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CT低剂量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马宇 周智鹏 邱维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SIR)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低剂量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150例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A、B、C组,每组各50例,采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腹部CT检查,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8、10、11,... 目的 探讨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SIR)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低剂量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150例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A、B、C组,每组各50例,采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腹部CT检查,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8、10、11,并采用ASIR为30%、40%、50%进行重建,分别记为A1、A2、A3、B1、B2、B3、C1、C2、C3.计算各组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A组有效剂量为(5.74±1.45) mSv,B组为(3.35±1.35) mSv,C组为(2.57±1.71) mSv.除A1与B3、B1与C3组间图像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图像噪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240~179.444,P<0.05).A3图像噪声值最低,图像质量评分最高(4.43±0.50)分,C1图像噪声值最高,图像质量评分最低(3.66±0.64)分.结论 ASIR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腹部检查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迭代重建算法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对儿童低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的优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记航 彭芸 +4 位作者 张祺丰 于彤 刘勇 赵东辉 王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936-1940,共5页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儿童低剂量胸部CT与传统的滤过反向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的图像质量、噪声和放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儿童低剂量胸部CT与传统的滤过反向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的图像质量、噪声和放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扫描的胸部CT检查作为试验组,年龄29天~16岁(中位年龄3.3岁),检查时根据年龄分为4组,o~12月预设噪声指数11HU,1~3岁预设噪声指数13HU,4~6岁预设噪声指数15Hu,7~17岁预设噪声指数17HU,将所有图像经ASIR30%重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80例经ATCM扫描的儿童胸部CT检查,1~7岁预设噪声指数8HU,7~17岁预设噪声指数12HU,未经ASIR技术重建图像。测量所有病例左心室及同层面图像的背部肌肉客观噪声值,由两位医师分别用5分制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和噪声程度,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同时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01)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试验组客观噪声平均值为10.49±1.65,对照组客观噪声9.16±1.52,无统计学差异,同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观图像质量接受率为3.90和3.98,所有图像合乎诊断要求,观察者间的评估具有一致性(k=0.64);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CTDIv01分别为(1.19±0.78)mGy和(2.62±0.93)mGy,试验组CT-DIvol比对照组降低了54.6%,两者间差异明显(Pd0.001)。结论应用ASIR技术可获得稳定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可以能进一步有效减低射线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迭代技术 噪声指数 放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方案联合KARL迭代重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胸部CT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常蕊 杨琰昭 +5 位作者 孔德艳 徐嘉旭 曹琪琪 杨文洁 严福华 董海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用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方案联合KARL迭代重建行胸部CT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2月15日期间,前瞻性收集我院发热门诊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需要行胸部CT平扫的120例受检者...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用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方案联合KARL迭代重建行胸部CT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2月15日期间,前瞻性收集我院发热门诊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需要行胸部CT平扫的12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A、B、C、D 4组(n=30),按照不同扫描方案进行胸部CT检查。A组采用管电压120 kV,有效管电流60 mAs,激活管电流自动调制;B组采用管电压120 kV,固定管电流30 mA;C组采用管电压100 kV,有效管电流60 mAs,激活管电流自动调制;D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固定管电流30 mA。扫描完成后,对各组CT数据均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算法和KARL迭代重建2种模式进行图像重建,测量、记录各组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图像噪声值,并基于图像噪声、图像伪影及图像总体质量三方面进行主观评分,计算各组胸部CT扫描的辐射有效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间同种重建图像及不同组中同种图像重建方法时的图像噪声值及辐射有效剂量;分别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Wilcoxon检验比较各组图像及同组不同图像重建方法下的图像主观评分。结果:采用不同扫描方案的A、B、C、D组,受检者行胸部CT检查接受的辐射有效剂量分别为(2.5±0.4)m Sv、(1.2±0.1)mSv、(1.6±0.2)mSv及(0.8±0.1)mSv,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均能明显降低CT扫描的辐射有效剂量(F=256.316,P<0.001)。相同扫描方案下,KARL迭代重建图像较传统FBP算法重建图像的噪声值更低,图像噪声、伪影及图像总体质量主观评分更优(P<0.05)。采用管电压100 kV,固定管电流30 mA扫描,联合KARL迭代重建胸部CT平扫的模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有效剂量,同时图像总体质量主观评分为4.0(四分位间距为0)。结论:与传统FBP重建算法相比,KARL迭代重建技术能够降低胸部CT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当管电压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70kV结合低对比剂用量CT扫描在小儿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段艳华 陈力 +3 位作者 卢光明 乌大尉 程召平 王锡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7-512,共6页
