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被引量:1181
1
作者 丁一汇 任国玉 +11 位作者 石广玉 宫鹏 郑循华 翟盘茂 张德二 赵宗慈 王绍武 王会军 罗勇 陈德亮 高学杰 戴晓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1期3-8,F0004,共7页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有相当的一致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别。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 a 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比同期全球平均值略高。近100 a和近50 a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1956年以来出现了微弱增加的趋势。近5...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有相当的一致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别。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 a 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比同期全球平均值略高。近100 a和近50 a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1956年以来出现了微弱增加的趋势。近50 a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中国的CO2年排放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温室气体正辐射强迫的总和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对21世纪气候变化趋势做出的预测表明:未来20-100 a,中国地表气温增加明显,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气候变化 极端事件 温室气体 气溶胶 辐射强迫 气候预估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1
2
作者 罗云峰 周秀骥 李维亮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72-581,共10页
由于工业活动的影响,对流层气溶胶含量明显增加。他们通过直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以及改变其它辐射强迫因子(云、臭氧)的大小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近年来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具有与CO2温室气体大小相当、符号... 由于工业活动的影响,对流层气溶胶含量明显增加。他们通过直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以及改变其它辐射强迫因子(云、臭氧)的大小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近年来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具有与CO2温室气体大小相当、符号相反的辐射强迫效应。他们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削弱温室气体的变暖趋势,对气候变化造成很大的影响。文章就人为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气溶胶 辐射强迫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57
3
作者 刘强 王明星 +1 位作者 李晶 张仁健 《中国粉体技术》 CAS 1999年第3期17-23,共7页
对国际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讨论了未来气溶胶研究的主要领域,着重讨论了气溶胶对气候和环境影响的主要问题。就沙尘气溶胶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气溶胶两个方面讨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大气 气溶胶 气候效应 环境影响 辐射强迫 沙尘
下载PDF
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分布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张华 马井会 郑有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7-1158,共12页
利用一个改进的辐射传输模式,结合全球气溶胶数据集(GADS),计算晴空条件下冬夏两季黑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和地面的全球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与温室气体引起的整层大气都是正的辐射强迫不同,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 利用一个改进的辐射传输模式,结合全球气溶胶数据集(GADS),计算晴空条件下冬夏两季黑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和地面的全球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与温室气体引起的整层大气都是正的辐射强迫不同,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为正值,而在地面的辐射强迫却是负值。作者从理论上解释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对北半球冬季和夏季而言,在对流层顶黑碳气溶胶的全球辐射强迫的平均值分别为0.085W/m2和0.155 W/m2,在地面则分别为-0.37 W/m2和-0.63 W/m2。虽然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主要依赖于其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在大气中的浓度,太阳高度角和地表反照率对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指出:黑碳气溶胶在对流层顶正的辐射强迫和在地面负的辐射强迫的绝对值都随太阳天顶角的余弦和地表反照率的增加线性增大;地表反照率对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的强度和分布都有重要影响。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冬夏两季的大值区都位于30°N^90°N之间,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直接辐射强迫 辐射传输模式 地表反照率 太阳天顶角
下载PDF
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辐射特性及辐射强迫的模拟估算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立盛 石广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1-242,共12页
