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放射性碘治疗耐受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查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远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生放射性碘治疗耐受(RAIR)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分析。方法:将181例远处转移DTC患者分为碘难治组(RAIR组,n=61)及碘治疗有效组(RAIE组,n=120)。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探究远处转移DTC... 目的:探讨远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生放射性碘治疗耐受(RAIR)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分析。方法:将181例远处转移DTC患者分为碘难治组(RAIR组,n=61)及碘治疗有效组(RAIE组,n=120)。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探究远处转移DTC发生RAIR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远处转移部位、病灶为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量、是否纵膈淋巴结转移、是否伴发良性甲状腺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理类型及治疗前血清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病理类型为滤泡型甲状腺癌(FTC)、治疗前血清Tg水平>46.860μg/L为远处转移DTC发生RAIR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前血清Tg预测远处转移DTC发生RAIR的AUC为0.831。经过131 I治疗后,RAIR组的血清Tg升高,而RAIE组血清Tg下降(P<0.05)。结论:年龄较大、滤泡型甲状腺癌及高血清Tg是远处转移DTC发生RAIR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识别RAIR-DTC能为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治疗耐受 危险因素 甲状腺球蛋白
下载PDF
逆转钠碘转运蛋白在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郭宏鹏 李尤 +5 位作者 张金辉 何明芮 俞建华 张艺彤 刘俊良 孙成林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06-311,共6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性治疗,大部分DTC患者在治疗后效果较好,但部分DTC去分化影响钠碘转运蛋白(sodium iodide symporter,NIS)的表达,无法进...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性治疗,大部分DTC患者在治疗后效果较好,但部分DTC去分化影响钠碘转运蛋白(sodium iodide symporter,NIS)的表达,无法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总体预后较差。因此,逆转NIS在DTC中的表达进而提高碘摄取能力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NIS的调控、抑制NIS表达的分子机制以及放射性碘难治性DTC再分化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钠碘转运蛋白 信号通路 放射性碘治疗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可疑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吉婷 杨爱民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676-1682,共7页
目的探讨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对可疑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因可疑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 目的探讨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对可疑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因可疑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患者49例。评估18F-FDG PET/CT显像对可疑复发或转移灶的诊断效能,及治疗方案的改变。结果纳入DTC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阳性而全身显像阴性(Tg+/WBS-)患者,结果表明18F-FDG PET/CT显像对复发或转移灶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4.7%、68.8%和87.0%)。显像阳性组血清Tg水平明显高于显像阴性组(中位数:107.30ng/mL vs 3.89ng/mL;范围:1.45~21755.00ng/mL vs 1.08~80.75ng/mL,P=0.002),截断值研究显示当血清Tg水平为19.96ng/mL时,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0.0%和78.6%。同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在显像阳性组及阴性组间有类似表现,阳性组TgAb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18.5±12.0 vs 13.0±4.0,P=0.014),当血清TgAb达到截断值11.81 IU/mL时,18F-FDG PET/CT显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0.0%和64.3%。SUVmax在经金标准诊断为DTC复发/转移灶和阴性病灶间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当SUVmax达到截断值6.605时,18F-FDG PET/CT显像的特异性达100.0%,灵敏度为44.7%。36例经金标准诊断为真阳性患者中,72.2%(26/36例)的患者显像后改变治疗方案,其中10例全身多发转移灶患者考虑存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灶,及时启动靶向药物治疗。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可疑存在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当患者血清Tg水平达到19.96ng/mL或血清TgAb水平达到11.81 IU/mL时,18F-FDG PET/CT显像可用于复发或转移灶的诊断,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部分患者通过显像可能及时开启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下载PDF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基因特征与临床特征及131I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孙迪 孙郁青 +2 位作者 张鑫 黄丽莎 林岩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0-387,共8页
