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氧产碱杆菌利用短链有机酸合成聚羟基烷酸酯 被引量:8
1
作者 严群 堵国成 陈坚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利用单一以及混合短链有机酸作为碳源进行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生物合成. 不同的碳氮浓度比对产物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在同样的碳源浓度下,较低氮源浓度更加有利于产物的合成;当短链有机酸浓度为8 g/L、硫酸铵浓度为0.3... 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利用单一以及混合短链有机酸作为碳源进行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生物合成. 不同的碳氮浓度比对产物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在同样的碳源浓度下,较低氮源浓度更加有利于产物的合成;当短链有机酸浓度为8 g/L、硫酸铵浓度为0.3 g/L时对PHAs的合成最为有利.在4种短链有机酸分别单独用作碳源时,乳酸的消耗速度最快,其次为乙酸、丁酸以及丙酸;在单酸发酵条件下,丁酸的PHAs产量最高(2.72 g/L). 通过比较摇瓶以及5 L罐水平的混合酸发酵发现,发酵罐中的各项发酵指标均优于摇瓶. 研究还发现,真氧产碱杆菌在利用丙酸为碳源进行产物合成时,在发酵后期还伴随有乙酸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氧产碱杆菌 短链有机酸 聚羟基烷酸酯 PHAS 生物合成
下载PDF
真养产碱杆菌H16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的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懿 陈荣辉 +3 位作者 赖瑞华 王远鹏 李清彪 何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2-946,共5页
对真养产碱杆菌(Ralstonia eutropha)H16累积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了碳源浓度和碳氮质量比两个显著影响真养产碱杆菌生长和累积PHB的因素.通过响应面设... 对真养产碱杆菌(Ralstonia eutropha)H16累积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了碳源浓度和碳氮质量比两个显著影响真养产碱杆菌生长和累积PHB的因素.通过响应面设计法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8.8 g/L,酵母粉0.2 g/L,碳氮质量比5,KH2PO4 1.0 g/L,Na2HPO4 0.3 g/L,MgSO4 1.0 g/L,CaCl2 0.1 g/L,ZnSO4 0.65 mg/L,FeSO4 0.1 mg/L,(NH4)6Mo7O240.3 mg/L,H3BO30.3 mg/L,pH 7.0.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细胞干质量浓度达到16.1 g/L,PHB的质量浓度达到7.9 g/L,糖对细胞的转化率为64%,对PHB的转化率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养产碱杆菌 聚-β-羟基丁酸脂 可生物降解塑料 响应面 培养基
下载PDF
Ralstonia eutropha菌株镉抗性调节基因CzcR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段学军 黄春晓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65-1668,共4页
G-细菌镉抗性决定子是一个编码4个蛋白的CzcCBAD操纵子,参照GenBank已登录Czc基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利用PCR技术,从可在含350mg/LCdCl2的培养基上生长的抗镉菌株Ralstoniaeutropha质粒中,扩增出长度约为1200bp的革兰氏阴性细菌镉抗性系... G-细菌镉抗性决定子是一个编码4个蛋白的CzcCBAD操纵子,参照GenBank已登录Czc基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利用PCR技术,从可在含350mg/LCdCl2的培养基上生长的抗镉菌株Ralstoniaeutropha质粒中,扩增出长度约为1200bp的革兰氏阴性细菌镉抗性系统中的抗性调节基因CzcR,然后将其亚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并转化至受体菌中,构建重组质粒,采用碱性裂解法提取质粒DNA后,经EcoRI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其与GenBank中登录的CzcR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8%,显示其具有正确的CzcR基因核苷酸序列。镉抗性基因的获得将大大推动对微生物抗重金属机理的研究,并为进一步构建耐镉基因工程菌,高效净化重金属污染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lstonia eutropha CzcR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下载PDF
罗氏真养菌W50的L-阿拉伯糖代谢途径工程改造 被引量:2
4
作者 卢雪梅 刘桂明 +2 位作者 王宇 丁久元 翁维琦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67-1275,共9页
