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CTC的智慧客运枢纽站方案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译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铁路客运枢纽站因作业组织复杂、系统间联动性不足及智能化程度低等,面临作业效率不高、应急响应时间长等问题。运用北斗、5G、GIS、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以智能CTC3.0为基础,构建“智能CTC3.0平台、综合共享平台、5G+北斗应用平台”三... 铁路客运枢纽站因作业组织复杂、系统间联动性不足及智能化程度低等,面临作业效率不高、应急响应时间长等问题。运用北斗、5G、GIS、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以智能CTC3.0为基础,构建“智能CTC3.0平台、综合共享平台、5G+北斗应用平台”三大平台,通过三大平台完成行车指挥、设备监控、作业管控、旅客司乘、地理信息等重要数据的有机融合和安全运用,实现行车组织、调机作业、客运作业、运维施工、应急处置5类业务的智能化升级。以白云站枢纽工程为契机,建设“三个平台、五个智能化”架构的智慧车站,有效提升了客运枢纽站的运营效率和安全管控能力,可为其他客运枢纽站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站 智慧车站 智能CTC 5G 北斗
下载PDF
协作治理视角下的广州城际铁路客运场站综合开发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贾梦蛟 王思丰 罗鹏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0,共6页
铁路客运场站的综合开发方案,不仅是高度集成的技术方案,还是多元协作的治理方案。规划协调难、空间整合难、利益分配难,制约着综合开发方案的实施。基于此,文章以广州为例,梳理了其城际铁路客运场站综合开发的历程,对进入实施阶段的综... 铁路客运场站的综合开发方案,不仅是高度集成的技术方案,还是多元协作的治理方案。规划协调难、空间整合难、利益分配难,制约着综合开发方案的实施。基于此,文章以广州为例,梳理了其城际铁路客运场站综合开发的历程,对进入实施阶段的综合开发项目方案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从目标协同、资源整合、权益分割3个方面剖析了铁路客运场站一体化设计方案中的冲突化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场站 TOD模式 场站综合体 协作治理 站城协同开发 广州
下载PDF
铁路客运枢纽站外部市场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茜 李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11期63-65,共3页
站在铁路经营者的立场,从经营者、消费者、社会等三方面来研究铁路客运枢纽站的外部市场竞争力。通过对杭州两个同在市区的枢纽客运站外部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提出:靠近市中心越近的客运站并非一定具有外部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外部市场竞争... 站在铁路经营者的立场,从经营者、消费者、社会等三方面来研究铁路客运枢纽站的外部市场竞争力。通过对杭州两个同在市区的枢纽客运站外部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提出:靠近市中心越近的客运站并非一定具有外部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外部市场竞争力应视枢纽区位人口、出行时耗及路网连接条件等因素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客运枢纽站 市场竞争力
下载PDF
铁路客运枢纽配套路网的布局与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民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第1期152-155,15,共4页
分析了铁路客运枢纽地区的发展定位及区位特点,结合现状铁路客运枢纽,总结了枢纽周边路网形态布局,并提出了路网适应性的指标。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 路网 布局 适用性
下载PDF
铁路客运枢纽周边道路交通流组织优化研究
5
作者 彭群洁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11期48-50,共3页
为保证铁路客运枢纽功能的正常运行,对枢纽周边道路交通流组织进行优化研究。本次研究将枢纽周边相关道路纳入研究范围,运用小区域协调控制及交通流诱导的方式,研究了对枢纽周边道路交通流进行小区域控制的方法。以武昌火车站周边道路... 为保证铁路客运枢纽功能的正常运行,对枢纽周边道路交通流组织进行优化研究。本次研究将枢纽周边相关道路纳入研究范围,运用小区域协调控制及交通流诱导的方式,研究了对枢纽周边道路交通流进行小区域控制的方法。以武昌火车站周边道路交通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案例进行了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 交叉口 交通组织 交通诱导 拥堵
下载PDF
基于换乘空间的高铁枢纽换乘设施布局方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小洲 过秀成 +1 位作者 杨涛 张小辉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02,共6页
对高铁枢纽站房及交通广场布局型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由于轨道交通与高铁枢纽之间的强换乘关系对高铁枢纽立体化布局的影响,提出机动性交通工具三种立体化分层模式。界定了换乘空间和换乘界面的概念,设计了基于换乘空间的枢纽换乘设施... 对高铁枢纽站房及交通广场布局型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由于轨道交通与高铁枢纽之间的强换乘关系对高铁枢纽立体化布局的影响,提出机动性交通工具三种立体化分层模式。界定了换乘空间和换乘界面的概念,设计了基于换乘空间的枢纽换乘设施的布局流程,并给出了高铁枢纽换乘设施的平面和立体化典型布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乘空间 换乘界面 高铁枢纽 换乘设施 布局方法
下载PDF
国内外高铁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与运营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宝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7-41,共5页
阐述了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功能,对国内外典型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运营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结构复杂性与功能多样性,分析了枢纽旅客集散仿真手段在其建设运营决策支持中的... 阐述了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功能,对国内外典型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运营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结构复杂性与功能多样性,分析了枢纽旅客集散仿真手段在其建设运营决策支持中的作用及其基本原理,并对我国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运营决策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运营模式 枢纽仿真
