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前牙外伤冠折后断冠再接与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阗 周会喜 +1 位作者 黄洁 刘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比较恒前牙外伤冠折后断冠再接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颗外伤折断片保留完整的上颌恒前牙分为断冠再接组(65颗)及复合树脂修复组(51颗),分别运用牙釉质-牙本质粘结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使自体断冠复位再接及光固化... 目的比较恒前牙外伤冠折后断冠再接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颗外伤折断片保留完整的上颌恒前牙分为断冠再接组(65颗)及复合树脂修复组(51颗),分别运用牙釉质-牙本质粘结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使自体断冠复位再接及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修复,追踪观察2年,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断冠再接组2年的成功率为93.8%,复合树脂修复组2年的成功率为8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牙断冠再接术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是治疗外伤恒前牙冠折中、短期的成功而有效的过渡性修复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前牙 冠折 再接 光固化树脂
下载PDF
年轻恒前牙冠折断再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滕琦 曾欣 +2 位作者 杨玉娥 赵霞 李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5,共2页
选择2006-02~2007-11来我院儿科就诊的32颗年轻恒前牙冠折的病例,采用日本可乐丽公司生产的帕娜碧亚F双固化粘接材料、3M纳米树脂、3M siglebond-2粘接剂进行自体断冠再接。通过半年至2年的观察,有2颗再接牙冠脱落,其余再接牙冠固位良... 选择2006-02~2007-11来我院儿科就诊的32颗年轻恒前牙冠折的病例,采用日本可乐丽公司生产的帕娜碧亚F双固化粘接材料、3M纳米树脂、3M siglebond-2粘接剂进行自体断冠再接。通过半年至2年的观察,有2颗再接牙冠脱落,其余再接牙冠固位良好,形态美观。断冠再接术是一种简便的、适合于年轻恒前牙冠折的过渡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冠折 断冠再接
下载PDF
自体前牙断冠再接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3
作者 石巧云 镇荣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2,共2页
目的比较恒前牙牙本质固位钉结合双层固化树脂断冠再接与常规断冠再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伤冠折片保留完整的38例患者的49颗龈上冠折上颌恒前牙随机分为实验组(21颗)和对照组(28颗),分别采用牙本质固位钉结合双层固化树脂行断冠再接... 目的比较恒前牙牙本质固位钉结合双层固化树脂断冠再接与常规断冠再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伤冠折片保留完整的38例患者的49颗龈上冠折上颌恒前牙随机分为实验组(21颗)和对照组(28颗),分别采用牙本质固位钉结合双层固化树脂行断冠再接和常规断冠再接(双层固化树脂行断冠再接)。治疗后第1、6、12个月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年实验组断冠再接成功率为95%,对照组断冠再接成功率为64%,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本质固位钉结合双层固化树脂断冠再接的临床疗效好于自体断冠再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前牙 冠折 断冠再接
下载PDF
前牙冠折后再接修复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剪切力的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娟 王晓莹 +1 位作者 吴友农 高云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比较断冠再接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两种方法修复前牙冠折后剪切力的差异。方法:制备恒上颌中切牙不累及髓腔的冠折模型36个,随机分为A、B组(n=18),A组采用自酸蚀粘结剂Clearfil SE Bond进行断冠再接,B组采用Clearfil SE Bond和复合树... 目的:比较断冠再接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两种方法修复前牙冠折后剪切力的差异。方法:制备恒上颌中切牙不累及髓腔的冠折模型36个,随机分为A、B组(n=18),A组采用自酸蚀粘结剂Clearfil SE Bond进行断冠再接,B组采用Clearfil SE Bond和复合树脂Clearfil AP-X进行直接修复。修复24 h后置于万能试验机加载台上,持续加载、直至折断,并记录折断时的力值。结果:断冠再接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后的剪切力(N)分别为326.78±70.66和351.74±54.11(t=1.190,P=0.242)。结论:断冠再接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两种方法修复前牙冠折后剪切力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冠再接 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冠折 剪切力
下载PDF
延续康复护理在提高断指再植患者生活质量及促进再植指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贺海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7期144-146,共3页
