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波系数感知的网络流量预测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志达 吕华辉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对网络流量的精确预测,可以准确把握网络运行趋势,及时防范网络故障。针对长期网络流量预测准确度低,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小波系数感知的网络流量预测(WCNTP)机制。借助重标极差(R/S)序列分析法初步评估网络流量在大时间尺度上的... 对网络流量的精确预测,可以准确把握网络运行趋势,及时防范网络故障。针对长期网络流量预测准确度低,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小波系数感知的网络流量预测(WCNTP)机制。借助重标极差(R/S)序列分析法初步评估网络流量在大时间尺度上的统计特性;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将非平稳的网络流量分解为多个相对平稳的流量序列;利用分数自回归求和滑动(FARIMA)模型对网络流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机制在长期网络流量预测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且收敛速度快,能够精确评估网络性能,在保证网络平稳运行的同时,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预测 r/S序列分析 离散小波变换 分数自回归求和滑动模型 HUrST参数 突发特性
下载PDF
大菱鲆MC1R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忠宝 仇雪梅 +2 位作者 白杨 刘洋 王秀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112,共4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是黑色素形成调控中的一个关键因子。MC1R通过调节色素产生的数量和类型,决定皮肤表型。本研究根据鱼类的MC1R基因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大菱鲆MC1R基因部... 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是黑色素形成调控中的一个关键因子。MC1R通过调节色素产生的数量和类型,决定皮肤表型。本研究根据鱼类的MC1R基因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大菱鲆MC1R基因部分片段,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经生物软件拼接后,得到大菱鲆MCIR基因编码区951bp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此片段与GenBank上公布的部分鱼类的MCIR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97%~86%)。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MC1r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进化树
下载PDF
1株树莓果实采后病原真菌的rDNA ITS序列及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友升 张燕 +1 位作者 何欣萌 陈玉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4-230,共7页
为增强对树莓果实采后病害防治的针对性,从采后贮藏期间自然发病的"泼鲁德"树莓果实中分离到1株真菌菌株079#。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为桃吉尔霉(Gilbertellapersicaria)。通过Biolog FF Micro Plate分析桃... 为增强对树莓果实采后病害防治的针对性,从采后贮藏期间自然发病的"泼鲁德"树莓果实中分离到1株真菌菌株079#。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为桃吉尔霉(Gilbertellapersicaria)。通过Biolog FF Micro Plate分析桃吉尔霉对95种碳源的代谢指纹图谱,发现培养168 h时其最适碳源有蔗糖、D-核糖、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醛酸、γ-氨基丁酸、D-苹果酸,癸二酸、琥珀酰胺酸、D-山梨醇、木糖醇、N-乙酰-D-半乳糖胺、L-天冬氨酸、L-丙氨酸、L-谷氨酸等64种,而不可利用碳源主要有N-乙酰-D-葡萄糖胺、N-乙酰-β-D-甘露糖胺、核糖醇、D-阿拉伯糖醇、D-纤维二糖、环式糊精、D-果糖、L-海藻糖、D-半乳糖、D-半乳糖醛酸、龙胆二糖、葡糖醛酰胺、m-肌醇、麦芽糖、β-甲基-D-半乳糖苷、D-阿洛酮糖等1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果实 采后病害 桃吉尔霉 r DNAITS序列分析 碳源代谢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羊羔美酒大曲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艳 董振玲 +1 位作者 李佳 牟德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67-171,共5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羊羔美酒大曲中的乳酸菌,探寻其菌群多样性,为酿酒工艺条件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将酒曲进行梯度稀释、富集培养、平板画线等分离纯化,获取乳酸菌单菌落。采用菌落特征和个体形态特征结合的方法进行乳酸菌形态鉴定。乳酸... 目的:分离和鉴定羊羔美酒大曲中的乳酸菌,探寻其菌群多样性,为酿酒工艺条件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将酒曲进行梯度稀释、富集培养、平板画线等分离纯化,获取乳酸菌单菌落。采用菌落特征和个体形态特征结合的方法进行乳酸菌形态鉴定。乳酸菌的分子鉴定采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repetitive sequence-ba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p-PCR)技术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结果:从羊羔美酒大曲中共得到65株乳酸菌,形态学分为9类。用Rep-PCR技术在75%的相似性上将其区分为5类,经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分属于4个属的乳酸菌,分别为:片球菌属(Pedi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结论:传统微生物分离技术与现代分子鉴定技术相结合,可快速准确鉴定出羊羔美酒大曲中乳酸菌的菌群组成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羔美酒大曲 乳酸菌 分子鉴定 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 16S r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自然发酵腐乳中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阳 邹伟 +2 位作者 左上春 李玉斌 赵兴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13-215,226,共4页
