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社会中的“媒介化”问题:理论、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134
1
作者 周翔 李镓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7-154,共18页
在媒介渗透的社会背景下,媒介化成为最能够体现媒介重要性的概念之一,也是媒介研究的新路径。本文基于文献爬梳与反思,辨析媒介化与中介化的差异,阐释作为元过程的媒介化所蕴含的媒介逻辑,并进一步从网络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实践角度出发... 在媒介渗透的社会背景下,媒介化成为最能够体现媒介重要性的概念之一,也是媒介研究的新路径。本文基于文献爬梳与反思,辨析媒介化与中介化的差异,阐释作为元过程的媒介化所蕴含的媒介逻辑,并进一步从网络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实践角度出发来理解和分析媒介化的社会空间表征及其向网络化逻辑延伸等问题。本文认为,传统的媒介逻辑本质上是一种以时间面向为主导、以传播效果为目标的单向技术逻辑,而网络化逻辑在很大意义上是基于日常生活的以空间面向为主导的多元实践逻辑。网络使得社会空间、心灵空间和物理空间产生套叠和分离。网络社会表面上是媒介技术延伸的结果,其实质却是社会互动关系的投射。未来的媒介研究应聚焦如何联结网络空间中的互动关系,探索打通时间和空间问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媒介逻辑 空间 网络化逻辑 网络社会
原文传递
媒介化研究:一种新的传播研究范式 被引量:108
2
作者 戴宇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晚近十年,欧陆传播与文化研究陆续从"媒介研究"转向"媒介化研究",从而开启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式变更。这种变革体现及其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首先,"媒介化转向"带来的是欧陆传播研究学界的一种新的研究... 晚近十年,欧陆传播与文化研究陆续从"媒介研究"转向"媒介化研究",从而开启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式变更。这种变革体现及其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首先,"媒介化转向"带来的是欧陆传播研究学界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其次,这一研究范式转移的核心要点在于重新认识媒介;再次,媒介化研究作为一种传播研究的新范式必须被置于"比较的视野"中,从而与其同时期理论的对话与勾连;最后,媒介化研究可以为当代中国的传播研究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启示和课题,为国内传播学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制度化 情境化 范式变更
下载PDF
安德烈亚斯·赫普:我们生活在“万物媒介化”的时代——媒介化理论的内涵、方法与前景 被引量:87
3
作者 常江 何仁亿 安德烈亚斯·赫普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1,共8页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欧洲知名媒介研究学者、媒介化理论的奠基人安德烈亚斯·赫普的学术思想与研究实践进行深入考察,并尝试就媒介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展开深入探讨。在赫普看来,媒介化研究作为一种历史元进程,始终对各种正在发生的各...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欧洲知名媒介研究学者、媒介化理论的奠基人安德烈亚斯·赫普的学术思想与研究实践进行深入考察,并尝试就媒介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展开深入探讨。在赫普看来,媒介化研究作为一种历史元进程,始终对各种正在发生的各种变革保持开放态度,并期望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清晰的理论化;通过对"型态"与"构造"、"社群"与"集体"等核心概念的区分,媒介化理论创造了一种理解社会结构的话语体系。此外,赫普也回应了媒介化理论所面对的"决定论"批评,指出"语境"在媒介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亚斯·赫普 媒介化 型态 社群 媒介理论
原文传递
媒介化研究的“中间道路”:物质性路径与传播型构 被引量:52
4
作者 戴宇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4-112,121,共10页
晚近二十余年,"媒介化"成为了欧洲媒介社会学界超越效果研究范式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核心文献的梳理,认为当前国内外学界普遍形成了从"中介化"转向"媒介化"的理论共识,但仍存在着"制度化传... 晚近二十余年,"媒介化"成为了欧洲媒介社会学界超越效果研究范式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核心文献的梳理,认为当前国内外学界普遍形成了从"中介化"转向"媒介化"的理论共识,但仍存在着"制度化传统"和"社会建构传统"两条研究路径的分歧。借由当代社会理论中"结构/能动性"的矛盾,我们认为克服媒介化研究现存的分歧在于引入传播研究的"物质性"分析路径。进而借由物质性概念的引入,在中观分析层面,媒介化意味着社会基本联结形式由"型构"转向包含行动者丛、指引框架和传播实践三个基本要素的"传播型构"。本文还就媒介化理论与其余社会理论对话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社会理论 物质性 传播型构
原文传递
智能化背景下“中国故事”叙事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周翔 仲建琴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9-94,122,共17页
