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8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玉簪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0
1
作者 张金政 张起源 +3 位作者 孙国峰 何卿 李晓东 刘洪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以东北玉簪和紫萼玉簪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玉簪干物质量、部分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和干旱程度的增加,干旱胁迫处理对2种玉簪干物质量、部分形态指标、叶绿... 以东北玉簪和紫萼玉簪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玉簪干物质量、部分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和干旱程度的增加,干旱胁迫处理对2种玉簪干物质量、部分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此外,干旱胁迫处理能够降低或显著降低2种玉簪的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蒸腾速率(T r),降低或升高胞间CO2浓度(C i);降低或显著降低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 v/F m)、光适应下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 v'/F m')、PSII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提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而干旱胁迫处理15或30 d后复水15 d,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30d的干旱胁迫未造成光合细胞器的不可逆损伤。2种玉簪相关生理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东北玉簪抗旱能力强于紫萼玉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 干旱胁迫 复水 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水稻分蘖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9
2
作者 郝树荣 郭相平 +4 位作者 王为木 张烈君 王琴 王青梅 刘展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9-152,共4页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形态、活力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减少根系干物质累积,根冠比、根系活力降低,单株根系条数下降,但平均根长大大增加;复水后根重、根系条数增加,根长在原有基...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形态、活力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减少根系干物质累积,根冠比、根系活力降低,单株根系条数下降,但平均根长大大增加;复水后根重、根系条数增加,根长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生长延伸,且根系活力大大增加、超过对照水平。表明分蘖期胁迫后复水对水稻根系形态和吸收功能均具有超越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复水 水稻 分蘖期 根系
下载PDF
不同叶型白三叶抗氧化保护及渗透调节生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55
3
作者 李州 彭燕 苏星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以大叶型和小叶型白三叶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通过测定2种叶型白三叶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鸟氨酸转氨酶(OAT)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甜菜碱)等... 以大叶型和小叶型白三叶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通过测定2种叶型白三叶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鸟氨酸转氨酶(OAT)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甜菜碱)等的生理变化,来探讨2种叶型白三叶耐旱机制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2种叶型白三叶叶片相对含水量都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鸟氨酸转氨酶活性急剧升高,渗透调节物质不断积累。但抗旱性较强的小叶型白三叶维持了显著低的膜脂过氧化,显著高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稳定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也显著高于大叶型白三叶。复水之后2种叶型白三叶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小叶型白三叶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叶型 干旱胁迫 复水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
下载PDF
水氮处理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4
4
作者 栗丽 洪坚平 +2 位作者 王宏庭 谢英荷 张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7-1373,共7页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水(0、900、1200、1500 m^3·hm^(-2))和施氮(0、90、150、210、270 kg·hm^(-2))处理对田间冬小麦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水(0、900、1200、1500 m^3·hm^(-2))和施氮(0、90、150、210、270 kg·hm^(-2))处理对田间冬小麦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量在0~150 kg·hm^(-2)时,冬小麦籽粒产量、氮吸收量和氮收获指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超过150 kg·hm^(-2)时不再显著增加;随灌水量的增加,冬小麦耗水量和整体水分利用效率增加,降水和土壤供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及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降水和灌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降低,土壤供水占耗水量的比例增加,整体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且均在施氮150、210和270kg·hm^(-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各因素,本试验条件下,生育期灌水1500 m^3·hm^(-2)、施氮150 kg·hm^(-2)的处理为产量和效益兼优的最佳水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 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阶段干旱及复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光合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3
5