【目的】在产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的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H16突变株W50中建立完整的阿拉伯糖代谢途径,引入高亲和力阿拉伯糖转运蛋白,获得能利用L-阿拉伯糖的重组菌株,为获得能高效利用纤维质降解... 【目的】在产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的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H16突变株W50中建立完整的阿拉伯糖代谢途径,引入高亲和力阿拉伯糖转运蛋白,获得能利用L-阿拉伯糖的重组菌株,为获得能高效利用纤维质降解物并积累PHB的工程菌株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R.eutropha H16的PHB合酶启动子P pha C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W3110的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araBAD和高亲和力阿拉伯糖转运蛋白基因araFGH。将P pha C1、araBAD与表达载体pBBR1MCS连接,构建带有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R.eutropha W50得到重组菌株W50-1。利用双质粒和染色体重组两种方法将araFGH导入W50-1菌,分别得到重组菌株W50-2和W50-3。通过摇瓶发酵研究重组菌株W50-1、W50-2和W50-3的发酵特性。【结果】酶活分析结果表明,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实现了表达。重组菌株W50-1、W50-2和W50-3均能利用L-阿拉伯糖,并且表达了转运蛋白基因的重组菌利用L-阿拉伯糖的能力提高。摇瓶发酵结果表明,W50-1可以在含0.1 mol/L阿拉伯糖的发酵培养基中生长,但不能利用低浓度(0.01 mol/L)阿拉伯糖。W50-2、W50-3菌株能够利用低浓度阿拉伯糖生长,并且在含0.1 mol/L阿拉伯糖的培养基中,W50-3的生物量是W50-1的2.5倍,合成的PHB占菌体干重的38.6%。【结论】在R.eutropha W50中表达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及转运蛋白基因,可以使其高效利用L-阿拉伯糖生长并积累一定水平的P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代谢 转运蛋白 聚-β-羟基丁酸酯 ralstonia eutropha
原文传递
真养雷氏菌DKC1菌株镉抗性czcC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段学军 闵航 +1 位作者 吕文平 夏颖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1-464,共4页
利用PCR技术从真养雷氏菌 (Ralstoniaeutropha)菌株质粒中扩增出 1 2kb的镉抗性系统结构修饰蛋白的编码基因czcC ,然后将其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上 ,构建重组质粒 ,经EcoRⅠ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 ,与Gen Bank中登录的czcC基因序... 利用PCR技术从真养雷氏菌 (Ralstoniaeutropha)菌株质粒中扩增出 1 2kb的镉抗性系统结构修饰蛋白的编码基因czcC ,然后将其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上 ,构建重组质粒 ,经EcoRⅠ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 ,与Gen Bank中登录的czcC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 98% ,显示其具有正确的czcC基因核苷酸序列 ,并利用pET 30a(+)Vector在E .coliBL2 1中进行了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养雷氏菌 DKC1菌株 抗性 czcC 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真氧产碱杆菌利用混合有机酸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酸酯 被引量:4
6
作者 严群 堵国成 陈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80-1585,共6页
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利用混合有机酸作为碳源进行聚羟基烷酸酯的生物合成 .实验表明 ,在由乙酸、丙酸、乳酸、丁酸组成的混合酸中 ,各有机酸在细胞生长以及聚羟基烷酸酯的合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另外 ,通过 5L罐进行的分批以及... 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利用混合有机酸作为碳源进行聚羟基烷酸酯的生物合成 .实验表明 ,在由乙酸、丙酸、乳酸、丁酸组成的混合酸中 ,各有机酸在细胞生长以及聚羟基烷酸酯的合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另外 ,通过 5L罐进行的分批以及流加发酵实验证实 ,流加发酵 ,特别是经优化后的流加发酵 ,可以获得更高的细胞干质以及PHAs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氧产碱杆菌 聚羟基烷酸酯 混合有机酸 分批发酵 流加发酵
下载PDF
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的条件以及聚羟基烷酸酯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2
7
作者 严群 堵国成 陈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研究了利用食品废弃物进行厌氧酸化的各种条件 .结果表明 ,当食品废弃物与水的质量比为 1 3、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液 pH值为 6 .5以及酸化温度为 30℃时 ,对酸化后废液中各有机酸的产生有利 ,酸化过程中总有机酸产量最大为 2 5~ 35g/L ... 研究了利用食品废弃物进行厌氧酸化的各种条件 .结果表明 ,当食品废弃物与水的质量比为 1 3、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液 pH值为 6 .5以及酸化温度为 30℃时 ,对酸化后废液中各有机酸的产生有利 ,酸化过程中总有机酸产量最大为 2 5~ 35g/L .特别当在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液中加入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后 ,酸化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还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 (Raltoniaeutropha)利用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生成的有机酸进行聚羟基烷酸酯 (polyhydrox yalkanoates)合成的摇瓶分批发酵过程 .图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废弃物 厌氧酸化 酸化条件 聚羟基烷酸酯 真氧产碱杆菌
下载PDF
