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拇指桡背侧两种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晓晨 张建超 +2 位作者 钟贤 李东 郑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21期6-9,共4页
目的:比较拇指桡背侧指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和传统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吻合神经的拇指桡背侧指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患者15例为观察组,另抽取2018年5月前... 目的:比较拇指桡背侧指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和传统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吻合神经的拇指桡背侧指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患者15例为观察组,另抽取2018年5月前采用传统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患者21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皮瓣早期瘀紫率、创面愈合时间、两点辨别觉、皮瓣成活率及患指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3 d内,观察组1例皮瓣出现稍瘀紫,对照组5例皮瓣出现不同程度瘀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关节总活动度(TAM)优良率为100%(15/15),对照组为85.7%(15/21),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供区均拉拢缝合。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4.42±3.35)min,少于对照组的(17.63±4.58)min,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末次随访两点辨别觉分别为(6.23±1.35)、(8.45±1.5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桡背侧螺旋桨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较传统皮瓣有较大的修复优势,应用价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螺旋桨皮瓣 桡背侧皮瓣 指损伤
原文传递
第1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思平 黄希勤 +3 位作者 文娟玲 郑进财 张树荣 钟丽虹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2月-2017年8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42例。结果 42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佳,术后3~6个月伤指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极... 目的探讨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2月-2017年8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42例。结果 42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佳,术后3~6个月伤指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极为相近,外形满意,耐摩擦,感觉恢复良好,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易掌握,无需特殊辅助器械及材料,成本低廉,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背侧 带蒂皮瓣 示指末节 修复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纯斌 汪庆红 +3 位作者 曾德庆 江吉勇 卢文景 钟少开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7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于第一掌骨桡侧背设计皮瓣,以鼻烟窝至第1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 目的探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7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于第一掌骨桡侧背设计皮瓣,以鼻烟窝至第1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线为轴线,切取的皮瓣内含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及桡神经浅支拇指桡背侧支,与创面指动脉神经吻合,重建皮瓣血供及感觉。切取面积2.5~4.0 cm×1.5~2.5 cm。结果 6例全部成活,随访2~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观理想,皮瓣感觉恢复至S3~S3+级,两点辩别觉5.0~8.0 m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呈线形瘢痕,拇指活动正常,供区以远部分皮肤感觉减退。患指指间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该皮瓣具有轴心血管较固定,供区损伤小,切取方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等优点,重建手指感觉恢复满意,为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 游离皮瓣 缺损 显微修复
下载PDF
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解学关 戴琰琨 +2 位作者 丁明胜 孟胜东 胡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术对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行传统桡背侧皮瓣修复术,观察组行拇指桡侧背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统计比较2组皮...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术对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行传统桡背侧皮瓣修复术,观察组行拇指桡侧背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统计比较2组皮瓣成活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炎症应激反应指标、手指功能情况、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皮瓣成活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2组术后5 d上述各血清因子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2组间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密歇根手功能量表(MHQ)中外观、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工作或学习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指关节活动度(TAM)大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皮瓣瘀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皮瓣水泡、痛性瘢痕、冬季发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桡背侧皮瓣修复术比较,拇指桡侧背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具有创面愈合快、皮瓣感觉和手指功能恢复好、皮瓣瘀紫风险低、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可保证皮瓣成活,且未增加手术时间及创伤,对指端缺损的综合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传统桡背侧皮瓣修复术 拇指桡侧背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5
作者 曾德庆 李培 +4 位作者 汪庆红 江吉勇 余纯斌 卢文景 钟少开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9年1月,对19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或骨缺损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以鼻烟窝至拇指掌指关节桡背侧的...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9年1月,对19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或骨缺损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以鼻烟窝至拇指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线为皮瓣轴线设计皮瓣,皮瓣最小面积1.5 cm×3.0 cm,最大面积2.5 cm×4.5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1例因蒂部血肿卡压发生动脉血管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清除血肿后恢复血液循环。术后7例获得随访,失访12例,随访时间2~14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柔软,皮色与受区相近,外观无明显臃肿,皮瓣两点辨别觉15~27 mm,手指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供区愈合良好,呈线状瘢痕,拇指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不损伤主干动脉,可重建皮瓣感觉,色泽、质地与受区相近,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 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利用废弃拇指末节撕脱皮肤回植修复拇指桡背侧皮瓣供区 被引量:2
6
