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在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中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荣 马天馨 曾越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5只,共分为5组。空白组:不接受任何干预;照射+安慰剂组:接受18Gy照射+安慰剂干预;单独给药组:接受氯沙坦10mg&...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5只,共分为5组。空白组:不接受任何干预;照射+安慰剂组:接受18Gy照射+安慰剂干预;单独给药组:接受氯沙坦10mg·kg-1·d-1干预;照射+氯沙坦a组:接受18Gy照射+氯沙坦10mg·kg-1·d-1干预;照射+氯沙坦b组:接受18Gy照射+氯沙坦20 mg·kg-1·d-1干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变化;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观察AT1及NF-κB在心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及RT-PCR检测AT1及NF-κB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受照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降低;HE及Masson染色显示受照射大鼠心肌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心脏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大鼠给予氯沙坦干预后,受照射大鼠的心脏损伤减轻,心脏组织纤维化减轻,心功能损害减少;免疫组化提示,照射后大鼠心肌及内皮细胞中AT1受体及NF-κB表达较空白组及单独给药组明显,照射+氯沙坦组的AT1受体及NF-κB表达较照射+安慰剂组少;Western blot及RT-PCR提示,接受氯沙坦干预的受照射大鼠,A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被明显的抑制;接受氯沙坦干预的受照射大鼠,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被明显的抑制。结论氯沙坦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AT1及NF-κB的表达来实现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氯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核因子ΚB
下载PDF
C57BL/6小鼠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血清标志物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符天晓 周菊英 焦旸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和相关血清标志物。方法雌性C57BL/6小鼠2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只),18 Gy放疗组(12只),25 Gy放疗组(12只)。每周测小鼠体重,分别于照射后第0、8、16周,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组织... 目的探讨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和相关血清标志物。方法雌性C57BL/6小鼠2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只),18 Gy放疗组(12只),25 Gy放疗组(12只)。每周测小鼠体重,分别于照射后第0、8、16周,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组织改变并进行评分;采集下腔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放疗组小鼠的体重开始呈下降趋势后缓慢上升。放疗组小鼠的心肌组织存在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早期以急性炎症为主,后期以进行性纤维化为特征;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加重,病变时间提前。c Tn I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和剂量大小、病理学表现均呈相关性。结论成功建立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c Tn I可作为评价心脏损伤动物模型的无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动物模型 评价方法 肌钙蛋白
下载PDF
左卡尼汀注射液预防纵隔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罗燕 徐崇明 +2 位作者 张用 段丽群 涂明利 《癌症进展》 2016年第9期857-860,共4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预防纵隔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纵隔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双盲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分组方法采用CONSORT声明(2010版)标准。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左...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预防纵隔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纵隔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双盲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分组方法采用CONSORT声明(2010版)标准。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左卡尼汀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脏炎症反应情况、心电图异常情况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炎症发生率为28.85%,低于对照组的53.85%(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患者比率为38.46%,低于对照组的65.38%(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9%,低于对照组的59.62%(P﹤0.05);治疗后观察组CK和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内TNF-α和TGF-β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隔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肌炎症反应,维持心脏功能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注射液 纵隔肿瘤 放射性心脏损伤
下载PDF
不同分割模式放疗对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振华 高国伟 +4 位作者 谷晓华 陈利军 张如楠 任民柱 薛鸣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7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模式放疗对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方法46只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组(模型组)11只、B组(常规分割放疗,1.8~2.0 Gy/次,每日1次)11只、C组(超分割放疗,1.4 Gy/次,每日2次)12只和D组(大分割放疗,2.5...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模式放疗对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方法46只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组(模型组)11只、B组(常规分割放疗,1.8~2.0 Gy/次,每日1次)11只、C组(超分割放疗,1.4 Gy/次,每日2次)12只和D组(大分割放疗,2.5 Gy/次,每日1次)12只。观察各组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观察瘤质量、抑瘤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小鼠饮水量、进食量、活动度、呼吸状态等行为学异常减轻,其中D组改善更显著。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瘤质量降低,D组<C组<B组(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抑瘤率升高,C组<D组(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血清cTnI、AST、CK-MB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D组<C组<B组(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肿瘤细胞坏死、凋亡现象增多,体积缩小,其中D组改善更显著。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EGFR、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且EGFR、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D组<C组<B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B组<C组<D组(P<0.05)。结论大分割放疗对肺癌小鼠有较好抑瘤作用,且可减轻放射性心脏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割模式放疗 抑瘤 放射性心脏损伤