智能化加速了当下媒介化的进程,媒介技术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及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由此改变了故事创作和传播的实践方式。基于这一新的媒介场景,"中国故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叙事空间,个体作为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模式的具... 智能化加速了当下媒介化的进程,媒介技术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及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由此改变了故事创作和传播的实践方式。基于这一新的媒介场景,"中国故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叙事空间,个体作为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模式的具身,与平台、算法、机器等非人类主体共同构筑了跨文化叙事的故事景观。故事跳脱出既往一系列的二元对立,转而观照嵌入各种网络和数据中的人及其所处的动态情境。本文以智能化及其深层机理的媒介化论述为牵引,重思故事、媒介和主体等概念,在考察故事本质、叙事主体、用户环境、叙事策略等方面变迁的基础上,结合叙事理论和计算传播原理,检视既有的中国故事叙事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其构成要素的转化,提出通过再造叙事创作流程,寻找中国故事智能化叙事模式的创新方向,即,在不断的流转、对话中开启意义交互和故事再创作的新进路,并尝试为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建构出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智能化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智能化叙事 媒介化 算法 大数据
原文传递
“第四堵墙”:媒介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媒介融合进程 被引量:44
6
作者 胡翼青 李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4,5,共9页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旧媒介之间的关系一直被理解为处于竞合框架中平等主体间的博弈。然而智能媒体平台运作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使传统媒体处于一种被再度媒介化的进程中。所谓媒介融合指的是新媒体的转译过程。尽管新媒体的...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旧媒介之间的关系一直被理解为处于竞合框架中平等主体间的博弈。然而智能媒体平台运作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使传统媒体处于一种被再度媒介化的进程中。所谓媒介融合指的是新媒体的转译过程。尽管新媒体的技术很容易被传统媒体所采纳,但后者运作的游戏规则却彻底被破坏了,其盈利模式的消解和话语权的旁落使大众传媒的新媒体实践与新媒体之间似乎总有一堵透明的墙壁。竞合框架的思维导致大众传媒在"轻视文本质量,重视技术分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使大众传媒彻底迷失了自身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体 新媒体 媒介化 竞合框架 第四堵墙
原文传递
数字交往论(3):从媒介化到共同演化 被引量:37
7
作者 杜骏飞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3,69,共11页
以数字交往论(DAT)重访传播学的关键词“媒介化”“中介性”,有助于厘清交往的演化本质,及数字化生存的基本观念:(1)中介性的意义是建构社会形态;媒介化的意义是演化社会基因;数字社会的媒介化,与数字媒介的社会化是同步的。(2)媒介-社... 以数字交往论(DAT)重访传播学的关键词“媒介化”“中介性”,有助于厘清交往的演化本质,及数字化生存的基本观念:(1)中介性的意义是建构社会形态;媒介化的意义是演化社会基因;数字社会的媒介化,与数字媒介的社会化是同步的。(2)媒介-社会建构的整体化过程,是从“无机”到“有机”再走向“同一”的过程;媒介与社会处在“共同演化”之中,数字社会的本质、路径和前景,都是共同演化,而非媒介化。(3)理想的交往性,是“万类交往、互利共生”;共同演化应遵循自由平等、相互调谐的生态原则,避免技术驱动、资本垄断、价值缺失所带来的“偏害共生”,以建立理想的数字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中介性 媒介社会化 共同演化 互利共生 偏害共生 交往性 数字交往论(DAT)
原文传递
“媒介逻辑”如何影响中国的抗争?——基于40个拆迁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34
8
作者 郑雯 黄荣贵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66,共20页
尽管不少研究关注到媒介与抗争的关系,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将媒介作为抗争工具和策略加以理解,或仅仅关注媒介内容、媒介框架对抗争事件的呈现,未将整个媒介生态对抗争的影响看成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本文以"媒介逻辑"作为核心... 尽管不少研究关注到媒介与抗争的关系,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将媒介作为抗争工具和策略加以理解,或仅仅关注媒介内容、媒介框架对抗争事件的呈现,未将整个媒介生态对抗争的影响看成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本文以"媒介逻辑"作为核心性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媒介逻辑如何共同作用于抗争这一特定社会领域。对发生于2003-2012年间的40个拆迁抗争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媒介的内容逻辑比技术逻辑、制度逻辑更具影响力,但内容逻辑的影响力镶嵌于而不是独立于政治制度。虽然技术逻辑和制度逻辑自身无法有效解释抗争成功,但三种媒介逻辑之间存在相互强化的效应,在内容逻辑基础上引入其他二者将大大提高"媒介逻辑"对抗争成功的整体影响。总之,本研究在经验上初步验证了整合的"媒介逻辑"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逻辑 媒介化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拆迁抗争
