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下β-HMX热分解机理的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婷婷 石一丁 黄风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05-2615,共11页
采用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压缩态β-HMX晶体(ρ=1.89,2.11,2.22,2.46,2.80,3.20g.cm-3)在T=2500K时的热分解机理,分析了压力对初级和次级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高压与低压下初始分解机理的区别以及造成反应机理发生变化的... 采用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压缩态β-HMX晶体(ρ=1.89,2.11,2.22,2.46,2.80,3.20g.cm-3)在T=2500K时的热分解机理,分析了压力对初级和次级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高压与低压下初始分解机理的区别以及造成反应机理发生变化的原因.发现HMX的初始分解机理与压力(或密度)相关.低压下(ρ<2.80g.cm-3)以分子内反应为主,即N-NO2键的断裂、HONO的生成以及分子主环的断裂(C-N键的断裂).高压下(ρ≥2.80g.cm-3)分子内反应被显著地抑制,而分子间反应得到促进,生成了较多的O2、HO等小分子和大分子团簇.初始分解机理随压力的变化导致不同密度下的反应速率和势能也有所不同.本文在原子水平对高压下HMX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对于认识含能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起爆、化学反应的发展以及爆轰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 热分解 压力 reaxff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变压器油高温裂解及油中酸影响机理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学磊 李庆民 +2 位作者 张颖 杨芮 高树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7-255,共9页
变压器油热裂解是其内部绝缘缺陷发生时的主要降解形式之一,以16个C原子数的烃分子为例,引入反应力场(Reax FF)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其高温下的裂解反应及油中酸的影响进行了模拟,从原子层面揭示其微观反应动力学机理。统计不同温度下... 变压器油热裂解是其内部绝缘缺陷发生时的主要降解形式之一,以16个C原子数的烃分子为例,引入反应力场(Reax FF)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其高温下的裂解反应及油中酸的影响进行了模拟,从原子层面揭示其微观反应动力学机理。统计不同温度下裂解过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3类反应物裂解速度均明显加快;裂解的主要生成物为C2H4、C3H6、CH3、H2、C2H5、C2H6、C2H3等小分子烃或自由基,各温度下C2H4均为数量最多的产物,且在达到饱和之前基本呈线性增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裂解生成的小分子烃的不饱和度增加,H2质量分数也明显增多。对添加甲酸的变压器油裂解过程模拟表明:随着甲酸质量分数的提高,生成H2的数量成正比增加,且其生成量与甲酸的减少量相一致;反应路径分析表明酸性环境下H2的生成主要和甲酸羟基的H与烃类的H发生反应有关,这也是甲酸加速变压器油裂解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力场 变压器油 甲酸 高温裂解 反应分子动力学 分子模拟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中环氧树脂热解的ReaxFF反应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6
3
作者 刁智俊 赵跃民 +1 位作者 陈博 段晨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037-2044,共8页
采用ReaxFF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非交联固化环氧树脂在不同温度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含N和含O桥键的断裂是热解的引发反应.观察到H2O的4种主要的生成途径,而这些反应途径都涉及到含羟基的前驱体.当反应温度较低时,H2O为热解的... 采用ReaxFF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非交联固化环氧树脂在不同温度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含N和含O桥键的断裂是热解的引发反应.观察到H2O的4种主要的生成途径,而这些反应途径都涉及到含羟基的前驱体.当反应温度较低时,H2O为热解的主要产物.而在高温条件下,热解的主要产物为H2,它主要为分子内/分子间脱氢反应和氢自由基的夺氢反应的产物;高温同时促进了含石墨烯结构且分子量较大的碳团簇的形成.除此之外,还观察到了CH4,HCN,NH3和CO等小分子产物.本文用ReaxFF动力学方法模拟所得的气体产物以及含类似石墨烯结构的碳团簇与实际实验结果一致,说明ReaxFF动力学方法能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有机物高温热解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 热解 reaxff 反应动力学 环氧树脂
原文传递
典型烟煤热解机理的反应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秀霞 吕晓雪 +2 位作者 肖美华 林日亿 周志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5-1046,I0002,共13页
