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系统对比观测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张立功 陈志斌 +1 位作者 王勇 马文婷 《气象科技》 2007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利用酒泉高空站L波段雷达-GTS1电子探空仪系统与“59-701”系统1个月的同步观测资料,对该站使用L波段探空系统后高空探测资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通过直接对比、与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6 h初估场比较和相关性检验分析,得到各规定等... 利用酒泉高空站L波段雷达-GTS1电子探空仪系统与“59-701”系统1个月的同步观测资料,对该站使用L波段探空系统后高空探测资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通过直接对比、与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6 h初估场比较和相关性检验分析,得到各规定等压面上位势高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的偏差和均一性检验结果。结果表明,酒泉站使用L波段雷达系统后,温度、高度、风向、风速记录平均而言未产生跳变,对流层上层湿度记录离散性小,新老系统的相对湿度差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记录准确率有明显的改善。在温度较低的对流层上层,59型探空仪测定的相对湿度偏高,GTS1型电子探空仪测定的湿度数据更接近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探空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探测 L波段雷达 误差分析
下载PDF
1958~2005年中国高空大气比湿变化 被引量:26
2
作者 郭艳君 丁一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共12页
利用经过质量控制和均一化的92站探空露点温度序列,研究了中国高空大气比湿气候学特征和1958-2005年比湿时间、空间演变以及不同时段线性变化趋势地区和季节差异。中国比湿气候场特征显示,垂直方向上90%以上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中低... 利用经过质量控制和均一化的92站探空露点温度序列,研究了中国高空大气比湿气候学特征和1958-2005年比湿时间、空间演变以及不同时段线性变化趋势地区和季节差异。中国比湿气候场特征显示,垂直方向上90%以上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中低层,空间呈南高北低的纬向分布。通过累积距平、滑动平均和突变点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平均高空比湿的年代际变化,得到1958-2005年中国对流层中低层大气比湿经历“湿”、“干”、“湿”阶段性变化。不同时段线性变化趋势分析表明,1958-2005年对流层低层比湿呈上升趋势,对流层中层、高层和平流层下层为下降趋势;1979~2005年对流层低层上升趋势和对流层高层下降趋势均较整个时段明显增强。近50年来中国高空各层温度与比湿变化基本同步,统计达到显著相关,说明温度是影响比湿变化的重要因子。趋势的空间分布显示对流层下层全国大部比湿为上升趋势,且1979以来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对流层中层趋势呈北升南降分布,对流层高层多为下降趋势。中国五个分区中西北地区对流层低层比湿上升趋势最明显,长江和华南地区升幅较小。1958-2005年对流层下层各季节比湿变化趋势差异较明显,上升趋势发生在夏、冬两季,1979-2005年四季比湿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夏季上升趋势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空大气 探空观测 比湿 趋势
下载PDF
中国L波段探空湿度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估及偏差订正 被引量:24
3
作者 郝民 龚建东 +2 位作者 王瑞文 万晓敏 刘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7-199,共13页
L波段探空观测资料无论在天气预报还是数值预报中均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类数据,而其湿度观测资料的质量对同化分析及降水预报有直接影响。通过用L波段探空湿度观测资料与不同类型的其他观测反演的湿度资料互校及与NCEP、GRAPES、EC等... L波段探空观测资料无论在天气预报还是数值预报中均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类数据,而其湿度观测资料的质量对同化分析及降水预报有直接影响。通过用L波段探空湿度观测资料与不同类型的其他观测反演的湿度资料互校及与NCEP、GRAPES、EC等不同模式分析场为背景的湿度场比较,评估中国L波段探空湿度观测资料的质量状况,对探空湿度资料的质量有了新的认识,为更好地使用该资料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中国L波段探空湿度观测资料存在偏干的现象,特别是当背景场湿度大于60%时,观测湿度偏低更加明显。通过分析其偏差特征,找出了适合中国L波段探空湿度观测资料偏差特点的分段函数订正方法。个例试验表明,对探空湿度观测资料的偏差订正后,观测偏差明显减小,订正效果非常显著;模式降水强度预报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从连续试验检验的降水预报评分(TS)和预报偏差(Bias)看,中雨和暴雨的预报在探空湿度观测偏差订正后都表现出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观测 湿度偏干 偏差订正 同化预报
下载PDF
中国探空观测与第3代再分析大气湿度资料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思齐 郭艳君 王国复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9-303,共15页
