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7-2017年莱州湾沿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海岸线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志成 高志强 +1 位作者 尚伟涛 姜晓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9-316,336,共9页
[目的]阐释莱州湾沿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海岸线的影响,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进行海岸线规划提供土地利用方面的数据支撑。[方法]提取莱州湾近岸1987-201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以及海岸线空间分布,计算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随后利用DSAS计... [目的]阐释莱州湾沿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海岸线的影响,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进行海岸线规划提供土地利用方面的数据支撑。[方法]提取莱州湾近岸1987-201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以及海岸线空间分布,计算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随后利用DSAS计算相邻时相海岸线各段的变化速率,通过Arc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工具,得到影响各个时相海岸线变化速率和海岸线长度的信息。[结果]①1987-2017年,水产养殖用地、盐场用地以及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内陆水体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裸地呈减少趋势;草地和耕地则先增加后减少;林地变化不明显。②土地利用程度逐渐变强,土地利用程度强等级由零散点分布变为集中面状分布。③土地利用以围填海的形式影响海岸线的变化速率。莱州湾内部的围海和人工填海使得岸线向海推进。黄河泥沙淤积填海使得黄河三角洲处的岸线向海推进,而该处岸线的背海移动则主要受到海水影响。[结论]莱州湾沿岸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土地利用程度逐年变强。土地利用以围填海的形式影响海岸线的变化速率,使得海岸线既有向海推进又有背海移动。裸地和水产养殖用地为1987-2005年影响海岸线长度的主导因素,建设用地和裸地为2005-2017年影响海岸线长度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程度 海岸线变化速率 围填海
下载PDF
港口规划“战略留白”方法路径研究
2
作者 姚海元 李露露 +3 位作者 王达川 冯云 马倩雯 陈正勇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1期41-47,共7页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科学利用我国国土空间资源,在国家明确“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要求下,探索在港口规划编制中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稀缺、宝贵的港口岸线资源,以更好地支撑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系统梳理总结了...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科学利用我国国土空间资源,在国家明确“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要求下,探索在港口规划编制中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稀缺、宝贵的港口岸线资源,以更好地支撑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系统梳理总结了我国沿海港口空间分布格局、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现状以及“战略留白”概念的内涵与应用实践,分析我国沿海港口围填海时空变迁情况,剖析目前港口规划中围填海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以国际枢纽海港北部湾港为例,提出“战略留白”在港口规划中的应用范式和实施路径,为其他港口总体规划及环评审查工作提供参考,为开展港口资源保护和储备重大战略项目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港口 港口规划 围填海 战略留白
下载PDF
海域征收补偿效率与公平的推进:基于地方政府的视角
3
作者 乔俊果 《中国海洋经济》 2016年第1期187-204,共18页
海域征收补偿关系到渔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理论,发现在当前的法律秩序下,地方政府在渔业用海征收补偿实践中承担着多重角色和复杂的职能。法律法规的倾向于普适性的描述特点和在具体实践中一般规则而非高度... 海域征收补偿关系到渔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理论,发现在当前的法律秩序下,地方政府在渔业用海征收补偿实践中承担着多重角色和复杂的职能。法律法规的倾向于普适性的描述特点和在具体实践中一般规则而非高度精确的描述使地方政府在实践中有较强的机会主义倾向。抛开制度中性的假设,渔业用海征收补偿制度有效率但不公平,渔民的不公平感来自与其他阶层以及群体内部的比较。从改善公平的角度考虑,地方政府可以从健全补偿对象资格认定、明确补偿标准的测算规则和范围、改善补偿救济制度几个方面完善渔业用海征收补偿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征收补偿制度 地方政府 海域使用权
下载PDF
填海造陆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4
作者 朱高儒 许学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1-766,共6页
填海造陆是沿海地带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方兴未艾。作为大规模的人类干扰活动,填海造陆必然对海岸带系统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需要从自然地理过程的各个要素和人类社会组成的环境系统的统一协调发展中,寻求填海造陆的科... 填海造陆是沿海地带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方兴未艾。作为大规模的人类干扰活动,填海造陆必然对海岸带系统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需要从自然地理过程的各个要素和人类社会组成的环境系统的统一协调发展中,寻求填海造陆的科学方案,实现海岸带的有序利用。文章结合近年来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填海造陆对于土地、水文、生态及气候、原料源地等多方面的环境效应及其关联。结果发现:(1)填海造陆对环境的负效应在种类上多于正效应;(2)填海造陆的影响范围遍及从海到陆的整个海岸带区域;(3)填海造陆效应具有从短期扰动事件到长期生态和物理过程的宽域时间尺度;(4)填海造陆各个效应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和促进机制。未来应加强填海造陆对陆地滨海地区的影响,对气候和海洋地貌等长期自然过程的效应,以及各方面环境效应间的正负反馈机制定量化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陆 环境效应 进展 海岸带
下载PDF
围海造地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建新 初超 《工程管理学报》 2011年第5期526-529,共4页
