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政治文明之现实创造性与历史惰性
1
作者 曾凡远 赵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对待传统政治文明的态度上,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在当下的学界非常有影响:要么只见其历史惰性而一概否定; 要么只见传统之锦绣,深怀敬仰并对之一往情深。一分为二的世界观古已有之,并非创新。但是,在形而上学的传统观依旧盛行的情况下,客... 在对待传统政治文明的态度上,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在当下的学界非常有影响:要么只见其历史惰性而一概否定; 要么只见传统之锦绣,深怀敬仰并对之一往情深。一分为二的世界观古已有之,并非创新。但是,在形而上学的传统观依旧盛行的情况下,客观估量传统政治文化之现实性价值及其反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惰性,依旧是一个常识意义上的“新”视角,有着不可忽略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明 现实创造性 历史惰性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教师职业伦理精神之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迟成勇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2期24-28,40,共6页
建构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教师职业伦理精神,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教师职业伦理精神主要有:仁爱精神与责任精神之融合、功利精神与奉献精神之统一、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之合一及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之... 建构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教师职业伦理精神,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教师职业伦理精神主要有:仁爱精神与责任精神之融合、功利精神与奉献精神之统一、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之合一及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之结合。教师职业伦理精神,是当代中国教育伦理精神的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应用。新型的教师职业伦理精神对提高教师职业精神境界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教师职业伦理精神 仁爱精神与责任精神 功利精神与奉献精神 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 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
下载PDF
论吴组缃的现实主义创作策略
3
作者 向贵云 刘卫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7-99,共3页
侧面描写现实斗争以回避陌生题材,以貌似"客观主义"的叙事策略增强作品的客观真实性,辩证吸收化用西方"人物典型"理论进而提炼出"活的典型"这一创作观点,吴组缃由此巧妙捍卫了现实主义的尊严。20世纪三... 侧面描写现实斗争以回避陌生题材,以貌似"客观主义"的叙事策略增强作品的客观真实性,辩证吸收化用西方"人物典型"理论进而提炼出"活的典型"这一创作观点,吴组缃由此巧妙捍卫了现实主义的尊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被理想化、浪漫化、概念化、类型化,沦为伪现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组缃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