原文传递
有的放矢:论未来媒体的核心价值逻辑——以内容服务为“本”,以关系构建为“矢”,以社会的媒介化为“的” 被引量:33
9
作者 喻国明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7,36,共6页
研究表明,社会的"媒介化"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一个现象级的主流趋势,它意味着整个社会开始用传播的机制、法则和模式来进行自身业态和架构的重建。因此,传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激活者、设计者、整合者和推动者的作用,促使其在... 研究表明,社会的"媒介化"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一个现象级的主流趋势,它意味着整个社会开始用传播的机制、法则和模式来进行自身业态和架构的重建。因此,传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激活者、设计者、整合者和推动者的作用,促使其在整合与匹配中形成功能、形成价值,构造出新的关系结构和利益分配的模式,这是时代发展赋予未来媒体发展的巨大机遇。把内容作为社会"媒介化"的载体去激活关系、组织圈层,这是未来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媒介化 新型主流媒体 转型 关系赋能
原文传递
媒介的“下沉”与奠基——媒介化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杨馨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8,共9页
在媒介化社会逐渐成为现实的今天,媒介化理论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夏瓦将媒介化视为基于媒介制度的社会结构化转型,库尔德利则将媒介化视为媒介成为人类社会"元资本"的实践化进程,但他们的理论或是面临着坠入结构功能主义窠臼... 在媒介化社会逐渐成为现实的今天,媒介化理论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夏瓦将媒介化视为基于媒介制度的社会结构化转型,库尔德利则将媒介化视为媒介成为人类社会"元资本"的实践化进程,但他们的理论或是面临着坠入结构功能主义窠臼的风险,或是面临着"意识形态批判"的指责。在媒介已经下沉为一种经济基础的今天,只有对"媒介化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更好地理解媒介化力量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奠基与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夏瓦 库尔德利 传播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中介化爱情”之困:理解线上交友平台的媒介化与性别化 被引量:23
11
作者 孙萍 李宜桐 于小童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本文将媒介化引入线上交友的实践范畴,从媒介技术中介的视角窥探线上亲密关系的特征,以及对参与者形成的认知和实践层面的影响。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漫游研究法,本文发现线上交友平台形塑了一个碎片的、流动的、公共展演式的媒介景... 本文将媒介化引入线上交友的实践范畴,从媒介技术中介的视角窥探线上亲密关系的特征,以及对参与者形成的认知和实践层面的影响。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漫游研究法,本文发现线上交友平台形塑了一个碎片的、流动的、公共展演式的媒介景观,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建构了个体对于亲密关系的自我认知和性别化想象。本文尝试提出“中介化爱情”这一概念,以此来阐释线上交友平台嵌入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流动性、选择性和性别化三个层面。在交友平台的语境中,个人开始接受亲密关系的流动、可变、浅层,同时学会在隐私与真实之间构筑一道基于媒介技术的“防火墙”,并在其中尝试建立基于性别平等与协商的公共规范。“中介化爱情”有助于我们反思平台、技术与性别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媒介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交友 平台 性别 媒介化
原文传递
反思当代社会的“媒体化政治”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维佳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17,共7页
本文综合多种案例材料,通过展现政府公共关系培训、网络舆情引导、"微政务"传播、区域品牌营销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初步勾画了中国"媒体化政治"的整体面貌。在此基础上,分析"宣传媒体化"、"行政... 本文综合多种案例材料,通过展现政府公共关系培训、网络舆情引导、"微政务"传播、区域品牌营销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初步勾画了中国"媒体化政治"的整体面貌。在此基础上,分析"宣传媒体化"、"行政公关化"这一发展趋势的历史成因,及其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化政治 政府公共关系 政治传播
原文传递