为评估中国探空观测与第3代再分析大气湿度资料的差异,基于ERA-Interim、JRA-55、MERRA和CFSR再分析和中国118探空站1979—2015年逐月850—300hPa大气比湿和相对湿度的原始值及均一化序列,通过分析探空与再分析资料的相对偏差、相关系... 为评估中国探空观测与第3代再分析大气湿度资料的差异,基于ERA-Interim、JRA-55、MERRA和CFSR再分析和中国118探空站1979—2015年逐月850—300hPa大气比湿和相对湿度的原始值及均一化序列,通过分析探空与再分析资料的相对偏差、相关系数、标准差比和变化趋势,研究了两者在多年平均值、年际变率、离散度及长期变化趋势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探空原始湿度序列存在显著的非均一性问题,均一化提高了序列的连续性,但存在显著的低偏差,总体较原始湿度偏低5%—43%。再分析中国平均对流层大气比湿和相对湿度较探空观测偏高,相对湿度的偏差幅度(7%—48%)较比湿大(4%—13%),对流层高层较低层大,春秋季偏差较夏季显著。各再分析资料间的差别较小,JRA-55在对流层高层较其他再分析资料偏低,与探空观测较接近。再分析与均一化后中国探空比湿和相对湿度年际变率和离散度在对流层低层较为一致,对流层中高层再分析资料的离散度明显高于探空。再分析与均一化探空中国平均比湿在对流层低层一致呈上升趋势;对流层中层探空为上升趋势,再分析资料为下降趋势。再分析与均一化探空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差异较大,探空为上升趋势且对流层中高层上升显著,对流层再分析为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观测 再分析 中国 比湿 相对湿度 对比
下载PDF
探空观测黑名单检查在变分同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庄照荣 薛纪善 +1 位作者 韩威 刘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83,共10页
针对探空观测资料使用造成的某些区域GRAPES分析场存在虚假的高、低压系统问题,该文通过对比全球探空资料的位势高度观测与NCEP分析场,统计站点中观测质量较差的时次出现频数,确定探空位势高度观测黑名单。研究表明:500 hPa在印度地区... 针对探空观测资料使用造成的某些区域GRAPES分析场存在虚假的高、低压系统问题,该文通过对比全球探空资料的位势高度观测与NCEP分析场,统计站点中观测质量较差的时次出现频数,确定探空位势高度观测黑名单。研究表明:500 hPa在印度地区、北大西洋和南极洲附近的探空位势高度观测与NCEP分析场的均方根误差在30 gpm以上的站点较多,且位势高度观测不可靠观测比率为20%以上的站点主要集中这些区域,以上观测站均列入黑名单。文中在GRAPES全球三维变分分析场的质量控制中加入探空位势高度观测黑名单检查,通过6 h分析预报循环试验表明:探空位势高度观测黑名单检查能有效提高分析场质量,GRAPES位势高度分析场在南极洲附近和印度地区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观测 黑名单 三维变分同化 分析预报循环
下载PDF
天顶静力延迟模型对GPS可降水量反演的影响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宇 罗林艳 +1 位作者 范嘉智 段思汝 《测绘工程》 CSCD 2018年第8期13-17,共5页
利用地基GPS遥感大气可降水量(PWV,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过程中,天顶静力延迟(ZHD,zenith hydrostatic delay)模型精度直接影响PWV反演精度。文中将常用天顶静力延迟模型(Black模型、Hopfield模型和Saastamoinen模型)计算所得ZHD... 利用地基GPS遥感大气可降水量(PWV,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过程中,天顶静力延迟(ZHD,zenith hydrostatic delay)模型精度直接影响PWV反演精度。文中将常用天顶静力延迟模型(Black模型、Hopfield模型和Saastamoinen模型)计算所得ZHD与基于湖南省2016-04-01—2017-03-31高空气象探测秒级数据计算所得探空ZHD进行对比,发现模型存在较明显系统偏差,其中Black模型ZHD平均偏低40mm以上。利用探空实测ZHD对天顶静力延迟模型进行回归建模,订正模型系数后可明显减小模型系统偏差和均方误差。改进后的ZHD模型可明显减小GPSPWV反演的系统偏差,并略微降低均方误差,其中采用改进后SA模型反演所得GPSPWV与探空PWV相比,平均偏低不超过0.230 7mm,反演准确性有较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MET 天顶静力延迟 大气可降水量 高空气象探测
下载PDF
热带平流层多尺度波动分离方案的研究:多站点高分辨率无线电探空联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丽吉 杨程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77,共16页
利用太平洋地区台风过境期间6个热带气象站的高分辨率无线电探空资料,结合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EOF)展开,对热带下平流层行星波和重力波扰动进行了分离,给出了一种热带地区提取重力波扰动的新方案。对观测数据做EEOF展开后,选择表征行星... 利用太平洋地区台风过境期间6个热带气象站的高分辨率无线电探空资料,结合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EOF)展开,对热带下平流层行星波和重力波扰动进行了分离,给出了一种热带地区提取重力波扰动的新方案。对观测数据做EEOF展开后,选择表征行星尺度波动模态的特征向量和相应权重进行气象要素场的重建。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台风过程期间,温度、纬向风和经向风的重建扰动量显示出不同的动力学偏振关系:在准两年振荡(QBO)东风位相时与赤道开尔文波的偏振关系一致,而在准两年振荡西风位相时与混合罗斯贝-重力波(MRG)的偏振关系一致。把行星尺度波动模态从原始观测中剔除,得到新的扰动廓线,对其进行重力波垂直波数谱的谱型拟合。结果发现,与以往方法提取的重力波扰动相比,新方法所得谱型参数中特征垂直波长λ~*在不同时期不同站点变化很小,稳定在1.7 km左右,且低频波数段谱斜率s的数值与理论假设1十分接近。综合其研究结果可以推测,用新方法提取的热带重力波扰动更加符合当前的理论垂直波数谱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探空 台风 赤道行星波 重力波谱参数
下载PDF
