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剥夺话语权的吕蓓卡——《蝴蝶梦》中吕蓓卡的形象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许绮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8-52,共5页
该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蝴蝶梦》中的女主人公吕蓓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个颠覆传统说法的结论:她并不像迈克西姆所描绘的那样是一个耽于享受、淫荡的女人。她的堕落不是她的天性使然而是因为迈克西姆爱曼陀丽胜于爱她。作为一个有独立... 该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蝴蝶梦》中的女主人公吕蓓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个颠覆传统说法的结论:她并不像迈克西姆所描绘的那样是一个耽于享受、淫荡的女人。她的堕落不是她的天性使然而是因为迈克西姆爱曼陀丽胜于爱她。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吕蓓卡不愿充当一个被忽视的欲望客体,只好采取极端的手段以示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蓓卡 话语权 迈克西姆 《蝴蝶梦》
下载PDF
塑造女性角色的文学象征手法——评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潇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01-103,共3页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被认为是20世纪的最早的一部哥特式浪漫爱情小说。她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觉及其特有的象征手法在《蝴蝶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因此这里具体论述了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文学作品...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被认为是20世纪的最早的一部哥特式浪漫爱情小说。她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觉及其特有的象征手法在《蝴蝶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因此这里具体论述了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文学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夫妮·杜穆里埃 《蝴蝶梦》 文学象征
下载PDF
女性哥特视野下的《蝴蝶梦》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超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1-244,248,共5页
运用女性哥特相关理论分析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通过对文本中显性的无名女叙述者、隐性的亡灵吕蓓卡及男主人公迈克西姆.德温特三个人物及其关系的审视,考察父权制下女性身份多元化的建构及其负性生存状态,认为女性破茧成... 运用女性哥特相关理论分析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通过对文本中显性的无名女叙述者、隐性的亡灵吕蓓卡及男主人公迈克西姆.德温特三个人物及其关系的审视,考察父权制下女性身份多元化的建构及其负性生存状态,认为女性破茧成蝶的成长过程是以二位一体的身份建构和二元对立的性别抗争为核心事件的哥特式体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梦》 女性哥特 女性身份 女性负性生存状态
下载PDF
逢迎父权文化面具下的女权主义——解读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 被引量:9
4
作者 康建明 党文丛 《中州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63-64,75,共3页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是英国20世纪的一部经典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得到文学界的关注。本文依据英国传记作家格丽特·福斯特的《达夫妮·杜穆里埃》英文传记,从当代女权批评理论角度时这部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是英国20世纪的一部经典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得到文学界的关注。本文依据英国传记作家格丽特·福斯特的《达夫妮·杜穆里埃》英文传记,从当代女权批评理论角度时这部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进行解读:作者达夫妮·杜穆里埃在其作品中假意逢迎父权文化,实际上是在屈服的伪装下对父权文化进行颠覆,是借助女主人公来体现自己的女权主义主张,表达自己对女权主义的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蓓卡 达夫妮·杜穆里埃 父权社会 女权主义
下载PDF
论《蝴蝶梦》中的哥特式意象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冰玲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分析了英国现代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中的一些意象特征,认为在这部小说中,杜穆里埃通过大量的哥特式意象制造了曼陀丽庄园的阴森、恐怖、神秘的气氛,描述了主人公焦虑、恐惧、压抑和绝望的心理。指出《蝴蝶梦》中出现... 分析了英国现代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中的一些意象特征,认为在这部小说中,杜穆里埃通过大量的哥特式意象制造了曼陀丽庄园的阴森、恐怖、神秘的气氛,描述了主人公焦虑、恐惧、压抑和绝望的心理。指出《蝴蝶梦》中出现的这些哥特式意象,更好地体现了小说巨大而永恒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特式小说 《蝴蝶梦》 哥特式意象 哥特式气氛
下载PDF
“双性气质”的性别魅力与现代困境——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名利场》女性形象利蓓加探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傅守祥 胡雯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13-222,280,共10页
