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中,译者根据原文的语篇题材和写作风格及翻译意图等因素谋篇布局,确定大致的翻译策略后,翻译过程的实施最终体现在源语和目的语的词组、小句和小句复合体等语言单位的转换之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理论将小句按其线性顺序分为主位(T...在翻译中,译者根据原文的语篇题材和写作风格及翻译意图等因素谋篇布局,确定大致的翻译策略后,翻译过程的实施最终体现在源语和目的语的词组、小句和小句复合体等语言单位的转换之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理论将小句按其线性顺序分为主位(T hem e)和述位(R hem e)两部分,但由于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主述位这一信息功能建构在语言中的布局及所对应的小句成分也不尽相同。可见,译者要想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对源语句式结构进行相应转换,这在英汉互译中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通过对几个英汉译例的比较和分析,尝试阐述在一般情况下,即侧重于无标记性主位状态下的小句(尽量不涉及多重主位状态),英汉语言中主位、主语和话题间的关系,以及三者在翻译中处理小句结构和信息分布时进行转换的一般导向,从而得出一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启示。展开更多
文摘在翻译中,译者根据原文的语篇题材和写作风格及翻译意图等因素谋篇布局,确定大致的翻译策略后,翻译过程的实施最终体现在源语和目的语的词组、小句和小句复合体等语言单位的转换之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理论将小句按其线性顺序分为主位(T hem e)和述位(R hem e)两部分,但由于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主述位这一信息功能建构在语言中的布局及所对应的小句成分也不尽相同。可见,译者要想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对源语句式结构进行相应转换,这在英汉互译中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通过对几个英汉译例的比较和分析,尝试阐述在一般情况下,即侧重于无标记性主位状态下的小句(尽量不涉及多重主位状态),英汉语言中主位、主语和话题间的关系,以及三者在翻译中处理小句结构和信息分布时进行转换的一般导向,从而得出一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