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逃课和隐性逃课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24
1
作者 尹海燕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2期30-35,共6页
本文从课程设置、管理、社会因素、教师等各个层面上,剖析了目前高校教学课堂上学生逃课和隐性逃课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对症下药地提出了几个解决的办法,以期还原大学课堂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 大学课堂 逃课 隐性逃课 反思
下载PDF
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的编制和结构探索 被引量:21
2
作者 苏明宏 倪小冬 +1 位作者 徐捷 李孝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1858-1862,共5页
目的:编制一个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并探索其结构模型。方法:在前期访谈基础上编制量表。进行3次整群抽样,测验对象均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第1次预测样本(n=350)用于初步的项目分析和因素探索。样本2(n=400)进行正式测验,用于探索... 目的:编制一个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并探索其结构模型。方法:在前期访谈基础上编制量表。进行3次整群抽样,测验对象均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第1次预测样本(n=350)用于初步的项目分析和因素探索。样本2(n=400)进行正式测验,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量表信效度检验。样本3(n=550)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用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做效标。在样本2随机选取56名被试(有效被试53人)两周后重测。结果: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共28个项目,包括学业认知,学习习惯,自我调整,课堂认知,学习环境5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所得模型拟合较好(χ2/df=2.66,RMSEA=0.057,GFI=0.90,IFI=0.91,CFI=0.91,NFI=0.90)。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4,各因子α系数0.75~0.84。总量表重测信度0.89,5个因子重测信度0.76~0.80。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隐性逃课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逃课 量表编制 信效度 大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无聊感与隐性逃课: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段海丹 汪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无聊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会通过手机依赖间接导致隐性逃课现象的增加。建议未来在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预防和干预中,除了改善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直接因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无聊感,还要加强对手机使用的科学管理:根据需要,既可提倡无手机课堂,也可充分发挥手机的互动功能,增强教学的交互性,以减少、消解隐性逃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无聊感 手机依赖 隐性逃课 无手机课堂
下载PDF
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心理因素:基于优势分析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于晓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86-1391,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心理因素,确定其相对重要性排序。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RTS)、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SCS)、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CLAS)、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PCUS)、学业倦怠量表(LBS)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AS...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心理因素,确定其相对重要性排序。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RTS)、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SCS)、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CLAS)、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PCUS)、学业倦怠量表(LBS)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ASEQ)对来自北京、江苏和湖南共518名大学生实施调查,并进行优势分析。结果:隐性逃课与自我控制、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r=0.53,0.72;P<0.01),与学习适应、专业承诺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r=-0.67,-0.49,-0.47;P<0.01);优势分析的全模型由学业倦怠、学习适应和专业承诺构成。按相对重要性,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心理因素依次为学业倦怠(贡献率为45.76%)、学习适应(贡献率为37.29%)和专业承诺(贡献率为16.95%)。结论:学业倦怠、学习适应和专业承诺是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主要心理因素。其中,学业倦怠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预测力大于学习适应和专业承诺,学习适应的预测力大于专业承诺,提示缓解学业倦怠是改善大学生隐性逃课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学习适应和专业承诺也对此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逃课 学业倦怠 学习适应 专业承诺 优势分析
下载PDF
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云美厚 杨双安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第3期91-96,共6页
大学生逃课几乎成为各高校的普遍现象,更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发现,大学生逃课主要表现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形式,而且呈现出逃课"有偿化"、公开化、选课性以及年级递增性四个特... 大学生逃课几乎成为各高校的普遍现象,更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发现,大学生逃课主要表现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形式,而且呈现出逃课"有偿化"、公开化、选课性以及年级递增性四个特点。与此同时,从"主动逃课"、"被动逃课"和"选择逃课"三个逃课群体出发分析了大学生逃课原因。进一步就如何让大学生远离逃课,回归课堂,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显性逃课 隐性逃课 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新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建芹 孙菊如 《邢台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1-93,共3页
大学生"隐性逃课"弊端凸显,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高校教师的教学现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门课程对学生有无吸引力,关键在老师。教师提高教学艺术,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使大学课堂留住学生人,更要留住学生心。
关键词 大学生 隐性逃课 教师 教学魅力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韩雪荣 《邢台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9-71,共3页
地方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逃课有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学生对逃课的态度漠然。逃课的原因有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与本科层次的要求不适应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陈旧三方面的原因。明确培养目标... 地方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逃课有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学生对逃课的态度漠然。逃课的原因有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与本科层次的要求不适应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陈旧三方面的原因。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应的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是减少甚至消除学生逃课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课 显性逃课 隐性逃课 选修课
下载PDF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归因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郭志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14期25-27,共3页