目的评价在断指再植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再植指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 目的评价在断指再植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再植指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焦虑和抑郁状态,再植指的运动功能(包括肌力、活动度、灵巧度和Carroll手功能总评)和生活质量(WHO-QOL100)。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有明显改善,实验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实验组的肌力、活动度、灵巧度和Carroll手功能总评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可以明显促进患指的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延续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功能康复
下载PDF
2种粘接剂用于前牙断冠再接的剪切力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娟 吴友农 +1 位作者 葛兵 胡申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2种粘接剂用于前牙断冠再接时的剪切力。方法自制上颌恒中切牙冠折模型40个,随机分为A、B组,分别采用日本可乐丽菲露两步法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和一步法粘接剂Clearfil S3 Bond及相同的复合树脂Clearfil AP-X进行断冠再接。... 目的比较2种粘接剂用于前牙断冠再接时的剪切力。方法自制上颌恒中切牙冠折模型40个,随机分为A、B组,分别采用日本可乐丽菲露两步法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和一步法粘接剂Clearfil S3 Bond及相同的复合树脂Clearfil AP-X进行断冠再接。将再接后的样本置于万能试验机加载台上,持续加力至牙冠折断,记录牙冠断裂时的剪切力值。结果A、B组断冠再接后的剪切力分别为(324.32±65.91)N、(263.08±55.88)N。A组断冠再接后的剪切力明显高于B组,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3.17,P=0.000)。结论两步法粘接剂ClearfilSEBond用于前牙断冠再接后的剪切力优于一步法粘接剂Clearfil S3 B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接 冠折 剪切力 粘接剂
下载PDF
自体牙断冠再接术运用于年轻恒前牙冠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司武强 谢玲 蒋勇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652-654,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牙断冠再接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外伤冠折断片保留完整的17颗恒前牙冠折患者,运用One-coat粘结剂和3M公司的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使自体断冠复位再接,进行4年的临床回顾性观察。结果断冠再接术1年的保... 目的观察自体牙断冠再接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外伤冠折断片保留完整的17颗恒前牙冠折患者,运用One-coat粘结剂和3M公司的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使自体断冠复位再接,进行4年的临床回顾性观察。结果断冠再接术1年的保存率为88.2%,3年的保存率为83.3%,4年的保存率为80%。结论自体牙断冠再接术对于年轻恒前牙冠折是一种有效的暂时修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前牙 冠折 再接
下载PDF
低雷诺数翼型层流分离现象大涡模拟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志斌 刘强 白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5-923,共9页
为准确预测翼型低雷诺数条件下出现的层流分离流动现象,发展了基于结构化拼接网格的大涡模拟方法。控制方程为Favre滤波Naver-Stokes方程,并选用多种亚格子模型。空间离散采用AUSM格式以及高阶WENO格式,时间推进采用显式方法和隐式方法... 为准确预测翼型低雷诺数条件下出现的层流分离流动现象,发展了基于结构化拼接网格的大涡模拟方法。控制方程为Favre滤波Naver-Stokes方程,并选用多种亚格子模型。空间离散采用AUSM格式以及高阶WENO格式,时间推进采用显式方法和隐式方法。以SD7003翼型在雷诺数60000及4°迎角下的层流分离流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数值格式、亚格子模型、网格尺度对流场预测结果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划分的计算网格能够有效解析小尺度流动结构,基于隐式亚格子模型、采用AUSM格式和双时间步推进的大涡模拟方法能够准确预测流动分离、转捩、再附等复杂流动现象,计算得到的平均压强系数与雷诺应力分布与文献数据吻合较好。与转捩模式计算结果对比进一步表明:发展的大涡模拟方法能够准确预测翼型低雷诺数层流分离流动非定常演化过程,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有效的数值模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雷诺数 翼型 层流分离 转捩 再附 大涡模拟
下载PDF
一次性根管治疗和断冠再接术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于春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观察恒切牙外伤冠折后行一次性根管治疗与断冠再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断冠保存完整的32颗恒切牙外伤冠折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即以3M Adper Prompt粘结剂和3M Filtek P60树脂将断冠复位粘固,定期复查。结果:术后1年及2年的... 目的:观察恒切牙外伤冠折后行一次性根管治疗与断冠再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断冠保存完整的32颗恒切牙外伤冠折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即以3M Adper Prompt粘结剂和3M Filtek P60树脂将断冠复位粘固,定期复查。结果:术后1年及2年的成功率为96.77%,术后3年的累计成功率为93.5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与断冠再接术疗程短,疗效确切,可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切牙 冠折 一次性根管治疗 再接术
下载PDF
Flow-through静脉皮瓣在伴环形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东 梁运海 +1 位作者 董明 任志鹏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82-984,共3页
