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交通事故成因多维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新华 徐梦姝 陈艳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77-81,共5页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营业里程越来越长、运营速度越来越快、路网密度越来越大,铁路运营安全尤为重要。为从源头查找铁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从铁路交通事故类别、铁路运输专业种类、成因类别等多个维度进行成因剖析;构建铁路交通事...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营业里程越来越长、运营速度越来越快、路网密度越来越大,铁路运营安全尤为重要。为从源头查找铁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从铁路交通事故类别、铁路运输专业种类、成因类别等多个维度进行成因剖析;构建铁路交通事故成因多维分析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在铁路列车脱轨事故的成因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全面分析铁路交通事故成因,并根据不同的事故成因确定事故调查要点,为铁路行业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事故 多维分析模型 成因分析 事故调查 列车脱轨
下载PDF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快速反应体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温晓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87-194,共8页
为提升对铁路行车事故的应急救援效率、减小铁路行车事故损失及影响,通过分析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工作现状,找出救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研究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形成铁路行车事故的监测、预测、预警和快速反应、应急救援的机制,... 为提升对铁路行车事故的应急救援效率、减小铁路行车事故损失及影响,通过分析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工作现状,找出救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研究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形成铁路行车事故的监测、预测、预警和快速反应、应急救援的机制,建立从铁总到集团公司、运输站段,从铁路部门到地方专业部门,从铁路系统救援力量到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多角度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快速反应网络,实现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快速化、高效化,追求铁路行车事故损失和影响最小化,促进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行车事故 救援 快速反应 立体化救援网络 应急救援平台
下载PDF
铁路交通事故损失分类及定量分析方法
3
作者 施泳 习年生 +3 位作者 王高磊 陈家旭 胥红敏 赵云行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8,共11页
事故损失的分类和度量是认识事故规律的最基本问题。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分析研究铁路交通事故的描述方式;采用绘制事件链图的方式,确定不同铁路交通事故所属的事件类型,归纳总结终了事件的铁路交通事故的场景类型;根据铁... 事故损失的分类和度量是认识事故规律的最基本问题。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分析研究铁路交通事故的描述方式;采用绘制事件链图的方式,确定不同铁路交通事故所属的事件类型,归纳总结终了事件的铁路交通事故的场景类型;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分类特点,研究提出面向基准一致性的铁路交通事故损失分类;针对不同事故损失类型,研究提出事故损失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铁路交通事故按描述方式分为定量事故和定性事故,按事件链分为初始事件、中间事件或终了事件;所有铁路交通事故均可以统一到5种事故损失基准类型:人员损失、脱轨损失、机辆损失、畅通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定量事故直接损失适合采用事故后果大小来表征,可以通过定量事故损失类型之间的等效转换准则、等效转换函数来进行损失估算;定性事故期望损失需要采用风险后果严重程度来表征,通过事件链分析将定性事故映射到终了事件类型的定量事故,实现定性事故损失评价。研究结果可为铁路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提供实用方法,为实现依托安全大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研判和管控铁路安全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安全 铁路交通事故 事故损失 定量分析方法
下载PDF
基于MMESE模型的高速铁路运营系统可靠性研究——以“7.23”甬温线动车事故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鲁守东 周国华 孙景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9-25,共7页
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MMESE)理论出发,列出了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人员、机器、环境三要素的具体内容,建立了人-机-环境(MME)系统可靠度数学模型,分析指出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可靠度与"人"子系统的初始失效率、"人"... 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MMESE)理论出发,列出了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人员、机器、环境三要素的具体内容,建立了人-机-环境(MME)系统可靠度数学模型,分析指出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可靠度与"人"子系统的初始失效率、"人"子系统的学习率、"机"子系统的失效率函数、"环境"子系统的质量及可靠性参数、系统的实际运营时间等因素有关。从MME系统可靠度模型出发,分析了"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留给人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交通事故 MMESE 可靠性
下载PDF
多孔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跟踪检测
5
作者 蔡正森 伍宇 +3 位作者 许新权 范剑伟 马涛 郑鸿柔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41-2951,共11页
对比和分析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多孔沥青路面近年抗滑、渗水及降噪性能变化状况,研究了多孔沥青路面铺设前后路段交通事故降低幅度,测试了车道不同位置的路面渗水系数,并使用新的试验方法来测试和评价多孔沥青路面的侧向排水能力。结果表明... 对比和分析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多孔沥青路面近年抗滑、渗水及降噪性能变化状况,研究了多孔沥青路面铺设前后路段交通事故降低幅度,测试了车道不同位置的路面渗水系数,并使用新的试验方法来测试和评价多孔沥青路面的侧向排水能力。结果表明:小粒径多孔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相对较好,但工后两年抗滑性能开始下降;大粒径多孔沥青路面工后两年抗滑性能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小粒径多孔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衰减速度快于大粒径多孔沥青路面。车辆轮迹带排水性能优于轮迹带中间及路肩处;大粒径多孔沥青路面厚度是小粒径多孔沥青路面的2倍,但侧向排水能力相差2.39倍。多孔沥青路面铺设后,晴天事故数减少64.3%,雨天事故数减少57.1%,总事故数减少59.5%;多孔沥青路面对改善高速公路排水困难点的交通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可为新建和养护排水沥青路面的工程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与铁道工程 排水沥青路面 交通事故减少 排水性能
原文传递
浅析铁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及安全对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法学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年第8期144-145,共2页