建立合理有效的烟煤大分子模型,采用基于反应力场(Reactive Force Field,ReaxFF)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1400-2600 K典型烟煤的热解过程,得出产物分布和中间自由基的演变历程。研究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焦炭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焦油产... 建立合理有效的烟煤大分子模型,采用基于反应力场(Reactive Force Field,ReaxFF)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1400-2600 K典型烟煤的热解过程,得出产物分布和中间自由基的演变历程。研究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焦炭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焦油产量的变化趋势与焦炭相反,热解气产量单调增加。煤在低温下热解主要发生一次反应,生成焦油自由基碎片和小分子气体;高温下焦油碎片的二次反应显著,生成含量较多但数量较少的焦炭及含量与数量较多的小分子气体。2000 K是一次反应向二次反应的温度转折点。在高温热解时,煤中的C与H逐渐迁移到焦炭和焦油中,而含氧官能团较为活跃,O逐渐迁移到热解气中。二次反应阶段,O最活泼,H次之,C最稳定。热解过程中最先产生的气体是H 2O;NH 3主要来源于二次反应;H 2S在二次反应阶段被消耗转化为其他产物;H 2产量最多,且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加,尤其在二次反应中大量生成,主要源于裂解产生的氢自由基碰撞和芳香结构的缩合。基于ReaxFF模拟结果得到煤热解失重活化能为39.45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煤 热解 焦炭 焦油 活化能 reaxff
下载PDF
聚酰亚胺高温裂解机理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5
5
作者 鲁旭 韩帅 +3 位作者 李庆民 黄旭炜 王学磊 王高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3,共10页
聚酰亚胺(PI)由于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在固态变压器、变频调速电机等电力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而高温下化学键断裂是其绝缘失效的主要原因。基于ReaxFF的分子模拟方法,对PI分子模型进行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原子层面揭示其高温裂解机理。... 聚酰亚胺(PI)由于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在固态变压器、变频调速电机等电力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而高温下化学键断裂是其绝缘失效的主要原因。基于ReaxFF的分子模拟方法,对PI分子模型进行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原子层面揭示其高温裂解机理。以聚合度为4的PI分子为例,应用基于反应力场(ReaxFF)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高温下PI的初始裂解、裂解过程中微观动态反应路径以及主要产物形成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PI高温下绝缘失效微观机理。结果表明:PI分子初始断键为酰亚胺环上C-N键,连接两苯环的C-N键断裂是PI分子主链断裂的主要原因;CO_2和CN是PI高温裂解的主要产物,CO_2与CN的形成均与酰亚胺环中的C-N键断裂有关;主链断裂引起的聚合度减小和酰亚胺环断裂产生的CO_2等小分子物质共同导致PI高温下绝缘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反应力场 高温裂解 微观机理 反应分子动力学 化学键断裂
下载PDF
水分子对α相CL-20热分解机理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力 陈朗 +1 位作者 王晨 伍俊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5-1153,共9页
研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晶体不同晶型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机理,对于深入认识含能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冲击起爆、冲击点火和爆轰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反应力场,研究水分子在纯α相CL-20及其水合物的晶体结构中数量随时间的变换... 研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晶体不同晶型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机理,对于深入认识含能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冲击起爆、冲击点火和爆轰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反应力场,研究水分子在纯α相CL-20及其水合物的晶体结构中数量随时间的变换,分析水分子对两种体系的初始分解和第二阶段的分解路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L-20分子的初始分解路径与水分子无关,第二阶段的分解反应与水分子有关.在低温(T<1500K)下,水分子对两种体系没有影响,二者的初始分解路径均为N―NO2键生成NO2自由基;在1500K≤T≤2500K时,水分子作为反应物或与NO2、OH自由基等组成催化体系,生成O2、H2O2等产物,加速水合物体系在高温下的第二阶段反应,使得高温下水合物体系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生成的NO2自由基的数量比纯CL-20体系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生成的NO2自由基的数量大;在T>2500K时,水分子的催化反应抑制CL-20初始分解反应,使得在3000K时纯CL-20体系的反应速率大于水合物体系中CL-20的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水分子 热分解 反应路径 催化体系 reaxff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HMX不同晶型热膨胀特性及相变的ReaxFF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婷婷 黄风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26-436,共11页