从自然发酵腐乳中筛选芽孢杆菌并研究其作用。根据菌株产蛋白酶能力大小,对自然发酵腐乳中细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四株芽孢杆菌,经纯化培养后观察其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其精确鉴定。结... 从自然发酵腐乳中筛选芽孢杆菌并研究其作用。根据菌株产蛋白酶能力大小,对自然发酵腐乳中细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四株芽孢杆菌,经纯化培养后观察其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其精确鉴定。结果显示四株菌株分别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两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芽孢杆菌 Biolog微生物鉴定 16S r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广西陆川猪猪肺炎支原体P97基因R1区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黎珂钰 赵武 +6 位作者 李斌 秦毅斌 卢冰霞 梁家幸 何颖 周英宁 韦英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70-2277,共8页
本试验通过深入了解广西陆川猪猪肺炎支原体(Mhp)地方流行毒株的黏附因子P97基因R1区的序列特征、基本结构及遗传变异等特点,为广西地方品种陆川猪猪支原体肺炎(MPS)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广西陆川猪Mhp地... 本试验通过深入了解广西陆川猪猪肺炎支原体(Mhp)地方流行毒株的黏附因子P97基因R1区的序列特征、基本结构及遗传变异等特点,为广西地方品种陆川猪猪支原体肺炎(MPS)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广西陆川猪Mhp地方流行毒株特性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Mhp基因组序列设计扩增P97基因R1区的1对引物,以2011年—2014年广西陆川猪MPS阳性病料为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P97基因R1区,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将广西陆川猪Mhp不同地方流行毒株的P97基因R1区序列的碱基组成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15株广西陆川猪Mhp毒株(GXLC-1、GXLC-2、GXLC-3、GXLC-4、GXLC-5、GXLC-6、GXLC-7、GXLC-8、GXLC-9、GXLC-10、GXLC-11、GXLC-12、GXLC-13、GXLC-14、GXLC-15)和3株广西其他品种猪Mhp毒株(GX227、GX595、GX674)的P97基因R1区的多处碱基发生变异。通过推导氨基酸序列统计P97R1区五氨基酸(AAKPV/E)重复数为9~18,平均值为12,TN重复数为1~4,结果发现广西陆川猪Mhp流行毒株变异使其毒力和黏附能力增强,再加上陆川猪呼吸道短小狭窄的特殊结构,更易导致广西陆川猪MP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陆川猪 猪肺炎支原体 P97基因r1区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井冈山毛竹病斑表面可培养真菌的分离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斌 刘德 +3 位作者 熊瑶瑶 汪涯 刘易鑫 朱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为了解毛竹表面病害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井冈山毛竹病斑表面真菌进行了分离,并对其ITS-r 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研究了其多样性.结果表明:所分离的30株真菌可归属于12个属,以链孢霉属Fusarium(占比20.00%)、交... 为了解毛竹表面病害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井冈山毛竹病斑表面真菌进行了分离,并对其ITS-r 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研究了其多样性.结果表明:所分离的30株真菌可归属于12个属,以链孢霉属Fusarium(占比20.00%)、交链孢属Alternaria(占比13.33%)和赤霉属Gibberella(占比10.00%)为优势类群,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反映出所获得的毛竹表面真菌菌群具有不同的丰富度及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ITS-r DNA序列分析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大肠杆菌头孢哌酮抗性基因亚克隆及序列初步分析
8
作者 包勇 范昕建 +3 位作者 舒煦 刘必刚 吴俊辉 雷秉钧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为了确定耐药质粒p F C所编码β内酰胺酶衍化类型,用从临床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耐药质粒 p F C头孢哌酮抗性基因,经分段亚克隆,构建重组质粒p F B1、p F B2、p F B3 ,对上述 3 个重组质粒分别测序获得的抗性基因... 为了确定耐药质粒p F C所编码β内酰胺酶衍化类型,用从临床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耐药质粒 p F C头孢哌酮抗性基因,经分段亚克隆,构建重组质粒p F B1、p F B2、p F B3 ,对上述 3 个重组质粒分别测序获得的抗性基因序列经 Internet互联网同源性检索,表明该抗性基因部分序列,与肺炎克雷伯氏菌编码超广谱β内酰胺酶 T E M52 的抗性基因序列存在高度同源性(97% ),提示p F C头孢哌酮抗性基因所编码的 β内酰胺酶可能衍化自 T E M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Z质粒 抗性基因 头孢哌酮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