围海造地是沿海地区拓展土地空间、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方式,它给土地紧缺的沿海地区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盲目围海造地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重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本文综合考虑围海造地的利弊,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 围海造地是沿海地区拓展土地空间、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方式,它给土地紧缺的沿海地区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盲目围海造地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重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本文综合考虑围海造地的利弊,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选取重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赋值综合评价法构建围海造地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以大连世茂二期滨海商贸区项目为例进行综合评价应用分析,为客观评价围海造地综合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海造地 综合效益评价 层次分析法 大连世茂滨海项目
下载PDF
福建省围填海发展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凤桂 吴耀建 陈斯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29,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历史围填海统计数据,对福建省围填海发展趋势及驱动机制展开研究,为探索围填海内在机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运用数据整理法和图表法对福建省围填海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运用SPSS软件的Factor... 研究目的:基于历史围填海统计数据,对福建省围填海发展趋势及驱动机制展开研究,为探索围填海内在机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运用数据整理法和图表法对福建省围填海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运用SPSS软件的Factor功能对围填海进行因子分析,运用SPSS软件的Regression功能对围填海进行驱动因子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围填海较重要的影响因子是人口与经济因子、农业经济因子和产业结构因子。研究结论:面对巨大的人口和发展压力,围填海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机制 因子分析 围填海 福建
下载PDF
环渤海围填海遥感监测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万栋 吴传庆 +1 位作者 殷守敬 吴迪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第3期63-65,共3页
针对环渤海地区不合理的围填海状况,选取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该区域围填海状况进行了遥感提取和分析。通过分析环渤海不同时期围填海状况可知自1982-2014年环渤海地区围填海面积总计是2803.51km2,年均围填海面积是87.61km2。32年来环... 针对环渤海地区不合理的围填海状况,选取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该区域围填海状况进行了遥感提取和分析。通过分析环渤海不同时期围填海状况可知自1982-2014年环渤海地区围填海面积总计是2803.51km2,年均围填海面积是87.61km2。32年来环渤海地区年均围填海面积逐渐增加,2000年之前,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小;2000-2010年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快增加;2010-2012年迅猛增加,以后年均围填海面积呈现快速降低的趋势;2012年之后年均围填海面积逐年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围填海 遥感监测
下载PDF
关于有序填海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朱高儒 许学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74-1980,共7页
填海造陆在扩展土地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海岸带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将有序人类活动贯穿于整个填海造陆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组织和实施而进行有序填海,从而增加填海造陆的积极效应,限制其破坏性影响,是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必... 填海造陆在扩展土地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海岸带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将有序人类活动贯穿于整个填海造陆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组织和实施而进行有序填海,从而增加填海造陆的积极效应,限制其破坏性影响,是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整体性、矛盾论、动态平衡和因地制宜是有序填海的基本观点。要实现有序填海,首先必须在对填海造陆的效益和损失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制定不同尺度的填海规划并确定填海造陆的适宜规模,最后利用一系列有效方法加以实施,包括:维护海岸带自然系统功能、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实行生态补偿与生态系统重建、加速改良填海区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陆 有序人类活动 思路 方法 海岸带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辽宁省海域使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蔡悦荫 马红伟 王伟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年第9期25-27,31,共4页
在ARCGIS平台上对比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现状数据,指出了辽宁省养殖用海、港口用海、旅游用海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数量和位置以及围海造地的面积和分布,同时结合相对应的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辽宁省海域使用及相应海洋产业... 在ARCGIS平台上对比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现状数据,指出了辽宁省养殖用海、港口用海、旅游用海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数量和位置以及围海造地的面积和分布,同时结合相对应的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辽宁省海域使用及相应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省海域使用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养殖用海 港口用海 旅游用海 围海造地 现状分析
下载PDF
低效用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浙江省普陀区填海用海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茅克勤 陈冲 +3 位作者 罗礼涛 胡凯翔 吴洁璇 王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2-573,共12页