利用已有的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折射指数资料,精确计算了这两种气溶胶从太阳短波到红外谱段的辐射特性。然后.在LLNL化学输送模式(CTM)模拟的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资料及改进的气溶胶参数化基础上,在国内首次用GCM估算了这... 利用已有的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折射指数资料,精确计算了这两种气溶胶从太阳短波到红外谱段的辐射特性。然后.在LLNL化学输送模式(CTM)模拟的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资料及改进的气溶胶参数化基础上,在国内首次用GCM估算了这两种气溶胶引起的全球辐射强迫。结果表明:(1)西欧是全球最大的硫酸盐辐射强迫中心最大值出现在夏季,达-5.0W/m2;(2)烟尘强迫的最大中心出现在夏季的南美和非洲中南部,为4.0W/m2;(3)南半球大陆人为气溶胶的强迫不容忽视;(4)某些地区人为气溶胶的强迫在量值上可与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强迫相比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烟尘 辐射特性 辐射强迫 气溶胶 折射指数 模拟
下载PDF
近五年来东亚春季黑炭气溶胶分布输送和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吴涧 符淙斌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通过对 2 0 0 0~ 2 0 0 4年 2~ 4月东亚地区人为和生物质燃烧排放黑炭气溶胶的模拟 ,分析 5年平均的结果 ,发现 :春季 ,东亚地区印度、中南半岛、中国东部存在三个显著的黑炭气溶胶大值区 ,最大柱含量均在 1mg·m- 2 以上 ,印度... 通过对 2 0 0 0~ 2 0 0 4年 2~ 4月东亚地区人为和生物质燃烧排放黑炭气溶胶的模拟 ,分析 5年平均的结果 ,发现 :春季 ,东亚地区印度、中南半岛、中国东部存在三个显著的黑炭气溶胶大值区 ,最大柱含量均在 1mg·m- 2 以上 ,印度半岛的排放能影响中国南方 2 5°N~ 30°N之间区域 ,而中南半岛的排放能影响中国 2 5°N以南的大陆地区。85 0~ 70 0hPa是中南半岛排放输送进入中国的主要层次。中国华北和东北的排放向东输送影响朝鲜半岛、日本等地 ,但中国春季的输出量小于境外对中国的输入量 ;境外注入对中国西部和江南地区影响显著 ,对中国北方地区影响较小。黑炭气溶胶引起晴空和云天大气顶净向下辐射通量增大 ,地表净向下辐射通量减小 ,辐射通量变化最显著地区在中国四川、湖北一带 ,大气顶辐射通量增大最大为 4W·m- 2 ,地表通量减小最大约 - 5 5W·m-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半岛 辐射通量 气溶胶 地表通量 中国东部 大气 中国北方地区 春季 分布 模拟研究
下载PDF
相对湿度对气溶胶辐射特性和辐射强迫的影响 被引量:40
7
作者 张立盛 石广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0-237,共8页
采用已有的气溶胶折射指数等资料 ,计算了在不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特性。结合两种不同化学输送模式 (CTM )的模拟结果及LASGGOALS/AGCM模式 ,模拟估算了考虑相对湿度影响后全球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结果表明 :(1)... 采用已有的气溶胶折射指数等资料 ,计算了在不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特性。结合两种不同化学输送模式 (CTM )的模拟结果及LASGGOALS/AGCM模式 ,模拟估算了考虑相对湿度影响后全球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结果表明 :(1)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 ,硫酸盐气溶胶的质量消光效率因子在短波波段有所减小 ,单次散射反照率仅在长波波段有所增加 ,不对称因子在整个波段均有所增加 ;(2 )用两个CTM资料模拟辐射强迫的结果相差较大 ,其全球平均辐射强迫分别为 - 0 .2 6 8和 - 0 .816W/m2 ;(3)在考虑相对湿度的影响后 ,硫酸盐气溶胶辐射强迫的分布类型与相应干粒子的强迫分布类型基本相同 ,但全球平均的强迫值减少了 6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强迫 硫酸盐气溶胶 相对湿度 反照率 全球 波段 模拟 CTM 影响 增加
下载PDF
A Modeling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arbonaceous Aerosol on the Climate in East Asia 被引量:41
8
作者 张华 王志立 +1 位作者 郭品文 王在志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7-66,共10页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global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arbonaceous aerosol on the climate in East Asia, using the CAM3 developed by NCA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bonaceous aerosols cause nega...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global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arbonaceous aerosol on the climate in East Asia, using the CAM3 developed by NCA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bonaceous aerosols cause negative forcing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TOA) and surface under clear sky conditions, but positive forcing at the TOA and weak negative forcing at the surface under all sky conditions. Hence, clouds could change the sign of the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at the TOA, and weaken the forcing at the surface. Carbonaceous aerosols have distinct effects on the summer climate in East Asia. In southern China and India, it caused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to increase, but the total cloud cover and precipitation to decrease. However, the opposite effects are caused for most of northern China and Bangladesh. Given the changes in temperature, vertical velocity, and surface streamflow caused by carbonaceous aerosol in this simulation, carbonaceous aerosol could also induce summer precipitation to decrease in southern China but increase in nor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ceous aerosol radiative forcing CAM3 climate effect in East Asia
下载PDF
沙尘气溶胶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钱云 符淙斌 王淑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91-394,共4页
