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重工业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基于技术中性理论与实证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劲松 刘传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2-92,共11页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猛,各界普遍认为我国已再次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但关于重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看法,却存在一些争论。本文首先从“技术中性”的理论角度分析了重工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将...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猛,各界普遍认为我国已再次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但关于重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看法,却存在一些争论。本文首先从“技术中性”的理论角度分析了重工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将这种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然后构造两个模型并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回归拟合以检验这两个效应作用程度。回归结果表明,“替代效应”会提高全社会的资本-劳动比,被证明是一种“索洛技术中性”的技术进步;而“收入效应”会提高全社会的就业量,且作用程度超过了“替代效应”,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就业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新重工业化 就业 技术中性
原文传递
结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双约束型特征:对现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其林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8,共9页
重化工业化是一国尤其是大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阶段,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构成。重化工业发展与资源约束作用强化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目前我国经济的双约束型特征较为明显。由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固有的内在机制的作用,在平... 重化工业化是一国尤其是大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阶段,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构成。重化工业发展与资源约束作用强化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目前我国经济的双约束型特征较为明显。由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固有的内在机制的作用,在平稳发展、缓解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实际上的相互影响、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弥补制度缺损是理顺这一矛盾关系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化工业化 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 双约束型经济 制度缺损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运行 结构变动 现行 产业结构调整 资源约束
下载PDF
迂回生产、市场需求结构与重工业化中的价格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刚 孙晶琪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6-31,共6页
本文以迂回生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重工业化进程中的市场需求结构,认为重工业化过程是生产迂回程度提高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迂回程度的提高,重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会超过一般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 本文以迂回生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重工业化进程中的市场需求结构,认为重工业化过程是生产迂回程度提高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迂回程度的提高,重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会超过一般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重工业产品的价格增长速度也会快于轻工业产品。中国近10年来的工业品价格变化趋势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价格变动的驱动下,重工业化趋势便逐渐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迂回生产 分工 重工业化 市场需求结构 价格
下载PDF
试论珠海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4
作者 肖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2期54-60,共7页
本文讨论珠海市工业结构调整遵循四大原则(重型化、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和主导部门高关联性、高收入需求弹性、超前发展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能推动其工业结构朝合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工业结构 重型化 高加工度化 技术集约化 珠海市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综述
5
作者 周明生 王苏彬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93-97,共5页
中国工业化应该沿着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进行,学者对此争议已久。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发展重化工业,实行大国战略,优先发展对内贸易;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产业结构。... 中国工业化应该沿着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进行,学者对此争议已久。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发展重化工业,实行大国战略,优先发展对内贸易;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产业结构。本文对目前主要的代表性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比较优势存在理论缺陷,竞争优势理论是发展方向;重化工业化不可逾越,新型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必须贯彻在发展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路径 比较优势 高科技产业 现代服务业 重工业化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反思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海峰 卢仁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1期86-87,共2页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替代关系。然而,中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论文首先分析奥肯定律适用的前提条件;随后结合中国国情,探讨这种经济现象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要反思偏向重工业化战略,并给出...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替代关系。然而,中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论文首先分析奥肯定律适用的前提条件;随后结合中国国情,探讨这种经济现象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要反思偏向重工业化战略,并给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压力 重工业化战略 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 工业化战略 替代关系 增长速度 奥肯定律 中国国情
下载PDF
实现振兴发展抓住三个“三”的实践辩证法——读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7