重庆不同天气条件下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邹倩 陈小敏 +1 位作者 邓承之 龙美希 《干旱气象》 2022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利用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重庆沙坪坝站的微波辐射计和探空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检验微波辐射计的亮温精度,并统计分析晴空、有云和降水天气条件下微波辐射计反演产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有云时微波辐射计氧气通道53.85、54.00 GHz亮... 利用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重庆沙坪坝站的微波辐射计和探空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检验微波辐射计的亮温精度,并统计分析晴空、有云和降水天气条件下微波辐射计反演产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有云时微波辐射计氧气通道53.85、54.00 GHz亮温与探空观测温度相关性较好;晴空和有云时MonoRTM模拟亮温与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相关性较好。(2)不同天气条件下,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与探空观测值的相关性都较高,降水时4.0 km以下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明显偏高,有云和晴空时3.8 km以下的温度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微波辐射计反演的相对湿度与探空观测值的相关性较同高度层温度的相关性差,有云时1.0~2.6 km高度反演的相对湿度平均误差很小,降水时4.5 km以下平均误差也较小且稳定。降水时4.0 km以下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水汽密度平均误差明显偏大,有云时多数高度层平均误差较小。(3)4.2 km以下降水时08:00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的平均误差较大,有云时08:00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和水汽密度的平均误差均较小。说明微波辐射计反演的大气廓线具有可用性,且在稳定大气环境中反演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探空观测 误差分析 MonoRTM模式
下载PDF
俄罗斯探空观测减少对GRAPES模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田伟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0-325,共6页
在观测资料同化系统中,探空资料是重要的资料之一。由于俄罗斯探空观测在2015年1月进行了调整,分别在0000UTC和1200UTC减少部分探空观测,为检验探空观测调整对GRAPES模式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库中检索... 在观测资料同化系统中,探空资料是重要的资料之一。由于俄罗斯探空观测在2015年1月进行了调整,分别在0000UTC和1200UTC减少部分探空观测,为检验探空观测调整对GRAPES模式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探空资料进行了影响试验。从分析检验结果来看,俄罗斯探空站点减少后GRAPES模式对俄罗斯大部地区的风场分析变差,对其他地区风场分析影响不大;俄罗斯地区和东亚地区的高度场分析略有变好,这与缺失站点高度场观测质量有关。从500hPa高度预报场的距平相关系数变化来看,减少观测对东亚地区5d以后的预报略有改善,其他地区预报影响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观测 观测调整
下载PDF
基于加密探空资料的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特征
10
作者 杨霞 何清 +1 位作者 赵克明 苏亚乔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6-845,共10页
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是造成新疆沙尘暴、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一般基于每日两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时间分辨率较粗,不能完整反映其特征。本文利用2022年5月1日至30日新疆首... 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是造成新疆沙尘暴、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一般基于每日两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时间分辨率较粗,不能完整反映其特征。本文利用2022年5月1日至30日新疆首次开展的大范围加密探空观测资料,揭示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的精细特征及其与南疆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加密观测期间,共出现17个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日(占总观测日数的56.7%);与常规探空观测时次(0000 UTC和1200 UTC)相比,两个加密观测时次(0600 UTC和1800 UTC)观测到的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的总次数更多。(2)在6个加密观测站中,仅若羌、库尔勒和民丰观测到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在同一时次,最多观测到两个站点同时出现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3)若羌站出现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的次数最多,平均风速最大,平均急流高度最高,急流的强度等级最强;库尔勒站其次。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在若羌站呈现明显的入夜加强,正午减弱的特征;在库尔勒站和民丰站的昼夜变化不明显。(4)2022年5月南疆70.0%以上的降水日中有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暴雨日中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的出现率高达83.3%;有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影响时,南疆的降水范围更广,降水强度更大。研究结果可加深对干旱区低空急流的认识,并为南疆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低空急流 探空观测 降水 塔里木盆地 南疆
