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衢州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热点作用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蓉蓉 韩效忠 +4 位作者 李子颖 汤江伟 杜江浩 金淼张 徐小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6-516,共11页
新路火山岩盆地是浙江省重要的产铀基地。文章通过对该区热点作用的研究,解释了该区铀矿床(点)的形成机制,以期获得该区铀矿找矿的新突破。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区深部40 km处存在相对低速体的塑性体(地幔柱冠状体之上的幔枝构造),... 新路火山岩盆地是浙江省重要的产铀基地。文章通过对该区热点作用的研究,解释了该区铀矿床(点)的形成机制,以期获得该区铀矿找矿的新突破。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区深部40 km处存在相对低速体的塑性体(地幔柱冠状体之上的幔枝构造),在其上部地层存在相对高速体的岩浆侵入体;中生代以来发育4次岩浆旋回;地层结构表现出下部为变质基底,中部为滑脱层,上部为上叠火山岩和白垩纪沉积盆地的三层式结构。热点作用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明显。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热液的温度为317~420℃,盐度w(NaCleq)为39.76%~49.68%,其成分为CO2及含碱、H2O、卤素、氮和一些金属元素,地幔流体特征明显,与铀矿伴生的微量元素及成矿同期的硫同位素也指示出成矿流体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出该区存在热点成矿作用,据此建立了该区的热点活动模式。文章认为,热点对该区铀成矿的控制主要表现为:①当深部基性岩浆运移至上地壳时,使硅铝质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酸性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了新路火山岩,侵入时则形成次火山岩体和各类酸性侵入岩体,为成矿准备了有利的赋矿层位或有利围岩;②地幔柱上隆作用,形成或复活了一系列断裂构造,完善或形成了成矿所需的导矿构造和储矿构造;③地幔柱上隆时,提供了成矿所需的大量热能,造成围岩蚀变,从而萃取了围岩中的部分铀源;④随着酸性岩浆的不断分异结晶,岩浆中有用组分浓度不断增高,提供了深部热液中的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火山岩 热点识别 铀成矿 浙江衢州
下载PDF
浙江新路火山岩盆地构造应力场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效忠 刘权 +4 位作者 林建平 惠小朝 金淼张 杜江浩 汤江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7-1122,共16页
构造因素分析是成矿过程分析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各古构造层中发育的共轭剪节理和褶皱测量统计,恢复了本区白垩纪以来的各期古构造应力场,发现各期古构造应力场的中间主应力轴均为近水平状态,其中建德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W向,... 构造因素分析是成矿过程分析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各古构造层中发育的共轭剪节理和褶皱测量统计,恢复了本区白垩纪以来的各期古构造应力场,发现各期古构造应力场的中间主应力轴均为近水平状态,其中建德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W向,衢江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NE向,始新世–渐新世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近EW向。指出本区球川–萧山断裂等NE向区域大断裂构造开启的期次,决定了成矿期次,开启的时间决定了铀矿形成的年龄,其开启时序明显受古构造应力场发展演化控制。建德期晚期,随着NW向挤压应力场转为应力松弛状态,区域大断裂处于开启状态,火山喷发期后的深部含矿流体沿区域大断裂向上运移,形成了本区早期铀成矿(125~115 Ma),衢江期NNE向挤压构造应力场使本区区域大断裂再次开启,带来了深部成矿流体,形成了第二期铀成矿(90~70.2 Ma),两期铀成矿叠加最终形成了本区的铀矿化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构造开启 铀成矿 火山岩 浙江衢州
下载PDF
浙江省衢州地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铀成矿模式 被引量:26
3
作者 韩效忠 刘蓉蓉 +3 位作者 刘权 王明太 腰善丛 惠小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2-342,共11页
文章在对研究区内白鹤岩、大桥坞和杨梅湾重点矿床成矿特征、控矿规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区铀成矿主要受构造、热液蚀变和侵入岩体的联合控制。依据主要控矿因素,建立了该区3阶段铀成矿模式:①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阶段;②大规模铀... 文章在对研究区内白鹤岩、大桥坞和杨梅湾重点矿床成矿特征、控矿规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区铀成矿主要受构造、热液蚀变和侵入岩体的联合控制。依据主要控矿因素,建立了该区3阶段铀成矿模式:①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阶段;②大规模铀成矿阶段;③后期剥蚀矿体改造阶段。指出火山期后的岩浆侵位为铀成矿准备了含矿热液流体,NE、NNE向深大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NW向次级断裂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岩浆侵位和不同规模的断裂体系构成了含矿热液形成、运移和富集的完整过程。本区铀成矿在时间上可划分为2个阶段,早期为125~115Ma,晚期为90.9~70.2Ma,两期铀成矿与两期岩浆侵位相对应;在空间上呈"三层楼式"分布:即浅部为与砾岩层和隐爆有关的"白鹤岩式"铀矿化,中部为与赤铁矿化、萤石化、金属硫化物化有关的"大桥坞式"铀矿化,深部为与钠交代、硅化有关的"杨梅湾式"铀矿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区外围找矿重点区域为:距NE、NNE向深大断裂出露线2km范围内上盘,且NWW向次级断层和水云母化蚀变强烈发育的地区;已知矿区深部找矿层位为:大桥坞矿床深部的"杨梅湾式"铀矿化、白鹤岩矿床深部的"大桥坞式"和"杨梅湾式"铀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火山岩 铀成矿模式 浙江省衢州
下载PDF
浙江新路盆地九华山火山-侵入杂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效忠 吴兆剑 +4 位作者 刘蓉蓉 刘权 惠小朝 金淼张 汤江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92-208,共17页