目前,铁路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奋斗,促进了我国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并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铁路治安维护等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在某些区段,铁路交通事故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形势却不容乐观。从"7.23&qu... 目前,铁路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奋斗,促进了我国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并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铁路治安维护等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在某些区段,铁路交通事故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形势却不容乐观。从"7.23"重大铁路事故可看出,影响铁路交通安全的隐患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文中重点研究了铁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及安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交通事故 成因 安全对策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铁路安全信息与技术规章协同分析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新 吕峰 +1 位作者 孙玉明 李福顺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年第2期34-37,共4页
有铁路交通事故发生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是事故调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解决目前事故分析手段智能化不足的问题,在对铁路事故大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安全信息与技术规章协同分析系统设计方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 有铁路交通事故发生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是事故调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解决目前事故分析手段智能化不足的问题,在对铁路事故大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安全信息与技术规章协同分析系统设计方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中文分词、全文检索等方法和工具,建立事故概况与技术规章条款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提高事故原因分析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模拟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据此开发的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事故分析人员的工作强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检索 技术路线 全文检索 安监报 铁路交通事故
下载PDF
论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被引量:2
8
作者 万志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6-141,共6页
1997年刑法增设了"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这对有效惩治铁路交通业务过失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对本罪的罪名、罪状、定罪标准、可否由危险犯构成、罪刑均衡以及此罪与彼罪的区别等诸多方面的相关规... 1997年刑法增设了"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这对有效惩治铁路交通业务过失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对本罪的罪名、罪状、定罪标准、可否由危险犯构成、罪刑均衡以及此罪与彼罪的区别等诸多方面的相关规定不合理或缺乏具体规定;本罪罪名应概括为"铁路交通肇事罪",罪状应反映特殊业务过失犯罪的性质,定罪标准则须明确"严重后果"并加重处罚以使罪刑均衡,另外也应将本罪与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相近罪名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 铁路交通事故 业务过失 业务事故罪 危险犯 罪刑均衡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和支持向量回归组合模型的铁路行车事故预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邹亚龙 蒋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8-92,共5页
铁路行车事故预测结果,是预防和控制铁路事故发生的重要依据。在阐述马尔可夫及支持向量回归理论及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马尔可夫和支持向量回归组合模型,以铁路行车事故数预测为例,分别运用马尔可夫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以及马尔可夫... 铁路行车事故预测结果,是预防和控制铁路事故发生的重要依据。在阐述马尔可夫及支持向量回归理论及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马尔可夫和支持向量回归组合模型,以铁路行车事故数预测为例,分别运用马尔可夫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以及马尔可夫和支持向量回归组合模型预测铁路行车事故数,结合铁路行车事故实际发生数,选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马尔可夫和支持向量回归组合模型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得到加强,预测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故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回归 马尔可夫 铁路行车事故 组合预测 聚类算法
下载PDF
强化安全意识 减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
10
作者 陈鲁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3-45,共3页
根据1994—2003年10年间全路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情况统计数据,分析全路交通事故的变化趋势、事故特点和突出问题、事故中的倾向性问题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倾向性问题 突出问题 相应对策 统计数据 薄弱环节 变化趋势 强化 道路交通 事故特点 交通事故
下载PDF
车务系统铁路行车事故及防范对策浅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广德春 刘君和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前铁路局直管基层站段,铁路行车安全面临新的考验。为切实提高铁路行车安全,必须寻找各种事故的原因,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提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及时修订管理规则,强化应急处置,努力实现铁路行车安全"有序可控,基... 目前铁路局直管基层站段,铁路行车安全面临新的考验。为切实提高铁路行车安全,必须寻找各种事故的原因,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提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及时修订管理规则,强化应急处置,努力实现铁路行车安全"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车务系统 铁路行车事故
下载PDF
国内外铁路交通事故和事故征候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鹏 李秋芬 +1 位作者 李晓宇 赵林 《铁道技术监督》 2021年第1期5-10,共6页
为促进我国铁路技术和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持续提升我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研究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组织和国家铁路交通事故及事故征候管理模式,分析其机构设置、事故或事故征候的定义及等级划分、调查理念等方面的特点,提出改... 为促进我国铁路技术和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持续提升我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研究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组织和国家铁路交通事故及事故征候管理模式,分析其机构设置、事故或事故征候的定义及等级划分、调查理念等方面的特点,提出改进我国铁路交通事故管理的建议。建议明确我国铁路交通事故征候的定义及范围划分标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事故征候管理模式,实现分级及精细化管理。对于轻微的、未造成实际损失的安全事件,应突出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事故 事故调查 事故征候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铁路交通事故与关联技术规章条款智能推荐技术研究
13
作者 王宇嘉 刘新 +2 位作者 贾永刚 保鲁昆 徐利民 《铁道货运》 2022年第12期51-57,共7页