下载PDF
JICA项目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精度检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思琪 周顺武 +1 位作者 王毅勇 孙绩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5-584,共10页
利用中日JICA项目2011—2012年位于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山区6个GPS探测的逐时大气可降水量(GPSPWV)以及探空观测计算得到的每日2个时次(0:00 UTC和12:00 UTC)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RS-PWV),验证GPS-PWV资料的准确度,分析了其误差的分布特征,... 利用中日JICA项目2011—2012年位于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山区6个GPS探测的逐时大气可降水量(GPSPWV)以及探空观测计算得到的每日2个时次(0:00 UTC和12:00 UTC)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RS-PWV),验证GPS-PWV资料的准确度,分析了其误差的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地面气温对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1)受海拔高度的影响,GPS-PWV普遍比RS-PWV偏高;受水汽含量的影响,12:00 UTC的偏差普遍大于0:00 UTC,但两者之间逐日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相关关系通过了0.001的显著性检验。(2)各站GPS-PWV和RS-PWV的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在0.23~0.33 cm,平均相对误差(MRE)在9.13%~29.01%,RMSE(MRE)随着站点海拔高度降低而增大(减小)。(3)各站PWV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其PWV偏差同样具有明显的年变化特征:在7—9月最大,在12月至次年3月较低。(4)各站PWV偏差频率分布在0:00 UTC的峰值中心位于0 cm,偏差主要集中在-0.1~0.1 cm,而12:00 UTC的峰值中心相对右移,峰值要比0:00 UTC低,偏差值分布较分散。(5)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地面温度升高,PWV偏差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GPS 探空观测 大气可降水量 精度检验
原文传递
北极地区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遵勋 黄开明 +1 位作者 王睿 张绍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793-2805,共13页
南极地区重力波活动有大量报道,相对而言,北极地区重力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利用极区Ny-Alesund站点(78.9°N,11.9°E)无线电探空仪从2012年4月1日到2017年3月31日共5年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北极地区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的特征.... 南极地区重力波活动有大量报道,相对而言,北极地区重力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利用极区Ny-Alesund站点(78.9°N,11.9°E)无线电探空仪从2012年4月1日到2017年3月31日共5年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北极地区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的特征.观测显示,月平均纬向风在20km以下盛行东向风,再随着高度增加,逐渐呈现出半年振荡现象.对流层顶高度在5~13km范围内变化,其月平均高度显示出年循环,最高出现在夏季,约为10km,最低出现在冬季,约为8.5km.对流层和低平流层月平均温度都显示出明显的年周期变化,这与中低纬度观测结果有所不同.结合Lomb-Scargle谱分析和矢端曲线方法,估算了准单色惯性重力波参数.个例研究表明,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呈现出远离源区的自由传播性质.统计结果显示,惯性重力波的水平和垂直波长分别集中在50~450km和1~4km范围内,本征频率集中在1~2.5倍惯性频率间,这些值都比中低纬度观测值稍小.垂直方向本征相速度主要集中在-0.3~0m·s^-1,而纬向和经向本征相速度集中在-40~40m·s^-1之间.在5年的观测中,大约91.5%的惯性重力波向上传播.在冬季和早春,由于极地平流层极涡活动,激发出向下传播的惯性重力波,因此,向下传播的比例上升到相应月份的20%左右.由于低层大气盛行的东向风的滤波效应,低平流层大部分惯性重力波向西传播.波能量呈现出明显的年周期变化,最大值在冬季、最小值在夏季,与北半球中低纬度观测结果一致,表明北半球重力波活动普遍冬季强、夏季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重力波 极区低平流层 矢端曲线 无线电探空仪观测
下载PDF