为探究新路火山岩盆地产于不同围岩的铀矿床成因机制,查明构造地质背景与铀成矿的关系,以浙江衢州九华山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为对象,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SHRIMP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花岗岩与火山岩可能为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加... 为探究新路火山岩盆地产于不同围岩的铀矿床成因机制,查明构造地质背景与铀成矿的关系,以浙江衢州九华山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为对象,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SHRIMP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花岗岩与火山岩可能为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加权平均年龄为~134.9-~137.8 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九华山花岗岩和火山岩均具有高铝(11.96%~14.59%),高全碱(7.35%~9.30%),Ga/Al×10 000>2.6,Zr+Nb+Ce+Y>350,FeO*/MgO>10等特征,指示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为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而岩石尤其是SiO_2含量更高的岩石,表现出更强烈的Eu亏损,Ba、Ta、Nb、Ti负异常,Zr、P含量低等特征,指示岩石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地结晶分异作用.同位素分析显示九华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具有εNd(t)值变化较大且部分为正(2.26^-6.16),相对年轻和分散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等,暗示岩浆源区可能发生了新老物质不同比例的混合.这表明本区花岗岩与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为拉张背景下经历了壳幔组分混合和不同程度分离结晶作用的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工作区已知铀成矿年龄与成矿特征认为,早白垩世NW向拉张构造体制和软流圈地幔的上涌为本区早期铀矿化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热源.从一个侧面证实本区主干铀矿床虽然含矿围岩具多样性,但从成因上来讲均为热液型铀矿床,均为同一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衢州 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A型花岗岩 铀成矿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浙江省衢州地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铀矿物种类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韩效忠 刘权 +4 位作者 惠小朝 孙志富 王明太 汤江伟 金淼张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2,共8页
通过对浙江省衢州地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宏观和微观地质现象的观察,发现本区铀矿物种类主要为沥青铀矿和钛铀矿,且沥青铀矿形成时间较早,其成矿温度为140℃-180℃,晚期的钛铀矿以脉状穿插或包裹状的形式与沥青铀矿分布在一起,其成矿温... 通过对浙江省衢州地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宏观和微观地质现象的观察,发现本区铀矿物种类主要为沥青铀矿和钛铀矿,且沥青铀矿形成时间较早,其成矿温度为140℃-180℃,晚期的钛铀矿以脉状穿插或包裹状的形式与沥青铀矿分布在一起,其成矿温度较高,为290℃-420℃,指示本区铀矿化具有中高温热流活动改造的特征,而不是之前认为的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床;同时本次研究在火山角砾中发现了火山喷发前就已形成的铀矿化,指示该区除了发育上述提到的火山喷发期后的两期铀矿化之外,还存在一期早于火山喷发的铀矿化,综合分析其最有可能就位的部位为火山岩盆地与基底的接触界面附近。即在本区铀矿找矿时,在勘探浅部两期火山喷发期后铀矿化的同时,还应关注深部早于火山喷发这一期铀矿化的调查。这些认识对深化本区铀矿床成因类型的认识和增强攻深找盲的信心均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衢州 火山岩 铀矿物类型
原文传递
浙江衢州里芭蕉萤石矿选矿试验研究
6
作者 童友焜 《福建地质》 201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针对浙江衢州里芭蕉矿区萤石嵌布粒度细、精矿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对该萤石矿进行选矿试验。通过细磨以及多次精选,同时用水玻璃抑制长石、石英等脉石矿物来提高萤石精矿品位。该矿经浮选选别后获得萤石精矿CaF_2品位98.28%,回收率96.81%... 针对浙江衢州里芭蕉矿区萤石嵌布粒度细、精矿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对该萤石矿进行选矿试验。通过细磨以及多次精选,同时用水玻璃抑制长石、石英等脉石矿物来提高萤石精矿品位。该矿经浮选选别后获得萤石精矿CaF_2品位98.28%,回收率96.81%的良好指标,精矿产品质量达到特级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抑制剂 浮选 多次精选 浙江衢州
下载PDF
浙江金衢盆地界首红土剖面磁性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吉茹 胡忠行 +3 位作者 张卫国 李文 叶玮 朱丽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0-1029,共10页
通过对浙江金衢盆地界首红土剖面的研究,探讨其磁性特征垂向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界首红土剖面粒度组成以粉砂(4~63μm)和粘土(<4μm)为优势组分,砂含量极少,“风尘基本粒组”(10~50μm)含量较高,平均值为34... 通过对浙江金衢盆地界首红土剖面的研究,探讨其磁性特征垂向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界首红土剖面粒度组成以粉砂(4~63μm)和粘土(<4μm)为优势组分,砂含量极少,“风尘基本粒组”(10~50μm)含量较高,平均值为34%,呈现出一定的风成特性.粒度频率分布曲线显示,剖面上部(0~ 430cm)与剖面下部(430~920cm)具有相似的特性,但剖面下部更为复杂,混杂有粗粒级组分.粒度与磁性特征的相关分析表明,亚铁磁性矿物与粉砂粒级组有密切关系,而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多赋存于细粒级的粘土组分中,并具有附着于石英颗粒表面的特征.界首剖面下部地层中尽管存在近源搬运或水成成因的粗粒级组分,但因其含量极少,对磁性特征的贡献往往被含量较多的细粒级组分所掩盖.该剖面磁性矿物组合自底部向上由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主导向亚铁磁性矿物主导变化,这一变化特征与九江九庐(JL)风积成因红土剖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反映了气候变化通过影响红土风化成土形成的磁性矿物组合,控制了南方红土磁性特征的变化.总体上,界首红土剖面的磁性特征自下而上的变化指示了中国南方自中更新世以来气候由湿热向冷干演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特征 古气候 红土 浙江金衢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