Activation of Ethanol Production by Combination of Recombinant <i>Ralstonia eutropha</i>and Electrochemical Reducing Power
8
作者 Bo Young Jeon Jun Yeong Yi +1 位作者 Il Lae Jung Doo Hyun Park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Ralstonia eutropha was genetically modified to induce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glucose. An electrochemical bioreactor was prepared to generate electrochemical reducing power coupled to regeneration of NADH. Growing cel... Ralstonia eutropha was genetically modified to induce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glucose. An electrochemical bioreactor was prepared to generate electrochemical reducing power coupled to regeneration of NADH. Growing cells of recombinant R. eutropha produced about 29 mM of ethanol in conventional conditions and 56 mM of ethanol in 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conditions from 100 mM glucose. Grown cells of the recombinant produced about 52 mM of ethanol in conventional conditions and 142 mM of ethanol in 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condition from 100 mM glucose. These results are a clue that electrochemical reducing power can induce the recombinant R. eutropha to produce more ethanol coupled to increase of NADH/NAD+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lstonia eutropha ELECTROCHEMICAL Reducing Power Genetic Recombination PYRUVATE DECARBOXYLASE Alcohol DEHYDROGENASE
下载PDF
真氧产碱杆菌在双营养(碳、氮)限制区内合成聚羟基烷酸酯 被引量:1
9
作者 严群 堵国成 陈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7-501,共5页
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以混合有机酸为碳源 ,硫酸铵为氮源 ,在双营养 (碳、氮 )限制区内聚羟基烷酸酯的生物合成。结果表明 :双营养限制区的长度与聚羟基烷酸酯的产量呈正相关。同时 ,在对两种不同的双营养限制区实现方式进行比较后发现 ,... 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以混合有机酸为碳源 ,硫酸铵为氮源 ,在双营养 (碳、氮 )限制区内聚羟基烷酸酯的生物合成。结果表明 :双营养限制区的长度与聚羟基烷酸酯的产量呈正相关。同时 ,在对两种不同的双营养限制区实现方式进行比较后发现 ,首先限制碳源的双营养限制方式比首先限制氮源的双营养限制方式更有利于聚羟基烷酸酯的合成 ;在这两种不同营养限制方式下 ,PHAs的最高产量分别为 3 72g L和 2 5 5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氧产碱杆菌 双营养限制区 聚羟基烷酸酯 生物合成
下载PDF
以汽油为底物好氧共代谢三氯乙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岩 王翠苹 +4 位作者 姚义鸣 姚天琦 刘海滨 杨吉睿 孙红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7-982,共6页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土壤和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降解因可将污染物彻底转化成无毒的终产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是TCE好氧降解需要共代谢底物。首次提出以汽油为底物,选取真养产碱杆菌作为活性降解菌株...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土壤和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降解因可将污染物彻底转化成无毒的终产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是TCE好氧降解需要共代谢底物。首次提出以汽油为底物,选取真养产碱杆菌作为活性降解菌株,对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好氧共代谢降解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优化了共代谢底物、底物与TCE浓度比、培养基、pH值、盐度、溶解氧等条件,确定了最佳降解条件。当水中TCE的浓度为1 mg/L时,通过对体系预曝氧气,调节汽油浓度为10 mg/L,pH值为5,降解24 h,TCE的降解率可达66.8%。为修复同时被汽油和TCE污染的场地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共代谢 真养产碱杆菌 汽油
原文传递
罗尔斯通氏菌电合成还原CO_(2)产聚羟基丁酸 被引量:1
11