AMDAR气温资料和常规高空观测气温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林艳 罗宇 +1 位作者 钟艳雯 朱亮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为了解飞机观测气象资料(AMDAR资料)的可用性,推进AMDAR资料在湖南气象预报业务中的应用,对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AMDAR资料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参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AMDAR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对AMDAR气温资料进... 为了解飞机观测气象资料(AMDAR资料)的可用性,推进AMDAR资料在湖南气象预报业务中的应用,对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AMDAR资料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参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AMDAR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对AMDAR气温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南范围内的AMDAR气温资料和常规高空观测气温资料(长沙、怀化、郴州)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AMDAR资料主要分布在100 h Pa气压层以下,起飞和降落阶段资料约占68. 75%。AMDAR气温资料数据质量稳定,气温疑误率低于0. 13%。在对比样本上,AMDAR观测气温(t_a)与常规高空观测气温(ts)存在非常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 9966,均方根误差为1. 065℃,AMDAR观测气温平均偏低0. 13℃,差值呈准正态分布,且73. 76%的差值在-1~1℃。AMDAR观测气温与常规高空观测气温的差值分布与飞行状态和飞行高度相关,上升状态AMDAR气温偏高,下降状态AMDAR气温偏低。500 h Pa高度以下,样本飞行状态多为下降,t_a较ts平均偏低0. 25℃; 500h Pa高度以上,样本飞行状态多为上升和平飞,t_a较ts平均偏高0. 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DAR资料 质量控制 高空观测 气温 回归分析
下载PDF
1990年代中国东部NCEP再分析高空资料的问题探讨
14
作者 刘舸 赵平 +1 位作者 吴仁广 陈军明 《气象科技进展》 2013年第3期24-28,共5页
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关于NCEP再分析资料与其他资料的对比和可靠性评估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最近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相对于中国探空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中国东部对流层温度和位势高度在1992—2000... 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关于NCEP再分析资料与其他资料的对比和可靠性评估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最近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相对于中国探空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中国东部对流层温度和位势高度在1992—2000年系统性偏低,即该资料高估了1990年代对流层温度和位势高度的年代际下降程度。与此相联系,NCEP再分析资料中中国东部对流层和地面气候变化出现了不匹配。NCEP正好在1992年改变了观测数据偏差订正表,这可能是造成上述不一致的主要原因。NCEP资料的这一偏差可能影响到对高空气候变化趋势和年代际突变的正确判断,因此使用该资料研究中国东部气候变化时,需特别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观测 NCEP/NCAR 年代际 对流层温度 位势高度
下载PDF
高纬地区惯性重力波的无线电探空仪观测研究
15
作者 宋杨力子 黄开明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1-551,共11页
利用美国阿拉斯加州Nome Ap站点(64.5°N,165.43°E)无线电探空仪约8年的无线电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高纬度地区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的特征。基于矢端曲线法以及Lomb-Scargle谱分析法,从纬向风、经向风和温度廓线中提取了低平流... 利用美国阿拉斯加州Nome Ap站点(64.5°N,165.43°E)无线电探空仪约8年的无线电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高纬度地区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的特征。基于矢端曲线法以及Lomb-Scargle谱分析法,从纬向风、经向风和温度廓线中提取了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统计分析了惯性重力波的波参数及其季节变化。统计研究发现,在春、秋、冬季,惯性重力波向西传播占主导地位,而在夏季,向东传播略显优势,这是由于背景风滤波效应导致惯性重力波传播方向的差异性。在所有月份中向上传播的惯性重力波均占绝对优势,冬季向下传播的惯性重力波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冬季强烈极涡活动激发出向上和向下传播的惯性重力波。多年平均的纬向动量有一个较大的净垂直通量(-0.30 mPa),表明高纬地区重力波的活动会对极区平流层涡旋有一个拖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重力波 无线电探空仪 矢端曲线法 Lomb-Scargle谱
原文传递
Summer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in the hinterland of Taklimakan Desert, China 被引量:17