下载PDF
基于多级可拓评价法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政宇 姚加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47-2354,共8页
为系统评价高铁客运枢纽的换乘衔接水平,构建了全面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弥补单一赋权方法的不足。同时,针对现有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方法的缺陷,建... 为系统评价高铁客运枢纽的换乘衔接水平,构建了全面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弥补单一赋权方法的不足。同时,针对现有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方法的缺陷,建立以可拓理论为核心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最后,以长沙南站为例,通过多级可拓评价确定其换乘衔接水平等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改善长沙南站换乘衔接水平的有关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和模型在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中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客运枢纽 换乘 最优组合赋权 多级可拓评价法
下载PDF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研究——以铁路长春站改扩建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韩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22,共5页
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轨道交通引入,既有铁路综合客运站枢纽功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综合枢纽能否发挥出最高效率,其改扩建规划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从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各种交通衔接、流线组织、换乘设计、客运枢纽的改建、新建等... 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轨道交通引入,既有铁路综合客运站枢纽功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综合枢纽能否发挥出最高效率,其改扩建规划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从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各种交通衔接、流线组织、换乘设计、客运枢纽的改建、新建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大型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站改扩建规划技术路线和方法,通过铁路长春客运枢纽站改扩建的归纳总结,对国内类似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建设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站 长春站 改扩建 交通换乘 交通组织
下载PDF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志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汤天培 马健霄 魏永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6,共5页
通过分析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组成和旅客流线组织,提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布局基本形式和内部旅客流线组织形式。以铁路车站旅客进站流线为例,分析旅客流线关键节点处的信息需求,对不同旅客流线在不同节点处的一般信息需求进行... 通过分析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组成和旅客流线组织,提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布局基本形式和内部旅客流线组织形式。以铁路车站旅客进站流线为例,分析旅客流线关键节点处的信息需求,对不同旅客流线在不同节点处的一般信息需求进行归纳和总结。将静态导向标志系统分为四类,提出静态导向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南京南站铁路客运枢纽局部静态导向标志系统设计方案为例,验证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静态导向标志系统 需求分析 设计
下载PDF
基于站群的铁路客运枢纽站技术作业计划编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韬 谢恩雨 +2 位作者 潘金山 赵强 成洋 《综合运输》 2021年第8期77-82,共6页
作为铁路网络的重要节点,铁路客运枢纽站的作业效率直接影响着全路的列车运行图计划编制工作。本文对多车站、多车场的铁路客运枢纽站技术作业计划编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系统应用需求,提出了系统设计目标及系统功能架构,并对系统关键... 作为铁路网络的重要节点,铁路客运枢纽站的作业效率直接影响着全路的列车运行图计划编制工作。本文对多车站、多车场的铁路客运枢纽站技术作业计划编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系统应用需求,提出了系统设计目标及系统功能架构,并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站 车站技术作业计划 列车运行图系统
原文传递
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作业仿真系统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方琪根 邢二平 +1 位作者 王保山 毛保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7-191,197,共6页