作者 祝福恩 张滨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两次讲话中深刻揭示了"三偏"与"三篇大文章"内在逻辑关系,深化了对我省省情的认识,确保了全面振兴发展对策的精准性、可行性。张庆伟书记在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对省情研判又有新认知,提出了&qu...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两次讲话中深刻揭示了"三偏"与"三篇大文章"内在逻辑关系,深化了对我省省情的认识,确保了全面振兴发展对策的精准性、可行性。张庆伟书记在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对省情研判又有新认知,提出了"三性",并把"三性"与"三偏"和"三篇大文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与省情的再次融合,为我省今后五年全面振兴发展提出了精准的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性”和“三偏” “三篇大文章” 全面振兴发展 黑龙江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区域差异及特征解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源 贾士义 路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93-96,共4页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常以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来表示.产业结构是研究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时间维、空间维和结构维3个维度综合集成.时间维角度侧重产业结构形态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空间维角度着重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差...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常以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来表示.产业结构是研究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时间维、空间维和结构维3个维度综合集成.时间维角度侧重产业结构形态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空间维角度着重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构维角度则突出产业结构的特征分析.通过这3个维度分析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给出了一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进 产业结构高度 区域差异 发展特征 重工业化
下载PDF
市场化、重工业化与“新东北现象”——基于东北37个地级市1989—2012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智勇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102,127,128,共15页
"新东北现象"反映了东北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持久性结构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化程度低、重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和行政主导的城镇化,其结果是经济增长的脆弱性高。本文基于东北37个地级市1989—2012年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回归... "新东北现象"反映了东北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持久性结构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化程度低、重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和行政主导的城镇化,其结果是经济增长的脆弱性高。本文基于东北37个地级市1989—2012年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长期依赖第二产业的相对扩张和增长,而第一和第三产业则相对萎缩;振兴东北系列专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东北工业化的持续扩张,使经济增长更加依赖第二产业,增加了经济增长的脆弱性。东北重工业导向的产业发展战略阻碍了城镇化,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然而东北地区市场化程度低,难以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为了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发挥东北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以新技术和智能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并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融入国际市场,推动市场机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现象 重工业化 市场化 城镇化 地级市面板数据
下载PDF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诗博 王如渊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难以判定。然而从工业总产值指数与城市化率的角度来看,我国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仍然明显。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工业难以带动...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难以判定。然而从工业总产值指数与城市化率的角度来看,我国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仍然明显。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工业难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畸形时,重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时,重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抑制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重工业化
下载PDF
核电:工业重工化发展模式下基荷低碳能源的选择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光 黄文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中国的低碳发展模式需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寻求低碳能源对发展的支撑,当前在中国能够大规模建造的低碳能源,除了水电和部分新能源外,核电在低碳能源选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分析中国经济重工化演进中电... 中国的低碳发展模式需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寻求低碳能源对发展的支撑,当前在中国能够大规模建造的低碳能源,除了水电和部分新能源外,核电在低碳能源选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分析中国经济重工化演进中电力消耗、电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电力生产碳排放的脱钩模型,提出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支撑中国经济重工化发展的高电力需求与大规模低碳电源要求的悖论,分析核电的碳排放以及核电作为主要大规模低碳基荷电源的原因,并基于结合外部成本比较核电与煤电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重工化 低碳经济 核电碳排放 核电经济性
下载PDF
中国重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忠暖 高权 +1 位作者 王帅 杨嘉聪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106,共8页
从我国新一轮重工业化的现实出发,基于2006—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在同时考虑时间滞后和空间异质性的情况下,对重工业发展是否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进行重新验证。在考虑重工业内部差异的... 从我国新一轮重工业化的现实出发,基于2006—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在同时考虑时间滞后和空间异质性的情况下,对重工业发展是否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进行重新验证。在考虑重工业内部差异的前提下,研究发现:(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省际层面上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布局不合理的趋势仍在加剧;(2)装备制造型重工业在当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起扩大作用,但随着其关联和间接效应的发挥,这种扩大效应会在时间滞后模型中逐渐被抵消。在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前提下,装备制造型重工业的发展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资源开采和加工型重工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且在东北地区更为显著。同时还发现城镇化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显著性在东西部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化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自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 中国
原文传递
超大城市工业重型化转型与人口变迁——以广州为例
13
作者 何汝勤 《南方人口》 CSSCI 2024年第2期27-39,共13页