目的观察Flow-through静脉皮瓣在伴环形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56例62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35指,行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对照组26例27指,... 目的观察Flow-through静脉皮瓣在伴环形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56例62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35指,行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对照组26例27指,行侧方皮瓣修复。术后随访12~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危象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为8.6%、5.7%,与对照组的11.1%、7.4%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颜色加深及弹性变差率分别为5.7%、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1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ow-through静脉皮瓣用于伴环形缺损断指再植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through静脉皮瓣 环形缺损 断指再植
下载PDF
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季彤 张陈平 解雪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 研究山羊咬肌与下颌骨皮质骨面和松质骨面再附着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方法  9只成年山羊为研究对象 ,其中 1只为正常对照。实验组山羊双侧下颌骨咬肌附着从骨面剥离 ,附着区骨面平均分为两部分 ,分别保留原骨面或去除皮质骨 ,暴... 目的 研究山羊咬肌与下颌骨皮质骨面和松质骨面再附着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方法  9只成年山羊为研究对象 ,其中 1只为正常对照。实验组山羊双侧下颌骨咬肌附着从骨面剥离 ,附着区骨面平均分为两部分 ,分别保留原骨面或去除皮质骨 ,暴露松质骨 ,咬肌原位缝合。术后 2、4、8、12周采集标本 ,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生物力学检测表明 ,2~ 12周肌 -骨界面附着强度随时间延长有显著增强 ,而同一时间两种骨面的肌附着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咬肌再附着的形成与附着骨面结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肌 下颌骨 再附着 界面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与护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邱征丽 薛素贞 +2 位作者 梁丽 谢云娥 周慧玲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3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采用的护理方案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采用的护理方案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比A组低,断指存活率比A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血管危象发生风险,提高断指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 整体护理干预
下载PDF
影响上前牙自体断冠再接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杰 罗旭明 +1 位作者 章永平 阮方超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26-3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冠折上前牙自体断冠再接后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上前牙冠折后自体断冠再接患者64例(86颗牙),其中树脂粘接组28例(40颗牙)采用Super-Bond C&B树脂粘接剂和Rely ... 目的:通过对冠折上前牙自体断冠再接后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上前牙冠折后自体断冠再接患者64例(86颗牙),其中树脂粘接组28例(40颗牙)采用Super-Bond C&B树脂粘接剂和Rely X^(TM) Unicem Aplicap自粘接树脂型水门汀再接自体断冠,纤维桩粘接组36例(46颗牙)在树脂粘接基础上加用纤维桩加强再接自体断冠。经过4年的随诊观察,采用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经过4年的随诊复查,40颗树脂粘接中15颗成功,22颗再次折断;46颗纤维桩粘接病例中28颗成功,10颗再次折断。有无纤维桩加强(RR=0.433,95%CI:0.202-0.929)、咬合关系(RR=4.171,95%CI:2.016-8.631)、折断线位置(R R=2.840,95%CI:1.363-5.916)是影响断冠再接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断冠再接的应注意纤维桩加强、咬合关系和折断线位置对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冠折 再接 纤维桩 预后 回归分析
下载PDF
纤维桩在冠折恒前牙再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新 刘艳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743-744,共2页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应用于冠折恒前牙再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折残根根管治疗后,利用玻璃纤维桩及双固化树脂型水门汀行自体牙断冠再接,进行2年的追踪观察。结果:短期内临床观察效果良好,达到患者应急要求,再接牙2年后保存率为97...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应用于冠折恒前牙再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折残根根管治疗后,利用玻璃纤维桩及双固化树脂型水门汀行自体牙断冠再接,进行2年的追踪观察。结果:短期内临床观察效果良好,达到患者应急要求,再接牙2年后保存率为97.8%。结论:应用玻璃纤维桩行自体牙断冠再接,短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桩 冠折 粘结 再接