作者 谢钦赐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9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拇指末节撕脱伤缺损,并利用废弃的撕脱皮肤回植修复桡背侧皮瓣供区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例拇指末节指腹绞伤撕脱缺损,伴有指骨、肌腱外露,无再植条件.应用拇指桡背侧...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拇指末节撕脱伤缺损,并利用废弃的撕脱皮肤回植修复桡背侧皮瓣供区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例拇指末节指腹绞伤撕脱缺损,伴有指骨、肌腱外露,无再植条件.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瓣予以修复,将撕脱皮肤修薄为全厚皮片回植拇指桡背侧皮瓣供区.结果:供区回植的皮片及创面的皮瓣均存活良好,供区外观平整、无明显疤痕,患指外观饱满、质地弹性好、功能无障碍,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1.5年.术后6个月手功能TAM评定:优12例,良1例.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瓣对修复拇指末节撕脱伤缺损,并利用废弃的撕脱皮肤回植修复桡背侧皮瓣供区的疗效确切,充分利用废弃组织,减少对供区的损伤,降低供区对指体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撕脱伤 废弃皮肤 桡背侧皮瓣
原文传递
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陆浩 薛明宇 +1 位作者 强力 周晓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0期1134-1138,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拇指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利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 目的探讨采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拇指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利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修复, 并重建伸肌腱止点。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质地、外形、运动功能以及感觉恢复情况;测量皮瓣的两点辨距觉、感觉恢复度及拇指屈伸活动度;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评定手功能。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 男6例, 女4例, 年龄20~67岁, 平均41岁, 左手6例, 右手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2.0 cm×1.5 cm, 最大3.0 cm×2.5 cm, 肌腱缺损范围1.0 ~1.7 cm。均采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一期修复, 皮瓣切取范围2.5 cm× 1.8 cm~3.5 cm× 3.0 cm, 拇短伸肌腱切取长度为2.0~3.4 cm。术后10例皮瓣全部存活, 创面一期愈合。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 平均8个月, 术后手指外形满意, 外观良好, 质地柔软;皮瓣两点辨距觉为7~10 mm, 平均9 mm, 感觉恢复至S3级;对指、对掌功能正常, 拇指屈伸活动度为60°~90°。拇指功能评定:优8例, 良2例。供区愈合良好, 外观满意。结论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可一期修复拇指皮肤和肌腱缺损, 并具有切取简单、供区损伤小、血供可靠及皮瓣外观、感觉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是修复拇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伸肌腱 桡侧指背动脉皮瓣 拇指 复合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拇指桡侧筋膜瓣在甲床重度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育杰 丁小珩 +4 位作者 焦鸿生 张宏勋 屈志刚 姜凯 曹学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拇指桡侧筋膜瓣修复甲床重度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16例甲床重度缺损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16~54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挤压伤10例,电锯伤4例,烫伤2例。损伤指别:拇指3例,示指4例,中指5例,环指3例... 目的总结应用拇指桡侧筋膜瓣修复甲床重度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16例甲床重度缺损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16~54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挤压伤10例,电锯伤4例,烫伤2例。损伤指别:拇指3例,示指4例,中指5例,环指3例,小指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h~8 d,平均19.3 h。患者除甲床缺损外,指腹软组织基本完整;其中9例伴末节指骨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0.9 cm×0.6 cm~2.3 cm×2.1 cm。甲床缺损程度按照周庆文等提出的甲床损伤分度标准,Ⅲ度6例,Ⅳ度10例。切取大小为1.0 cm×0.6 cm~2.5 cm×2.2 cm的拇指桡侧筋膜瓣,拇指缺损行逆行移位修复,2~5指行带蒂移位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颜色与周围皮肤相似。末次随访时,患指功能根据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获优1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7.5%。结论采用拇指桡侧筋膜瓣修复甲床重度缺损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等优点,能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桡侧筋膜瓣 甲床缺损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拇指桡背侧筋膜瓣修复拇指指尖及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李振科 吴焯鹏 +1 位作者 匡光志 何竞斯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22-23,26,后插2,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拇指桡背侧筋膜瓣修复拇指指尖及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7月利用拇指桡背侧筋膜瓣修复拇指指尖及指腹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 20例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拇指指腹外形修复满意。结论利用拇指... 目的研究应用拇指桡背侧筋膜瓣修复拇指指尖及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7月利用拇指桡背侧筋膜瓣修复拇指指尖及指腹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 20例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拇指指腹外形修复满意。结论利用拇指桡背侧筋膜瓣修复拇指指尖及指腹的软组织缺损,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形饱满,皮瓣成活率高,且不损伤拇指主要主要血管及神经,是修复拇指指尖及指腹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桡背侧筋膜瓣 修复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第一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损伤效果观察
10
作者 张树荣 张思平 钟丽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第一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清溪医院入院的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并对其进行第一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的修复。进行术后随访以观察伤口愈合,皮... 目的:观察第一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清溪医院入院的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并对其进行第一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的修复。进行术后随访以观察伤口愈合,皮瓣存活和并发症,并评估对手的功能和皮瓣的晚期治疗。结果: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50例皮瓣全部存活,手功能的评定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优4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6%;皮瓣优良率分别为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第一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手术风险小,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掌骨桡背侧 带蒂皮瓣 示指末节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碧武 王克列 +1 位作者 黄刚 张子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0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采用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的31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一时期采用食指背侧带神经血管... 目的探讨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采用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的31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一时期采用食指背侧带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手功能与感觉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手功能与感觉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 拇指软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