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瘦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劭宏 马雪梅 +2 位作者 谷俊朝 张忠涛 王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研究瘦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雌、孕激素受体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而揭示瘦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系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分为对照组、瘦素组和雌激素组。给药后用MTT法... 目的:研究瘦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雌、孕激素受体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而揭示瘦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系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分为对照组、瘦素组和雌激素组。给药后用MTT法测570nm分光光度值。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各组雌、孕激素受体及VEG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瘦素可以呈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MCF-7细胞增殖,并上调细胞中雌、孕激素受体及VEGF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瘦素有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该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其上调雌、孕激素受体与VEGF的表达有关。为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瘦素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VEGF
下载PDF
抑癌基因LKB1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娟 李萍萍 +2 位作者 刘洁 周灿 刘培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20期3184-3189,共6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LKB1对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8例乳腺癌组织中LKB1、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且利用GEPIA数据库验证实验结果;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LKB1...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LKB1对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8例乳腺癌组织中LKB1、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且利用GEPIA数据库验证实验结果;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LKB1基因与ER/PR阳性的Luminal A/B亚型乳腺癌预后之间相关性;运用实时定量PCR、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LKB1在他莫昔芬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定位;运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他莫昔芬对LKB1表达及定位的影响。结果:在乳腺癌中LKB1与ER/PR的表达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ER/PR(+++)和ER/PR(+)两组间LKB1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LKB1的表达量与乳腺癌预后呈现正相关性,在Luminal A/B亚型的乳腺癌中LKB1表达越低其预后越差;在他莫昔芬耐药细胞系及对照细胞中LKB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耐药细胞中LKB1的定位发生了从细胞质向细胞核的移行;在体外他莫昔芬能够诱导LKB1表达并且促进LKB1从细胞质向细胞核的移行。结论:在Luminal A/B亚型的乳腺癌中,LKB1的低表达是一种不良预后的指标,并且该蛋白从细胞质向细胞核的移行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密切相关,而耐药与蛋白的表达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因子LKB1 他莫昔芬耐药 乳腺癌
下载PDF
细丝蛋白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 胡惠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3期2309-2312,共4页
目的分析细丝蛋白A(FLN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乳腺癌、30例非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中FL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观察FLNa、T... 目的分析细丝蛋白A(FLN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乳腺癌、30例非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中FL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观察FLNa、TGF-β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乳腺癌组织中FLNa和TGF-β1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 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L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8%(50/88),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8%(57/88)。肿瘤组织中FL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P<0.05)。FLNa和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及ER、PR状态无关。FLNa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其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同时TGF-β1蛋白的表达还与HER2状态相关(P<0.05);TGF-β1蛋白的表达也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而FL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1,P=0.048)。结论 FLNa和TGF-β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处于活化状态,联合检测FLNa和TGF-β1蛋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丝蛋白A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组织芯片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水平对乳癌患者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李秀梅 陈育民 +3 位作者 门金娥 苏安英 宋宏瑛 谷俊霞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408-409,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受体 (SIL - 2 R)与乳癌诊断、病情分析及疗效评价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 (双抗体夹心法 )对乳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受体 (SIL - 2 R)进行测定。结果 :乳癌患者 SIL - 2 R...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受体 (SIL - 2 R)与乳癌诊断、病情分析及疗效评价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 (双抗体夹心法 )对乳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受体 (SIL - 2 R)进行测定。结果 :乳癌患者 SIL - 2 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P<0 .0 0 1) ,乳癌患者手术后血清 SIL - 2 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 .0 1) ,乳癌转移患者治疗前 SIL - 2 R显著高于无转移患者 (P<0 .0 0 1) ,乳癌患者化疗三周再行手术 ,血清 SIL - 2 R水平较单独手术治疗显著降低 (P<0 .0 5 )。