16
作者 WANG Minzhong WEI Wenshou +3 位作者 HE Qing YANG Yuhui FAN Lei ZHANG Jiantao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6期846-860,共15页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of desert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its land surface proces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imulations of regional weather and climate. To investigate the atmosp...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of desert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its land surface proces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imulations of regional weather and climate. To investigate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and its forming mechanism of Taklimakan Desert, an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regional weather and climate simulations, we carried out a GPS radiosonde observation experiment in the hinterland of Taklimakan Desert from 25 June to 3 July, 2015. Utilizing the densely observed sounding data, we analyzed the vertical structures of daytim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and nighttime stable boundary layer in summer over this region, and also discussed the impacts of sand-dust and precipitation events on the desert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In summer,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in the hinterland of Taklimakan Desert developed profoundly and its maximum height could achieve 4,000 m; the stable boundary layer at nighttime was about 400-800-m thick and the residual mixing layer above it could achieve a thickness over 3,000 m. Sand-dust weather would damage the structures of nighttime stable boundary layer and daytim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dust particle swarm can weak the solar radiation absorbed by the ground surface and further restrain the strong development of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in the daytime. Severe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process can change the heat from the ground surface to the atmosphere in a very short time, and similarly can damage the structure of desert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remarkably. Moreover, the height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was very low when raining. Our study verified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with supernormal thickness exists over Taklimakan Desert in summer, which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scientific bases for the regional numerical models to better represent the desert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effects of sand-dust and precipitation GPS radiosonde observation the hinterland of Taklimakan Desert
下载PDF
L波段探空仪湿度资料偏差订正及同化试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郝民 龚建东 +1 位作者 田伟红 万晓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9-570,共12页