下载PDF
黄芪生脉饮防护放射诱导的心脏炎性-纤维化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段依璠 顾静 +4 位作者 刘润 郭超 刘凯 李海龙 吴红彦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研究黄芪生脉饮(HSY)对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对抗作用。方法以25Gy X线单次照射大鼠心前区构建RIHD动物模型,HSY低、中、高剂量药物干预组的大鼠照射后每天分别灌胃1.6、3.1、6.2 mL·kg^-1的HSY。通过炎性... 目的研究黄芪生脉饮(HSY)对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对抗作用。方法以25Gy X线单次照射大鼠心前区构建RIHD动物模型,HSY低、中、高剂量药物干预组的大鼠照射后每天分别灌胃1.6、3.1、6.2 mL·kg^-1的HSY。通过炎性病理损伤评分,Masson染色心肌胶原定量(CVF),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判断HSY的干预效果。结果模型大鼠照射后1 d、1周、2周、4周、6周病理损伤评分和CVF显著增加(均P<0.01),提示25 Gy X线能引起心脏炎性和纤维化损伤;这种损伤伴随着纤维化因子的高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一型胶原(Col1)、三型胶原(Col3)表达呈渐进性升高的趋势,第4周高表达达峰值(均P<0.01)。高、中剂量的HSY可降低照射后大鼠心脏病理损伤评分和CVF(均P<0.01),下调X线引起的纤维化分子的高表达(均P<0.01),从而减弱了放射诱导的心脏炎性-纤维化损伤。结论 HSY可减轻X线照射引起的早期炎性病理反应,下调纤维化分子和胶原纤维的高表达,有效改善照射引起的迟发的纤维化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炎性-纤维化损伤 黄芪生脉饮 纤维化分子 胶原纤维
原文传递
心脏辐射损伤对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内皮素-1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范风云 张丙芳 +1 位作者 叶江枫 石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3-40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辐射损伤对血液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I)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单纯照射(R)组和氟伐他汀防治(F)组。F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灌服氟伐他汀20mg/(kg·d),直... 目的探讨心脏辐射损伤对血液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I)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单纯照射(R)组和氟伐他汀防治(F)组。F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灌服氟伐他汀20mg/(kg·d),直至实验结束,其他组灌服同F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至实验末。R组和F组大鼠采用直线加速器胸部照射,单次剂量为20Gy,照射后5、15、30、60天处死动物,测定血清cTn I和血浆ET1含量。结果R组大鼠受照后5天血清cTn I显著高于C组(P<0.01),15天时仍高于C组(P<0.05),F组5、15天时cTnI较R组相应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R组大鼠受照后5、15、60天,血浆ET1均较C组显著升高(P<0.05~0.01),F组15、30和60天时的ET1较R组相应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脏辐射损伤时,血液中cTn I和ET1明显升高,而氟伐他汀能够减轻这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辐射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Ⅰ 内皮素-1 氟伐他汀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I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变化及右丙亚胺对其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吕鹏 臧爱民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变化及右丙亚胺对其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右丙亚胺防护组(F组)。R组和F组大鼠给予心前区20Gy X线照射一次,F组于照射前30...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变化及右丙亚胺对其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右丙亚胺防护组(F组)。R组和F组大鼠给予心前区20Gy X线照射一次,F组于照射前30min给予右丙亚胺125mg/kg腹腔注射,照射后给予右丙亚胺50mg/kg腹腔注射,每周1次,直至实验结束,其余两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照射后1、2、4、8周ELISA法测定血清cTn-I。结果:R组大鼠照射后1、2、4、8周血清cTn-I均较C组显著升高(P<0.001),F组血清cTn-I均较R组对应时间点显著降低(P<0.001)。结论:心脏放射性损伤时血清cTn-I明显升高,右丙亚胺可减轻这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肌钙蛋白Ii右丙亚胺
下载PDF
放射性心脏损伤初期核因子κB的变化及氨溴索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叶江枫 蒙育林 杜志强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心脏损伤初期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及氨溴索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组和治疗组。照射组和治疗组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给予直线加速器照射,照射剂量单次20Gy/m... 目的探讨放射性心脏损伤初期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及氨溴索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组和治疗组。照射组和治疗组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给予直线加速器照射,照射剂量单次20Gy/min,照射前7d,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治疗组给予氨溴索35mg/kg。于照射后1、2、3、4d取心脏组织作病理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数据用组间t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无明显变化。照射组NF-κB的表达在1、4d较正常组增高(P<0.05),治疗组较照射组4dNF-κB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放射性心脏损伤初期NF-κB表达增高,氨溴索可抑制NF-κB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KB 氨溴索 放射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基础心功能状况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青 王军 +5 位作者 关嵩 王祎 曹峰 焦文鹏 张彦军 程云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放疗基础心功能状况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评价急性期内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109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基础心功能状况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并观察放疗前及急性观察期内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全组患者急... 