下载PDF
A new mechanism for friction-induced vibration and noise 被引量:5
15
作者 Fang CHEN Huajiang OUYANG Xiaocui WANG 《Frictio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02-315,共14页
For years,friction-induced vibration and noise(FIVN)has puzzled many researchers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Several mechanism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explaining its occurrence and quantifying its frequencies,notably for... For years,friction-induced vibration and noise(FIVN)has puzzled many researchers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Several mechanism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explaining its occurrence and quantifying its frequencies,notably for automotive brake squeal,clutch squeal,and even rail corrugation.However,due to the complex and complicated nature of FIVN,there is not yet one fundamental mechanism that can explain all phenomena of FIVN.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on a simple test structure and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validation using both complex eigenvalue analysis(CEA)and transient dynamic analysis(TDA),this study attempts to propose a new fundamental mechanism for FIVN,which is the repeated cycles of partial detachment and then reattachment of the contact surfaces.Since friction is ubiquitous and FIVN is very common,the insight into FIVN reported in this paper is highly significant and will help establish effective means to control FIVN in engineering and daily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SM friction-induced vibration and noise(FIVN) DETACHMENT reattachment contact pressure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flow over backward facing step with transition 被引量:3
16
作者 Dwarikanath RATHA Arindam SARKAR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CSCD 2015年第1期71-81,共11页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e study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separation phenomenon of flow of air over a two dimensional backward facing step. The flow of air over a backward facing step has been invest...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e study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separation phenomenon of flow of air over a two dimensional backward facing step. The flow of air over a backward facing step has been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using FLUENT. Flow simul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a backward facing step having an expansion ratio (ratio of the height before and after the step) of 1:1.94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compared with the publishe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mparis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teps with three different transitions is made. The variation ofreattachment length for all the three cases are analyzed for wide range of Reynolds number ranging from 100 to 7000 which covers the laminar, transition and turbulent flow of air. Simulation of the flow over steps with expansion ratios of 1:1.24, 1:1.38, 1:1.47, 1:1.53, 1:1.94, 1:2.20 are also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xpansion ratios on the reattachment length. It is found that the primary reattachment length in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the expansion ratio. The primary reattachment length at the bottom wall downstream of the step is minimum for the step with round edged transition and maximum for the step with a vertical drop tran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ttachment length backward facing step TRANSITION flow separation k-ε model
