知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也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各剂量D-半乳糖连续8w颈背部皮下注射均能导致小鼠脑指标改变,但不同剂量D-半乳糖对不同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脑老化 认知功能 物体辨识 抗氧化酶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珊珊 伍燕 +1 位作者 颜新建 李高峰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化是哺乳动物体内最常见、规模最大的一类RNA修饰过程,属于表观遗传学修饰之一,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识别酶等调控下参与RNA转录、核输出、翻译和微RNA的加工处理等,因此m^(6)A甲基化修饰可调控基因的... 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化是哺乳动物体内最常见、规模最大的一类RNA修饰过程,属于表观遗传学修饰之一,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识别酶等调控下参与RNA转录、核输出、翻译和微RNA的加工处理等,因此m^(6)A甲基化修饰可调控基因的表达。肿瘤耐药性是肿瘤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在细胞癌变过程中,m^(6)A甲基化修饰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激活或抑制信号转导通路等引发相应信使RNA翻译改变,促进肿瘤进展,导致再次使用靶向药物时产生耐药性。因此,深入研究m^(6)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耐药 N^(6)-甲基腺嘌呤甲基化 甲基化酶 去甲基化酶 识别酶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现代生物化工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志祥 方国臻 王硕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37-141,共5页
分子印迹技术是当前发展高选择性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由于其卓越的分子识别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广泛关注,迅速成为热门研究课题。本文对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识别原理和制备方法,印迹聚合物在现代生物化工领域的应... 分子印迹技术是当前发展高选择性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由于其卓越的分子识别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广泛关注,迅速成为热门研究课题。本文对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识别原理和制备方法,印迹聚合物在现代生物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选择识别 生物化工 分离纯化 模拟酶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杯芳烃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英 令狐文生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39-43,共5页
杯芳烃具有离子载体和分子识别及包合两大功能,可应用于分子识别、络合化合物、电极材料、生物模拟酶、催化反应、化学传感器等领域。简要介绍了杯芳烃的性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杯芳烃 分子识别 电极材料 化学传感器 模拟酶
下载PDF
Surface glycosylation of polymeric membranes 被引量:1
8
作者 DAI ZhengWei WAN LingShu XU ZhiKa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8年第10期901-910,共10页
Surface glycosylation of polymeric membranes has been inspired by the structure of natural biomem-branes. It refers to that glycosyl groups are introduced onto the membrane surface by various strate-gies, which combin... Surface glycosylation of polymeric membranes has been inspired by the structure of natural biomem-branes. It refers to that glycosyl groups are introduced onto the membrane surface by various strate-gies, which combine the separation function of the membrane with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sac-charides in one system. In this review, progress in the surface glycosylation of polymeric membranes is highlighted in two aspects, i.e. the glycosylation methods a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sur-face-glycosylated memb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RANE SURFACE GLYCOSYLATION enzyme IMMOBILIZATION PROTEIN recognition
原文传递
Study on Mimetic Peroxidase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Phenols With Inclusion Complex of Ironporphyrin Immobilized by β-CD Polymer
9
作者 MAO Lu-yuan YUAN Hong +4 位作者 CAI Ru-xiu SHEN Han-xi ZHU Min LIU Liu-zhan (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c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College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0年第1期101-105,共5页
β-Cyclodextrin (β-CD) and its cross-linked polymer (β-CDP) were known as the mimetic models. Metalloporphyrin had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enzymatic method of analysis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 In present work, it ... β-Cyclodextrin (β-CD) and its cross-linked polymer (β-CDP) were known as the mimetic models. Metalloporphyrin had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enzymatic method of analysis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 In present work, it was investigation that supramolecular recognition for halogenated phenols, three crosols, three nitrophenols and three aminophenols, served respectively as the substrate of the mimetic receptor, iron-5, 10, 15, 20-tetrakis (sulforphenyl)-21H, 23H-porphine (FeTPPS) or FeTPPS-β-CDP. Supramolecular complex, FeTPPS-β-CDP with function of mult i-recognition and induced-fit, was a advanced kind of mimetic peroxidase; Methyl phenol or polyphenol was the substitute of chlorophenic acid, while aminophenols and other phenols were suggested not to be utilized to enzymatic assay of H2O2. Being a mimetic enzyme mimicking the space structure of overall proteinase, beaimed by immobilized mimetic enzym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β-CD interior cavities, chlorophenol was identified optimal substrate in the system t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 CD polymer METALLOPORPHYRIN mimetic enzyme molecular recognition CLC number O 567. 3 O 477
下载PDF
酸性和碱性酶模式识别的研究
10
作者 葛慧华 张光亚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63-1366,共4页
了解酸性和碱性酶稳定性机理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序列的模式识别方法对探讨其构效关系及酶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和BP神经网络3种方法对酸性和碱性酶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 了解酸性和碱性酶稳定性机理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序列的模式识别方法对探讨其构效关系及酶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和BP神经网络3种方法对酸性和碱性酶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的线性方程能有效解释酸性和碱性酶稳定性机制,3种方法对训练集拟合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3.2%、87.0%和98.0%,建立了1种基于数学模型解释酶适应不同pH的分子机制及识别酸性和碱性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酸性酶 碱性酶 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Signal Amplification for Highly Sensitive Immunosensing
11
作者 Huangxian Ju 《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EI 2017年第1期53-70,共18页
