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1
作者 彭跃莲 刘忠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3-69,共7页
根据膜组件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将MBR分为三组,即分离膜生物反应器,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和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本文对这三类反应器原理、优缺点、应用范围、进展和前景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MBR 应用 废水处理 分类 原理
下载PDF
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保护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99
2
作者 王希舟 陈鑫 +1 位作者 罗龙 甘德强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9,共5页
分布式发电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系统的潮流分布和短路电流分布。现有的配电保护必须进行调整与改变才能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发挥分布式发电应有的优越性。通过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系统保护、重合闸的影响分析,提出利用电抗器高阻抗值... 分布式发电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系统的潮流分布和短路电流分布。现有的配电保护必须进行调整与改变才能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发挥分布式发电应有的优越性。通过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系统保护、重合闸的影响分析,提出利用电抗器高阻抗值的特性,限制分布式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从而有效地解决分布式电源与保护之间的协调性问题。通过对一个实例的电抗器的计算和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配电网保护 电抗器
下载PDF
电解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3
作者 宋卫锋 倪亚明 何德文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回顾了电解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对其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 ,并指出了今后电解法水处理的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电解 水处理 废水处理 复极性固定床电极 电解反应器
下载PDF
有机废水处理生物制氢技术 被引量:73
4
作者 任南琪 王宝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研究了利用有机废水发酵作用制取廉价氢气技术,并研制出厌氧活性污泥高效生物制氢反应器。以白脱糖、糖蜜和淀粉为供氢体,最大产氢能力达10.4m ̄3H_2/m ̄3反应器·d,发酵气中仅含48%H_2和52%CO_2。该... 研究了利用有机废水发酵作用制取廉价氢气技术,并研制出厌氧活性污泥高效生物制氢反应器。以白脱糖、糖蜜和淀粉为供氢体,最大产氢能力达10.4m ̄3H_2/m ̄3反应器·d,发酵气中仅含48%H_2和52%CO_2。该项技术已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反应器 发酵 废水处理 有机废水
下载PDF
n-TiO_2光催化机理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5
作者 彭晓春 陈新庚 +1 位作者 黄鹄 李明光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对半导体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机理、载体形式、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概述。并就其在废水处理。
关键词 催化机理 应用 研究进展 n-TiO2 光催化 载体 反应器 环境保护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6
作者 张翼 于婷 +1 位作者 毕永慧 张玉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55-1161,共7页
概述了含油废水的特征,对比分析了气浮法、絮凝法、膜分离法、生物法等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及其相应的优势和不足。重点评述了几种处理含油废水的新方法(如电化学法等)及几种联合工艺的特性,对电催化技术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及应... 概述了含油废水的特征,对比分析了气浮法、絮凝法、膜分离法、生物法等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及其相应的优势和不足。重点评述了几种处理含油废水的新方法(如电化学法等)及几种联合工艺的特性,对电催化技术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出预测。最后分析了电催化法等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潜力,指出电催化法处理含油废水的工业应用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法 含油废水 电极 反应器
下载PDF
剩余污泥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46
7
作者 牛樱 陈季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0年第5期4-6,共3页
系统介绍了目前剩余污泥处理技术的一些进展 ,着重叙述了湿式氧化法、生物处理法、厌氧消化与热干燥等处理剩余污泥的技术 ,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湿式氧化法 剩余污泥处理 技术进展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噪声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69
8
作者 周兵 裴春明 +1 位作者 倪园 张建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47-1453,共7页
为掌握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厂界噪声水平,测量了站内变压器与电抗器的噪声水平及其频谱特性、衰减特性以及与功率负荷之间的关系。测量试验在正常运行及大负荷调试期间的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变电站进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 为掌握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厂界噪声水平,测量了站内变压器与电抗器的噪声水平及其频谱特性、衰减特性以及与功率负荷之间的关系。测量试验在正常运行及大负荷调试期间的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变电站进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变压器噪声以中低频噪声为主,受冷却风扇影响较大,且与功率负荷近似正相关。电抗器噪声能量集中在中心频率为100Hz的1/3倍频带上,与功率负荷关系较小。变压器和电抗器噪声随距离增加而较慢衰减,因此变压器和电抗器应远离声环境敏感区域。另外,通过该研究,确定了正常负荷下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的A计权声功率级分别约为103dB和97dB,并获得了声源的1/3倍频带声功率级参数,为变电站噪声预测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电抗器 频率 噪声预测 声压级 特高压
