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荧光原位杂交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前后的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蔡莹
王京华
戴海滨
张剑
李福德
金茜
-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
-
出处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50-552,F003,共4页
-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D0 1 5 2 )
-
文摘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诊断及其微小残留病 (MRD)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PML RARα易位探针对 8例初诊和 6例完全缓解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 1例正常对照进行t(15 ;17)融合基因检测 ,并与经典细胞遗传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G显带分析 8例初诊患者均为t(15 ;17) ,6例缓解患者中 3例为t(15 ;17) ,3例为正常核型。FISH检测显示 ,8例初诊和 5例缓解患者均存在PML RARα融合基因红 绿荧光信号 ,只有 1例缓解患者和正常对照为正常 15红色信号和 17绿色信号。研究发现 2例M3V患者PML 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达 80 %以上 ,一般M3阳性率在 6 0 %左右 ,缓解中的患者阳性率普遍下降在 2 0 %以下 ,另外发现 2例 15三体患者和 2例伴RML RARα融合基因的同时增加 1条 17号染色体的绿色信号。结论 FISH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子遗传学新技术 ,对M3的诊断及缓解后残余的畸变肿瘤细胞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荧光原位杂交
rml/rarα融合基因
-
Keywords
promyelocytic leukemia,acut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PML/rarα fusion gene
-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