沙尘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与长波辐射影响地球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从而影响气候变化。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沙漠化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大气中矿物沙尘气溶胶的改变。沙尘气溶胶在全球及区域尺度气候和环境... 沙尘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与长波辐射影响地球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从而影响气候变化。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沙漠化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大气中矿物沙尘气溶胶的改变。沙尘气溶胶在全球及区域尺度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辐射强迫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的直接辐射强迫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喜红 石广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8-263,共6页
利用三维区域欧拉型硫化物输送模式 ,研究了 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柱含量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 ,利用一个两层多次反射模式估算了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并分析了辐射强迫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 利用三维区域欧拉型硫化物输送模式 ,研究了 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柱含量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 ,利用一个两层多次反射模式估算了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并分析了辐射强迫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东亚地区年平均的人为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约为 - 0 .7W·m-2 。直接辐射强迫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区域特征 ,辐射强迫的这种变化特征强烈地依赖于人为硫酸盐柱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人为硫酸盐 辐射强迫 空间分布 气溶胶 季节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气候敏感度、气候反馈过程与2℃升温阈值的不确定性问题 被引量:35
11
作者 周天军 陈晓龙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4-634,共11页
气候敏感度是度量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和全球升温幅度关系的重要指标,当前气候模拟和气候预估中的很多不确定性问题,都直接和气候敏感度有关。气候敏感度的大小也决定着预估的气候变暖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制订。在简... 气候敏感度是度量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和全球升温幅度关系的重要指标,当前气候模拟和气候预估中的很多不确定性问题,都直接和气候敏感度有关。气候敏感度的大小也决定着预估的气候变暖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制订。在简要回顾气候敏感度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历史基础上,着眼于气候反馈分析,介绍了气候敏感度与辐射强迫和反馈过程的关系,总结了气候系统主要的反馈过程;根据大气层顶的能量平衡关系,利用CMIP5多模式结果介绍了平衡态气候敏感度和瞬态气候响应(包括累积碳排放的瞬态气候响应)的估算原理和方法,总结了气候敏感度不确定性的来源,并以"2℃阈值"问题为例,介绍了气候敏感度对预估结果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和气候模式的发展,继续减少气候敏感度的不确定性、估算包含碳循环的敏感度、利用地球系统模式规划最优碳排放路径是未来本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敏感度 辐射强迫 反馈过程 温室气体 气候模式
下载PDF
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2
作者 张华 王志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6期311-317,共7页
黑碳气溶胶能吸收从可见光到红外波段的太阳辐射,已经被部分研究认为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潜在因子。黑碳气溶胶既可以通过直接气候效应改变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又可以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改变云的微物理特性,间接影响区域或全球气候。... 黑碳气溶胶能吸收从可见光到红外波段的太阳辐射,已经被部分研究认为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潜在因子。黑碳气溶胶既可以通过直接气候效应改变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又可以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改变云的微物理特性,间接影响区域或全球气候。对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后,指出了目前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辐射强迫 气候效应
下载PDF
中国硫酸盐气溶胶及其辐射强迫的模拟 被引量:28
13
作者 高丽洁 王体健 +1 位作者 徐永福 闵锦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2-619,共8页
根据2000年污染源排放资料,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和欧拉输送模式模拟了中国地区硫酸盐气溶胶的分布,估计了硫酸盐气溶胶对地面—对流层大气系统造成的直接辐射强迫,并估算了间接辐射强迫。结果表明,硫酸盐的分布集中在华中、华东和西南地... 根据2000年污染源排放资料,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和欧拉输送模式模拟了中国地区硫酸盐气溶胶的分布,估计了硫酸盐气溶胶对地面—对流层大气系统造成的直接辐射强迫,并估算了间接辐射强迫。结果表明,硫酸盐的分布集中在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硫酸盐的柱含量、辐射强迫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直接辐射强迫表现为冬春季强,夏秋季较弱,全年平均辐射强迫值为-0.71W·m-2;间接辐射强迫表现为夏秋季强,冬春季弱,全年平均值为-0.48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 硫酸盐 气溶胶 辐射强迫模拟
下载PDF