下载PDF
煤间接液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9
作者 孙启文 吴建民 +1 位作者 张宗森 庞利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共12页
介绍了煤经合成气间接液化合成液体燃料的原理及典型工艺。综述了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讨论了国内外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煤间接液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气化炉、费托合成反应器和费托合成催化剂... 介绍了煤经合成气间接液化合成液体燃料的原理及典型工艺。综述了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讨论了国内外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煤间接液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气化炉、费托合成反应器和费托合成催化剂,分析了煤间接液化的技术经济性以及对煤间接液化的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建设100万吨级以上工业化装置在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且100万吨级工业化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带动我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化技术和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间接液化 费托合成 反应器 催化剂
下载PDF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的开发Ⅰ.两段串联提升管反应器 被引量:36
10
作者 张建芳 山红红 +2 位作者 李正 钮根林 孙昱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6-69,共4页
两段串联提升管反应器是为适应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技术而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反应器。采用这种反应器可将现行提升管中的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分为两段进行 ,利用催化剂“性能接力”原理 ,使两段的反应更加有效 ;其次 ,由于采用两... 两段串联提升管反应器是为适应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技术而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反应器。采用这种反应器可将现行提升管中的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分为两段进行 ,利用催化剂“性能接力”原理 ,使两段的反应更加有效 ;其次 ,由于采用两段串联 ,可分别控制两段的反应条件 ,便于进行条件优化 ;并且使提升管反应器的流型更加接近活塞流 ,进一步减少返混。因而可以改善产品分布 ,大大提高转化率和液体产品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提升管 催化裂化 两段串联提升 炼油
下载PDF
多相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发展过程中反应器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4
11
作者 邢核 王怡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根据多相光催化反应器的发展历史 ,将多相光催化反应器分为传统的反应器、以机理研究为目的的反应器和以实用化研究为目的的反应器 ,着重介绍了以实用化研究为目的的多相光催化反应器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制及应用情况 .阐明了新型多相光... 根据多相光催化反应器的发展历史 ,将多相光催化反应器分为传统的反应器、以机理研究为目的的反应器和以实用化研究为目的的反应器 ,着重介绍了以实用化研究为目的的多相光催化反应器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制及应用情况 .阐明了新型多相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与设计是光催化氧化法实用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光催化氧化 反应器 水处理 污水处理
下载PDF
我国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现状 被引量:39
12
作者 刘荣厚 张春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4,共4页
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现有的热裂解液化装置、反应动力学模型、已检测出的不同原料裂解产生的生物油成分及其物理特性分析,提出了生物油精制的必要性和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液化 反应器
下载PDF
染料废水在旋转式光催化反应器中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桂兰 全燮 +3 位作者 杨凤林 薛大明 赵雅芝 陈景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9-81,共3页
采用旋转式光催化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探讨染料pH值,液层厚度,反应器转速,光照时间对脱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所试染料品种,pH6为最佳值,20min为最佳反应时间.液层厚度和反应器旋转速度对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反应有... 采用旋转式光催化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探讨染料pH值,液层厚度,反应器转速,光照时间对脱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所试染料品种,pH6为最佳值,20min为最佳反应时间.液层厚度和反应器旋转速度对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反应有一定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悬浮态TiO2时,偶氮染料的脱色率为98%,采用TiO2器壁固定时为78.5%~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染料 水处理 光催化氧化 降解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一起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的故障分析 被引量:50
14
作者 徐林峰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08年第2期50-54,共5页
通过对广东省一起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故障的分析和所进行的试验论证,发现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在运行时温度分布不均匀,存在局部过热现象,现用的温升试验方法不足以反映空心串联电抗器绕组的实际温升情况,建议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的温升试... 通过对广东省一起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故障的分析和所进行的试验论证,发现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在运行时温度分布不均匀,存在局部过热现象,现用的温升试验方法不足以反映空心串联电抗器绕组的实际温升情况,建议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的温升试验应检测电抗器绕组的最高温升,作为电抗器温升试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抗器 温升 局部过热