原文传递
汉代彩绘的回贴修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陶峰 李玉虎 +1 位作者 李丽娜 王永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4期25-28,I0002,共5页
针对出土的汉代生漆彩绘和胶料彩绘的破损状况,用自行研制的增塑剂(SC1,主要成分为水性环氧及有机锡),加固剂(水性氟),胶粘剂(环氧树脂与聚酰胺及508的混合物),对生漆彩绘耳杯进行回贴修复;用显现加固剂(508及有机氟材料)对西汉兵马俑... 针对出土的汉代生漆彩绘和胶料彩绘的破损状况,用自行研制的增塑剂(SC1,主要成分为水性环氧及有机锡),加固剂(水性氟),胶粘剂(环氧树脂与聚酰胺及508的混合物),对生漆彩绘耳杯进行回贴修复;用显现加固剂(508及有机氟材料)对西汉兵马俑胶料彩绘进行显现加固,然后采用水性氟试剂作为胶粘剂进行回贴。两类彩绘的回贴效果理想,说明这种新型的回贴技术可以应用于文物彩绘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彩绘 增塑剂 加固剂 胶粘剂 回贴
下载PDF
纤维桩在青少年恒前牙冠折自体冠再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文敏 杨卫江 +1 位作者 章永平 汪官富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3期33-34,37,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桩在青少年恒前牙冠折后行自体冠再接术中的应用。方法32例共36颗冠折的青少年恒前牙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纤维桩固定自体冠再接术。结果经6个月至3年的临床随访观察,其中35颗符合治愈标准,成功率为97.22%。结论青少年恒前... 目的探讨纤维桩在青少年恒前牙冠折后行自体冠再接术中的应用。方法32例共36颗冠折的青少年恒前牙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纤维桩固定自体冠再接术。结果经6个月至3年的临床随访观察,其中35颗符合治愈标准,成功率为97.22%。结论青少年恒前牙冠折后经根管治疗行纤维桩固定自体冠暂时修复患牙,在形态、颜色、功能和心理等方面既满足了临床需求,又不影响今后的永久修复,是一种良好的过渡性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前牙 纤维桩 根管治疗术 再接
下载PDF
基于NPLS的超声速后台阶流场精细结构及其非定常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杨柱 易仕和 +3 位作者 孔小平 全鹏程 陈植 田立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63-268,共6页
在马赫数3.4的低噪声超声速风洞中,分别采用纹影技术及基于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技术(NPLS),对台阶高度为3 mm的层流后台阶绕流结构进行了流动显示实验,旨在研究后台阶流场再附区的平均流动规律及再附边界层的瞬态流场精细结构,并通... 在马赫数3.4的低噪声超声速风洞中,分别采用纹影技术及基于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技术(NPLS),对台阶高度为3 mm的层流后台阶绕流结构进行了流动显示实验,旨在研究后台阶流场再附区的平均流动规律及再附边界层的瞬态流场精细结构,并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NPLS数据,发现后台阶再附边界层涡结构的非定常演化特性;并且与马赫数4.2条件下的纹影结果和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流动显示方法均可以捕捉激波膨胀波的位置,但NPLS技术在揭示流场某一截面内的瞬态精细结构方面更具优势,其时间分辨率可达6 ns,空间分辨率微米量级;该流场条件下的回流剪切层的倾角为-3.1?,再附边界层的平均增长斜率为0.07519;再附边界层中发卡涡脱落的特征时间尺度为大约10μs.相同膨胀比条件下,再附随着马赫数增大而推迟;膨胀比越大,再附越提前,并且流动折转角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后台阶 再附 重新发展边界层
原文传递
自体牙断冠再接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丹丹 方林仙 +1 位作者 余锦锦 陈瑶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比较自体牙断冠再接术和复合树脂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148例患儿的180颗简单冠折牙,其中82颗断冠完整寻回者作为实验组,使用断冠再接术进行修复;98颗离体断冠丢失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纳米复合树... 目的:比较自体牙断冠再接术和复合树脂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148例患儿的180颗简单冠折牙,其中82颗断冠完整寻回者作为实验组,使用断冠再接术进行修复;98颗离体断冠丢失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纳米复合树脂进行牙冠外形修复。术后1、6、12、24个月复查,进行疗效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后24个月实验组成功率64.86%,对照组成功率54.54%,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个月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满意度评分(8.65±1.31)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6.98±1.45)分,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牙断冠再接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复合树脂外形重建技术,是一种良好的过渡性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简单冠折 断冠再接 外形修复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