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地区古遗址分布考——以麴氏高昌国、唐西州时期的古遗址的空间把握为中心 被引量:6
1
作者 西村阳子 铃木桂 张永兵 《吐鲁番学研究》 2009年第2期28-55,共28页
本文主要以麴氏高昌国、唐西州时期古城、墓葬、石窟遗址为基础,与斯坦因等报告做全面对照,提供新的照片、测量数据,并在地图上准确标明其地理坐标。
关键词 麴氏高昌国 唐西州 古城 墓葬 石窟 地理空间
下载PDF
试析“高昌吉利”钱的年代及性质
2
作者 吕媛媛 《吐鲁番学研究》 2018年第1期84-89,共6页
"高昌吉利"钱是麴氏高昌时期铸造的圆形方孔钱,主要发现于新疆高昌故城附近,目前存世大约50枚左右。由于缺乏史籍记载和足够的考古证明,关于其铸造年代、铸造地点、性质用途等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本文拟从旅... "高昌吉利"钱是麴氏高昌时期铸造的圆形方孔钱,主要发现于新疆高昌故城附近,目前存世大约50枚左右。由于缺乏史籍记载和足够的考古证明,关于其铸造年代、铸造地点、性质用途等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本文拟从旅顺博物馆藏3枚"高昌吉利"铜钱入手,结合考古发现和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试着探讨一下其铸造年代及其性质用途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吉利”钱 麴氏高昌 旅顺博物馆 大谷光瑞
下载PDF
鄯善鲁克沁墓地出土墓表考释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维玉 《吐鲁番学研究》 2020年第1期85-91,155,共8页
作为麴氏高昌的门户和粮仓,田地郡是吐鲁番盆地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鄯善县鲁克沁墓地出土的三方墓表,则是迄今发现为数极少的涉及这一高昌重镇的墓葬文字资料。通过对表文的考释,确定了墓主的相关信息,并据此展开分析,探... 作为麴氏高昌的门户和粮仓,田地郡是吐鲁番盆地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鄯善县鲁克沁墓地出土的三方墓表,则是迄今发现为数极少的涉及这一高昌重镇的墓葬文字资料。通过对表文的考释,确定了墓主的相关信息,并据此展开分析,探讨了以田地郡为缩影的高昌社会用婚、宦手段维持士族特权的门阀政治形态,以及高昌人思想意识心态中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崇尚信奉和通过书式书风表达出的文化审美,并由此体现出这个边地移民社会对汉文化的始终坚守和高度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表 麴氏高昌 田地郡 门阀政治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麴氏高昌国时期雇价问题探讨——兼论高昌寺院银钱的使用情况
4
作者 徐秀玲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4年第7期24-32,共9页
据《高昌某寺月用麦、粟、钱、酒帐》《高昌延寿元年张寺主明真雇人放羊券》以及《延昌廿二年康长受从道人孟忠边岁出券》等契约文书,麴氏高昌时期农业领域里的雇价,很可能是成年雇工每日麦粟1.1—1.2斗,未成年雇工每日粟3—7升;畜牧业... 据《高昌某寺月用麦、粟、钱、酒帐》《高昌延寿元年张寺主明真雇人放羊券》以及《延昌廿二年康长受从道人孟忠边岁出券》等契约文书,麴氏高昌时期农业领域里的雇价,很可能是成年雇工每日麦粟1.1—1.2斗,未成年雇工每日粟3—7升;畜牧业或其他领域里的雇价大概在1.83斗至3斗多。雇价以粮食支付为主,银钱及牲畜为辅。寺院的银钱并不充足,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少部分用于购买生活或佛教供养必需品;以粮食作交易手段则显得多样化,但很少用于输租与商业交换,继续体现了"赋税则计田输银钱,无者输麻布"的规定。由于高昌不铸造银币,前期作为主要支付手段的银钱此时已退居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文书 麴氏高昌国 雇价 银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