作者 丛畅 张康 +1 位作者 宋天顺 谢婧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减少大气中CO_(2)含量,缓解温室效应,并实现CO_(2)的高效利用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eutropha)为生物催化剂,构建微生物电合成系统(MES),通过外加一定的电压,将CO_(2)直接转变为高附加值的聚羟基丁酸(... 减少大气中CO_(2)含量,缓解温室效应,并实现CO_(2)的高效利用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eutropha)为生物催化剂,构建微生物电合成系统(MES),通过外加一定的电压,将CO_(2)直接转变为高附加值的聚羟基丁酸(PHB),并进一步研究氮源和电解质浓度对ME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压4.0 V的条件下细菌生长速率最快,而4.5 V电压下由于H_(2)大量积累,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当氮源质量浓度为0.2 g/L时,PHB产量最大(菌液中质量浓度为191.2 mg/L),进一步提高氮源浓度,PHB产量反而下降,说明限氮有利于PHB的合成。电解质浓度的提高,会使得体系中电流和阴极电势增大,但是也会提高盐度以及有利于H_(2)的累积,从而影响细菌生长,适宜的电解质浓度为36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电合成 罗尔斯通氏菌 CO_(2) 聚羟基丁酸 H_(2)浓度
下载PDF
Coupling System for Food Wastes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Polyhydroxyalkanoates Production with Ralstonia eutropha 被引量:1
12
作者 堵国成 YU Jian 陈坚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6,共6页
A new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to couple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food wastes with production of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s). Acetic, propionic, butyric and lactic acids were produced during food wastes anaerobic d... A new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to couple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food wastes with production of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s). Acetic, propionic, butyric and lactic acids were produced during food wastes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reached 5.5, 1.8, 27.4 and 32.7 g/L, respectively under appropriate digestion conditions. The fermentative acids were transferred through a dialysis membrane to an air-lift reactor for PHA synthesis by Ralstonia eutropha. Dry cell concentration and PHA content reached 22.7 g/L and 72.6%,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PHA was a copolymer of b-hydroxybutyrate (HB) and b-hydroxyvalerate (HV) with 2.8% (mole ratio) of HV units in poly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废弃物 发酵 有机酸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富养罗尔斯通氏菌菌株PHB“泄漏”机理的初探
13
作者 刘双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建立了一种分离纯化聚羟基丁酸 (Polyhydroxybutyrate ,PHB)颗粒的改良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从Ralstoniaeu tropha菌株H1 6 (野生型 )、SK1 4 89(Tn5诱变的PHB泄漏菌株 )、JMP2 2 2 (野生的PHB泄漏菌株 )分离了PHB颗粒。进一步比较研究了... 建立了一种分离纯化聚羟基丁酸 (Polyhydroxybutyrate ,PHB)颗粒的改良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从Ralstoniaeu tropha菌株H1 6 (野生型 )、SK1 4 89(Tn5诱变的PHB泄漏菌株 )、JMP2 2 2 (野生的PHB泄漏菌株 )分离了PHB颗粒。进一步比较研究了不同菌株的PHB解聚酶和 3 羟基丁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菌株SK1 4 89的PHB解聚酶活性 (4 8h培养后达 1 .82U mg)明显高于野生型菌株H1 6 (4 8h培养后达 0 .37U mg) ,菌株JMP2 2 2的 3 羟基丁酸脱氢酶活性 (培养 96h后达 1 6 5 9U mg)比菌株H1 6培养 (96h后达 6 4 0U mg)高许多。这些结果显示 ,不同菌株PHB的泄漏有不同的原因 ,突变株SK1 4 89导致PHB泄漏的原因是解聚酶活性高 ,而野生型JMP2 2 2PHB泄漏的原因主要是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烷酸 PHB解聚酶 3-羟基丁酸脱氢酶 富养罗尔斯通氏菌
下载PDF