目前,"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于高校的课堂之中,成为影响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的顽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校管理、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树立教学工作中心的地位,回归大学之... 目前,"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于高校的课堂之中,成为影响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的顽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校管理、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树立教学工作中心的地位,回归大学之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技能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优化考试制度;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制力;引导学生准确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要加强教学管理,合理控制班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逃课 归因 应对策略
下载PDF
研究生思政课隐性逃课的内生机制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歆睿 刘振天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2,共8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政课中明显存在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对此,虽有相关分析和研究,但都很少关注隐性逃课的内生机理。文章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政课中明显存在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对此,虽有相关分析和研究,但都很少关注隐性逃课的内生机理。文章依据扎根理论,选取X校16名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构建研究生思政课隐性逃课的“意向-行为-经验”三角模型。结果发现:首先,研究生的态度、主观准则和行为控制知觉共同决定其隐性逃课意向;其次,个体囿于思考的有限理性会诱发隐性逃课行为;最后,经行为积累的经验会不断强化越轨行为的合理化认知,形成了隐性逃课的闭环机制。解决研究生思政课隐性逃课问题,需要提高思政课程含金量,敦促教师守正创新,优化课程环境与条件,引导研究生承担主体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政课 隐性逃课 内生机制
下载PDF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杰 唐爱民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基于对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学课堂中,大多数大学生对隐性逃课持宽容态度,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方式呈多样性与交叉性特点,且其隐性逃课行为在专业、学校类型、家庭所... 基于对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学课堂中,大多数大学生对隐性逃课持宽容态度,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方式呈多样性与交叉性特点,且其隐性逃课行为在专业、学校类型、家庭所在地、是否学生干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是多元的,学生个人、教师教学、社会因素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对此给出了几个应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策略,以期对减少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堂 隐性逃课 大学生
下载PDF
学习动机在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概念和隐性逃课间的中介效应
11
作者 王玉茹 张宏晨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学习动机在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概念与隐性逃课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8所高校护理学院628名在读本科生,使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一般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 目的探讨学习动机在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概念与隐性逃课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8所高校护理学院628名在读本科生,使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一般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隐性逃课、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概念得分分别为(78.58±12.13)分、(123.65±25.21)分、(67.77±12.31)分。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习动机呈正相关,与隐性逃课呈负相关,学习动机与隐性逃课呈负相关(均P<0.001);学习动机在学业自我概念和隐性逃课间的中介效应为0.114,占总效应的22.85%。结论学习动机在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概念与隐性逃课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教育者应采取措施,端正护理本科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激发其学习动机,减少隐性逃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隐性逃课 学习动机 学业自我概念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其干预
12
作者 骆飞莉 李嘉颖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 了解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该量表为试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追踪测进行测量,对试验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目的 了解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该量表为试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追踪测进行测量,对试验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大学生隐性逃课呈中等水平(均值2.71分);大学生隐性逃课在性别(t=2.725,P<0.05)、学校类型上(t=3.432,P<0.05)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上(F=1.740,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隐性逃课的时间效应(F=6.667,P<0.05)、组别效应(F=4.627,P<0.05)均显著,且隐性逃课的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5.922,P<0.05)。结论 大多数大学生较少出现隐性逃课,但24.5%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程度高;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水平,且效果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逃课 团体心理辅导 干预实验
下载PDF
适度的学习压力: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纠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巧生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1273-1277,1291,共6页
对厦门某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实证研究发现隐性逃课具有普遍性,并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隐性逃课与大学生学习压力不足密切相关。本文以心理学的压力理论为切入点,提出引导学生适度自我施压、完善学位授予制度、课堂录像... 对厦门某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实证研究发现隐性逃课具有普遍性,并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隐性逃课与大学生学习压力不足密切相关。本文以心理学的压力理论为切入点,提出引导学生适度自我施压、完善学位授予制度、课堂录像督促教学管理、加强家校联系等方式,适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以纠正普遍存在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助益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 学习压力 大学生 隐性逃课 纠正方法
下载PDF
本科护生隐性逃课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洋洋 马骄娜 +2 位作者 尹斐 杨楠 田玲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隐性逃课的潜在类别及特征,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687名本科护生,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学习动机问卷、学业倦怠量表和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潜在剖...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隐性逃课的潜在类别及特征,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687名本科护生,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学习动机问卷、学业倦怠量表和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本科护生隐性逃课的潜在类别,采用决策树模型探索不同类别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本科护生隐性逃课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适应不良型(37.0%)、认知偏差型(40.2%)和深度逃课型(22.8%)。学习动机、学业倦怠、自我控制为本科护生隐性逃课潜在剖面分类的影响因素,学习动机位于决策树模型根节点。结论本科护生隐性逃课分为3个类别,学习动机是不同类别的核心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干预方案,可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隐性逃课 潜在剖面分析 决策树
下载PDF
对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邱雅敏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1-74,78,共5页