华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对云辐射强迫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贾璇 王文彩 +5 位作者 陈勇航 黄建平 陈建民 张华 白鸿涛 张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09-1014,共6页
采用CERES SSFAqua MODIS Edition 2B/2C和CALIPSO卫星探测资料结合地面台站沙尘观测资料,通过对强沙尘天气过程中纯云区与沙尘云区大气层顶处辐射强迫值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我国华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对云辐射强迫的影响.研究发现,2006年4... 采用CERES SSFAqua MODIS Edition 2B/2C和CALIPSO卫星探测资料结合地面台站沙尘观测资料,通过对强沙尘天气过程中纯云区与沙尘云区大气层顶处辐射强迫值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我国华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对云辐射强迫的影响.研究发现,2006年4月16日、5月16日、2007年3月30日3次过程沙尘云区大气层顶云的净辐射强迫绝对值比纯云区分别减小了7.1%,17.2%和3.1%,云的冷却效应受到不同程度抑制.纯云区与沙尘云区云的光学特性参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沙尘云区的云粒径、云水路径和光学厚度值均比纯云区的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辐射强迫 云光学特性
下载PDF
中国西北大气沙尘的辐射强迫 被引量:26
15
作者 成天涛 沈志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3-478,共6页
利用CCM3的辐射模式CRM研究大气沙尘的辐射强迫特性。大气沙尘减小地面净辐射冷却地面同时增暖沙尘层大气 ,最大加热率出现在沙尘层的上部和贴近地面处。地表反照率对地面冷却和大气加热的大小有影响 ,地面净辐射的减幅和大气加热率在... 利用CCM3的辐射模式CRM研究大气沙尘的辐射强迫特性。大气沙尘减小地面净辐射冷却地面同时增暖沙尘层大气 ,最大加热率出现在沙尘层的上部和贴近地面处。地表反照率对地面冷却和大气加热的大小有影响 ,地面净辐射的减幅和大气加热率在高地表反照率的沙漠大于低地表反照率的绿洲。大气沙尘对地 -气系统的辐射强迫同样受地表反照率的影响 ,存在着一个“临界地表反照率” ,其值在 0 .2 5~ 0 .3之间。当地表反照率高于“临界地表反照率”(如沙漠 ) ,大气沙尘减小行星反照率增暖地 -气系统 ,反之 (如在绿洲 ) ,大气沙尘增大行星反照率冷却地 -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 大气沙尘 辐射强迫 地表反照率
下载PDF
黑碳气溶胶对我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靖 银燕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2-859,共8页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研究了黑碳气溶胶对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以2000年1、4、7、10月为代表,计算分析了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作用、对大气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结果显示:黑碳气溶胶在大气层顶产生正的辐射强迫...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研究了黑碳气溶胶对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以2000年1、4、7、10月为代表,计算分析了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作用、对大气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结果显示:黑碳气溶胶在大气层顶产生正的辐射强迫,在地表产生负的辐射强迫;黑碳气溶胶的加入使中国大陆地区地面温度发生明显变化,并呈现显著的季节特征,即1月大部分地区的地面温度均有升高;7月北方增温、南方降温;4月和10月地面温度的变化不明显。模拟结果也表明,黑碳气溶胶的排放使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夏季降水增加,而北方部分地区降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辐射强迫 气候效应 REGCM3模式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直接辐射强迫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车慧正 石广玉 张小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99-704,共6页
利用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天空辐射计观测数据初步反演得到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参数,包括:500nm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波长指数,单次散射反照率和粒子谱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将反演得到的结果代入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北京... 利用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天空辐射计观测数据初步反演得到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参数,包括:500nm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波长指数,单次散射反照率和粒子谱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将反演得到的结果代入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北京地区大气层顶和地面在晴空条件下大气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辐射计 气溶胶 光学特性 辐射强迫
下载PDF
东亚地区对流层人为硫酸盐辐射强迫及其温度响应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喜红 石广玉 马晓燕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1-760,共10页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的直接辐射强迫及其温度响应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 人为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辐射强迫的这种变化特征不仅强烈地依赖于硫酸盐柱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的直接辐射强迫及其温度响应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 人为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辐射强迫的这种变化特征不仅强烈地依赖于硫酸盐柱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而且取决于云量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2)就年平均而言,由于硫酸盐辐射强迫的影响,模拟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普遍降温。降温比较明显的区域位于110°E以东、40°N以南的中国大陆地区,超过一0.1℃ 其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形成两个降温大值中心,幅度超过-0.2℃。(3)地面温度响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季节变化特征。冬春季节,温度响应与辐射强迫之间满足较好的对应关系;夏秋季节,二者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东亚地区 区域气候模式 辐射强迫 温度 季节变化 人类活动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中国东部气溶胶在天气尺度上的辐射强迫和对地面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廖礼 漏嗣佳 +2 位作者 符瑜 常文渊 廖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82,共15页
