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临床前毒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文海若 黄瑛 +6 位作者 屈哲 姜华 兰洁 楼小燕 耿兴超 王三龙 俞磊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8期828-835,共8页
目的评价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U在荷瘤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临床前安全性。方法使用NSG小鼠构建Raji-Luc细胞移植瘤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单次给予细胞U,持续观察至给药后第8周。考察小... 目的评价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U在荷瘤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临床前安全性。方法使用NSG小鼠构建Raji-Luc细胞移植瘤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单次给予细胞U,持续观察至给药后第8周。考察小鼠体内Raji-Luc细胞荧光强度、小鼠存活率、临床症状、体重变化、血液学指标、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细胞因子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结果细胞U可显著降低体内Raji-Luc细胞荧光强度、抑制荷瘤小鼠体内Raji-Luc细胞增殖,有效缓解Raji-Luc细胞负荷导致的临床表现,一定程度上减缓由Raji-Luc细胞导致的体重降低,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升高荷瘤小鼠血清中人源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人源白介素(IL)-10水平,升高鼠源肿瘤坏死因子(TNF)和IL-6水平,并明显降低Raji-Luc细胞造模动物各组织器官淋巴瘤发生率,变化呈剂量相关性。细胞U治疗组动物的死因可能与肿瘤的持续性消耗及逐渐加重的背景性病变有关。结论细胞U在RajiLuc荷瘤NSG小鼠体内未见明显免疫毒性和致瘤性的相关风险,且呈现一定药效学作用。本研究数据可为相关产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缺陷荷瘤小鼠 毒性评价 细胞因子 raji-luc细胞
下载PDF
2种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体内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文海若 黄瑛 +5 位作者 屈哲 秦超 王三龙 楼小燕 耿兴超 俞磊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8期817-822,共6页
目的评价2种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 modified T,CAR-T)细胞在荷瘤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药效,为相关产品的体内药效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使用B-NDG小鼠构建经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的Raji细胞(Raj... 目的评价2种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 modified T,CAR-T)细胞在荷瘤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药效,为相关产品的体内药效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使用B-NDG小鼠构建经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的Raji细胞(Raji-Luc细胞)移植瘤模型,单次给予细胞A和细胞B(相对于细胞A,细胞B在表达CAR结构的基础上还表达IL-6沉默片段,可干扰IL-6的表达),持续观察至给药后84 d。考察小鼠存活率、临床症状、体重变化、体内Raji-Luc细胞荧光强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结果细胞A和细胞B均可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并一定程度上减缓由Raji-Luc细胞导致的体重降低,有效缓解Raji-Luc细胞负荷导致的临床表现,显著降低体内Raji-luc细胞荧光强度,明显降低Raji-Luc细胞造模动物各组织器官淋巴瘤发生率,变化呈剂量相关性。结论CAR-T治疗组动物的死因可能与肿瘤的持续性消耗及逐渐加重的背景性病变有关。细胞A和细胞B在Raji-Luc细胞荷瘤B-NDG小鼠体内呈现一定药效学作用,两者药效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药效学研究 靶向CD19 活体成像 免疫缺陷小鼠 raji-luc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