作者 李彦彬 朱亚南 +1 位作者 李道西 高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8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光合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品种"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设置轻度干旱(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60%~70%)、中度干...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光合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品种"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设置轻度干旱(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60%~70%)、中度干旱(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50%~60%)和重度干旱(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40%~50%),和全生育期充分供水(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70%~80%,CK)4个水平,对比分析了不同阶段受旱及复水条件下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指标变化过程。【结果】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对小麦的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拔节期为株高和叶面积的需水敏感期,株高较CK下降了18.6%和29.0%,叶面积较CK下降了18.2%和49.5%;水分胁迫处理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CK差异显著,复水后,轻度水分胁迫下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CK无显著差异,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CK之间依然存在显著差异;从复水补偿角度来看,灌浆期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比拔节期和抽穗期更难恢复,其中灌浆期为光合作用的需水关键期,气孔导度较CK下降了28.7%、34.0%和49.4%,净光合速率较CK下降了10.5%、23.2%和28.0%。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对小麦的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拔节期和抽穗期水分胁迫降低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从而引起产量下降;灌浆期水分胁迫导致小麦千粒质量下降,进而引起产量降低。【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轻度水分胁迫可实现节水和高产的统一;灌浆期为小麦光合作用需水关键期,合理的加强灌浆期水分管理可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复水 光合 产量
下载PDF
氮素对花铃期干旱及复水后棉花叶片保护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6
作者 刘瑞显 郭文琦 +1 位作者 陈兵林 周治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98-1607,共10页
于2005—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和棉花花铃期土壤短期干旱处理(将正常灌水的棉花自然干旱持续8d,以棉株出现萎蔫症状为标准,之后复水至正常灌水水平),每个处理再设... 于2005—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和棉花花铃期土壤短期干旱处理(将正常灌水的棉花自然干旱持续8d,以棉株出现萎蔫症状为标准,之后复水至正常灌水水平),每个处理再设置3个氮素水平(0、3.73、7.46gNpot-1,分别相当于0、240、480kg Nhm-2),研究氮素对花铃期干旱及复水后棉花叶片内源保护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铃期短期干旱显著降低棉花叶片凌晨叶水势。在干旱结束时,干旱处理棉花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内源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含量升高、细胞分裂素(ZR)和赤霉素(GA)的含量降低,ZR/ABA、IAA/ABA、GA/ABA均降低,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n)亦显著低于正常灌水处理。花铃期土壤干旱下施氮可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SOD与POD活性,以240kg Nhm-2最有利于提高棉花叶片Pn,该处理CAT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ABA含量最低,而ZR、IAA、GA的含量以及ZR/ABA、IAA/ABA、GA/ABA最高。施氮不足(0kg Nhm-2)或过量(480kg Nhm-2)均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到复水后第10天,干旱处理棉花叶片的内源保护酶活性可迅速恢复到正常灌水水平,其MDA含量与正常灌水处理的差异较小;但其AB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灌水处理,ZR、IAA、GA含量以及ZR/ABA、IAA/ABA、GA/ABA却显著高于正常灌水处理。并且施氮有利于提高复水后干旱处理棉花叶片的内源保护酶活性,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ABA含量,增大ZR、IAA、GA含量以及ZR/ABA、IAA/ABA、GA/ABA,相比而言,复水后以480kg Nhm-2最有利于提高棉花叶片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干旱 复水 氮素 内源保护酶活性 内源激素含量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喀斯特地区柏木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6
7
作者 刘锦春 钟章成 何跃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36-2840,共5页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适生物种柏木对"干旱-复水"环境的适应机制,以柏木实生苗为材料,研究干旱条件下其活性氧清除系统及复水后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随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柏木幼苗相对含水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丙...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适生物种柏木对"干旱-复水"环境的适应机制,以柏木实生苗为材料,研究干旱条件下其活性氧清除系统及复水后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随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柏木幼苗相对含水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胁迫初期(2周)复水后,MDA含量下降到对照水平,而胁迫中期(4周)和末期(6周)的严重干旱复水后不能降至对照水平;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均持续上升,复水后,SOD活性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POD和CAT在轻度干旱下复水降至对照水平,而重度干旱后复水则下降幅度较小.轻度胁迫能够提高柏木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膜脂过氧化,抵抗水分胁迫,且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但严重干旱会使其膜结构严重受损,无法完成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柏木 干旱胁迫 复水 活性氧清除系统
原文传递
达乌里胡枝子抗氧化保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45
8
作者 杜润峰 郝文芳 王龙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61,共11页