本文应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Chemistry)模式研究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及其部分组分(硫酸盐、硝酸盐和黑碳气溶胶)在天气尺度下的辐射强迫和对地面气温的影响.5个无明显降水时间段(2006年8月23~25日、2008... 本文应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Chemistry)模式研究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及其部分组分(硫酸盐、硝酸盐和黑碳气溶胶)在天气尺度下的辐射强迫和对地面气温的影响.5个无明显降水时间段(2006年8月23~25日、2008年11月10~12日、2008年12月16~18日、2009年1月15~17日和2009年4月27~29日)的模拟显示,气溶胶浓度呈现显著的白天低,夜间高的日变化特征,且北方区域(29.8°~42.6°N,110.2°~120.3°E)平均PM2.5近地面浓度(40~80μg m-3)高于南方区域(22.3°~29.9°N,109.7°~120.2°E,30~47 μg m-3).气溶胶对地面2m温度(地面气温)有明显的降温效果,在早上08:00(北京时,下同)和下午17:00左右最为显著,最高可降低约0.2~1 K,同时气溶胶的参与改善了模式对地面气温的模拟.本文还通过对2006年8月23~25日一次个例的模拟,定量分析了气溶胶及其部分组分(硫酸盐、硝酸盐和黑碳气溶胶)的总天气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对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和地面气温的影响.北方区域平均气溶胶直接效应所造成的短波辐射强迫要高于南方区域,分别为-11.3 Wm^-2和-5.8Wm^-2,导致地面气温分别降低了0.074 K和0.039 K.南方区域平均气溶胶间接效应所产的短波辐射强迫高于北方区域,分别为-14.4 W m^-2和-12.4W m^-2,引起的地面气温的改变分别为-0.094K和-0.035K.对于气溶胶组分,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作用相当,其总效应在北方和南方区域平均短波辐射强迫分别为-7.0 Wm^-2和-10.5 Wm^-2,对地面气温的影响为-0.062 K和-0.074 K,而硝酸盐气溶胶的作用略小.黑碳气溶胶使得北方和南方区域平均到达地表的太阳短波辐射分别减少了6.5 Wm^-2和5.8 W m^-2,而地表气温则分别增加了0.053 K和0.017 K,相比于间接效应,黑碳气溶胶的直接效应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气溶胶 辐射强迫 地面气温
下载PDF
Climatic Effects of Air Pollutants over China:A Review 被引量:21
20
作者 LIAO Hong CHANG Wenyuan YANG Y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15-139,共25页
Tropospheric ozone(O3) and aerosols are major air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e. They have also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radiative forcing of climate since preindustrial times. With its rapid economic develo... Tropospheric ozone(O3) and aerosols are major air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e. They have also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radiative forcing of climate since preindustrial times. With it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centrations of air pollutants are relatively high in China; hence, quantifying the role of air pollutants in China in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is review summarizes existing knowledge with regard to impacts of air pollutants on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and defines critical gaps needed to reduce the associated uncertainties. Measured monthly, seasonal, and annual mean surface-layer concentrations of O3 and aerosols over China are compiled in this work, with the aim to show the magnitude of concentrations of O3 and aerosols over China and to provide datasets for evaluation of model results in future studies. Ground-based and satellite measurements of O3 column burden and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model estimates of radiative forcing by tropospheric O3 and aerosols are summarized. We also review regional and global modeling studies that have investigated climate change driven by tropospheric O3and/or aerosols in China; the predicted sign and magnitude of the response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o O3/aerosol forcing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is review, key prior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climatic effects of air pollutants in China are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ospheric ozone AEROSOLS radiative forcing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