利用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盛欣英 熊惠磊 +4 位作者 孙润 陈国强 施汉昌 张庆竹 王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47-2052,共6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水解酸化产物为原料,研究了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H16在水解酸化液中的生长规律和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积累特性,同时分析了H16对水解酸化液中各种有机酸组分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以剩余污泥52℃中温...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水解酸化产物为原料,研究了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H16在水解酸化液中的生长规律和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积累特性,同时分析了H16对水解酸化液中各种有机酸组分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以剩余污泥52℃中温水解酸化48h的水解酸化液为培养基,在HAc水解酸化液(C/N/P=100/10/1,TOC=2881mg/L,乙酸占总有机酸含量36.1%)中,H16最先利用乙酸和正丁酸来进行自身的生长和PHAs的合成,合成的主要产物是聚羟基丁酸酯(PHB);随后开始利用丙酸和正戊酸,在此过程中聚羟基戊酸酯(PHV)的含量也逐步上升,菌体量同步增长,H16在40h左右处于平稳期,并且达到最大积累率为12.51%(占菌体干重);最后利用的是异丁酸和异戊酸,但是此时H16已经进入衰亡期,菌体量和PHAs合成率都在下降.当以HVa水解酸化液(C/N/P=100/10/1,TOC=2358mg/L,异戊酸占总有机酸含量29.0%)为培养基时,H16在18h达到生长的峰值,24h达到PHAs合成率的最大值为32.14%(占菌体干重),PHV为PHAs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 罗氏真养菌H16 剩余污泥 水解酸化液 挥发性有机酸(VFAs)
下载PDF
罗氏真养菌W50的D-木糖代谢途径工程改造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凯 刘桂明 +2 位作者 张英姿 丁久元 翁维琦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52,共11页
【目的】拓宽高产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W50的碳源使用范围,使其获得D-木糖代谢能力。【方法】运用PCR技术扩增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12W3110来源的D-木糖转运蛋白基因xy... 【目的】拓宽高产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W50的碳源使用范围,使其获得D-木糖代谢能力。【方法】运用PCR技术扩增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12W3110来源的D-木糖转运蛋白基因xylE,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xylE基因整合到R.eutropha W50的染色体上构建菌株W50-E。运用PCR技术扩增E.coli K-12 W3110来源的D-木糖代谢基因xylAB和R.eutropha H16来源的PHA合酶基因phaC1的启动子片段P pha C1,同表达载体连接后构建重组质粒p1-AB。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入菌株R.eutropha W50和W50-E中构建工程菌株W50-AB和W50-EAB。通过摇瓶发酵研究W50-AB和W50-EAB的D-木糖代谢特性。【结果】酶活分析结果表明,xylA和xylB基因在菌株R.eutropha W50中得到表达。摇瓶发酵结果表明,W50-AB在含0.1 mol/L D-木糖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的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025 h-1,在含0.01 mol/L D-木糖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没有生长;W50-EAB在含0.01 mol/L D-木糖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表现出一定生长,在含0.1 mol/L D-木糖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035 h-1。PHB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摇瓶发酵终点时,W50-AB和W50-EAB菌株内的PHB含量分别为细胞干重的15.07±1.01%和15.07±1.64%,其相应的D-木糖-PHB转化率分别为0.0920 g·g-1和0.0838 g·g-1,低于两重组菌株利用葡萄糖发酵的糖-PHB转化率(>0.22 g·g-1)。另外,重组菌株W50-AB和W50-EAB在含葡萄糖(0.01 mol/L)和D-木糖(0.09 mol/L)的混合糖培养基中的发酵结果表明,两重组菌株均表现出更高的生长速率和D-木糖消耗速率以及胞内PHB积累量。【结论】来源于E.coli K-12W3110菌株的xylAB基因的表达使R.eutropha W50获得了一定的D-木糖代谢能力,通过D-木糖转运蛋白基因xylE的表达能提高菌株的D-木糖代谢能力,同时重组菌株利用D-木糖能积累一定量P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W50 D-木糖代谢 聚-β-羟基丁酸酯(PHB) 转运蛋白
原文传递
CO_(2)到高附加值产物:罗尔斯通氏菌的固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哲 刘丹 +2 位作者 刘梦晓 曹英秀 宋浩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4218-4230,共13页
为了实现清洁生产与碳中和的目标,研究者已采用生物固碳方法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氢氧细菌罗尔斯通氏菌由于具有化能自养能力、遗传可操作性和基因工具的可用性等特点,为自养生产的优势底盘之一.它可以利用CO_(2)作为碳源、H;作... 为了实现清洁生产与碳中和的目标,研究者已采用生物固碳方法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氢氧细菌罗尔斯通氏菌由于具有化能自养能力、遗传可操作性和基因工具的可用性等特点,为自养生产的优势底盘之一.它可以利用CO_(2)作为碳源、H;作为能源自养生长,而H;则可通过直接补料、电驱动或光驱动等方法提供.罗尔斯通氏菌不仅可以天然地生产生物塑料,还能经过代谢工程改造后生产生物燃料和糖类等其他高附加值产物.本文首先介绍了罗尔斯通氏菌的碳固定和能量利用的代谢特点.然后,按照能量利用的方式,总结了该菌株直接利用H;进行气体发酵、间接利用H;(含甲酸)进行电合成和光合成的研究进展.最后,通过对比3种生产方式的优劣势,对罗尔斯通氏菌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通氏菌 CO_(2)固定 气体发酵 光电合成 生物塑料 生物燃料
原文传递
硒化锌协同真养产碱杆菌的杂化光合系统研究
17