目的以DSA或手术对照,评价70 kV结合低对比剂用量与80 kV双源CT小儿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诊断效能。 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临床疑诊或确诊小儿冠状动脉病变,并行冠状动脉CTA的150例患儿资料,男90... 目的以DSA或手术对照,评价70 kV结合低对比剂用量与80 kV双源CT小儿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诊断效能。 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临床疑诊或确诊小儿冠状动脉病变,并行冠状动脉CTA的150例患儿资料,男90例、女60例,年龄(14.7±1.9)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采用80 kV管电压,对比剂用量1.5 ml/kg,B组采用70 kV管电压,对比剂用量1.5 ml/kg,C组70 kv管电压,对比剂用量1.0 ml/kg;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冠状动脉主观图像质量的差异;t检验比较70 kV组与80 kV组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以手术和(或)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估3组的诊断效能。 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并获得满意的可诊断图像。3组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0.7、3.4±0.6、3.7±0.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42,P=0.133)。以手术和(或)造影结果为金标准,3组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80 kV组(A组)与70 kV组(B+C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49±0.04)、(0.30±0.0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7,P=0.001)。 结论70 kV管电压结合低对比剂用量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能较好地显示和诊断小儿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可靠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宫颈癌调强放疗骨盆受照射剂量与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春华 王侠 +3 位作者 章龙珍 陈洁 唐天友 刘桂红 《中国校医》 201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时骨盆受照射剂量、体积与急性骨髓抑制的相关性,探讨放射治疗中骨盆骨髓保护的必要性,降低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行盆腔调强放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时骨盆受照射剂量、体积与急性骨髓抑制的相关性,探讨放射治疗中骨盆骨髓保护的必要性,降低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行盆腔调强放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有无发生≥2级急性骨髓抑制,分为急性骨髓抑制组(试验组)40例、无骨髓抑制组(对照组)40倒。比较2组间骨盆剂量体积参数(Dmax、Dmean、V5、V10、V15、V20、V30、V40、V50)与≥2级急性骨髓抑制的相关性。结果急性骨髓抑制组骨盆Dmax、Dmean、V5、V10、V15、V20、V30、V40高于无骨髓抑制组,2组间Dmean、V5、V10、V15、V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65、2.157、2.127、2.251、4.800,P<0.05)。结论盆体外照射时急性骨髓抑制与骨盆受照射剂量、体积有关,骨盆对放射线较敏感,应注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方法 骨盆 辐射剂量 造血干细胞/辐射效应
原文传递
车载CT在发热患者胸部低剂量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利娜 王紫薇 +1 位作者 陈国勇 李真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10期110-112,116,共4页
目的探讨车载CT在发热患者胸部低剂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发热门诊就诊需行胸部CT普通扫描的80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A组40例,管电压120 kV,参考管电流70 mAs;B组40例,管电压120 kV参考管电流125 mAs)。比较两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 目的探讨车载CT在发热患者胸部低剂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发热门诊就诊需行胸部CT普通扫描的80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A组40例,管电压120 kV,参考管电流70 mAs;B组40例,管电压120 kV参考管电流125 mAs)。比较两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及扫描长度、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同时,比较两组间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及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统计采用成组资料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两组间影像质量的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剂量较B组降低约50%,两组间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车载CT进行的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和低剂量胸部CT扫描均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而且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并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CT 胸部 低剂量扫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急性放射损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慎永 孙文佶 叶安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方法:对4例患者的意外受照史、剂量估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染色体畸变率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例意外受照者全身及局部受照剂量分别为:1.78Gy、30Gy,0.12Gy、5....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方法:对4例患者的意外受照史、剂量估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染色体畸变率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例意外受照者全身及局部受照剂量分别为:1.78Gy、30Gy,0.12Gy、5.42Gy、0.014Gy、2.80Gy,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7.33%、2.5%、1.5%;1例非意外受照者的受照剂量小于0.05Gy,染色体畸变率为0%。结论:染色体畸变率可作为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损伤 诊断 鉴别诊断 剂量 实验室检查 染色体畸变率
下载PDF
64层CT手动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骨盆创伤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旭红 陈锋 +3 位作者 唐小锋 崔程凯 隋旭蕾 冯佩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884-1886,1891,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CT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骨盆外伤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骨盆外伤患者采用64层CT进行手动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两种方法扫描,由2名具有资质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两种扫描方法所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 目的:探讨64层CT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骨盆外伤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骨盆外伤患者采用64层CT进行手动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两种方法扫描,由2名具有资质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两种扫描方法所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骨折显示情况及辐射剂量进行评价,详细记录所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骨折线、盆部软组织、VR图像质量和MPR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00±0.00,2.72±0.44,4.00±0.00,4.00±0.00;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骨折线、软组织、VR和MPR评分分别为4.00±0.00,3.72±0.44,4.00±0.00,4.00±0.00;两种扫描方法对软组织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9.06,P=0.00);②手动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分别为9.05±1.59,15.50±2.74;手动较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降低约41.61%,具有统计学差异(t=17.91,P=0.00)。结论:在骨盆外伤患者中,64层CT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能确保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管电流调节技术 骨盆骨折 低剂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