HMX(octahydro-1,3,5,7-tetranitro-1,3,5,7-tetrazocine)晶体不同晶型对温度的响应对于深入认识含能材料在外加载荷下的感度、稳定性、相变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eaxFF-lg势函数和等温等压分子动力学(NPT-MD)方法,研究了β-,δ-和α-HM... HMX(octahydro-1,3,5,7-tetranitro-1,3,5,7-tetrazocine)晶体不同晶型对温度的响应对于深入认识含能材料在外加载荷下的感度、稳定性、相变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eaxFF-lg势函数和等温等压分子动力学(NPT-MD)方法,研究了β-,δ-和α-HMX三种固态晶型在T=303—503K内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结果表明,ReaxFF-lg势函数能够合理地描述HMX晶体的热膨胀行为,计算得到的晶体结构和热膨胀系数与实验数据比较符合.三种晶型的线膨胀系数表明,β-HMX晶体具有明显的热膨胀各向异性;δ-HMX晶体c轴的热膨胀特性与a,b轴略有不同;α-HMX晶体三个方向的热膨胀特性基本相同.三种晶型的体膨胀系数为δ-HMX>α-HMX>β-HMX,表明δ-HMX晶体对温度最敏感,这可能是δ-HMX晶体具有更高感度的原因.在T=443K时,β-HMX晶体的晶胞参数突变,且部分分子构型由"椅式"转变为"船式-椅式".采用两相热力学模型(2PT)得到的亥姆赫兹自由能表明,β-HMX晶体在T=423—443K时发生相变.β-,δ-和α-HMX晶体分别在T=303—423K,T=443—503K和T=363—423K内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 热膨胀 相变 reaxff
原文传递
TNT高温热解及含碳团簇形成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海 董晓 何远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40,共9页
ReaxFF-MD模拟三硝基甲苯(TNT)高温热解显示增加了伦敦耗散力项(Elg)的ReaxFF/lg势函数在含能材料平衡密度计算方面具有优越性.产物识别分析得出TNT热解的主要产物为NO2、NO、H2O、N2、CO2、CO、OH以及HONO,且最终产物为H2O、N2和CO2.使... ReaxFF-MD模拟三硝基甲苯(TNT)高温热解显示增加了伦敦耗散力项(Elg)的ReaxFF/lg势函数在含能材料平衡密度计算方面具有优越性.产物识别分析得出TNT热解的主要产物为NO2、NO、H2O、N2、CO2、CO、OH以及HONO,且最终产物为H2O、N2和CO2.使用ReaxFF势函数模拟同样过程进行比较性分析显示,在主要产物和最终产物方面与ReaxFF/lg作用结果具有一致性,但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表现出一些差异.orthoNO2键断裂和C―NO2→C―ONO重排布-断裂形成NO2和NO是TNT热解的主要初级反应,且前者产生速率大于后者,NO2和NO形成后很快参与次级反应并最终形成N2.高温热解中形成OH等小分子会促进H2O的形成.环上基团相互反应或直接脱落后,主环间C―C键才发生断裂,但温度升高会加快主环断裂,并进一步分解形成CO2,这也是高温条件下CO2分布产生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当晶胞中的TNT分子几乎完全分解时,系统的势能开始明显衰减.与温度相比,密度对热解中最大含碳团簇形成的影响更明显.并且,模拟结果显示,在TNT完全分解前已经出现含碳中间体的聚合现象.此项工作表明使用ReaxFF/lg反应力场研究TNT高温热解可以提供具体的动力学和化学方面的信息,并有助于理解含能材料的爆轰问题并可进行安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T 高温热解 reaxff IG 含碳团簇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CL20-TNT共晶高温热解的ReaxFF/lg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海 李启楷 何远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79-487,共9页
ReaxFF/lg势函数是在ReaxFF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范德华引力的描述,因此可以更好地用于描述晶体密度和结构,而含能材料密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爆轰的宏观性质(如爆速、反应区宽度、能量输出结构等).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力场分析了高温条件... ReaxFF/lg势函数是在ReaxFF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范德华引力的描述,因此可以更好地用于描述晶体密度和结构,而含能材料密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爆轰的宏观性质(如爆速、反应区宽度、能量输出结构等).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力场分析了高温条件下凝聚相CL20-TNT共晶的初始分解情况,并通过简单的指数函数拟合势能演化曲线获得了平衡和诱导期以及整体反应时间,随后通过反应速率方程得到了共晶热解的活化能Ea(185.052kJ/mol).CL20-TNT共晶热解过程中CL20分子均在TNT之前分解完毕,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TNT的分解速率明显加快,温度越高二者完全分解所需的时间越接近.有限时间步长下的产物识别分析显示主要产物为NO2,NO,CO2,N2,H2O,HON,HNO3.NO2是C NO2和N NO2键均裂共同贡献的结果,其产量快速地增加,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此过程伴随着NO2参与其他反应使得NO2中的N原子进入到其他的含N分子中.次要产物主要为CO,N2O,N2O5,CHO.N2O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使其分布有着剧烈的波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结构 高温热解 reaxff lg势函数 分子动力学