下载PDF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5
作者 刘荣厚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共5页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是在中温(500~650℃),高加热速率(104~105℃/s)和极短气体停留时间(小于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解,产物经快速冷却,可使中间液态产物分子在进一步断裂生成气体之前冷凝,从而得到高产量的生物油。该技...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是在中温(500~650℃),高加热速率(104~105℃/s)和极短气体停留时间(小于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解,产物经快速冷却,可使中间液态产物分子在进一步断裂生成气体之前冷凝,从而得到高产量的生物油。该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类型、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生物油特性、生物油的精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 生物油 反应器
下载PDF
锆合金在核工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6
作者 王旭峰 李中奎 +1 位作者 周军 田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4,共4页
综述了国际上锆合金在核工业中的应用概况及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在锆合金生产及研发中的现状,展望了未来我国锆合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锆合金 核工业 反应堆
下载PDF
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暂态特性仿真 被引量:42
17
作者 王黎明 方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89-2396,共8页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作为电力系统一次侧输入电压的传感设备已得到广泛运用,其性能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故障测距、监控等二次侧设备的正常工作。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由于CVT中含有电容及电感类的储能元件,因此其二次侧输出电压...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作为电力系统一次侧输入电压的传感设备已得到广泛运用,其性能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故障测距、监控等二次侧设备的正常工作。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由于CVT中含有电容及电感类的储能元件,因此其二次侧输出电压不能跟踪一次侧输入电压的变化,暂态过程可能延续数十ms,从而造成快速保护动作延迟,甚至出现不正确动作。为此,结合500kV电压等级的CVT实际参数值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该电压等级CVT的仿真模型,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其暂态特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暂态过程的影响,并基于仿真数据分析了暂态过程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故障时刻、不同电路参数时的暂态过程有很大的差异。该仿真结果对于设计实际产品、优化产品性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 暂态响应 电容分压器 等效电容 短路相角 电抗器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emoval of NO_x from simulated flue gas using acidic NaClO_2 solution 被引量:40
18
作者 Bal Rai Deshwal Si Hyun Lee +2 位作者 Jong Hyeon Jung Byung Hyun Shon Hyung Keun Le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3-38,共6页
The study on the removal of NOx from simulated flue gas has been carded out in a lab-scale bubbling reactor using acidic solutions of sodium chlorit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various pH values and inlet NO conce... The study on the removal of NOx from simulated flue gas has been carded out in a lab-scale bubbling reactor using acidic solutions of sodium chlorit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various pH values and inlet NO concentrations i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SO2 gas at 45℃. The effect of SO2 on NO oxidation and NO2 absorption was critically examined. The oxidative ability of sodium chlorite was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it was found to be a better oxidant at a pH less than 4. In acidic medium, sodium chlorite decomposed into C102 gas, which is believed to participate in NO oxidation as well as in NO2 absorption. A plausible NOx removal mechanism using acidic sodium chlorite solution has been postulated. A maximum NOx removal efficiency of about 81% has been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bbling reactor acidic sodium chlorite flue gas NOx removal
下载PDF
Improved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antineutrino disappearance at Daya Bay 被引量:38
19