To dissolve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life and biomedical science in detection of biomolecules with low abundance and acquisition of ultraweak biological signals,highly sensitive analytical methods coupling with the s... To dissolve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life and biomedical science in detection of biomolecules with low abundance and acquisition of ultraweak biological signals,highly sensitive analytical methods coupling with the specificity of biological recognition events have been quickly developed by the exploring of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ies.These strategies have extensively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y sensitive immunosensing methods by combining with highly specific immunological recognition.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group of strategies attempts to transfer the immunological recognition event into large number of reporter probes or signal probes for signal readout by employing nano/micro-materials as vehicles for multi-labeling and/or molecular biological amplification for increasing the abundance of the signal molecules.The other uses nanomaterials or enzyme mimics as catalytic tools/tags to obtain enhanced detection signal.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design of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ies for highly sensitive immunosen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al amplification IMMUNOSENSING Immunological recognition Reporter probes Nanoparticles enzyme mimic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原文传递
环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涛 向清祥 +4 位作者 李正凯 游劲松 余孝其 闫乾顺 谢如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共6页
本文对近年来环肽的合成方法及环肽的性质和应用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环肽 合成 分子识别 模拟酶催化 性质 应用 均环肽 杂环肽 纳米管 离子传输 生理活性
下载PDF
氧氟沙星单链抗体的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运尚 王方雨 +1 位作者 胡曼 樊剑鸣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23,159,共9页
为了制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抗氧氟沙星单链抗体并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验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免疫小鼠噬菌体库,经过筛选后将分离出的阳性抗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然后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进行分子识别机... 为了制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抗氧氟沙星单链抗体并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验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免疫小鼠噬菌体库,经过筛选后将分离出的阳性抗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然后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进行分子识别机制研究和虚拟突变,将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行突变制备突变体,并建立间接竞争ELISA。结果表明:构建的噬菌体库经过四轮筛选后,最终库容量为2.35×10^(7) cfu/mL。从库中分离出25株单克隆阳性菌落,选择结合能力高的第22株单克隆菌落进行表达。分子对接后甲硫氨酸209(Met209)残基为单链抗体与氧氟沙星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将其突变为谷氨酰胺(Gln)后,总结合能从-5.32 kJ/mol降至-6.94 kJ/mol,表明突变体结合能力更强。建立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192 7x+0.542 3 (R2=0.999 4),半数抑制浓度为1.66 ng/mL,相比于亲本单链抗体的21.08 ng/mL,敏感性提高了12.7倍。说明试验成功制备了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抗氧氟沙星单链抗体并建立了间接竞争ELISA,为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单链抗体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残留检测 分子识别机制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抗新霉素单链抗体制备和进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方雨 张运尚 +1 位作者 胡曼 樊剑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103-107,150,共6页
为了制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抗新霉素单链抗体,试验采用从杂交瘤细胞中提取单链抗体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然后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抗新霉素单链抗体和新霉素分子的识别机制并进行虚拟突变,将关键结合位点的氨基酸... 为了制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抗新霉素单链抗体,试验采用从杂交瘤细胞中提取单链抗体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然后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抗新霉素单链抗体和新霉素分子的识别机制并进行虚拟突变,将关键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残基进行突变,在对突变体进行表达和纯化后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氨基酸残基Leu227为单链抗体与新霉素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将其突变为Asp,获得突变体。IC 50为1.58 ng/mL,相比于亲本单链抗体的26.23 ng/mL,突变体的敏感性提高了16.6倍。试验成功制备了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抗新霉素单链抗体,为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药物残留检测 分子识别机制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旺 谢媛媛 《浙江化工》 CAS 2012年第10期25-28,共4页
杯芳烃作为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本文综述了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分子离子识别、模拟酶、相转移催化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杯芳烃 医药 分子离子识别 模拟酶 相转移催化剂
下载PDF
家蝇酚氧化酶原系统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殿香 甄天民 +4 位作者 辛正 王丽娟 马淑芳 郭文宗 刘政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67-369,共3页
家蝇酚氧化酶原系统是家蝇免疫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病原识别和免疫防御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目前,对该系统的关键基因和作用机制还不清楚。为此,进行了家蝇转录组分析,得到参与酚氧化酶原系统的酚氧化酶原、酚氧化酶原激活酶、Ser... 家蝇酚氧化酶原系统是家蝇免疫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病原识别和免疫防御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目前,对该系统的关键基因和作用机制还不清楚。为此,进行了家蝇转录组分析,得到参与酚氧化酶原系统的酚氧化酶原、酚氧化酶原激活酶、Serpin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及上游的模式识别受体等关键基因的EST(基因表达序列标签),现就它们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酚氧化酶原系统 模式识别受体 酚氧化酶原激活酶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
17
作者 孙守慧 楼兵干 +1 位作者 杨彤彤 高其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04-1007,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酶联免疫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分离和免疫活性测定。RP-HPLC的分离条件是:C8反相色谱柱,在柱温30℃、流量1mL/min的条件下,用0~2min,100%A(5%乙腈+0.05%三氟乙酸);2~6min,10...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酶联免疫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分离和免疫活性测定。RP-HPLC的分离条件是:C8反相色谱柱,在柱温30℃、流量1mL/min的条件下,用0~2min,100%A(5%乙腈+0.05%三氟乙酸);2~6min,100%A→100%B(95%乙腈+0.05%三氟乙酸)线性洗脱;6—8min,100%B进行洗脱,DAD检测波长为280nm。通过比较家蚕和野桑蚕色谱图发现,无论是粗提物还是上清液两者的峰形极其相似,有5个主要的馏分。通过粗提物和低温物理快速分离上清液的色谱图比较,确定了2号峰为低温物理快速法沉淀部分的馏分。收集家蚕的5种主要馏分,分别用利它素抗血清进行ELISA检测,证实2号峰是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其免疫活性分别是上清液中其它馏分的100倍至10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黑卵蜂 寄主识别利它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酶联免疫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