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设计已是现代铁路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首先阐述了国外铁路仿真软件的应用情况及在国内使用的局限性,接着介绍了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仿真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然后分别说明了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及相互连接关系... 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设计已是现代铁路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首先阐述了国外铁路仿真软件的应用情况及在国内使用的局限性,接着介绍了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仿真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然后分别说明了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及相互连接关系.最后,以广州南站作为案例,通过设置车站的全天分时段分方向到发列车数与股道使用规则,仿真了高峰两小时车站的到发线、咽喉区段道岔占用情况以及相应的利用率统计情况,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说明了仿真软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客运专线 客运站仿真系统 结构设计 数据处理流程 应用
下载PDF
北沿江高速铁路引入上海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姬燕男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3,共6页
北沿江高速铁路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骨干线路,是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善上海及华东地区的高速铁路网络,在阐述上海铁路枢纽及北沿江高速铁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在建客运站方案和引入新建客运站方案2... 北沿江高速铁路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骨干线路,是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善上海及华东地区的高速铁路网络,在阐述上海铁路枢纽及北沿江高速铁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在建客运站方案和引入新建客运站方案2个母方案,进而比选推荐各自最佳子方案,最终确定北沿江高速铁路引入上海铁路枢纽为最佳方案。合理确定北沿江高速铁路引入上海铁路枢纽方案有助于完善上海地区铁路客运网络,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互联互通,提升华东地区的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沿江高速铁路 上海铁路枢纽 客运系统 新建客运站 方案比选
下载PDF
城市高架铁路、轻轨运输系统和客运枢纽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翊民 《铁道车辆》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论述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三个问题——城市高架铁路、城市轻轨运输和城市客运枢纽的原因、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高架铁路 城市轻轨运输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落客平台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钶 王鹏翔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2-86,96,共6页
铁路枢纽落客平台是铁路旅客集散的重要场所之一,其通行能力影响旅客的出行体验及进出站效率。为了提升落客平台运行效率,缓解落客区拥堵,以元胞自动机为理论基础,以落客平台运行特征为现实依据,基于C#语言开发落客平台仿真系统,以南京... 铁路枢纽落客平台是铁路旅客集散的重要场所之一,其通行能力影响旅客的出行体验及进出站效率。为了提升落客平台运行效率,缓解落客区拥堵,以元胞自动机为理论基础,以落客平台运行特征为现实依据,基于C#语言开发落客平台仿真系统,以南京南站北落客平台为例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落客平台的交通流运行特征,通过调整车辆优先落客位置,发现将优先落客位置调整至中游和下游区域可将通行能力分别提高约6.7%和12.5%,为新枢纽落客平台的设计建设及已建成枢纽落客平台的运输组织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 元胞自动机 仿真系统 通行能力 运行组织优化 交通流
下载PDF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志版面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天培 徐勋倩 仲小飞 《城市交通》 2014年第3期75-82,共8页
由于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志系统设计缺乏相关规范、标准和指导方法,其标志版面设计存在不统一、系统性差等问题。首先对枢纽内旅客行为特性进行分析,总结旅客的视觉和认知特性,采用视频调查法调查分析旅客在公共换乘区和站台区... 由于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志系统设计缺乏相关规范、标准和指导方法,其标志版面设计存在不统一、系统性差等问题。首先对枢纽内旅客行为特性进行分析,总结旅客的视觉和认知特性,采用视频调查法调查分析旅客在公共换乘区和站台区域自由流状态下的步行速度分布特征。基于标志颜色理论、现有标志规范、文字字高计算模型以及国内外标志应用情况和研究成果,从标志版面的颜色、图形、文字、形状及布局5个方面展开探讨,提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志版面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静态导向标志 版面设计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下载PDF
客运站旅客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海涛 贾俊芳 +1 位作者 宋婷婷 张四海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0年第11期21-24,共4页
随着铁路新线的建成及投入运营,铁路旅客运输在运输组织、满足旅客需求及信息化服务水平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既有的铁路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信息化服务的需要。为给铁路旅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提高旅客满意... 随着铁路新线的建成及投入运营,铁路旅客运输在运输组织、满足旅客需求及信息化服务水平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既有的铁路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信息化服务的需要。为给铁路旅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本文分析铁路客运站相关的信息服务平台及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功能特性,并针对新形势下客运站发展中对信息化服务建设的需求,提出了客运站旅客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旅客服务 客运站信息需求 信息查询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