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中使用帕瑞昔布钠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琳 柴小青 +2 位作者 谢言虎 章蔚 王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中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钠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8~65岁,BMI 18~30kg/m2,ASAⅠ—Ⅲ级...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中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钠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8~65岁,BMI 18~30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30例。P组术前30min帕瑞昔布钠40mg+生理盐水稀释至5ml缓慢静推,术后每间隔12h静推帕瑞昔布钠40mg,连续使用3d;S组术前30min生理盐水5ml缓慢静推,术后每间隔12h静推生理盐水5ml,连续使用3d。两组围术期均采用ERAS策略,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12h(T1)、24h(T2)和48h(T3)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24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检测术后2、5d炎性因子和癌胚抗原(CEA)浓度;记录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炎性肠梗阻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T1和T2时P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24h内P组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S组(P<0.05)。术后2dP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明显低于S组(P <0.05);术后5dP组IL-1β浓度、TNF-α浓度、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前列腺素E2(PGE2)和CEA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5)。P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AS策略中使用帕瑞昔布钠能有效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促进术后恢复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 胃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开腹及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金辉 李建国 +2 位作者 蔡铭智 蔡丽生 曾燕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695-697,70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及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各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及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及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各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虽然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183.4±20.2)min VS.(143.44±21.6)min,t=5.400,P=0.000],但术中出血少[(157.5±30.1)mlV8.(183.1±28.4)ml,t=-2.474,P=0.010],肛门排气早[(2.84±0.3)dVS.(3.64±0.3)d,t=-7.005,P=0.000],开始进流食早[(2.9±0.2)dV8.(4.0±0.2)d,t=-13.421,P=0.000]。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肺部感染3例,胃瘫1例,吻合口出血1例;开腹组术后肺部感染2例,胃瘫2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3例。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方法安全、可行,早期疗效与开腹相同,同时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 胃癌 根治性远端胃切除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霜久 马小庆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的疗效。方法将6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31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teral nutrition TPN)组30例。比较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结果 EEN组...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的疗效。方法将6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31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teral nutrition TPN)组30例。比较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结果 EEN组与TPN组相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体重消耗值显著减少(P<0.05),营养结束后第2天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鼻肠营养管EEN比TPN优越,简便易行,宜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杜志杰 吴舟桥 +4 位作者 陕飞 李瑛爱 庞飞 李子禹 季加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7-174,共8页
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术前病理结果诊断为胃恶性肿瘤;(3)美国东... 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术前病理结果诊断为胃恶性肿瘤;(3)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评分0~1分:(4)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5)术前肿瘤临床分期为Ⅰ~Ⅲ期;(6)手术方式为完全腹腔镜或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7)消化道重建方式为uncut Roux-en-Y或Billroth-Ⅱ+Braun手术。排除新辅助治疗、中转开腹、有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合并症以及病例资料不完整者。根据上述标准,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129例行腹腔镜胃癌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腹腔镜组与腹腔镜辅助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情况;(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运用1∶1倾向评分匹配(PSM)后,两组各有40例入选,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腹腔镜辅助组相比,完全腹腔镜组手术主切口长度更短[(4.1±1.0)cm比(8.5±2.8)cm,t=9.375,P<0.001],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更早[4.0(3.0,4.8)d比5.0(4.0,6.0)d,Z=2.167,P=0.030],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6.0(6.0,7.0)d比7.0(6.0,8.0)d,Z=2.323,P=0.020],但术后第1天和第2天疼痛评分更高,分别为[2.5(1.0,3.0)分比1.5(1.0,2.0)分,Z=1.980,P=0.048]和[2.0(1.0,3.0)分比1.0(1.0,2.0)分,Z=2.334,P=0.020]。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粪时间、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术后总住院时间和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最大径、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老年 安全性比较研究 腹腔镜手术 完全 手术 腹腔镜辅助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进展性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分析
5
作者 孟宝仓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2期2151-2155,共5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进展性胃癌(AG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AGC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NLR水平...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进展性胃癌(AG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AGC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NLR水平。随访3年根据末次随访时患者术后有无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与无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NLR水平及可能影响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影响AGC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以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预测AG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NL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肿瘤TNM分期、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术后放化疗、肿瘤直径、NL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肿瘤直径、NLR是AG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LR预测AG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32。结论AGC根治术后患者NLR高表达,NLR可作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对其术后复发转移预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胃癌 胃癌根治术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复发转移
下载PDF
超声对胃癌根治术后胆囊结石症的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奕红 林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胃癌根治术后胆囊结石症发病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前无胆囊结石、术后存活5年的90例患者(手术组)行定期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内有无结石、结石发生的时间段及结石有无进行性增大、增多;100例体检健康者为...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胃癌根治术后胆囊结石症发病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前无胆囊结石、术后存活5年的90例患者(手术组)行定期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内有无结石、结石发生的时间段及结石有无进行性增大、增多;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年内胆囊结石检出率手术组为26.7%(24/90),对照组为10.0%(1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illroth I式术后胆囊结石检出率10.0%(2/20),Billroth Ⅱ式术后胆囊结石检出率31.4%(2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结石发生主要集中在术后6~24个月,占75%(18/24);而对照组发现结石时间为第24—60个月,第36—48个月占7/10。手术组胆囊结石随时间增大、增多、胆囊容积增大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可有效评估胃癌根治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生、发展,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胃癌根治术 胆囊结石
下载PDF
胃癌合并肝硬化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申辽辽 高艳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72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检...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72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观察与随访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拔除胃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7 d的发热、出血、吻合口漏、肠梗阻、胃瘫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术后7 d的血清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甲胎蛋白L3(AFP-L3)均低于术前1 d(均P<0.05),腹腔镜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7 d的CD_(4)^(+)T细胞比例高于术前1 d(P<0.05),腹腔镜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CD_(3)^(+)T细胞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到2021年1月,腹腔镜组复发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抑制肝功能标志物的表达,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肝硬化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并发症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在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梓荣 程强 +4 位作者 蔡哲臻 廖伟家 林龙海 郭东来 庄建民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9期82-84,9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9月—2019年9月作为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在此阶段来该院就诊并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资料,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TLDG组(n=35)...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9月—2019年9月作为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在此阶段来该院就诊并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资料,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TLDG组(n=35)与LADG组(n=55),比较两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结果TLDG组术中失血量(66.6±22.0)mL、手术切口长度(4.2±0.4)cm、术后第1天引流量(172.7±99.3)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7±0.5)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4.7±0.6)d、术后住院时间(13.0±1.2)d、术后第1天疼痛得分(3.5±0.9)分、术后第3天疼痛得分(2.5±0.7)分均优于LAD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17、36.712、6.181、6.838、5.052、6.964、14.390、4.850,P<0.001)。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术后第5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DG安全可行,较传统LADG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疼痛感轻等优势,近期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