背景与目的: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指导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拟初步探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DTC患儿的基因特征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及^(131)I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甲状... 背景与目的: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指导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拟初步探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DTC患儿的基因特征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及^(131)I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甲状腺癌相关基因panel(ThyroLead®)对2020年12月—2021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儿童及青少年侵袭性DTC的原发灶进行测序,并回顾性收集患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131)I治疗相关资料,分析其基因特征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131)I疗效的关系。结果:本队列纳入39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儿,可及数据中所有患儿均存在淋巴结转移,侧方区受累率达91.4%(32/35),远处转移率达61.5%(24/39)。61.5%(24/39)的患儿检出甲状腺癌相关基因变异,其中以RET融合(38.5%,15/39)和BRAF V600E点突变(12.8%,5/39)最为常见。突变组与非突变组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中,91.7%(22/24)的患儿在^(131)I治疗后仍呈结构性疗效不佳(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状态,其中9例患儿呈放射性碘难治(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RAIR)状态。RAIR状态患儿中88.9%(8/9)检出相关基因变异,其中NCOA4/RET融合占62.5%(5/8)。进一步将RET变异组患儿细化分组显示,与其他形式的RET融合相比,NCOA4/RET融合阳性者远处转移率更高(33.3%vs 88.9%,P=0.089),提示其具有更高的远处侵犯倾向。结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DTC患儿的基因突变以融合突变尤其是RET融合为主,其中NCOA4/RET融合阳性者似乎显示出更强的侵袭性,更易呈RAIR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 局部晚期 远处转移 基因变异 RET融合 放射性碘难治
下载PDF
转移性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5
作者 潘逸缙 鞠高达 +4 位作者 慕转转 孙郁青 孙迪 梁军 林岩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837-1843,共7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caDTC)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存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性的caDTC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共入组67例患者。比较不同基因组间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讨转移性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caDTC)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存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性的caDTC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共入组67例患者。比较不同基因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摄碘差异,并以12岁为界行亚组分析。结果67例caDTC中,确诊年龄[M(Q_(1),Q_(3))]为13.2(9.7,16.9)岁,男23例,女44例。68.7%(46/67)的患者存在远处转移(M1期)。68.7%(46/67)检测出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基因突变,RET或NTRK融合(简称RET/NTRK)最多[43.3%(29/67)],BRAF V600E突变次之[19.4%(13/67)],仅1例为NRAS Q61R突变。将患者分为RET/NTRK融合组(n=29)、BRAF突变组(n=12)、其他突变组(n=4)及无突变组(n=21)(1例患者因合并NRAS Q61R突变和BRAF V600E突变未纳入基因突变亚型分组比较)。基因特征分组比较显示,相较于BRAF突变组,RET/NTRK融合组的中位确诊年龄较小[12.6(9.3,15.9)比17.2(15.5,18.1)岁,P<0.001],突变负荷≥2的比例更高(10.4%比8.3%,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6例M1期患者中,71.7%(33/46)初始摄碘,30.4%(14/46)发展为碘难治性(RAIR)。年龄分组比较中,相较≥12岁组,<12岁组男性比例更高(51.9%比22.5%,P=0.013)和BRAF V600E突变发生率更低(0比32.5%,P<0.001)。结论RET/NTRK在转移性caDTC中发生率最高,并呈现低龄化和高远处转移率的特征,尽管转移性病灶多数初始摄碘,但易发生RAIR。应重视RET/NTRK融合在低龄caDTC侵袭性及碘抵抗发生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分化型甲状腺癌 儿童及青少年 基因检测 放射性碘难治 转移性
原文传递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初步报告 被引量:42
6
作者 林岩松 王宸 +1 位作者 李慧 梁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21-7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与热点,目前国际指南中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仅有索拉非尼及乐伐替尼。该研究报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与热点,目前国际指南中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仅有索拉非尼及乐伐替尼。该研究报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RAIR-DTC 8周后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0例进展性RAIR-DTC患者予阿帕替尼治疗(750 mg,每天1次,口服)。每2周复查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每4周CT监测靶病灶(target lesions,TL)。观察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Tg水平变化,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评估疗效。初步评估患者经药物治疗的短期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以评估安全性。结果:8例Tg可评价的患者,在治疗2周后Tg即出现下降,在治疗8周后较基线平均降幅达68%,达到"生化部分缓解"。10例患者共18个TL,治疗4周后即出现缩小,在8周后较基线平均缩小达40%,9例患者(9/10,90%)达到部分缓解,1例(1/10,10%)呈疾病稳定,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达90%和100%。最常见的3级以上AE主要包括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和低钙血症,分别占50%、30%和20%,未观察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AE。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可安全用于RAIR-DTC治疗,且在8周治疗中从血清学及结构影像学角度证实快速有效,客观缓解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下载PDF