媒介化时代“云交往”的场景重构与伦理新困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敏芝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23,共11页
“媒介化”作为社会演化的“元过程”,是影响社会系统和人类生活变革重要的持续性力量,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社会全面进入深度媒介化阶段,数字媒介因此重新定义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形成新的“云交往”实践。场景作为社会交往的... “媒介化”作为社会演化的“元过程”,是影响社会系统和人类生活变革重要的持续性力量,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社会全面进入深度媒介化阶段,数字媒介因此重新定义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形成新的“云交往”实践。场景作为社会交往的决定性构成,其数字化重构是现代社会交往形态变化的重要表征。“云交往”中场景的分享与共在、流动与固化、私密与开放、公正与歧视等内在矛盾,也为数字环境中的交往实践制造了诸多伦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云交往 场景 伦理
下载PDF
媒介化研究:理论溯源与研究路径 被引量:19
14
作者 顾烨烨 莫少群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143-162,共20页
本文立足于媒介社会角色的转型,对媒介化研究进行了理论溯源与历时性梳理。研究发现,媒介化研究既植根于齐美尔、吉登斯等人的思想结晶,又吸收了现象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等多种理论传统,逐渐形成了以夏瓦为代表的制度化与以克罗兹、赫普... 本文立足于媒介社会角色的转型,对媒介化研究进行了理论溯源与历时性梳理。研究发现,媒介化研究既植根于齐美尔、吉登斯等人的思想结晶,又吸收了现象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等多种理论传统,逐渐形成了以夏瓦为代表的制度化与以克罗兹、赫普等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两大研究路径。其中,制度化路径将媒介视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机构,强调媒介逻辑的重要性;社会建构路径则更关注具体的传播情境与传播实践,突出媒介自身的形塑力。但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迭,社会迎来深度媒介化阶段,两大研究路径也逐渐相互开放与融合,学者们试图克服原有的结构/能动的二元对立,发展出一条媒介化研究的中间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制度视角 社会建构视角 深度媒介化
下载PDF
“媒介化愤怒”的伦理审视——以互联网中的义愤为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曾持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159,共21页
愤怒在媒介社会中已经成为主导政治生活、大众舆论和人际交往的社会心态。愤怒不仅借助媒介传播,还被媒介议程改变了生产、表达和体验的逻辑,本文将愤怒的此种新形态称为“媒介化愤怒”。愤怒是塑造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情感,故媒介化愤... 愤怒在媒介社会中已经成为主导政治生活、大众舆论和人际交往的社会心态。愤怒不仅借助媒介传播,还被媒介议程改变了生产、表达和体验的逻辑,本文将愤怒的此种新形态称为“媒介化愤怒”。愤怒是塑造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情感,故媒介化愤怒必然给人际交往的伦理带来新现象与新问题。对此,本文从媒介化愤怒的正当性、症状和对策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伦理审视。第一,作为对等关系中的反应性情感,愤怒在规范性论证中获得了正当性,这为个体认同和实践愤怒提供了道德理由;第二,互联网偏好一种特殊的愤怒——义愤,并且其议程设置改变了义愤的伦理特质和体验机制,造成了道德观念固化、道德冷漠和对立等诸多问题;第三,缓解媒介化愤怒需要反思愤怒的自然正当,重振多种形式的人际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义愤 情感传播 人际交往
原文传递
媒介化治理:县级融媒体创新乡村治理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5
16
作者 葛明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6-172,共7页
媒介化治理亦即治理的媒介化,是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为一种媒介技术和制度化与社会治理体系互构的过程,其实质是媒介提供并控制治理资源配置。作为乡村媒介化治理的新阶段和基础设施,县级融媒体创新乡村媒介化治理的逻辑主要... 媒介化治理亦即治理的媒介化,是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为一种媒介技术和制度化与社会治理体系互构的过程,其实质是媒介提供并控制治理资源配置。作为乡村媒介化治理的新阶段和基础设施,县级融媒体创新乡村媒介化治理的逻辑主要表现在公共空间生产、制度性力量供给以及基础设施化三个层面。循此逻辑,面对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乡村“新基建”、提升乡村社会媒介化进程,加快县级融媒体平台的用户和文化建设,创新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构建乡村新媒介公共空间,是县级融媒体发挥媒介化治理作用和功能的必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媒介化 媒介化治理 乡村治理创新
下载PDF
从“监控资本”到“关联资本”?中国数字平台的媒介化与组织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萍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58,共26页