本文旨在针对当前海域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下,缺乏低效用海客观评价体系的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打分法等技术,在DPSIR框架下,从指标选取、权重设立以及综合评价等方面构建低效用海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浙江省普陀区进行应用示... 本文旨在针对当前海域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下,缺乏低效用海客观评价体系的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打分法等技术,在DPSIR框架下,从指标选取、权重设立以及综合评价等方面构建低效用海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浙江省普陀区进行应用示范。结果显示,普陀区41个填海项目中,有17个项目评价等级为优,有4个评价等级为良好。等级为一般和较差的项目各10个,占评价项目48.7%。这表明普陀区填海项目中批而未填、填而未建或闲置用海情况较为明显。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和实际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对于低效用海的节约集约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用海 产业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填海用海
下载PDF
惠州市某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调查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张福 王晓峰 林创发 《惠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摸清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化工园区浅层地下水为重点,优化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通过钻孔采样和监测分析,进行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以此为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借鉴。调查结果显示,该... 为摸清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化工园区浅层地下水为重点,优化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通过钻孔采样和监测分析,进行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以此为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借鉴。调查结果显示,该园区不存在地下水环境污染及环境风险情况,但地下水水质中挥发酚、氨氮、铁、锰等指标背景值超标,超标原因可能与填海造陆、海水入侵等地质环境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海水入侵 环境状况调查 填海造陆
下载PDF
厦门大嶝海域填海造地的海洋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连娉婷 陈伟琪 闵中中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53-159,175,共8页
选取厦门大嶝海域的填海造地规划方案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填海造地的负面生态影响分析,对填海造地海洋生态补偿中的3个主要问题(利益相关方、补偿标准核算、补偿方式)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结果显示,补偿主体可能为土地需求方或地方... 选取厦门大嶝海域的填海造地规划方案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填海造地的负面生态影响分析,对填海造地海洋生态补偿中的3个主要问题(利益相关方、补偿标准核算、补偿方式)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结果显示,补偿主体可能为土地需求方或地方政府,养殖户.港航部门为较明确的补偿对象。其余补偿对象涉及面较广,可由地方政府作为其利益代表;不同贴现率(2%、4.5%)下,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结果为209.6、93.2元/m^2,分别占大嶝岛现行地价的5.6%,2.5%,处于可接受的水平;具体补偿方式可包括资金、资源和就业补偿,对较明确的补偿对象(养殖户和港航部门)可依据宜养滩涂和浅海、港航资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比例实行资金补偿,并可考虑对养殖户进行就业补偿。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保护区内进行文昌鱼苗种的放流,以增加文昌鱼的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地 生态补偿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 厦门市
下载PDF
围海造地工程两个重要环节风险估算实用方法研究
13
作者 卢永金 何友声 刘桦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54,共6页
龙口保护与合龙、堤身稳定控制,是围海造地工程建设过程中两个重要的风险控制环节,研究其适用的风险估算方法具有实际意义。以堰流形式表达龙口流速极限状态方程,分析了有关随机变量的统计分布和参数,将JC法推广应用于龙口水力风险估算... 龙口保护与合龙、堤身稳定控制,是围海造地工程建设过程中两个重要的风险控制环节,研究其适用的风险估算方法具有实际意义。以堰流形式表达龙口流速极限状态方程,分析了有关随机变量的统计分布和参数,将JC法推广应用于龙口水力风险估算。针对施工期堤身稳定安全,提出利用类似工程实践资料或常规勘察资料进行施工期堤身稳定风险估算的两种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海造地 龙口水流 堤身滑动 风险估算方法
下载PDF
乡土树种在填海区的选择应用研究
14
作者 于亚军 林晓坤 +1 位作者 李大力 侯义龙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65-68,共4页
为筛选适宜在大连填海区生长的乡土树种,在土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对该地区新栽26种乔木、灌木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跟踪调研,统计并分析了树木的成活率和矿质营养含量等生长发育指标。为填海区园林绿化树种选... 为筛选适宜在大连填海区生长的乡土树种,在土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对该地区新栽26种乔木、灌木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跟踪调研,统计并分析了树木的成活率和矿质营养含量等生长发育指标。为填海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并对填海区树木种植前的土壤改良和苗木养护等绿化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区 耐盐碱 乡土树种
下载PDF
填海造陆区盐分运移过程室内模拟与分析
15