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阿帕替尼治疗后血清学与影像学指标变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鑫 王宸 +1 位作者 梁军 林岩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1-376,共6页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对于局部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中位随访7.9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入组阿...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对于局部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中位随访7.9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入组阿帕替尼治疗RAIR-DTC临床实验的受试者10例,从血清生化角度,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及影像学角度,靶病灶长度(target lesions,TL)观察阿帕替尼疗效及相关性,总结随访期间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7.9个月,在平均服用阿帕替尼6周内Tg呈快速下降趋势,平均下降60%,最大可达90%,提示该药物血清学疗效反应迅速,此后呈现稳定趋势,但停药3~14天即可观察到Tg的反弹趋势,升幅波动在4%~135%;TL在服用阿帕替尼平均8周内呈快速下降趋势,平均下降40%,最大可达60%,提示该药物快速的影像学疗效反应,此后呈稳定趋势,受停药影响不明显;Tg周变化速率(Tgvn)和TL周变化速率(TLvn)呈正相关[TLvn=0.17×Tgvn+0.50(r=0.56,P<0.05)];受试者因不良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剂量下调,剂量调整后AE于3~14天缓解,下调剂量至250 mg/d仍能有效控制病情。结论: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RAIR-DTC具有快速、持久的血清学及影像学反应,Tgvn和TLvn呈正相关,且Tg较TL更为敏感,应作为RAIR-DTC靶向治疗评估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血清学反应 影像学反应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阿帕替尼治疗肺多发转移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迎强 张鑫 +5 位作者 王宸 李慧 刘延晴 管文敏 王雷 林岩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5-510,共6页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不同病灶的生长速度及治疗疗效不尽相同。该研究探讨^(18)F-FDG PET/CT在RAIR-DT...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不同病灶的生长速度及治疗疗效不尽相同。该研究探讨^(18)F-FDG PET/CT在RAIR-DTC多发肺转移患者经阿帕替尼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经阿帕替尼治疗的RAIRD TC患者。入组患者于基线、治疗后4周及8周行CT及^(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共7例患者,4 9个肺转移灶,SUV_(max)在基线时为0.8~23.2。基线时病灶的SUV_(max)水平与治疗后4周及8周的SUV_(max)变化(SUV_(max-4w)/SUV_(max-baseline)),SUV_(max-8w)/SUV_(max-baseline))显著相关(P<0.000 1,P<0.000 1)。4周及8周的病灶直径变化率(CT4w/b,CT8w/b)与基线SUV_(max)无明显线性相关(P=0.666 4,P=0.478 7)。而4周的SUV_(max)变化(SUV_(max-4w)/SUV_(max-baseline))与CT4w/b及CT8w/b显著相关(P=0.033 3,P=0.004 8)。对于基线水平SUV_(max)大于5的病灶,SUV_(max-baseline)与CT4w/b、CT8w/b均具有线性关系(P=0.008 2,P=0.016 9)。结论:^(18)F-FDG PET/CT在RAIR-DTC多发肺转移患者靶向药物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识别肿瘤一致性,辅助选取靶病灶,并通过病灶的SUV_(max)预测患者对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18F-FDG PET/CT 阿帕替尼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敏 文鹏 +3 位作者 钱秋琴 秦昂 曾理 石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7,共6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成为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探索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RAIR-DT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中... 背景与目的: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成为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探索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RAIR-DT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自2013年—2017年收治的39例RAIR-D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灶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每3个月监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及病灶变化情况。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评估疗效,采用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5.0(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 5.0)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9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3.6%,疾病控制率为92.3%。治疗3个月血清Tg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t=2.2,P<0.05);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9个月较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后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6、9和12个月的淋巴结最大截面短径分别为(15.1±1.1)、(13.8±1.0)、(12.9±1.0)和(12.9±1.0)mm,与治疗前的(18.3±1.2)m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粒子植入数量与可测量病灶短径缩小量弱相关(P<0.05),与Tg水平减少量不相关(P>0.05)。未观察到与该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RAIR-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淋巴结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靶向治疗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丛慧 梁军 林岩松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5-31,共7页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到了90%以上。一部分DTC可在自然状态下或治疗过程中失分化而发展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目前有关RAIR-DTC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到了90%以上。