采用盆栽控水法,对达乌里胡枝子进行不同梯度干旱胁迫(适宜水分,CK;中度干旱,DR1;重度干旱,DR2)和复水处理,研究其在胁迫过程中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在整个胁迫过程中,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干旱胁迫使SOD... 采用盆栽控水法,对达乌里胡枝子进行不同梯度干旱胁迫(适宜水分,CK;中度干旱,DR1;重度干旱,DR2)和复水处理,研究其在胁迫过程中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在整个胁迫过程中,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干旱胁迫使SOD、POD、CAT、APX活性高于对照,且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SOD活性为DR1<DR2,CAT、APX活性为DR1>DR2,而POD活性在胁迫开始后前6d内为DR1>DR2,之后则为DR2>DR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AsA含量变化不明显,Car含量则高于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As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Car则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O2.-含量高于对照,膜脂过氧化导致MDA含量升高,细胞膜相对透性改变,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MDA含量在胁迫开始后前6d为DR2>DR1,之后各处理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O2.-含量为DR1>DR2。2)复水后,APX、CAT、Car、O2.-均呈上升趋势,其他指标则呈下降趋势。3)通过隶属函数法对该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达乌里胡枝子抗旱能力较高,且中度胁迫下该种的抗氧化能力高于重度胁迫,中度胁迫可能更适合于该植物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里胡枝子 干旱胁迫 复水 抗氧化保护系统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及复水对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2
9
作者 叶波 吴永波 +1 位作者 邵维 杨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43-2349,共7页
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升高,亚热带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和临时性干旱现象日益显著,高温与干旱严重威胁着植物的生存与生长。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土壤水分梯度,研究了高温与干旱复合胁迫及复水对构树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升高,亚热带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和临时性干旱现象日益显著,高温与干旱严重威胁着植物的生存与生长。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土壤水分梯度,研究了高温与干旱复合胁迫及复水对构树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构树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荧光(Fm)、PSII最大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呈现下降趋势,初始荧光(F0)呈上升趋势;复合胁迫对Pn、Gs、Tr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胞间CO2浓度(Ci)、Gs、Fm和Fv/Fm受温度影响显著(P<0.05),Gs、Tr、F0受土壤水分影响显著(P<0.05),而Pn和F0受温度和土壤水分双因素影响显著(P<0.05);在25和33℃下,复水对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复水后光合特性和Fv/Fm有一定程度提升,对F0和Fm效果不明显。试验表明,复合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程度比单一胁迫大,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复水对干旱胁迫具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干旱 构树幼苗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复水
原文传递
阶段性干旱及复水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刘丽平 欧阳竹 +2 位作者 武兰芳 李发东 刘鹏飞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97-2803,共7页
在田间人工遮雨条件下,研究了持续、缓慢的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至成熟期充分供水(S0)的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和产量较高;返青至成熟期(S3)或开花至成熟期(S2)遭受干... 在田间人工遮雨条件下,研究了持续、缓慢的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至成熟期充分供水(S0)的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和产量较高;返青至成熟期(S3)或开花至成熟期(S2)遭受干旱胁迫的小麦上述光合特征参数与产量显著下降;开花至成熟期复水(S1)的小麦其上述光合参数与S0相比表现出超补偿效应,但产量略低于S0;S1、S2与S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S0的143.2%、86.5%和97.3%;由此得出0~40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在返青至开花期保持在55%±5%,开花至灌浆期保持在70%±5%,可在获取一定产量的同时高效节水;由于水分和密度在产量表现上存在互作,得出0~40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在返青至开花期保持在55%±5%,开花至灌浆期保持在70%±5%,并采取675株.m-2的密度是该地区最佳的水分密度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干旱 复水 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原文传递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冰草相关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高悦 朱永铸 +1 位作者 杨志民 杜红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6-341,共6页
干旱胁迫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限制植物生长的一个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本文研究了15d的干旱胁迫和6d的复水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叶片抗旱相关生理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冰草叶片具有较强的水分保持能力,... 干旱胁迫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限制植物生长的一个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本文研究了15d的干旱胁迫和6d的复水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叶片抗旱相关生理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冰草叶片具有较强的水分保持能力,并且在复水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快速恢复;干旱胁迫对冰草光化学系统的影响较小,10d的干旱胁迫下,Fv/Fm仅下降了6.62%;5d和10d的干旱胁迫对冰草叶片电解质外渗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电解质外渗显著升高。在水分胁迫下,冰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CAT对干旱胁迫最敏感,而POD活性下降最慢;复水后3种酶的活性升高,复水6d后都恢复到干旱处理前的水平。由此表明,冰草的抗旱性可能和短期干旱胁迫下叶片的保水能力以及复水后叶片生理功能的快速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草 干旱 复水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丙二醛