作者 安丰鹏 安琪 +151 位作者 白景芝 A.B.Balantekin H.R.Band W.Beriguete M.Bishai S.Blyth R.L.Brown 曹国富 曹俊 R.Carr W.T.Chan 常劲帆 Y.Chang C.Chasman 陈和生 H.Y.Chen 陈申见 陈少敏 陈潇聪 陈晓辉 陈晓苏 陈羽 陈义学 J.J.Cherwinka 朱明中 J.P.Cummings 邓子艳 丁雅韵 M.V.Diwan E.Draeger 杜小峰 D.Dwyer W.R.Edwards S.R.Ely 方绍东 付金煜 付在伟 葛良全 R.L.Gi11 M.Gonchar 龚光华 宫辉 Y.A.Gornushkin 顾文强 关梦云 郭新恒 R.W.Hackenburg R.L.Hahn S.Hans 郝慧峰 何苗 贺青 K.M.Heeger 衡月昆 P.Hinrichs Y.K.Hor Y.B.Hsiung B.z.Hu 胡涛 黄翰雄 H.z.Huang 黄性涛 P.Huber V.Issakov z.Isvan D.E.Jaffe S.Jetter 季筱璐 季向盼 姜海静 焦健斌 R.A.Johnson 康丽 S.H.Kettell M.Kramer 关健强 郭文伟 郭人能 C.Y.Lai 赖万昌 W.H.Lai K.Lau L.Lebanowski J.Lee 雷瑞霆 R.Leitner 梁干庄 梁嘉怡 C.A.Lewis 李飞 李高嵩 李秋菊 李卫东 李小波 李小男 李学潜 李仪 李志斌 梁昊 林政儒 C.L.Lin S.K.Lin 林延畅 凌家杰 J.M.Link L.Littenberg B.R.Littlejohn D.W.Liu 刘金昌 刘江来 刘颖彪 陆昌国 路浩奇 陆永康 K.B.Luk 马秋梅 马续波 马骁妍 马宇蒨 K.T.McDonald M.C.McFarlane R.D.McKeown Y.Meng D.Mohapatra Y.Nakajima J.Napolitano D.Naumov I.Nemchenok 倪浩然 W.K.Ngai 聂阳波 宁哲 J.P.Ochoa-Ricoux A.Olshevski S.Patton V.Pec J.C.Peng L.E.Piilonen L.Pinsky 潘振声 齐法制 祁鸣 钱鑫 N.Raper 任杰 R.Rosero B.Roskovec 阮锡超 邵贝贝 师恺 H.Steiner 孙�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20,共20页
We report an improved measurement of the neutrino mixing angle θ13 from the Daya Bay Reactor Neutrino Experiment. We exclude a zero value for sin22θ13 with a significance of 7.7 standard deviations. Electron antineu... We report an improved measurement of the neutrino mixing angle θ13 from the Daya Bay Reactor Neutrino Experiment. We exclude a zero value for sin22θ13 with a significance of 7.7 standard deviations. Electron antineutrinos from six reactors of 2.9 GWm th were detected in six antineutrino detectors deployed in two near (flux-weighted baselines of 470 m and 576 m) and one far (1648 m) underground experimental halls. Using 139 days of data, 28909 (205308) electron antineutrino candidates were detected at the far hall (near halls). The ratio of the observed to the expected number of antineutrinos assuming no oscillations at the far hall is 0.944± 0.007(stat.) ± 0.003(syst.).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rates in six detectors finds sin22θ13=0.089± 0.010(stat.)±0.005(syst.) in a three-neutrino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ino oscillation neutrino mixing reactor Daya Bay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mixture ratio on anaerobic co-digestion with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and food waste of China 被引量:38
20
作者 Jia Lin Jiane Zuo +5 位作者 Lili Gan Peng Li Fenglin Liu Kaijun Wang Lei Chen Hainan G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403-1408,共6页
The biochemical methane potentials for typical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FVW) and food waste (FW) from a northern China city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were 0.30, 0.56 m3 CH4/kgVS (volatile solids) with biodegrad... The biochemical methane potentials for typical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FVW) and food waste (FW) from a northern China city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were 0.30, 0.56 m3 CH4/kgVS (volatile solids) with biodegradabilities of 59.3% and 83.6%, respectively. Individual anaerobic digestion testes of FVW and FW were conducted at the organic loading rate (OLR) of 3 kg VS/(m3-day) using a lab-scale continuous stirred-tank reactor at 35°C. FVW could be digested stably with the biogas production rate of 2.17 ma/(m3-day) and methane production yield of 0.42 m3 CH4/kg VS. However,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for FW was failed due to acids accumulation. The effects of FVW: FW ratio on co-digestion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at the same OLR. At FVW and FW mixing ratios of 2:1 and 1:1, the performance and operation of the digester were maintained stable, with no accumulation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 and ammonia. Changing the feed to a higher FW content in a ratio of FVW to FW 1:2,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VFAs concentration to 1100-1200 rag/L, and the methanogenesis was slightly inhibited. At the optimum mixture ratio 1:1 for co-digestion of FVW with FW, the methane production yield was 0.49 m3 CH4/kg VS, and the volatile solids and 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sCOD)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74.9% and 96.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erobic co-digestion biochemical methane potential continuous stirred-tank reactor (CSTR)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food was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