本文尝试在“监控资本主义”之外,提供一种分析和阐释数字平台的另类思路,即“关联资本主义”。关联资本主义从组织与传播的视角出发,将平台的组织与扩张看作一种媒介化的过程,并试图阐释在此过程中,平台如何通过劝服、合作、规制等措... 本文尝试在“监控资本主义”之外,提供一种分析和阐释数字平台的另类思路,即“关联资本主义”。关联资本主义从组织与传播的视角出发,将平台的组织与扩张看作一种媒介化的过程,并试图阐释在此过程中,平台如何通过劝服、合作、规制等措施连接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和参与者,并最终形成自己“守门人”的市场垄断地位。在外卖平台的语境下,关联资本主义的建立包括三个层面:惯习化、组织化和具身化。每一次的“关联”,都有诸多的人、物、关系作为媒介,承担起联络、对接、管理、聚合等功能。作为一个敏感型概念,“关联资本主义”对于我们反思数字平台、技术劳动与组织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资本主义 数字平台 媒介化 组织
原文传递
制度视角下媒介化理论的回顾与展望——哥本哈根大学施蒂格·夏瓦教授学术访谈录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昕 林蓉蓉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15,121,共11页
施蒂格·夏瓦是媒介化理论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致力于以制度视角研究媒介化。夏瓦的关键学术思想包括:将制度和行动者间的关系视作一种二元性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新做法、新规则和对资源的重新安排是媒介化的核心;媒介动力机制可视作... 施蒂格·夏瓦是媒介化理论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致力于以制度视角研究媒介化。夏瓦的关键学术思想包括:将制度和行动者间的关系视作一种二元性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新做法、新规则和对资源的重新安排是媒介化的核心;媒介动力机制可视作媒介化结果;当前网络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空间的嵌入体现出一种强化的媒介化趋势。此外,夏瓦还展望了媒介化研究在跨学科和本土化方面的努力方向,并对当前新兴的媒介化治理研究提出了诸多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制度视角 媒介逻辑 媒介化治理
原文传递
谣言传播的媒介化:数字元技术时代公共危机事件的话语斗争 被引量:13
19
作者 骆冬松 胡翼青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7,共8页
谣言的传播与话语的形态总是因不同的社会情境而变化。在重大公共危机发生时,谣言的传播形态往往与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八卦和扯淡完全不同,人们的焦虑和恐慌使谣言治理的诸种手段处于失效状态。而数字平台由于作为一种新媒介技术框架更是... 谣言的传播与话语的形态总是因不同的社会情境而变化。在重大公共危机发生时,谣言的传播形态往往与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八卦和扯淡完全不同,人们的焦虑和恐慌使谣言治理的诸种手段处于失效状态。而数字平台由于作为一种新媒介技术框架更是把这种焦虑和恐慌转化成形形色色的话语斗争。社会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在网络谣言传播中的展现使话语斗争不断转向观点极化和话语暴力。面对不断被媒介速度和流量建构的话语场,我们需要的是放弃原有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模式,以开放的心态应对新的话语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公共危机事件 媒介化 元技术
原文传递
媒介化视角下的少儿游戏:基于媒介物质性的考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翼青 陈洁雯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122,共10页
本研究将少儿游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代际的视角,从历时性维度对其媒介化之路展开经验性考察。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日记法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了游戏者的经验资料,并用NVivo11软件进行质性的编码分析。研究发现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少儿游戏发... 本研究将少儿游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代际的视角,从历时性维度对其媒介化之路展开经验性考察。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日记法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了游戏者的经验资料,并用NVivo11软件进行质性的编码分析。研究发现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少儿游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游戏场景从自然世界转向赛博空间,玩具从手工制作到产业化,玩家从群体玩耍的强联系到私人消遣的弱连接,游戏的规则从人为协商到由系统自动设定。从人玩游戏到游戏玩人,这一切都体现了媒介物质性体系的决定性作用。与经典媒介化理论不同的是,本文认为产生这种变迁的原因主要不是媒介产业体系的发展而是数字媒介存在的逻辑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游戏 媒介物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