一部分DTC可在自然状态下或治疗过程中失分化而发展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目前有关RAIR-DTC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诊断与治疗。由于RAIR-DTC的治疗效果欠佳,一直是甲状腺癌的治疗难点。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其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锶核素89及云克治疗碘131难治性甲状腺癌骨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文文 郝珊瑚 +5 位作者 王治国 纪立秋 葛香妍 李根 王有超 张国旭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植入联合锶核素89(^(89)Srcl_(2))及云克治疗碘131(^(131)I)难治性甲状腺癌(RAIR-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7例^(131)I RAIR-DTC骨转移患者为...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植入联合锶核素89(^(89)Srcl_(2))及云克治疗碘131(^(131)I)难治性甲状腺癌(RAIR-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7例^(131)I RAIR-DTC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初始给予^(89)Srcl_(2)内照射+云克联合治疗。3个月后,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并比较^(89)Srcl_(2)内照射+云克治疗、^(89)Srcl_(2)内照射+云克联合粒子治疗患者功能状态评分(KP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后1个月,比较不同疼痛评分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近期疗效判别标准评价患者骨转移病灶疗效。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根据治疗前3 d患者的疼痛评分,将其分为Ⅰ级组(1~3分,n=10)、Ⅱ级组(4~6分,n=19)、Ⅲ级组(7~10分,n=28)。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00%(10/10)、78.95%(15/19)、82.14%(23/28)。治疗后,^(89)Srcl_(2)内照射+云克联合粒子治疗患者的KP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优于^(89)SrCl_(2)+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9)Srcl_(2)内照射+云克联合粒子治疗患者的骨转移病灶治疗有效率为80.70%(46/57),明显优于^(89)SrCl_(2)+云克组的64.91%(3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89)Srcl_(2)及云克治疗^(131)I RAIR-DTC骨转移,局部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并发症少,可多次重复治疗;特别对于溶骨性转移,^(89)Srcl_(2)+云克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125粒子 锶核素89 云克 碘135难治性甲状腺癌 骨转移
下载PDF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靶向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潇伟 施良 +1 位作者 卜婷 王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255-1260,共6页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大部分甲癌患者在传统疗法的治疗下预后良好,但碘难治性甲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居高不下。近年来,分子靶向化疗药物及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的应用给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其中,索拉菲尼、乐伐替尼、...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大部分甲癌患者在传统疗法的治疗下预后良好,但碘难治性甲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居高不下。近年来,分子靶向化疗药物及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的应用给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其中,索拉菲尼、乐伐替尼、凡德他尼和卡博替尼因能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而得到了临床的肯定。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用于治疗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靶向药物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
下载PDF
131I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对难治性甲状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丹 王路 +1 位作者 王兴华 崔亚利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131I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甲磺酸阿帕替尼对难治性甲状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难治性甲状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131I组、阿帕替尼组及131I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组(联合组),使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治疗24 h、48 ... 目的探讨131I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甲磺酸阿帕替尼对难治性甲状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难治性甲状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131I组、阿帕替尼组及131I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组(联合组),使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治疗24 h、48 h后的增殖率;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和血管生成蛋白VEGF的表达。结果联合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联合组VE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131I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作用于难治性甲状腺癌细胞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131I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3,下调VEGF的表达水平以达到增强131I抑制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增殖作用,从而为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甲磺酸阿帕替尼 难治性甲状腺癌细胞 CASPASE-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颈部超声联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评估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璐滢 林岩松 +8 位作者 姜玉新 李建初 李慧 张波 刘如玉 席雪华 高琼 王莹 赵瑞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8-422,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的治疗方案有限。