原文传递
4-甲基六氢苯酐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热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苑吉河 张曦 +5 位作者 李新田 赫树开 曾晓哲 岳运奇 于小雨 李志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29,共6页
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4-甲基六氢苯酐(4-MHHPA)固化的双酚A型环树脂(DGEBA)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特性。结果表明:C-O的断裂是环氧树脂热解主要的引发反应,CO2、HCHO、CO、H2O是环氧树脂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小分子气态产物。CO和H2O... 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4-甲基六氢苯酐(4-MHHPA)固化的双酚A型环树脂(DGEBA)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特性。结果表明:C-O的断裂是环氧树脂热解主要的引发反应,CO2、HCHO、CO、H2O是环氧树脂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小分子气态产物。CO和H2O的分子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CO2的分子数量反而减少,高温条件下有利于CO和H2O的形成。根据分子模拟轨迹,阐述了CO2和H2O的形成机理。SF6背景下热解实验结果显示,330℃时采集到明显的CO2谐波吸收信号,温度高于400℃之后H2O的谐波吸收信号明显增大,H2O的产出时间明显滞后于CO2,与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reaxff 热解 双酚A型环氧树脂
下载PDF
煤颗粒燃烧过程氧化机理及有机氮转化的分子模拟:以宁东红石湾煤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慧芳 关海莲 +5 位作者 李平 夏英 王凤 徐文静 白红存 郭庆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9-810,共12页
煤燃烧是煤炭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煤燃烧的机理,系统把握反应条件的影响,揭示含氮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路径对于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前期构建的宁东红石湾煤分子结构模型为基础,采用反应分子动... 煤燃烧是煤炭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煤燃烧的机理,系统把握反应条件的影响,揭示含氮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路径对于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前期构建的宁东红石湾煤分子结构模型为基础,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煤大分子结构聚集态模型进行燃烧反应模拟,考察化学当量比和反应温度对燃烧过程中结构演变、燃烧反应物和产物的影响,探究有机氮转化路径。研究发现,随着反应不断进行,煤结构的断裂变化非常明显。不同化学当量比和不同温度下煤燃烧的结果表明,化学当量比越大、燃烧温度越高时,O2分子消耗速度越快,CO2的生成量也越多。对燃煤过程中含氮气体分子数量的分析表明,HCN是重要的含氮中间产物,NO、NO2是主要含氮气体产物。本研究还建立了煤燃烧过程中有机氮的转化路径,获得了HCN、NO和NO2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reaxff MD NOx 氮转化 煤燃烧
下载PDF
基于ReaxFF的不黏煤燃烧过程中自由基及主要燃烧产物生成规律研究
12
作者 王银辉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9,共10页
为了探究不黏煤燃烧过程中自由基及主要燃烧产物生成规律,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核磁共振谱(^(13)C NMR)实验方法,对不黏煤进行表征分析,构建了分子式为C_(208)H_(199)O_(23)N_(3)S的不黏煤分子模型。在不同O_(2)分子数与温度条件... 为了探究不黏煤燃烧过程中自由基及主要燃烧产物生成规律,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核磁共振谱(^(13)C NMR)实验方法,对不黏煤进行表征分析,构建了分子式为C_(208)H_(199)O_(23)N_(3)S的不黏煤分子模型。在不同O_(2)分子数与温度条件下,应用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方法进行不黏煤的燃烧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其燃烧过程中自由基与主要产物的生成与消耗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消耗OH自由基主要反应的总次数为1906次,消耗H自由基与O自由基的总次数分别为3733、2033次,提高温度和O_(2)分子数使得相对稳定的OH自由基产量峰值增幅更大,H自由基与O自由基的产量峰值增幅相对较小;消耗CO_(2)主要反应的总次数为1781次,低于消耗CO与H_(2)O主要反应总次数,提高温度和O_(2)分子数使得相对稳定的CO_(2)产量峰值增幅更大。提高O_(2)分子数对H_(2)O的产量峰值影响呈现先促进再抑制的趋势;H自由基、O自由基及OH自由基主要由小分子化合物或其他自由基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自由基聚合或小分子化合物分解反应是CO、CO_(2)及H_(2)O生成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分子模型 reaxff MD 燃烧势能 自由基 煤燃烧产物