作者 许翼 许士国 +2 位作者 冷祥阳 曹小磊 徐向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在半湿润气候环境下,围填海区的表层土壤正面临着复杂的盐渍化问题。以压实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槽模型再现了潜水蒸发与侧向壤中流共同作用下的盐分运移过程,以探明围填海区的盐渍土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蒸发作用驱使下盐分向上补给... 在半湿润气候环境下,围填海区的表层土壤正面临着复杂的盐渍化问题。以压实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槽模型再现了潜水蒸发与侧向壤中流共同作用下的盐分运移过程,以探明围填海区的盐渍土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蒸发作用驱使下盐分向上补给,表层土壤的初始积盐类型为CaSO_4,海水对填土层的盐分补充导致积盐类型转变为CaCl_2和NaCl。在陆相渗流作用下,填土中将形成相对稳定的渗流状态。自由水面线以上为积盐状态,盐分类型以CaCl_2和MgSO_4为主;自由水面线以下为脱盐状态,盐分类型以CaCl_2和NaCl为主。土壤水盐的运移将改变酸碱度环境,pH值将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陆相地下水的补给下,填海造陆区的盐渍化防治工作应当重点关注地下存在挡水层或建筑物基础密集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填土 填海造陆 盐分运移 侧向流 潜水蒸发
下载PDF
青岛市拥湾发展战略中重大环境制约因素解析
16
作者 付会 江冰 王婧婧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9期163-165,187,共4页
通过筛选"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重大环境制约问题,识别出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填海造地引起岸线变化、污染物入海总量增加、环湾主要流域及胶州湾水质恶化、海洋湿地及近岸生态系统破坏等,进而反过... 通过筛选"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重大环境制约问题,识别出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填海造地引起岸线变化、污染物入海总量增加、环湾主要流域及胶州湾水质恶化、海洋湿地及近岸生态系统破坏等,进而反过来分析发展战略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拥湾发展战略自身影响,对环湾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寻找破解这些问题的途径、方向。通过有效解析青岛市拥湾发展战略中重大环境制约问题,为拥湾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更是环湾保护的切实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湾发展 制约因素 填海 环境承载力
下载PDF
围填海区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17
作者 张彩霞 朱夕波 郭霞 《现代工程科技》 2023年第9期65-68,共4页
对围填海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认为生态修复的效果会直接受到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实施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尝试从水文动力恢复技术、滨海湿地修复技术以及生物资源恢复技术3个方面入手,对相关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原理、... 对围填海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认为生态修复的效果会直接受到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实施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尝试从水文动力恢复技术、滨海湿地修复技术以及生物资源恢复技术3个方面入手,对相关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原理、操作方法以及优缺点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析,认为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围填海区域的实际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以期推动围填海区域生态修复工作,对生态环境修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生态修复 技术
下载PDF
渤海湾西北岸1974~2010年逐年填海造陆进程分析 被引量:53
18
作者 朱高儒 许学工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6-1012,共7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渤海湾西北岸陆续实施了大量填海工程,形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人工填海造陆区,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确和连续的监测与分析。以1974~2010年逐年MSS/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RS/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填海造陆的动态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渤海湾西北岸陆续实施了大量填海工程,形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人工填海造陆区,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确和连续的监测与分析。以1974~2010年逐年MSS/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RS/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填海造陆的动态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化特性。36 a间,研究区共填海901.7 km2,主要在滩涂和近海进行,海岸线长度从1974年的224.9 km增长到2010年的536.7 km,填海区的重心总体上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了26.3 km。将研究期细分为5个阶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研究区海岸线长度增量与填海造陆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填海利用方式经历了盐田为主→盐田和水产养殖相结合→港口和临港工业为主的发展历程;以天津港和曹妃甸港及各自的临港工业区为填海造陆中心和副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陆逐年海岸线RSGIS渤海湾西北岸
下载PDF
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体系探讨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大海 丰爱平 +1 位作者 刘洋 马林娜 《海岸工程》 2006年第2期93-99,共7页
参照会计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运用比率分析法构建了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体系框架,并探讨了总量指标、比率评价指标和相关评价标准,为今后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围海造地 综合损益评价 财务比率分析
下载PDF
山东省围填海造地管理浅探——以胶州湾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洪滨 孙丽 何新颖 《海岸工程》 2010年第1期22-29,共8页
在分析全国围填海造地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了胶州湾的围填海造地情况及引发的生态问题。从韩国新万金计划和日本关西机场的案例得到启示,回顾了山东省的围填海造地进程,提出了山东省应对海洋围垦过度现象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围填海造地 山东 胶州湾 海岸带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