目的探讨胸部放疗基础心功能状况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评价急性期内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109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基础心功能状况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并观察放疗前及急性观察期内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全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为79.8%,患者临床因素及基础心功能各项指标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均无明显相关(P〉0.05)。放射治疗后急性期内出现左室收缩功能减低24例,舒张功能减低15例;瓣膜病变24例,全部为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改变,其中反流(轻、中度反流)23例、狭窄(轻度)1例,未见三尖瓣和(或)肺动脉瓣反流与狭窄。左房前后径、主动脉流速、E/A值在放疗前、放疗结束、自放疗开始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52、0.017、0.003,P〈0.05)。左房前后径、主动脉流速、E/A值放疗结束较放疗前分别下降了9.19%、7.56%、17.5%,自放疗开始3个月较放疗结束分别恢复7.05%、4.14%、7.58%,其中E/A下降和恢复变化幅度最大。结论临床因素及基础心功能状况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无明显相关。放疗导致的瓣膜病变以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轻、中度反流多见,并可引起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变。左房前后径、E/A值放疗后首先降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改善,但急性期内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急性观察期内放疗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较收缩功能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放射疗法 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 心功能
原文传递
放射性心脏损伤研究进展--临床篇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军 武亚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前心脏已成为胸部肿瘤、纵隔肿瘤、乳腺癌等放疗的重要危及器官,由于其解剖位置和结构成分相对放射敏感,放疗后引起的心脏不良反应已影响患者长期生存.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相关危险因素、筛查、预防及治疗等... 目前心脏已成为胸部肿瘤、纵隔肿瘤、乳腺癌等放疗的重要危及器官,由于其解剖位置和结构成分相对放射敏感,放疗后引起的心脏不良反应已影响患者长期生存.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相关危险因素、筛查、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论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X线照射增加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洁 陆克义 +1 位作者 周军涛 李险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胸部X线放射治疗大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方法:用胸部单次照射X线20 Gy构建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假损伤+假手术组、假损伤+缺血/再灌注组、损伤+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胸部X线放射治疗大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方法:用胸部单次照射X线20 Gy构建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假损伤+假手术组、假损伤+缺血/再灌注组、损伤+假手术组和损伤+缺血/再灌注组,于创伤后2周行心肌缺血/再灌注。通过BL-41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记录各组大鼠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max);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用BI200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损伤+缺血/再灌注组离体心功能明显低于假损伤+缺血/再灌注组(P<0.01),损伤+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TnI和CK-MB水平显著高于假损伤+缺血/再灌注组(P<0.01),损伤+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大于假损伤+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X线照射增加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敏感性
下载PDF
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鑫 张烨 +3 位作者 王奇峰 岳金波 杨锫 章文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7-1015,共9页
传统观点认为心脏不良反应是放射治疗的晚期不良反应。从经典放射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心脏这类非增殖且高度分化的组织,应当对电离辐射有着较强的抵抗力。但随着对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认识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辐射可以引起心脏的多种病... 传统观点认为心脏不良反应是放射治疗的晚期不良反应。从经典放射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心脏这类非增殖且高度分化的组织,应当对电离辐射有着较强的抵抗力。但随着对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认识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辐射可以引起心脏的多种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内皮功能障碍、炎症、血栓形成和心脏纤维化等,并且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这些损伤过程可能会显著加速。当前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下,肿瘤患者的疗效取得了显著改善,生存期的延长导致更多的患者面临治疗相关心脏不良反应的风险,RIHD也因此逐渐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系统介绍近年来RIHD发生情况、放疗技术与RIHD、检测与诊断方法、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性心脏损伤 损伤机制
原文传递
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cTnT、CK-MB在评价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陈颖妹 翟任群 周菲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肌钙蛋白T(cTnT)、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评价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诱发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2022年于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接受放疗的116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于不同时...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肌钙蛋白T(cTnT)、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评价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诱发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2022年于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接受放疗的116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于不同时间(放疗前、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3个月)行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cTnT、CK-MB检查。