"双性同体"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而女性主义者追求的理想人格特质"双性气质",是男女两性人格之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同时也是她们用来反对阴阳两极化及性别本质永恒不变的一件有力武器。萨克雷小说... "双性同体"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而女性主义者追求的理想人格特质"双性气质",是男女两性人格之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同时也是她们用来反对阴阳两极化及性别本质永恒不变的一件有力武器。萨克雷小说《名利场》中的女主角利蓓加身上闪现出"双性气质"的性别魅力、人性活力与男性戾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双性同体"的理想及其现代困境。利蓓加的悲剧说明在男权意识长久与深远的控制之下,女性的自我解放之路困难重重。在现代社会中,"双性气质"理想面临诸多困境,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性气质 女性主义 《名利场》 利蓓加
下载PDF
试析《蝴蝶梦》中石南花的意象 被引量:4
7
作者 许绮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11期25-28,共4页
景物描写在小说中对烘托人物性格、渲染气氛起着重要作用。在《蝴蝶梦》的自然景物描写中,石南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从意象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揭示石南花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主人公吕蓓卡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意象 石南花 吕蓓卡 毁灭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蝴蝶梦》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6
8
作者 申玲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4-24,26,共2页
《蝴蝶梦》自出版以来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哥特式写作风格和引人入胜的情节经久不衰,吸引了大批读者。小说中两位性格迥异的女主人公——叛逆的丽蓓卡和温顺的"我"更是受到了批评家们的广泛关注。通常人们总是谴责前者,同情... 《蝴蝶梦》自出版以来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哥特式写作风格和引人入胜的情节经久不衰,吸引了大批读者。小说中两位性格迥异的女主人公——叛逆的丽蓓卡和温顺的"我"更是受到了批评家们的广泛关注。通常人们总是谴责前者,同情后者。因为人们觉着丽蓓卡这一形象是不道德的、轻浮的。但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她们都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丽蓓卡 “我” 受害者
下载PDF
Analyzing the Adaptation of Rebecca from the Novel to the Film in Light of the Black-and-White
9
作者 Jing Wa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Theory》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is based on Chinese philosophy.The characteristic of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regards“artistic conception”as one of the basic aesthetic categories.Chinese art speaks highly of the ch...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is based on Chinese philosophy.The characteristic of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regards“artistic conception”as one of the basic aesthetic categories.Chinese art speaks highly of the charm of the black-and-white.During the adaptation,there is the same beauty in the black-and-white photography and the“color without color”of Chinese paintings.The“artistic conception”is similar between them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Therefore,the unique“artistic conception”of the novel should be mastered,if the adapter aims to retain the“soul”of it.In other words,film adaptation not only considers“similarity in form”,but also draws much attention to“similarity in spirit”.The latter is the essence of film adap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becca the black-and white NOVEL FILM Artistic conception
下载PDF
《蝴蝶梦》的女性主义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逦盛楠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6-49,共4页
《蝴蝶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吕蓓卡和"我",分别是传统男性社会标准下的"妖妇"与"天使"。但在父权社会失语的吕蓓卡实为一个女性意识已经觉醒的双性同体,而拥有话语权的"我"却不过是一个被... 《蝴蝶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吕蓓卡和"我",分别是传统男性社会标准下的"妖妇"与"天使"。但在父权社会失语的吕蓓卡实为一个女性意识已经觉醒的双性同体,而拥有话语权的"我"却不过是一个被男性社会操控的木偶。她们二人最终的结局固然有时代的原因及顺从男权的成分,但这种伪装无法掩盖隐藏在小说题目和吕蓓卡影响力中的女性的呼喊。正是这种巧妙的双声话语,使得这部小说不仅颇有艺术价值,更有思想深度,从而成为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梦》 吕蓓卡 “我”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蝴蝶梦》和《简·爱》中哥特式写作手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静 《镇江高专学报》 2007年第3期44-47,共4页