作者 冯渝骅 姜雷 +2 位作者 许梦莹 TREMBLAY Pier-Luc 张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1-647,共7页
通过传统的生物发酵方式获得PHB(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各项生产条件均有学者进行了优化,但是通过传统生物发酵的方式获得的PHB在成本上仍无法和化学合成的PHB或其他石油化工所得到的高分子材料竞争.该研究提出利用水热... 通过传统的生物发酵方式获得PHB(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各项生产条件均有学者进行了优化,但是通过传统生物发酵的方式获得的PHB在成本上仍无法和化学合成的PHB或其他石油化工所得到的高分子材料竞争.该研究提出利用水热法合成闪锌矿结构的ZnSe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与真养产碱杆菌(Ralstonia eutropha)H16构建杂化光合系统,测试系统中PHB含量变化,结合材料的光催化产氢性能来探究光催化材料在生物杂化光合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单纯材料光催化产氢时,材料在短时间虽有不错的产氢性能表现,但是在长时间循环中表现不佳.在结合细菌后,该生物杂化光合系统有着优秀的表现,相较对照组最高可将PHB产量提升至1.87倍,并且在长时间连续工作的条件下系统保持稳定.材料在高浓度下依然对该系统起到正面的作用.并且通过测定底物消耗和计算效率的方式探讨了光催化材料影响该生物光合杂化系统的具体方式.证明了这种方式合成的ZnSe与Ralstonia eutropha H16相结合在光照下能够有效提升PHB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硒化锌 生物光合杂化系统 ralstonia eutropha H16 聚-β-羟基丁酸酯
下载PDF
Ralstonia eutropha CH34酯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水山 Alexander Steinbchel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2-407,共6页
采用含α 乙酸萘酯和固兰RR的表面琼脂法从RalstoniaeutrophaCH34的基因文库中筛选酯酶基因estA ,对含有estA的 1 7kbDNA片段的核甘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基因全长82 5bp,编码由 2 75个氨基酸组成的EstA蛋白 ,分子量为 30 785D。经推导氨... 采用含α 乙酸萘酯和固兰RR的表面琼脂法从RalstoniaeutrophaCH34的基因文库中筛选酯酶基因estA ,对含有estA的 1 7kbDNA片段的核甘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基因全长82 5bp,编码由 2 75个氨基酸组成的EstA蛋白 ,分子量为 30 785D。经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发现EstA与参与芳香化合物代谢中间位裂解途径的水解酶有很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utrophaCH34 酯酶基因 DNA序列 大肠杆菌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罗尔斯通氏菌菌株H16新毒素蛋白Reu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一折 包振霞 +1 位作者 刘国祥 刘永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为深入研究罗尔斯通氏菌H16新毒素蛋白Reu的理化性质,以初孵菜青虫四龄幼虫为试虫,进行Reu胃毒毒力测定,计算其LD50,检测Reu的热稳定性及其对蛋白酶的敏感性,通过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测定Reu的分子量;SDS-PAGE电泳分析Reu的亚基组成;等... 为深入研究罗尔斯通氏菌H16新毒素蛋白Reu的理化性质,以初孵菜青虫四龄幼虫为试虫,进行Reu胃毒毒力测定,计算其LD50,检测Reu的热稳定性及其对蛋白酶的敏感性,通过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测定Reu的分子量;SDS-PAGE电泳分析Reu的亚基组成;等电聚焦电泳测定Reu的等电点等。结果表明,Reu对菜青虫四龄幼虫毒力LD50为110.84μg/g;此毒素蛋白经80℃处理10min和蛋白酶K处理后,基本丧失了对菜青虫幼虫的毒杀作用;Reu的分子量为221.3kDa,由64.4kDa和57.5kDa2种亚基组成,等电点为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罗尔斯通氏菌菌株H16 毒素蛋白Reu 理化性质 杀虫活性
下载PDF
罗尔斯通氏菌菌株H16新杀虫蛋白的纯化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一折 刘国祥 +2 位作者 刘伟 张守涛 王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8-1231,共4页
利用(NH4)2SO4盐析、超滤、Sephacryl-400HR凝胶过滤层析及DEAE-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罗尔斯通氏菌菌株H16(Ralstonia eutropha H16)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的杀虫毒素蛋白。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此杀虫毒素蛋白存在于胞... 利用(NH4)2SO4盐析、超滤、Sephacryl-400HR凝胶过滤层析及DEAE-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罗尔斯通氏菌菌株H16(Ralstonia eutropha H16)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的杀虫毒素蛋白。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此杀虫毒素蛋白存在于胞内和胞外上清液中,电泳结果显示胞内和分泌到胞外的杀虫毒素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此毒素对菜青虫初孵幼虫有较强的口服毒性,LD50为2.7mg/头。SDS-PAGE图谱显示此杀虫毒素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通氏菌菌株H16 毒素蛋白 纯化 杀虫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