根据是否出现RIHD将患者分成RIHD组(41例)和非RIHD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个月的cTnT、CK-MB水平,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cTnT、CK-MB单项检测及24 h动态心电图、cTnT、CK-MB三者联合检测对胸部恶性肿瘤患者RIHD的评估价值。结果放疗前,RIHD组与非RIHD组的cTnT[(0.185±0.028)μg/L vs.(0.193±0.025)μg/L]、CK-MB[(19.21±4.07)U/L vs.(18.55±3.52)U/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79、1.913,P>0.05)。不同时间(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3个月)的cTnT、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2.30、293.93,P<0.05)。LSD-t检验结果显示,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cTnT、CK-MB水平均较放疗前升高,且RIHD组患者的cTnT、CK-MB水平均高于非RIH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3个月,常规心电图检查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06,P<0.05);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cTnT、CK-MB单项检测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401、0.437、0.541、0.418,P<0.05);24 h动态心电图、cTnT、CK-MB联合检测的一致性最好(Kappa=0.796,P<0.05)。不同检测方法(24 h动态心电图、cTnT、CK-MB)联合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最高,即联合检测的真实性、可靠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cTnT、CK-MB评价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诱发RIHD的真实性、可靠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24 h动态心电图 肌钙蛋白T 磷酸激酶同工酶MB 胸部肿瘤
下载PDF
放射性心脏损伤国内相关文献分析及研究进展
14
作者 韩瑞敏 吴超 +3 位作者 杨洪娟 王峰 王立新 孙云川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5-811,共7页
目的基于中国相关文献分析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现状及评述。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1983—2021年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建立文献数据库。对放射性心脏... 目的基于中国相关文献分析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现状及评述。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1983—2021年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建立文献数据库。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文献年代、文献类型、文献杂志分布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共纳入300篇文献。文献年代分布:1983—2021年间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文献数量逐渐增多,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杂志分布前3位:《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文献类型分布:临床研究、综述、动物实验分别占总文献的48.50%、25.58%、17.61%。临床型研究分布:以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研究最多,其次是胸腺瘤、淋巴瘤。动物实验中动物模型以大鼠研究最多,实验造模选择放射剂量以20 Gy最多。结论国内对于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逐渐增多。临床方面的研究多于动物实验方面,临床方面研究以胸部肿瘤居多;动物实验研究方面潜力较大,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性心脏损伤 文献研究 动物实验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γ射线照射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和线粒体损伤
15
作者 张愉宁 张幻 +5 位作者 周颖 董曦文 易静 陈肖华 胡舜英 王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3,共9页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方式及其线粒体损伤效应。方法用;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照射后时间分为照射后24,48和72 h组,按照射剂量分为细胞对照组及5,10和20 Gy组。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PC-Annexin...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方式及其线粒体损伤效应。方法用;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照射后时间分为照射后24,48和72 h组,按照射剂量分为细胞对照组及5,10和20 Gy组。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PC-AnnexinⅤ/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标志物——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和胱天蛋白酶原3及坏死性凋亡标志物——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RIPK3、磷酸化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p-MLKL)和线粒体酪氨酸磷酸化酶1(PTPMT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荧光探针H2DCF-DA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产生活性氧(ROS)水平;通过JC-1探针标记,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通过钙黄绿素-AM探针标记,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开放状态。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20 Gy照射各时间组及5和10 Gy照射48和72 h组H9C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20 Gy照射各时间组H9C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水平升高(P<0.05);10 Gy照射48和72 h组H9C2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48 h组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水平升高(P<0.05)。20 Gy照射各时间组RIPK1,RIPK3和P-MLKL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ROS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mPTP开放增加(P<0.01);10 Gy照射48 h组RIPK1,RIPK3和p-MLKL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各时间组ROS产生增加(P<0.05,P<0.01)且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P<0.01),48 h组mPTP开放增加(P<0.01)。5 Gy照射各时间组RIPK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4 h组ROS产生增加(P<0.05),48 h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且mPTP开放增加(P<0.05)。各照射剂量各时间组PTPMT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γ射线照射可导致大鼠心肌细胞H9C2发生坏死性凋亡,并导致线粒体损伤及氧化应激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病 坏死性凋亡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酪氨酸磷酸化酶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