下载PDF
RDX及其衍生物高温热解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莉娟 姚倩 +3 位作者 王静波 李泽荣 朱权 李象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5-754,共10页
本文采用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RDX及其衍生物晶体在高温条件下(2000、2500和3000 K)的热分解机理以及主要产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RDX及其衍生物晶体热解的第一步反应均为N―NO_2键断裂生成NO_2分子,随后反应由于六... 本文采用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RDX及其衍生物晶体在高温条件下(2000、2500和3000 K)的热分解机理以及主要产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RDX及其衍生物晶体热解的第一步反应均为N―NO_2键断裂生成NO_2分子,随后反应由于六元环上和侧链基团的不同导致侧链脱除或开环反应的顺序不同。在这四种单胞体系热解中,NO_2和NO分子为共同的中间产物,形成之后迅速发生次级反应并最终生成N_2。各体系热解终产物一致,均为N_2、H_2O和CO_2,其中N_2分子数最多,大于20个。由于原始分子结构和组成中C/N比、H/O比的不同,各体系热解后H_2O和CO_2分子数目相差较大。不同温度下,各单胞体系热分解生成的最大含碳团簇中C原子数均较小。在进一步超胞体系的模拟中,RDX和RDX-D2体系生成的含碳团簇中C原子数分别达到约30和16个,远高于单胞模拟,且受温度影响较大;而RDX-D1和RDX-D3单胞或超胞模拟结果相近,均未生成含碳团簇,仅存在小分子含碳碎片。因此,初始分子的结构和元素比对含碳团簇的生成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及其衍生物 高温热分解 reaxff 含碳团簇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钙催化苯酚反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洪迪昆 操政 +2 位作者 杨昌敏 刘亮 郭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88-1794,共7页
钙催化煤热解焦油二次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通过实验研究手段难以深入探究其机理。采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钙对焦油模型化合物苯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提高了苯酚的反应速率,促进了苯酚向气体产物、重质焦油和... 钙催化煤热解焦油二次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通过实验研究手段难以深入探究其机理。采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钙对焦油模型化合物苯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提高了苯酚的反应速率,促进了苯酚向气体产物、重质焦油和焦炭产物转化。在较低温度下,没有发现与气体产物键结的钙,钙主要迁移转化到重质焦油和焦炭产物中,促进了苯酚的缩聚反应。在较高温度下,有大量的钙与气体产物键结,促进了苯酚的裂解反应,提高了H_2的生成量,但对CO的生成几乎没有影响。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钙对苯酚裂解反应的活化能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了苯酚缩聚反应的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苯酚 催化 reaxff 动力学
下载PDF
ReaxFF方法研究的褐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机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凤 李光跃 +2 位作者 卢金荣 李莹莹 梁英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ReaxFF(reactive force field,活性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褐煤在1000K^2 000K下的热解过程,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搜寻到了噻吩、硫酚和硫醚中硫元素迁移的基元反应以及热解产物中硫原子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 采用ReaxFF(reactive force field,活性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褐煤在1000K^2 000K下的热解过程,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搜寻到了噻吩、硫酚和硫醚中硫元素迁移的基元反应以及热解产物中硫原子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热解温度是影响热解产物中硫元素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温会抑制硫从褐煤中逸出.在热解过程中,噻吩、硫酚和硫醚中的硫原子会通过硫自由基中间体进行相互转化.在热解结束时大多数硫原子以噻吩和硫醚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模型 reaxff 热解 硫迁移
下载PDF
基于MVVM的ReaxFF MD模拟的化学反应数据系统的建立
16
