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60
1
作者 郑有业 薛迎喜 +2 位作者 程力军 樊子珲 高顺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驱龙斑岩铜 (钼 )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火山岩浆弧与日多盆地的弧 -盆转换部位 ,受盆缘控盆、控岩构造控制 ,形成于汇聚造山向伸展走滑转换的瞬时过渡环境 (15~ 16Ma) ,是冈底斯东段新发现的最具找矿潜力的超大型斑岩铜 (钼 )矿床 ,也是... 驱龙斑岩铜 (钼 )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火山岩浆弧与日多盆地的弧 -盆转换部位 ,受盆缘控盆、控岩构造控制 ,形成于汇聚造山向伸展走滑转换的瞬时过渡环境 (15~ 16Ma) ,是冈底斯东段新发现的最具找矿潜力的超大型斑岩铜 (钼 )矿床 ,也是该带斑岩矿床勘查的重大突破 .该矿床成矿流体为饱和及过饱和盐水 -蒸气沸腾流体 ,蚀变具有以斑岩体为中心、面状、环带分布特征 ,矿化分为 3期 5阶段 ,硬石膏化及绢英岩化与铜矿化关系密切 .并对一些今后必须加强研究的关键性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 超大型 铜矿床 钼矿床 特征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驱龙铜矿区及其外围找矿前景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少平 张华 +4 位作者 刘应汉 孔牧 刘华忠 董广法 罗永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58-1565,共8页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床的发现是近年我国地勘行业找铜工作的重大突破之一。在发现找矿线索、确定成矿类型和评价找矿前景的过程中,勘查地球化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20万区域化探异常圈定了Cu-Mo矿化的范围,异常追踪查证工作确定了Cu-M...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床的发现是近年我国地勘行业找铜工作的重大突破之一。在发现找矿线索、确定成矿类型和评价找矿前景的过程中,勘查地球化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20万区域化探异常圈定了Cu-Mo矿化的范围,异常追踪查证工作确定了Cu-Mo矿化类型和找矿的有利地段。通过测区系统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结合地质构造资料,认为驱龙地区存在典型的斑岩铜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矿化体剥蚀程度很浅,是找寻以斑岩型Cu-Mo矿化为主的超大型铜钼矿床的良好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驱龙铜矿 找矿前景 地球化学评价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驱龙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铜矿成矿体系: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金树 多吉 +3 位作者 夏代祥 钟康惠 吴华 李光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6-1376,共11页
在西藏冈底斯驱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南部2 km和东南4 km处分别发育知不拉和浪母家果矽卡岩型铜矿床,它们与驱龙斑岩矿床空间上相邻。其中,浪母家果矽卡岩型矿床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7.11±0.55)Ma,表明其形成时间与驱龙和知不... 在西藏冈底斯驱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南部2 km和东南4 km处分别发育知不拉和浪母家果矽卡岩型铜矿床,它们与驱龙斑岩矿床空间上相邻。其中,浪母家果矽卡岩型矿床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7.11±0.55)Ma,表明其形成时间与驱龙和知不拉相近。综合冈底斯成矿带区域成矿作用和典型矿床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驱龙斑岩型铜钼矿床-知不拉矽卡岩型铜矿-浪母家果矽卡岩型铜矿系同一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构成一个完整的斑岩-矽卡岩型成矿体系。因此,区域找矿时,应注意在斑岩型铜矿外围寻找高品位矽卡岩型矿床;同时,在具有矽卡岩型矿化的勘查区内应注意寻找深部可能存在的斑岩型铜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 浪母家果 斑岩型铜钼矿床 矽卡岩型铜矿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同位素 冈底斯
下载PDF
西藏驱龙铜矿高光谱遥感蚀变分带矿物提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廷斌 杨玲莉 +4 位作者 易桂花 别小娟 李红梅 陈雪 王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年第6期118-124,共7页
以西藏墨竹工卡县驱龙斑岩铜矿床为例,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对矿区蚀变分带信息进行提取,确定了针铁矿、磁黄铁矿、高岭石、绿泥石和铜蓝等5类端元矿物。结果表明,在Cu I及其外围提取的蚀变矿物由斑岩体向外为针铁矿+高岭石→针铁矿+... 以西藏墨竹工卡县驱龙斑岩铜矿床为例,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对矿区蚀变分带信息进行提取,确定了针铁矿、磁黄铁矿、高岭石、绿泥石和铜蓝等5类端元矿物。结果表明,在Cu I及其外围提取的蚀变矿物由斑岩体向外为针铁矿+高岭石→针铁矿+高岭石+磁黄铁矿→绿泥石;在Cu II及其外围提取的蚀变矿物由斑岩体向外为针铁矿+高岭石→针铁矿+高岭石+绿泥石→绿泥石,矿物分布情况与驱龙铜矿围岩蚀变分带基本一致,利用Hyperion数据能够较好地提取驱龙铜矿的蚀变分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ION 高光谱遥感 蚀变分带 驱龙铜矿 端元波谱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必政 魏峰 +4 位作者 杨科君 史鹏亮 刘春发 宋翔 戴毅 《黄金》 CAS 2020年第10期24-28,共5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内,通过对该矿区内斑岩体出露、剥蚀程度及成矿深度等方面的分析,并与驱龙铜矿床进行对比,对该矿床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认为,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已知斑岩型矿体深...