下载PDF
苗期干旱及复水条件下不同花生品种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37
12
作者 厉广辉 万勇善 +1 位作者 刘风珍 张昆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9-739,共11页
为探索不同花生(Arachis hypogaea)品种的旱后恢复能力,研究花生品种耐旱性与光合特性的关系,通过盆栽土壤水分控制实验,测定了12个花生品种苗期对干旱胁迫与复水过程的光合响应特征,并讨论了所测各性状参数与抗旱性强弱的关系,包括对... 为探索不同花生(Arachis hypogaea)品种的旱后恢复能力,研究花生品种耐旱性与光合特性的关系,通过盆栽土壤水分控制实验,测定了12个花生品种苗期对干旱胁迫与复水过程的光合响应特征,并讨论了所测各性状参数与抗旱性强弱的关系,包括对水分胁迫伤害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根据苗期生物量抗旱系数,‘山花11号’、‘如皋西洋生’、‘A596’、‘山花9号’、‘农大818’的抗旱性较强,且复水后植株产生超补偿生长效应,补偿生长能力与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随干旱进程逐渐降低,复水后逐渐增加,抗旱性强的花生品种变幅较小。干旱7天,大多数花生品种的光合参数值未有显著性差异。干旱14天,抗旱性越强的花生品种光合参数值越高,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的光合参数值有显著差异。‘山花11号’、‘如皋西洋生’、‘A596’、‘山花9号’的Pn、Gs、ΦPSII、Fv/Fm、qP在复水5天时恢复至对照水平,复水10天时超过对照,‘79266’、‘ICG6848’、‘白沙1016’、‘花17’在复水10天时仍未达到对照水平,复水过程中抗旱性强的品种的光合参数显著高于抗旱性弱的品种。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14天和复水5天后,花生的Pn、ΦPSII、Fv/Fm、qP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可在苗期用40%土壤相对含水量胁迫14天及复水5天时花生的Pn、ΦPSII、Fv/Fm、qP鉴定品种的干旱伤害程度及修复能力,‘山花11号’可作为强干旱适应性鉴定的标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花生品种 光合特性 恢复能力 复水
原文传递
干旱程度及时期对复水后大豆生长和代谢补偿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利彬 祖伟 +3 位作者 董守坤 刘丽君 徐亚会 李雪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0-156,共7页
为探讨大豆干旱胁迫及复水生长补偿效应和代谢补偿效应机制,建立最佳节水灌溉模式,采用盆栽称质量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大豆生长发育、渗透调节、内源激素调节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株高和叶面积增长... 为探讨大豆干旱胁迫及复水生长补偿效应和代谢补偿效应机制,建立最佳节水灌溉模式,采用盆栽称质量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大豆生长发育、渗透调节、内源激素调节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株高和叶面积增长,在苗期和开花期复水天数为0时降幅分别达12.50%~39.74%、21.71%~52.87%和16.93%~36.27%、27.99%~47.80%;导致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在苗期和开花期复水后天数为0的增幅分别达46.97%~131.57%、99.56%~139.37%、6.64%~22.82%和31.68%~136.30%、32.63%~184.51%、15.82%~100.7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但重度胁迫10 d处理呈降低趋势;脱落酸含量升高,赤霉素和玉米素核苷含量降低,而吲哚乙酸含量苗期呈降低趋势,开花期呈升高趋势。复水后,株高和叶面积日增长量表现出短暂快速增长,产生生长超补偿效应;中度胁迫和胁迫5 d处理各代谢指标产生等量或近等量代谢补偿效应,而重度胁迫和胁迫10 d处理产生近等量或部分代谢补偿效应。因此,干旱胁迫后复水产生补偿效应是有条件的,重度胁迫尤其是长时间重度胁迫会降低补偿效应甚至产生伤害效应。同时苗期适度干旱处理可提高开花期再次受旱的适应能力和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胁迫 生长 大豆 复水 补偿效应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棉花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曹让 梁宗锁 +2 位作者 吴洁云 张旺锋 许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9,共9页
以不同抗旱型棉花品种新陆早7号和新陆早24号幼苗为试材,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棉花幼苗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新陆早7号和新陆早24号硝酸还原酶(NR)... 以不同抗旱型棉花品种新陆早7号和新陆早24号幼苗为试材,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棉花幼苗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新陆早7号和新陆早24号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51.67%和74.22%;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分别降低50.65%和72.95%;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分别降低43.11%和68.36%;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在处理4d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56.96%和34.12%;总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1.39%和8.43%;内肽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15.76%和165.06%;铵离子含量分别增加了92.29%和111.56%。干旱胁迫使新陆早7号在胁迫前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慢,后期增加快;新陆早24号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新陆早7号则相反。复水后,新陆早7号NR、GS、GOGAT和GDH等活性恢复较快,内肽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铵离子、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含量下降也较快。试验表明,抗旱棉花品种具有较强的铵离子同化能力,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脯氨酸含量增强其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复水 棉花叶片 氮代谢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爱萍 隋晓青 +3 位作者 王玉祥 靳瑰丽 王堃 安沙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6-1225,共10页