针对很多学者提出的《蝴蝶梦》和《简.爱》相似的理论,对《蝴蝶梦》和《简.爱》运用的"哥特式"写作手法作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气候环境、故事内容、作者经历的比较,指出它们的异同点,并阐明其相似的原因及其价值。
关键词 《蝴蝶梦》 《简·爱》 哥特式写作方法
下载PDF
从女性哥特主义传统解读《蝴蝶梦》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蔚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年第5期142-145,共4页
本文从女性哥特文学的理论立场出发对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进行重新解读。从哥特式诡异情境、女性自我身份的寻找以及分裂中的女性形象三个方面,揭示这部小说被忽略的深刻主题:即女作家通过女性哥特这种隐秘的写作方式表现... 本文从女性哥特文学的理论立场出发对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进行重新解读。从哥特式诡异情境、女性自我身份的寻找以及分裂中的女性形象三个方面,揭示这部小说被忽略的深刻主题:即女作家通过女性哥特这种隐秘的写作方式表现男性压迫下的女性生活及其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梦 女性哥特主义 诡异 女性身份 分裂中的女性形象
下载PDF
“隐身见形”:一种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世界名著《吕蓓卡》创作艺术浅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蓓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9-52,共4页
本文从创作手法的角度剖析了世界名著《吕蓓卡》,阐述了小说运用“隐身见形”法的独到之处及其产生的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同时,指出了此种创作手法的运用条件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吕蓓卡》 人物塑造 创作艺术 创作手法 "隐身见形"法 英国 达夫妮·杜穆里埃
下载PDF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Female Images of Rebecca and “I” in Rebecca
14
作者 高宇 《海外英语》 2019年第7期186-187,189,共3页
The two female images of the dead Rebecca and the alive "I" strongly contrast to each other in Rebecca. On the bases of du Maurier's personal experiences,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ry analysis of Rebecca... The two female images of the dead Rebecca and the alive "I" strongly contrast to each other in Rebecca. On the bases of du Maurier's personal experiences,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ry analysis of Rebecca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concretely analy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in being wives, hostess and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Moreover, it also concludes and provides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females at present times to be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becca “I” COMPARISON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下载PDF
隐形的美杜莎——《蝴蝶梦》的认知诗学视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生茂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4-89,共6页
文学文本是一种潜在的结构,关涉读者的非文学规范、价值观和个人体验,阅读使之具体化。文学对象是一个由诸多不确定因素构成的潜在图式,读者需要靠认知搭建一个图式,修复和消解文本的不确定之点。文学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是富含创造性和想... 文学文本是一种潜在的结构,关涉读者的非文学规范、价值观和个人体验,阅读使之具体化。文学对象是一个由诸多不确定因素构成的潜在图式,读者需要靠认知搭建一个图式,修复和消解文本的不确定之点。文学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是富含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实践活动。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读者可对达芙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做出新的理解和修正。通过分析图形与背景的动态关系、叙事视点的转换以及情节发展背后的隐性进程,小说文本成分得到合理的解释,文本的审美价值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梦》 吕蓓卡 图形/背景 叙事视点 隐性进程
下载PDF