随着铁路安全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铁路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通过对事故发生过程及原因的分析,找出引发事故的关键因素,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从而预防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而多数情况下事故的发生与职工违章行为有关... 随着铁路安全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铁路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通过对事故发生过程及原因的分析,找出引发事故的关键因素,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从而预防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而多数情况下事故的发生与职工违章行为有关,如何准确地找出事故相关人员违反的铁路规章条款内容,是事故分析的难点之一。目前此项工作主要通过人工来完成,缺乏智能化的分析技术及手段。通过分析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流程特征,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铁路交通事故与技术规章内在关联关系,研究构建铁路交通事故与技术规章关联库,提出铁路交通事故关联规章条款智能推荐的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为提升铁路交通事故分析的智能化及精准化,进一步探索事故背后的违章规律,优化相关技术规章条款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 人工智能 铁路交通事故 铁路技术规章 智能推荐
下载PDF
铁道车祸危险因素与行车安全经济效益的探讨
14
作者 周达生 朱伟民 张国山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2年第2期87-88,92,共3页
作者以1380名机车乘务员为研究对象,测查其生理心理指标,探讨发生车祸的危险因素,分析34年车祸流行的规律,并对行车安全的社会经济效盖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安定是减少车祸、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揭示车祸... 作者以1380名机车乘务员为研究对象,测查其生理心理指标,探讨发生车祸的危险因素,分析34年车祸流行的规律,并对行车安全的社会经济效盖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安定是减少车祸、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揭示车祸的危险因素是低文化程度、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视运动反应迟钝和弱神经类型,其间存在交互作用。实践表明,推行安全行车千日活动,可获巨大社会经济效益(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铁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法律法规的梳理
15
作者 胡永宁 金平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6-60,共5页
铁路交通事故的法律法规,其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或授权,与我国基本法律相冲突,不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加以修订完善。铁路运输属于高度危险行业,承担无过错责任的实质是要求特殊侵权责任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仅承担限额责任。... 铁路交通事故的法律法规,其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或授权,与我国基本法律相冲突,不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加以修订完善。铁路运输属于高度危险行业,承担无过错责任的实质是要求特殊侵权责任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仅承担限额责任。铁路交通事故的法律法规应该从理念到技术进行大的梳理整合,以消除冲突,保障我国法律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 无过错责任 法律法规
下载PDF
由一起诉讼案件谈对《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认识
16
作者 刘文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3-47,共5页
针对《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作出主体多元、职责权限不清晰、当事人不服时缺少救济途径、法律法规修订不及时等问题,具体分析《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设定依据、作出主体、主要内容、性质属性、救济途径等方面。结果表明:应进一步明确... 针对《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作出主体多元、职责权限不清晰、当事人不服时缺少救济途径、法律法规修订不及时等问题,具体分析《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设定依据、作出主体、主要内容、性质属性、救济途径等方面。结果表明:应进一步明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的责任主体,加快铁路行业法律、法规、规章修订;明确不服《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救济方式,加强铁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事故 责任认定 诉讼案件 安全监管 救济方式
下载PDF
在领导干部培训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体会——“4.28”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处置案例教学引发的思考
17
作者 郭振宗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6-57,共2页
案例教学是领导干部培训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选择好典型案例并明确教学目的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前提,做好案例教学前期准备工作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多主体参与、多形式并举、多方法运用、多视角分析是增强案例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领导干部培训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选择好典型案例并明确教学目的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前提,做好案例教学前期准备工作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多主体参与、多形式并举、多方法运用、多视角分析是增强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培训 “4.28”胶济铁路交通事故 案例教学
下载PDF
对四起重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分析
18
作者 蒋世洪 肖勇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我局辖区在2004年7月25日京沪线、2004年7月26日京九线、2008年1月23日胶济线、2008年4月28日胶济线先后发生4起重特大铁路交通事故,通过从接警、出警、现场勘查、检验鉴定、案卷制作等工作环节对4起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找出工作... 我局辖区在2004年7月25日京沪线、2004年7月26日京九线、2008年1月23日胶济线、2008年4月28日胶济线先后发生4起重特大铁路交通事故,通过从接警、出警、现场勘查、检验鉴定、案卷制作等工作环节对4起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可供今后借鉴的经验,以进一步提高重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铁路交通事故 现场勘查
下载PDF
论铁路法和《民法通则》的冲突及解决
19
作者 夏秀渊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铁路法》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从2007年9月1日以后,火车撞死违章的行人,铁路部门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这种规定既不人道,也不合理,更不合法。我国的《民法通则》和世界各国的法律均规定铁路部门无论有无过错... 《铁路法》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从2007年9月1日以后,火车撞死违章的行人,铁路部门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这种规定既不人道,也不合理,更不合法。我国的《民法通则》和世界各国的法律均规定铁路部门无论有无过错,都要对铁路事故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依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铁路法》和《民法通则》相冲突时,人民法院应当适用《民法通则》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判决"行人违章,火车撞了不白撞",使铁路部门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以加强对受害人利益的保护,促进社会稳定,从而更有利于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事故 “撞了白撞” 赔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