为研究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法分析了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减慢,重度干旱胁迫下幼... 为研究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法分析了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减慢,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株高和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0.29%和50.82%(P<0.01);幼苗根长、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则持续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各指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1.41%,10.69%和125.09%(P<0.05);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持续下降;叶片和根系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伊犁绢蒿幼苗可以通过调节生长和生物量的分配,并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活性氧,维持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复水后,叶片和根系的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大多能恢复至中度干旱胁迫水平,表明伊犁绢蒿幼苗具有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绢蒿幼苗 干旱胁迫 复水 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对干旱及旱后复水的生理响应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杜建雄 侯向阳 刘金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冷季型草坪草形态、水分生理和碳分配模式对干旱及复水处理的反应,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草的3个栽培种:新歌来德、午夜和奖金为材料,进行人工模拟干旱处理21 d,然后再恢复浇水21 d。期间测定了草坪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WC... 为了进一步明确冷季型草坪草形态、水分生理和碳分配模式对干旱及复水处理的反应,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草的3个栽培种:新歌来德、午夜和奖金为材料,进行人工模拟干旱处理21 d,然后再恢复浇水21 d。期间测定了草坪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总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含量及14C同化物在根、茎、叶的分配率。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造成3个品种的草坪质量和RWC明显下降,变化幅度因品种和处理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复水后,草坪质量和RWC不同程度地得到恢复,其中奖金表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干旱胁迫初期,3个品种根部14C分配率明显增加,干旱14 d时,3个品种14C分配模式为:根>茎>叶。随着干旱胁迫的进行,14C由根部向茎和叶片转移,其茎和叶片中14C分配率明显升高。复水21 d后,3个品种中14C分配率模式为:茎>叶>根;干旱胁迫期间,3个品种的叶片、茎和根之间TNC积累量一直发生变化,干旱胁迫21 d时,3个品种TNC含量在根、茎、叶中的积累模式为:叶>茎>根。复水后,3个品种根、茎、叶中TNC积累量较干旱胁迫21 d时各自对应器官中TNC积累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但TNC在根、茎、叶中的积累模式与干旱胁迫期间保持一样。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和复水处理中碳同化物在植物体内不同器官不同分配率及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不同器官中积累是草坪草对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的一种生理调节反应,将为今后研究草坪草在其他逆境胁迫下的抗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复水 14C分配 总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盆栽大豆的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兰芳 蔡祖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955-2960,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 ,用静态箱法采样 ,气相色谱测定样品 CO2 浓度 ,分别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 ,研究大豆不同生长期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结荚期灌水后测定土壤呼吸速率 ,以研究水分对土壤呼... 通过盆栽试验 ,用静态箱法采样 ,气相色谱测定样品 CO2 浓度 ,分别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 ,研究大豆不同生长期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结荚期灌水后测定土壤呼吸速率 ,以研究水分对土壤呼吸昼夜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不同生长期中 ,土壤呼吸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 ,且均呈单峰曲线型 ,峰值出现在 12 :0 0到 16 :0 0之间。6 :0 0~ 18:0 0的 CO2 排放占总排放的 6 1%~ 6 9% ,昼夜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最接近于 18:0 0~ 2 1:0 0之间的速率。如果忽略大豆生长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激发效应 ,大豆根际呼吸占总土壤呼吸的 85 %~ 96 %。裸土土壤呼吸与温度呈极显著的指数和线性相关 ,种大豆的土壤呼吸与温度的关系因生长期而异 ,鼓粒期的相关性最好 ,结荚期最差。这些都说明大豆生长和生长阶段影响土壤呼吸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灌水后使大豆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增强 ,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增大。由此可见植物生长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土壤呼吸 生长时期 昼夜变化 温度 灌水
下载PDF
干旱后复水对甘蔗伸长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吴凯朝 黄诚梅 +5 位作者 邓智年 曹辉庆 魏源文 徐林 李杨瑞 杨丽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6-1172,共7页
【目的】研究干旱后复水对甘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进一步揭示甘蔗受水分胁迫的响应机理,为甘蔗抗旱育种和甘蔗抗旱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糖11号为材料,在温室人工控水条件下,测定干旱及复水后叶片脯氨酸、丙二醛(MDA)... 【目的】研究干旱后复水对甘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进一步揭示甘蔗受水分胁迫的响应机理,为甘蔗抗旱育种和甘蔗抗旱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糖11号为材料,在温室人工控水条件下,测定干旱及复水后叶片脯氨酸、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可溶性糖、脱落酸(AB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脱氢酶(Pro DH)、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R)、多胺氧化酶(PAO)活性等生理指标,探讨甘蔗伸长期在水分胁迫下生理响应机理。【结果】在干旱胁迫下,除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ro DH活性外,GT11叶片MDA、可溶性糖、超氧阴离子、脯氨酸、ABA含量及POD、CAT、SOD、GSH-R、P5CS和PAO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复水后,除可溶性蛋白含量和CAT、SOD活性外,叶片中其他生理指标均逐渐下降至稍高于对照水平。