恶魔与天使—《蝴蝶梦》中吕蓓卡和“我”的人物形象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树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蝴蝶梦》是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创作的浪漫主义小说,以其扑朔迷离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形象而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历经岁月,魅力不减。小说中的两位女性——吕蓓卡和"我",形象生动、对比鲜明。"我"代表... 《蝴蝶梦》是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创作的浪漫主义小说,以其扑朔迷离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形象而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历经岁月,魅力不减。小说中的两位女性——吕蓓卡和"我",形象生动、对比鲜明。"我"代表男权社会下传统的女性形象,吕蓓卡则拥有叛逆的思想。"我"是故事的女主人公,是整个故事发生的亲历者与讲述者,整篇故事是善良如天使般的"我"讲述了心如恶魔的吕蓓卡。本文将通过对"我"与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来揭示出男权社会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蓓卡 “我” 《蝴蝶梦》 恶魔 天使
下载PDF
“自然主义”氛围中迷失的身份——《蝴蝶梦》主人公“我”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蔓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104,共4页
《蝴蝶梦》中所描写的自然环境,尤其是血红色怒放的高大石南、车道边密集的黑色树林的意象多次重复,细致阐释了无所不在的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展现的人文环境,以有着强烈食欲和交际欲的范?霍珀夫人、有着本能... 《蝴蝶梦》中所描写的自然环境,尤其是血红色怒放的高大石南、车道边密集的黑色树林的意象多次重复,细致阐释了无所不在的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展现的人文环境,以有着强烈食欲和交际欲的范?霍珀夫人、有着本能的肉欲和征服欲的吕蓓卡、作为生存强者"粉丝"的丹弗斯太太、盲目适应周边环境的老奶奶等为线索,生动呈现了一个欲望充斥的世界。在渲染的"自然主义"氛围中,主人公"我"完全被剥夺了自由的意志,不是成为侍者等人忽视的卑微"伴侣",就是成为被管家捉弄又不能适应周边环境的前女主人阴影下的新"女主人",迷失了自我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夫妮·杜穆里埃 《蝴蝶梦》 自然主义 丛林法则 身份
下载PDF
《蝴蝶梦》叙事视角解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占峰 吴春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2-95,共4页
完全按照内聚焦型视角叙述作品的《蝴蝶梦》展示给我们的是一段贵族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作者选择这种叙事视角一方面是为了表达一种"人是平等的"命题,寄寓一种"纯粹是灵魂呼应灵魂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因... 完全按照内聚焦型视角叙述作品的《蝴蝶梦》展示给我们的是一段贵族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作者选择这种叙事视角一方面是为了表达一种"人是平等的"命题,寄寓一种"纯粹是灵魂呼应灵魂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因了"爱情障碍"的设置和排解,使叙述者"完全被戏剧化"了。由此看来,达夫妮·杜穆里埃将叙事视角定位在內聚焦型上,使整部小说成了主人公的戏剧独白,这样把叙事话语、非叙事话语融入人物话语之中,把感知视角和认知视角紧密结合起来,使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其小说叙事方式上的革新意义凸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梦》 内聚焦型视角 自叙体 哥特小说
下载PDF
殊途同归话名利——《名利场》二女主角Amelia与Rebecca之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桂花 《黄山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9-81,共3页
本文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名利场》中两位女主角爱米丽亚与利蓓加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的深刻的社会根源,从而得出结论:无论是爱米丽亚还是利蓓加,也无论她们最终的归宿如何,终不免成为那个浮华虚荣的时代的牺牲品。在名利场上,没有人能真... 本文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名利场》中两位女主角爱米丽亚与利蓓加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的深刻的社会根源,从而得出结论:无论是爱米丽亚还是利蓓加,也无论她们最终的归宿如何,终不免成为那个浮华虚荣的时代的牺牲品。在名利场上,没有人能真正地称心如意,在争名夺利的过程中,总在不断地伤害他人,同时也为他人所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利场》 女主角 AMELIA rebecca 性格特征 社会根源 牺牲品 小说
下载PDF
“He Loved to Do Good in Seciet”
20
作者 谢琼 Thomas Fleming 《语言教育》 2002年第8期11-13,共3页
It was the year Paul Revere sounded the midnightalarm that led to the battles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exploded on a startledworld. In 1775, in the prosperous town of Newport,R.I., Judah To... It was the year Paul Revere sounded the midnightalarm that led to the battles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exploded on a startledworld. In 1775, in the prosperous town of Newport,R.I., Judah Touro was born into a thriving Jewishcommunity of perhaps 1000 sou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PEROUS perhaps Newport Revolution FATHER HERITAGE MORTGAGE awareness GIVING rebecc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