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小时甲状腺摄碘率对甲亢患者^(131)I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苑红 蒋宁一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摄碘率(RAIU)与甲亢患者^(131)I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甲亢患者150例,按照甲状腺24h RAIU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经过^(131)I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摄碘率(RAIU)与甲亢患者^(131)I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甲亢患者150例,按照甲状腺24h RAIU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经过^(131)I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TT3、TT4、TSH、FT3和FT4水平,计算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随着患者甲状腺24h RAIU的降低,血清TT3、TT4、FT3和FT4水平随之降低,TSH随之升高,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B、C三组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24h甲状腺摄碘率与^(131)I治疗Graves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关:24h RAIU越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越明显,甲亢的治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甲状腺摄碘率 131 i治疗 格雷夫斯甲亢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叶静 肖亚景 梁伟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0期78-80,共3页
目的对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并探讨放射性131I治疗对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放射性131I治疗的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 目的对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并探讨放射性131I治疗对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放射性131I治疗的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利用唾液腺动态显像同时了解甲状腺残余组织的大小和唾液腺功能,治疗后3~6个月131I全身显像用于评价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效果,利用唾液腺动态显像分析计算腮腺和颌下腺在服用131I前及服治疗量131I后10 d、1个月、3个月的最大浓聚率(MAR)以及酸刺激后最大分泌率(MSR)。结果 86例患者中,完全清除61例,占70.93%;不完全清除25例,占29.07%。95处转移灶共治愈42处,占44.21%;有效32处,占33.68%;无效21处,占22.11%。腮腺MAR和MSR在131I治疗10 d和1个月后均较首次131I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至治疗3个月后其恢复正常。颌下腺MAR在131I治疗10 d后出现明显下降(P<0.05),MSR在131I治疗1个月后出现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随访发现,未出现唾液腺功能永久性严重受损患者。结论应用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于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放射性131I治疗可在短期内导致唾液腺功能损伤,其具有可逆性,于3个月内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131i治疗 清甲治疗 唾液腺功能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前后可溶性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沈华英 董吉祥 施晓松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Graves病(GD)患者放射性131碘治疗前后可溶性Fas(sFas)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分析法(ELISA法),测定50例GD患者放射性131碘治疗前后外周血sFas的水平变化。结果 GD患者外周血sFas水平(3.41±1.58ng/ml... 目的 探讨Graves病(GD)患者放射性131碘治疗前后可溶性Fas(sFas)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分析法(ELISA法),测定50例GD患者放射性131碘治疗前后外周血sFas的水平变化。结果 GD患者外周血sFas水平(3.41±1.58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85±0.42ng/ml,P<0.001),放射性131碘治疗3个月后,血清sFas水平(1.95±2.03ng/m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但仍高于正常水平(P<0.001)。sFas水平与FT3、FT4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T3、T4、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摄碘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Fas异常增加参与GD发病过程,放射性131碘治疗GD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放射性^131 治疗 可溶性FAS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放射性^(131)I治疗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贺瑞洁 汪静 王喜青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2011-2016,2028,共7页
目的探讨DTC患者在RAI治疗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核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RAI治疗的DTC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DTC患者在RAI治疗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核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RAI治疗的DTC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在RAI治疗前1 d、RAI治疗后1周、RAI治疗后3月等3个时间点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通过比较两组受试者的甲状腺功能、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指数、抑郁指数和护理满意度的发展演变情况,评估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除RAI治疗前1d、治疗后1周时的TSH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外,TT_(3)、TT_(4)、FT_(3)、FT_(4)、TSH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I治疗前1d,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72.25±6.47和70.15±6.01,焦虑评分分别为25.63±3.21和27.26±4.36,抑郁评分分别为25.26±4.59和24.23±3.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I治疗后1周,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0.25±4.36和68.36±3.21,焦虑评分分别为28.37±3.69和23.54±2.59,抑郁评分分别为27.95±5.75和20.67±4.9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RAI治疗3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69.51±5.98和40.17±4.59,焦虑评分分别为18.19±5.26和11.32±2.61,抑郁评分分别为19.54±5.78和9.51±2.3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5.31%和87.7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受试者的甲状腺切除相关症状在三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C手术后患者在RAI治疗期间采取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对甲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131)i治疗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放射性^(131)I对老年甲亢患者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李道陵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6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甲亢患者接受放射性^(131)I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他巴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放射性^(131)I治疗,... 目的:研究老年甲亢患者接受放射性^(131)I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他巴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放射性^(131)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甲减发生率、相关症状评分、患者满意指数及甲亢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频繁、心动过速、体重下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满意指数、预后情况满意指数及不良反应满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及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甲亢患者接受放射性I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甲亢症状,降低甲减发生率及甲亢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31)i治疗 他巴唑 老年甲亢
下载PDF
中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临床特征与^(131)I治疗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卞岍雨 姚晓波 +1 位作者 谢强 汪世存 《安徽医学》 202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后临床特征与^(131)I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31)I清甲治疗的10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后临床相关资料。^(13... 目的探讨中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后临床特征与^(131)I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31)I清甲治疗的10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后临床相关资料。^(131)I治疗后8~12个月进行二次^(131)I治疗或诊断性碘扫,结合甲状腺球蛋白和其他影像学检查为疗效评价依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为满意、可接受及欠佳。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直径(>2 cm、1~2 cm、<1 cm)、病灶数目(单发、多发)、甲状腺癌合并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他、无)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5~10个、≥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直径(原发肿瘤直径<1cm)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10个)是甲状腺癌131 I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结论原发肿瘤直径(原发肿瘤直径<1 cm)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10个)是甲状腺癌131 I治疗后临床转归影响的独立因素,与临床转归的关系十分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131)i治疗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