隐性逃课现象在各大学校已成为一种群像,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最后一批录取的大学生,他们的"隐性逃课"的原因和特点有别与本科院校学生。在担忧、无奈、焦虑之余还是让我们来做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本文通过对300位高职学生的... 隐性逃课现象在各大学校已成为一种群像,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最后一批录取的大学生,他们的"隐性逃课"的原因和特点有别与本科院校学生。在担忧、无奈、焦虑之余还是让我们来做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本文通过对300位高职学生的调查和分析,从学生、教师及学校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提出了作者浅陋的解决办法:提高教师素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逃课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学业自我概念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尹忠泽 王梦云 +3 位作者 张文杰 程洁 杨兵兵 李锐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8期503-512,共10页
为探讨学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一般学业自我问卷、学习动机策略问卷、学校氛围问卷和隐性逃课量表对5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级和专业的条件下,学业自我概念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大... 为探讨学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一般学业自我问卷、学习动机策略问卷、学校氛围问卷和隐性逃课量表对5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级和专业的条件下,学业自我概念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2)学习动机在学业自我概念与隐性逃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感知学校氛围调节了学业自我概念通过学习动机影响隐性逃课的中介作用前半路径,相对于感知消极学校氛围的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更容易通过感知积极学校氛围个体的学习动机影响隐性逃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形成机制,对隐性逃课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自我概念 学习动机 学校氛围 隐性逃课 大学生
下载PDF
专业认同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17
作者 骆飞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3-137,149,共6页
目的:探讨专业认同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专业认同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隐性逃课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1 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2)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分别在专业认... 目的:探讨专业认同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专业认同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隐性逃课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1 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2)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分别在专业认同和隐性逃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生命意义感、自我控制在专业认同和隐性逃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专业认同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重视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育,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减少隐性逃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同 隐性逃课 生命意义感 自我控制
下载PDF
自我同一性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18
作者 骆飞莉 张艳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自我同一性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和隐性逃课量表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自我同一性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生命意义感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生命意义感在自... 目的:探讨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自我同一性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和隐性逃课量表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自我同一性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生命意义感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生命意义感在自我同一性和隐性逃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我同一性、生命意义感与大学生隐性逃课具有密切联系,自我同一性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也可通过生命意义感间接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隐性逃课 生命意义感
下载PDF
高质量大学课堂建设的伦理学探赜——基于对“隐性逃课”现象的反思
19
作者 赵婧 王雅柔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55-61,共7页
高等教育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先导性和引领性的作用,课堂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既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阵地,亦是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创新活力的主渠道。随着“显性逃课”的有效治理,“隐性逃课”成为高质量课... 高等教育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先导性和引领性的作用,课堂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既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阵地,亦是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创新活力的主渠道。随着“显性逃课”的有效治理,“隐性逃课”成为高质量课堂建设的攻坚重点。从美德论、功利论和道义论的角度加以考察,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反映出懒惰和不自制陋习,违背了努力学习、遵守学习行为规范和尊敬师长的义务,不仅会阻碍学生个体专业知识的获得、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和教学投入度,还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下滑。有效预防与治理“隐性逃课”现象,需要加强学习伦理教育,激活师生的情感投入,畅通多方主体的沟通协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逃课 美德论 功利论 道义论 教育伦理学
下载PDF
中医高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隐性逃课现状及其对食品毒理学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志刚 史传道 +4 位作者 辛宝 田敏敏 刘龙珠 李娟 周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701-1703,共3页
目的:了解某中医高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生隐性逃课现状,分析引起隐性逃课的原因及对食品毒理学课程成绩的影响,为提高食品毒理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5月6日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 目的:了解某中医高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生隐性逃课现状,分析引起隐性逃课的原因及对食品毒理学课程成绩的影响,为提高食品毒理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5月6日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5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隐性逃课情况及其原因,并分析隐性逃课对食品毒理学考试成绩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隐性逃课(隐性逃课时间≥5 min)发生率为87.76%,隐性逃课各因子学业认知、学习习惯、自我调整、课堂认知和学习环境评分分别为(8.16±2.51)(16.86±3.03)(23.45±3.03)(12.06±3.94)和(12.96±3.03)分。隐性逃课时间5~15 min最多占71.43%,主要发生在7~8节(32.65%)、3~4节(28.57%)和5~6节(24.49%);逃课方式主要表现为发呆(69.39%)、玩手机(53.06%)和看其他书籍(26.53%);发生教学环节主要为理论讲授(69.39%)、播放教学视频(34.69%)和自由讨论(34.69%)。隐性逃课原因中与学生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因困倦或心情原因导致精力不能集中(87.76%)、学习目标不明确(46.94%)以及对课程不感兴趣(42.86%);与教师相关的主要因素有:讲课枯燥无味(69.39%)、教学方法不灵活(59.18%)以及表达能力欠缺(20.41%)。隐性逃课因子学习环境与成绩存在负相关关系(r=-0.32,P<0.05)。结论:该中医高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隐性逃课因子中学习环境对课程成绩的影响较大,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逃课 中医院校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食品毒理学 成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