结合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评估阿帕替尼对RAIR-DTC颈部淋巴结转...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的治疗方案有限。结合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评估阿帕替尼对RAIR-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前瞻性纳入9例成人RAIR-DTC患者,口服阿帕替尼(750 mg,每天1次)。持续给药直至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超声定期监测颈部可疑转移淋巴结的变化,并每2周观察血清Tg的水平变化。结果:该研究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2.6(33.0~65.0)岁。颈部可疑淋巴结的最大者的最大径基线均值为29.1 mm,经阿帕替尼治疗8~12周后最大径均值为20.0 mm,平均同比下降31.3%。8例Tg可评价的患者中,全部(100%)经阿帕替尼治疗后Tg水平下降,较基线平均同比下降96.3%。结论:从超声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及血清学Tg的变化,证实阿帕替尼可用于RAIR-DTC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超声 甲状腺球蛋白
下载PDF
索拉非尼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耐药机制现状
15
作者 张恩涛 诸昊楠 +6 位作者 温正则 张涔慧 赵义欢 茅颖杰 吴俊朴 金煜城 金欣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86-1990,共5页
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症患者在放射性碘-131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甚至依然出现疾病进展。目前,一些可以提高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症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已被批准... 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症患者在放射性碘-131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甚至依然出现疾病进展。目前,一些可以提高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症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癌症(RAIR-DTC)。然而,由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的存在,药物对这些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本综述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介绍索拉非尼继发性耐药机制并提出相关治疗策略,以期为索拉非尼类似药物耐药机制与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索拉非尼 耐药机制 协同作用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新霞 马腾闯 崔亚利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69-575,共7页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有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新型治疗方法,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上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笔者就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策略——药物靶向治疗...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有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新型治疗方法,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上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笔者就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策略——药物靶向治疗、肽受体核素靶向治疗、局部精准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免疫疗法 靶向治疗 核素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宇珊 刘枫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130-1137,共8页
目的总结靶向治疗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领域的最新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RAIR-DTC靶向治疗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RAIR-DTC的靶向治疗主要包... 目的总结靶向治疗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领域的最新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RAIR-DTC靶向治疗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RAIR-DTC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的多激酶抑制剂和针对特定基因改变的突变特异性激酶抑制剂。多激酶抑制剂以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为代表,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已投入临床应用,但存在不良反应较大、易耐药等不足。突变特异性激酶抑制剂分别作用于RET基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等靶点,不良反应相对小,大多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结论近年来RAIR-DTC的靶向治疗快速发展,填补了RAIR-DTC治疗领域的空缺,需要进一步探索更高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子靶点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仑伐替尼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冉 王小楠 +3 位作者 丁琮洋 崔艳军 范理菊 董占军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4-1097,1103,共5页
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多个靶点抑制血管生成进而阻断肿瘤的生长,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治疗。本文对仑伐替... 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多个靶点抑制血管生成进而阻断肿瘤的生长,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治疗。本文对仑伐替尼治疗RR-DTC的作用机制及其在RR-DTC中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总结,为仑伐替尼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仑伐替尼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