从21世纪初广州工业重型化转型的视角,解析2005年前后广州常住人口规模不寻常的变化现象,即先持续减少再大幅上升。通过选取并整理38个一、二线城市的人口相关面板数据,依次进行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合成控制法分析,本文发现广州在21世... 从21世纪初广州工业重型化转型的视角,解析2005年前后广州常住人口规模不寻常的变化现象,即先持续减少再大幅上升。通过选取并整理38个一、二线城市的人口相关面板数据,依次进行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合成控制法分析,本文发现广州在21世纪初进行的重化工业调整对常住人口,尤其是流动人口、就业人口产生较大影响。在工业重型化调整的阵痛期,新兴与传统制造行业的就业形成取舍,外来人口流动性增强,使得2000-2005年间广州常住人口规模逐年减少具有独特性。进入重化工业主导新阶段之后,广州常住人口在2006年开始大幅增长,并与就业人口增势保持一致,其中,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人员的数量明显增加,劳动者素质水平提高。实现工业重型化转型的广州,不仅扩大了就业人口的规模,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就业结构,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住人口 就业人口 产业人口 工业重型化
下载PDF
资本深化、重工业化、技术进步与西部地区工业就业增长——基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舒银燕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0,共6页
基于200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工业资本深化、重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工业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产生的负面效应相对较小,负面影响最小的是工业资本深... 基于200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工业资本深化、重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工业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产生的负面效应相对较小,负面影响最小的是工业资本深化。统计分析表明,在2004~2010年期间,西部地区工业的资本——劳动比逐步下降,未表现出资本深化,但重工业化趋势明显,技术进步明显。为提高工业增长的就业效应,西部地区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把技术进步的重点放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上,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就业扩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深化 重工业化 技术进步 就业增长
下载PDF
工业适度重型化背景下的低碳路径选择:基于广东工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细康 吴大磊 曾云敏 《产经评论》 CSSCI 2014年第5期115-126,共12页
对工业适度重型化背景下的高碳发展惯性特征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以广东为重点,利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研究工业能源消费历史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广东工业重型化和高碳化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处于惯性高位区间,工业碳排放峰值... 对工业适度重型化背景下的高碳发展惯性特征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以广东为重点,利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研究工业能源消费历史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广东工业重型化和高碳化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处于惯性高位区间,工业碳排放峰值预计出现在2025年左右;由技术进步诱发的能源效率提升是过去十多年来碳排放增长减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尚未发挥足够的降碳效应。结合广东工业适度重型化发展特征,研究认为,能源效率提升仍是现阶段广东工业碳减排的主要途径。随着技术进步效应的边际递减,中远期碳减排的主要动力源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适度重型化 碳排放 因素分解 能源强度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基于产业视角的劳动收入份额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本凤 周敏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117,共8页
本文分析了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运用2001—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工业化与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方面,工业结构偏重化直接降低了工业部门吸纳劳动... 本文分析了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运用2001—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工业化与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方面,工业结构偏重化直接降低了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从而导致在日益增加的国民收入蛋糕中,劳动要素所分享到的比重越来越小;另一方面,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实施诱致资本利用型技术进步产生,偏离了我国要素禀赋,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重工业化 技术变迁
原文传递
重工业化与中国能源消费变动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林 余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加上中国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重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上升,经济增长出现高能源消耗的新变化,加剧中国经济增长的能...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加上中国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重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上升,经济增长出现高能源消耗的新变化,加剧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压力。因此,需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结构突变 重工业化
下载PDF
重工业化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助推器——广州工业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云锐 周怀峰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0-44,75,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结构和布局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工业结构变动来看,广州工业正经历从结构轻型化发展阶段到重化发展阶段。广州工业结构和布局的这种变化,在较深的层次上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结构和布局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工业结构变动来看,广州工业正经历从结构轻型化发展阶段到重化发展阶段。广州工业结构和布局的这种变化,在较深的层次上反映出广州工业在中心城市经济结构演进中的历史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化 城市产业 结构变迁
下载PDF
对外开放、内外需产品价格剪刀差与中国重工业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志勇 宋佳音 黄泽清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166,共15页
本文在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重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重工业化成败的原因以及中国经济转型与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对外开放在我国重工业化进程中的最重要的贡献... 本文在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重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重工业化成败的原因以及中国经济转型与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对外开放在我国重工业化进程中的最重要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重工业化对就业的排斥,二是加速重工业资本积累过程。对外开放促进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并非通过吸引外资而是通过内外需产品剪刀差扭曲要素收入分配,使收入分配倾向于资本要素从而加速资本积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超战略 价格剪刀差 要素收入分配 重工业化
原文传递
我国新型重化工业化与产业政策创新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力 周革非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6,共4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化 产业政策 创新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