作者 魏财熠 夏诏杰 +3 位作者 李晓霞 郑默 任春醒 李双明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期1-7,25,共8页
基于反应力场(reactive force field,ReaxFF)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分析具有挑战性。国际首个ReaxFF MD化学反应分析及可视化工具VARxMD(visu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ReaxFF molecular dynamics)可自动生成不同时刻之间完整的化... 基于反应力场(reactive force field,ReaxFF)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分析具有挑战性。国际首个ReaxFF MD化学反应分析及可视化工具VARxMD(visu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ReaxFF molecular dynamics)可自动生成不同时刻之间完整的化学反应列表,通过物种检索进一步对反应路径进行分类。但VARxMD目前的反应分析针对的是某一确定条件下单一的ReaxFF MD模拟轨迹,利用VARxMD分析获得一次模拟的完整反应列表需要消耗大量计算资源和时间。本文提出基于数据库来储存VARxMD反应分析结果数据,基于数据库检索进一步分析反应的思路,并采用MVVM(model-view-view model)的系统设计模式、结合渐进式框架Vue.js建立了ReaxFF MD模拟的化学反应数据系统ReaxMDDB(reaction database of ReaxFF MD simulation)。系统应用于多个RP-3模型热解和氧化模拟反应数据的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多个ReaxFF MD模拟的详细反应的统一分析和化学反应的2D分子结构显示,而且可永久保存模拟获得的反应数据集以备后续进一步分析反应机理。ReaxMDDB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为认识不同反应模拟所揭示的共性化学反应机理提供了方便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数据库 反应分子动力学 化学信息学 MVVM reaxff MD
下载PDF
基于ReaxFF模拟的正戊烷热分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霍二光 刘朝 +2 位作者 李期斌 王述昆 辛立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7,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ReaxFF力场对正戊烷的热分解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热分解的起始反应路径、温度对热分解的影响,并对正戊烷热分解进行了一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正戊烷热分解的起始反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碳碳单键断裂,另一类为碳氢...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ReaxFF力场对正戊烷的热分解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热分解的起始反应路径、温度对热分解的影响,并对正戊烷热分解进行了一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正戊烷热分解的起始反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碳碳单键断裂,另一类为碳氢键断裂,其中C2-C3键断裂是主要的起始反应路径。正戊烷热分解的主要产物为氢气、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丙烷和丙烯。经过一级动力学计算得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224.4 kJ·mol^-1和3.1324×10^14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戊烷 热分解 reaxff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ReaxFF MD模拟的生物质三组分共热解气相产物析出特性研究
18
作者 徐思佳 胡雨燕 +1 位作者 胡维杰 张鹏飞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6,共14页
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生物热解技术是研究热点之一,从分子尺度上理解热解过程和产物析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模拟结合热重(TG)分析和微型热解实验,研究了生物质三... 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生物热解技术是研究热点之一,从分子尺度上理解热解过程和产物析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模拟结合热重(TG)分析和微型热解实验,研究了生物质三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共热解行为和气相产物析出特性。