三年随访发现 ,乳癌患者中治疗前 SIL - 2 R水平 10 0 0 u/ ml以上的病人 ,术前化疗组三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 ,二者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此项研究对乳癌诊断、病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 双抗体夹心法 乳腺癌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乳腺癌化疗中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徐清亮 房黎亚 +2 位作者 赵春武 赵学良 孙伟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CSF)对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乳腺癌术后行TE/TEC方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行化疗前均给予“地塞米松片”、“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化疗结束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CSF)对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乳腺癌术后行TE/TEC方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行化疗前均给予“地塞米松片”、“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化疗结束24~48h后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 观测2组患者血常规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febrile neutropenia ,FN)的发生率,并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F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术后行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乳腺肿瘤 骨髓抑制 化疗
下载PDF
HIF-1α,VEGF的表达及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6
作者 刘锦 李贵新 +3 位作者 路中 孙秀梅 魏素臻 马长庚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6-68,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纤维腺瘤、...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纤维腺瘤、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 α蛋白在乳腺纤维腺瘤、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几乎无表达,乳腺导管原位癌中阳性率46.67%(14/30),导管癌早期浸润中63.33%(19/30),浸润性乳腺癌中76.67%(23/30);乳腺癌中VEGF阳性率67.78%(61/90);乳腺癌中HIF-1α表达与VEGF(r=0.64,P<0.01)呈正相关,与c-erbB-2正相关(r=0.276,P<0.01);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上调,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结论HIF-1 α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HIF-1α可能成为早期诊断乳腺癌、预测其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乳腺癌不同切除方法与腋窝淋巴结清扫状况分析
7
作者 陈伟光 李梅 李艳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5期36-37,4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切除方法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采用常规(Ⅰ式)及劈开胸大肌(Ⅱ式)两种不同改良根治术切除乳腺癌各68例,术后对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切除方法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采用常规(Ⅰ式)及劈开胸大肌(Ⅱ式)两种不同改良根治术切除乳腺癌各68例,术后对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在腋窝Ⅲ级水平转移淋巴结的清扫及术后出现患侧上肢肿胀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上肢肿胀情况经治疗后可早期消失。结论Ⅱ式手术方式能清扫更多腋窝Ⅲ级水平转移淋巴结,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其术后并发症可经治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治疗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附30例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陆永文 符云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X线钼靶摄影、超声、CT、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优缺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钼靶摄影、超声、CT、MRI影像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癌,结合文献复习各种类型乳腺癌的影像特点,对比分析上述各类检查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X线钼靶摄影、超声、CT、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优缺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钼靶摄影、超声、CT、MRI影像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癌,结合文献复习各种类型乳腺癌的影像特点,对比分析上述各类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40-59岁为乳腺癌高发年龄组25例(83%),发病部位以外上象限为多见20例(67%),22例病理结果为浸润型导管癌,占全部病例70%。本组30例均行X线钼靶、超声、CT、MRI四项检查。结论:X线钼靶、超声、CT、MRI等一系列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各具特点,优势互补,综合分析各类影像表现,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影像检查方法,对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乳腺癌诊断正确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学 X线钼靶 超声 CT MRI
下载PDF
壮骨镇痛胶囊对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抑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柳景红 何迎春 +2 位作者 曹建雄 田道法 何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壮骨镇痛胶囊对高转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制备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浆对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法测定其对MDA-MB-231细胞迁移... 目的研究壮骨镇痛胶囊对高转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制备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浆对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法测定其对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当正常大鼠血浆浓度≤15.0%时,对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浓度在5.0%~15.0%范围内,对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该药对MDA-MB-231细胞的最高非毒性浓度为2.5%;当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浓度为5.0%和1.25%时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含药血浆浓度为0.63%时对细胞迁移无显著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15.0%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且其作用与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镇痛胶囊 含药血浆 乳腺癌细胞 增殖 迁移 大鼠 骨碎补 莪术 穿山甲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琼玉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2067-206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按化疗时建立静脉通道给药方法不同分为PICC组(21例)和对照组(70例...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按化疗时建立静脉通道给药方法不同分为PICC组(21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在化疗静脉通道静脉炎、药物外渗及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ICC组静脉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中,能明显减少静脉炎、药物外渗的发生,且不增加感染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乳腺癌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