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庞洁 盛梅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旨在提供雷公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适应范围、剂量与疗程、不良反应等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与手工检索,全面收集雷公藤治疗CGN的临床研究文献,8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407例患者(治疗组200例、对照组207例),采... 目的旨在提供雷公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适应范围、剂量与疗程、不良反应等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与手工检索,全面收集雷公藤治疗CGN的临床研究文献,8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407例患者(治疗组200例、对照组207例),采用RevMan 4.2软件对总体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疗程与剂量、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①雷公藤治疗CGN的总体疗效优于非雷公藤治疗;②与非雷公藤治疗比较,雷公藤具有较好的控制蛋白尿的作用;③需要引起重视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损害、白细胞下降及女性月经紊乱;④纳入研究存在一定的发表性偏倚。结论雷公藤有较好的控制肾炎蛋白尿的作用,但雷公藤对CGN不同肾脏病理改变的疗效差异、最佳剂量与疗程、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等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慢性肾小球肾炎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LC-MS/MS的莱菔子炮制雷公藤降低肾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魏江平 高思佳 +6 位作者 王计瑞 秦伟瀚 郭延垒 王云红 花雷 张小梅 阳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被莱菔子炮制前后对正常小鼠肾毒性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途径。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和SD种大鼠经雷公藤4 g/kg及其炮制品4 g/kg干预7 d后,收集各组小鼠血清用于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检测并固定其肾组织用于病理形态学观察;采... 目的:探讨雷公藤被莱菔子炮制前后对正常小鼠肾毒性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途径。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和SD种大鼠经雷公藤4 g/kg及其炮制品4 g/kg干预7 d后,收集各组小鼠血清用于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检测并固定其肾组织用于病理形态学观察;采集各组大鼠血清用于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雷公藤4 g/kg组小鼠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度肿胀或颗粒样空泡变性、管腔扩张明显且管腔内可见透明、颗粒或细胞管型,小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等,其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代谢组学显示苯丙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等途径出现差异性改变;与雷公藤4 g/kg组比较,雷公藤炮制品4 g/kg组小鼠肾脏的病理变化有所改善;血清尿素氮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等通路代谢显著改变(P<0.01)。结论:雷公藤炮制品降低小鼠肾毒性可能与其改变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等生物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莱菔子 肾毒性 代谢途径
原文传递
雷公藤的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旭深 周莉玲 李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确定雷公藤浸膏的干燥条件。方法 :雷公藤浸膏在不同的干燥温度和时间下 ,测定其有效成分雷酚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结果 :雷公藤浸膏在 80°C干燥 48h后 ,其有效成分雷公藤内酯醇和雷酚内酯的损失较小 ,而在 10 0°... 目的 :确定雷公藤浸膏的干燥条件。方法 :雷公藤浸膏在不同的干燥温度和时间下 ,测定其有效成分雷酚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结果 :雷公藤浸膏在 80°C干燥 48h后 ,其有效成分雷公藤内酯醇和雷酚内酯的损失较小 ,而在 10 0°C烘 48h后 ,雷酚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约下降 15 .0 %~ 30 .0 %。结论 :雷公藤浸膏的干燥温度应控制在 80°C以下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酚内酯 雷公藤内酯醇 干燥工艺 中药 浸膏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丽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BSA肾炎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炎康复片组、雷公藤多苷15、7.5、3.75mg/kg剂量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炎大鼠的尿蛋白、血清中BUN、Cr、TNF?α、I...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BSA肾炎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炎康复片组、雷公藤多苷15、7.5、3.75mg/kg剂量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炎大鼠的尿蛋白、血清中BUN、Cr、TNF?α、IL-1、IL-6的含量。结果雷公藤多苷能够有效地降低尿蛋白、血清中BUN、Cr、TNF?α、IL-1、IL-6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炎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慢性肾炎 TNF-Α IL-1 IL-6
下载PDF
雷公藤缓释片溶出度考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聂诗明 张汉贞 王崇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研制的5批雷公藤缓释片进行体外溶出试验,结果表明5批样品均有较好的溶出度,其T50。
关键词 雷公藤缓释片 溶出度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王振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李征 陈柯 +1 位作者 辛竞妍 王振亮 《河南中医》 2019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王振亮教授将强直性脊柱炎辨证分为:脾肾亏虚,痰湿痹阻型;肾阳亏虚,寒凝湿阻型;肝肾亏虚,痰瘀痹阻型;寒凝督脉,经腧不利型;寒热错杂,络脉不畅型。针对不同证型分别给予腰痛汤、二藤附子汤、独活寄生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桂枝芍... 王振亮教授将强直性脊柱炎辨证分为:脾肾亏虚,痰湿痹阻型;肾阳亏虚,寒凝湿阻型;肝肾亏虚,痰瘀痹阻型;寒凝督脉,经腧不利型;寒热错杂,络脉不畅型。针对不同证型分别给予腰痛汤、二藤附子汤、独活寄生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收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腰痛汤 二藤附子汤 独活寄生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王振亮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雷公藤干预Graves眼病潜在靶点预测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玉 《河南中医》 2022年第6期866-872,共7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Graves眼病的潜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获得雷公藤活性成分、成分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数据库获得Graves眼病相关靶点,使用Venn在线工具筛选两者的交集基因,进而用DAVID数据...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Graves眼病的潜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获得雷公藤活性成分、成分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数据库获得Graves眼病相关靶点,使用Venn在线工具筛选两者的交集基因,进而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应用SBYBL-X2.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雷公藤活性成分28个,成分靶点143个,疾病靶点150个,交集靶点19个,GO富集分析16条,KEGG通路30条,得出雷公藤重要的活性成分为雷公藤甲素、山柰酚、川陈皮素、β-谷甾醇,重要靶点为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_(1)、CD40、过氧化体增殖激活受体、细胞黏附分子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对接活性良好。结论:雷公藤的多种活性成分通过调控核因子κB、炎症性肠病信号通路和多个靶点改善Graves眼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Graves眼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雷公藤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靶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