结果表明:ReaxFF MD模拟得到的三组分单独热解及共热解过程的热失重特性与TG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基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共热解的活化能实际值比线性叠加的理论值降低约14.67%,表明共热解对化学键的断裂具有正向协同效应;在三组分共热解过程中,低温下析出气体主要为水蒸气(H_(2)O)、二氧化碳(CO_(2))、甲酸乙酯(C_(3)H_(6)O_(2))和呋喃(C_(4)H_(4)O),来自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解,而在高温下,主要析出气体变为甲烷(CH_(4))、一氧化碳(CO)和氢气(H_(2)),源自木质素热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单独热解时,无机气体按产率由大到小排序为:H_(2)O,CO_(2),CO,H_(2),对于木质素热解,无机气体按产率排序则变为:H_(2)O,CO,CO_(2),H_(2),三组分共热解时无机气体产率排序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热解时无机气体产率排序一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分别促进木质素热解产生CH_(4),三组分共热解则促进乙酸(C_(2)H_(4)O_(2))裂解和甲醛(CH_(2)O)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xff 生物质 共热解 协同效应 动力学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相互作用及反应路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9
作者 陈松岳 吕鹏 《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11-320,共10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氧化石墨烯(GO)和聚酰亚胺(PI)的模型,探究了GO/PI复合体系中的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在2873、3073和3273 K温度下GO与PI之间的反应路径。通过分析相互作用构型演变过程、时间/相互作用能曲线和温度/相互作...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氧化石墨烯(GO)和聚酰亚胺(PI)的模型,探究了GO/PI复合体系中的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在2873、3073和3273 K温度下GO与PI之间的反应路径。通过分析相互作用构型演变过程、时间/相互作用能曲线和温度/相互作用能曲线,揭示了GO与PI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这主要源于它们都具有sp2杂化的π共轭结构。ReaxFF分子动力学模拟了GO/PI复合体系在高温下可能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在高温下GO转变为还原GO(rGO),PI发生热解并主要引发酰胺键的断裂,形成的碳团簇碎片上的N、O活性点位与rGO发生共价键连接,并进一步促成rGO边缘新结晶碳簇的形成。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GO/PI复合体系中rGO的结晶度的增加,对rGO上的元素及碳环数量进行了分析显示rGO上新增的6元环数量由2873 K的142.1%增加到3273 K的195.3%。该研究揭示了GO/PI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反应的过程,为研究高性能石墨烯膜的制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酰亚胺 分子动力学 界面 reaxff
下载PDF
Thermal-oxidation mechanism of dioctyl adipate base oil 被引量:8
20
作者 Xuzheng QIAN Yaling XIANG +3 位作者 Hongfei SHANG Bingxue CHENG Shengpeng ZHAN Jian LI 《Friction》 CSCD 2016年第1期29-38,共10页
The ester base oil of dioctyl adipate (DOA) was oxidized in an oven at 200 degrees C for 30 h, and variations in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oxidation mecha... The ester base oil of dioctyl adipate (DOA) was oxidized in an oven at 200 degrees C for 30 h, and variations in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oxidation mechanism, the thermal-oxidation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the thermal-oxidation process was simulated using visual reactive force field molecular dynamics (ReaxFF M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otal acid number (TA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14% carboxylic acids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monoesters.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improved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ongly polar carboxylic acids. Additionally, the increase in kinematic viscosity was limited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ization products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mal-oxidative degrad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s were proposed by combining ReaxFF MD simulations and GC-MS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octyl adipate GC-M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reaxff M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