L波段探空仪观测资料是基础资料之一,无论在天气预报还是在数值天气预报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其资料质量直接影响数值模式同化分析及降水预报准确性。通过对我国3种常用的L波段探空仪观测湿度的偏差特性比较,研发适合该仪器的偏差订正方案... L波段探空仪观测资料是基础资料之一,无论在天气预报还是在数值天气预报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其资料质量直接影响数值模式同化分析及降水预报准确性。通过对我国3种常用的L波段探空仪观测湿度的偏差特性比较,研发适合该仪器的偏差订正方案,并在GRAPES同化系统中加以试验应用。结果表明:L波段探空仪湿度观测资料与ECMWF再分析湿度场比较有偏干现象。多种偏差订正方案订正结果显示:湿度偏差值比订正前减小,特别是在500 hPa以上层次减小明显。在GRAPES分析同化系统中使用Vomel偏差订正方案,分析偏差减小5%;预报模式个例和连续试验中湿度观测订正后预报降水更接近实况,预报降水检验评分显著提高,故该订正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积极的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探空观测 湿度偏干 偏差订正 同化预报
下载PDF
加密探空资料在华东区域业务模式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同 王晓峰 +2 位作者 张蕾 杨玉华 李佳 《暴雨灾害》 2016年第4期306-314,共9页
采用中国气象局2014年6月1日—30日14时加密探空资料,利用华东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比较同化加密探空观测资料前后模式预报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同化加密探空资料后,对模式初始时刻不同高度的位势高度、比湿、温度、风速等变量... 采用中国气象局2014年6月1日—30日14时加密探空资料,利用华东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比较同化加密探空观测资料前后模式预报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同化加密探空资料后,对模式初始时刻不同高度的位势高度、比湿、温度、风速等变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对位势高度、温度和风场的影响在高层100—150 h Pa比较显著,而对比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层700—750 h Pa。同化加密探空资料后模式初始场更接近实况。批量数值试验的统计检验表明,同化加密探空观测资料后对强降水及形势场预报均有不同程度改进,24 h暴雨和大暴雨量级降水的预报技巧分别提高了2.5%和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探空观测 华东区域数值模式 同化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质控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兴洋 潘徐燕 +2 位作者 周处强 周成霞 柯利平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8,共6页
简要介绍了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生成及组成。讨论了L波段雷达观测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处理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的方法和现有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质检软件的质控功能,指出质控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的关键是对高空观测... 简要介绍了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生成及组成。讨论了L波段雷达观测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处理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的方法和现有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质检软件的质控功能,指出质控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的关键是对高空观测基础数据文件(秒数据文件)的质控。秒数据文件是雷达接收信号的编码数据,必须综合应用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质检软件与L波段雷达数据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才能做好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的质量控制。列举了几个典型示例,指出高空全月观测数据文件质检软件现用的参数库与实际观测资料相比较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观测 数据文件 质控
下载PDF
中国历史探空资料部分等压面位势高度订正 被引量:8
20
作者 阮新 熊安元 +4 位作者 胡开喜 梁秀慧 王志文 杨燕茹 邹凤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对中国高空探测历史资料进行静力学检查发现,1963年前900,800,80 hPa和60 hPa位势高度记录错误率异常偏高,20世纪70年代中期个别站250 hPa和70 hPa位势高度记录错误率也异常偏高。通过对中国高空观测规范历史沿革的分析和资料验证,指出... 对中国高空探测历史资料进行静力学检查发现,1963年前900,800,80 hPa和60 hPa位势高度记录错误率异常偏高,20世纪70年代中期个别站250 hPa和70 hPa位势高度记录错误率也异常偏高。通过对中国高空观测规范历史沿革的分析和资料验证,指出受当时计算条件所限,这些等压面上的位势高度是在其他规定等压面的位势高度查表计算完成后,利用时间高度曲线通过人工插值估算获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易产生较大误差,因而错误率异常偏高。该文提出依据静力学原理重新计算这些等压面位势高度记录的订正方案,并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比较精确地还原台站观测时对位势高度的正确计算,错误资料订正后,相关高度静力学余差序列趋向均一,订正方案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资料 位势高度 订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