在甘蔗伸长生长期,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GT11叶片中超氧阴离子、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ABA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POD、PAO和GSH-R等酶活性明显上升,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CAT活性下降,P5CS、Pro DH活性被抑制。恢复供水后,甘蔗叶片中超氧阴离子、MDA、ABA和脯氨酸含量及P5CS、POD、SOD、GSH-R和PAO等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CAT活性出现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Pro DH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在伸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甘蔗品种GT11具有较强的生理调控和自我修复能力,其膜损伤、渗透调节、保护酶系统、内源激素等均对干旱胁迫有积极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伸长生长期 干旱胁迫 复水 生理特性
下载PDF
Changes in groundwater levels and the response of natural vegetation to transfer of water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被引量:23
19
作者 XU Hai-liang YE Mao LI Ji-me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99-1207,共9页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degraded Tarim River ecosystem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A goal of an ecological water conveyance project is to protect and restore the natural vege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degraded Tarim River ecosystem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A goal of an ecological water conveyance project is to protect and restore the natural vege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dm River by transferring water from Bosten Lake, through the river channel, to the lower reaches.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changes in groundwater depth during the water transfer and the respondence of riparian vegetation to alterations in groundwater level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oundwater depth along the Tarim River channel has a significant spatial-temporal component. Groundwater levels closest to the river channel show the most immediate and pronounced changes as a response to water transfer while those further away respond more slowly, although the observed change appears to be longer in duration. With a rise in the groundwater level, natural vegetation responded with higher growth rates, biomass and biodiversity. These favorable change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protect and restore the degraded natural vegetation by raising the groundwater depth. Plant communities are likely to reflect the hysteresis phenomenon, requiting higher water levels to initiate and stimulate desired growth than what may be needed to maintain the plant community. Because different species have different ecologies, including different root depths and densities and water needs, their response to increasing water availability will b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heterogenous. The response of vegetation is also influenced by microtopography and watering style. This paper discusses strategi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degraded vege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complement ongo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into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add or semi-arid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ecological watering conveyance groundwater depth ecological response natural vegetation
下载PDF
旱后复水激发玉米根系功能补偿效应的生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梁爱华 马富裕 +1 位作者 梁宗锁 慕自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4,共7页
【目的】揭示干湿交替环境下植物或栽培作物发生补偿效应的生理学机制,为现代生物学节水的实践研究以及植物抗旱机制的理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琼脂-聚乙二醇(Agar-PEG)培养介质中,从根系结构变化、C、N代谢、渗透调节以及活... 【目的】揭示干湿交替环境下植物或栽培作物发生补偿效应的生理学机制,为现代生物学节水的实践研究以及植物抗旱机制的理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琼脂-聚乙二醇(Agar-PEG)培养介质中,从根系结构变化、C、N代谢、渗透调节以及活性氧防御系统的优化等方面,对旱后复水诱导玉米根系功能发生补偿效应的生理学机制进行初探。【结果】干旱胁迫下玉米根系活力明显减弱,而复水后,随着复水时间的推移,诱发出大量的新侧根和根毛,代谢功能增强,补偿或部分补偿了干旱胁迫造成的危害。可溶性糖在体内进行了重新分配,运往根系的可溶性糖显著增多。除Gly和Ala含量在干湿交替处理和干旱胁迫处理中无差异外,复水处理的其他游离氨基酸及其总量均介于一直胁迫和一直湿润处理之间,而且两两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复水处理在维持根系较低的O2-和H2O2含量的同时,提高了SOD和CAT的活性,减小了膜脂过氧化危害和离子泄露,具有预警作用。【结论】旱后复水玉米光合产物向根系的重新分配、Pro和其他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增加、活性氧清除和防御系统的优化、以及新生侧根和根毛的形成,可能正是干湿交替水环境下玉米根系功能产生补偿效应的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湿交替 新生细根 相溶性溶质 补偿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