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内,通过对该矿区内斑岩体出露、剥蚀程度及成矿深度等方面的分析,并与驱龙铜矿床进行对比,对该矿床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认为,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已知斑岩型矿体深部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结合矿区近年勘查成果,已知层状矽卡岩型矿体深部具有寻找多层矽卡岩型矿体的潜力。已知斑岩型矿体深部、矿区周边出露或隐伏斑岩体是寻找斑岩型矿体的重点找矿方向;已知层状矽卡岩型铜钼矿体深部、矿区西南部的侏罗系叶巴岩组凝灰岩地层是寻找矽卡岩型矿体的重点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潜力 找矿方向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驱龙铜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驱龙铜矿区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铜矿化指示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少平 孔牧 +4 位作者 刘应汉 刘华忠 张学君 董广法 罗永平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09-512,共4页
驱龙斑岩铜矿床是近年发现的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的斑岩铜矿床。矿区地表水发育,矿区下游沿主水系发育数千米长的孔雀石沉淀带。讨论了河道中孔雀石沉淀的主要控制因素、雨季前后水中元素含量的变化和水地球化学异常对矿床位置和矿区找... 驱龙斑岩铜矿床是近年发现的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的斑岩铜矿床。矿区地表水发育,矿区下游沿主水系发育数千米长的孔雀石沉淀带。讨论了河道中孔雀石沉淀的主要控制因素、雨季前后水中元素含量的变化和水地球化学异常对矿床位置和矿区找矿远景地段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铜矿 水地球化学 异常特征
下载PDF
西藏驱龙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涵 肖渊甫 +4 位作者 胡涛 郗秋勇 周丽芹 程超杰 孙建东 《地质与资源》 CAS 2011年第3期210-216,共7页
冈底斯成矿带上的驱龙斑岩型铜矿床是中国目前探明的资源量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通过研究矿床的成矿背景、矿床特征了解了矿床的基本特点和矿床形成的基础;通过研究矿床围岩蚀变及其与矿化的关系认识了矿床成矿特点;通过对成矿流体、稳... 冈底斯成矿带上的驱龙斑岩型铜矿床是中国目前探明的资源量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通过研究矿床的成矿背景、矿床特征了解了矿床的基本特点和矿床形成的基础;通过研究矿床围岩蚀变及其与矿化的关系认识了矿床成矿特点;通过对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厘清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岩岩浆来源.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成矿过程 成矿地质条件 冈底斯成矿带 驱龙铜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驱龙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49
8
作者 杨志明 谢玉玲 +1 位作者 李光明 徐九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驱龙铜矿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190℃~510℃;盐度为 0 5~52 5wt%NaCleq。激光拉曼显微探针 ... 驱龙铜矿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190℃~510℃;盐度为 0 5~52 5wt%NaCleq。激光拉曼显微探针 (LRM)分析表明,各类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与不同气相充填度的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但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从蚀变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及LRM分析可以看出,驱龙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富含Cl-、SO2-4 、Na+、K+、Ca2+、CO2-3 ,具有较高盐度和较强的Cu溶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 驱龙斑岩铜矿床 流体包襄体 流体演化
下载PDF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对成矿的控制 被引量:23
9
作者 郑有业 高顺宝 +3 位作者 张大权 张刚阳 马国桃 程顺波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9-354,共6页
驱龙斑岩铜矿是冈底斯成矿带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超大型矿床,形成于中新世.原生流体包裹体有5种类型,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集中于240~650℃之间,盐度变化于0.18%~52.04%之间,明显分为高盐度高密度、低盐度低密度2类.可见含子矿物、液相... 驱龙斑岩铜矿是冈底斯成矿带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超大型矿床,形成于中新世.原生流体包裹体有5种类型,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集中于240~650℃之间,盐度变化于0.18%~52.04%之间,明显分为高盐度高密度、低盐度低密度2类.可见含子矿物、液相、气相等包裹体共存现象,且均一温度相近,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过程;氢氧同位素及单矿物微量稀土元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岩浆体系,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天然热卤水有关的混合水,且天然热卤水占优势,属NaCl(F)-KCl(F)-C2H6-HCO3-CaSO4型流体.成矿流体总体显示出高温、高盐度、高矿化度、高氧逸度的还原性酸性流体特征,并且富集Na+、K+、F-、Cl-、SO2-4、CO2等成分,以富F-为特征(F-/Cl->1,平均为5.66),这种特殊性质的流体特别有利于Fe2+、Cu2+等元素的迁移,并最终在岩浆期后热液期富集成矿,它是形成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必要条件;流体减压沸腾及不同性质流体混合作用是促使金属离子沉淀富集的主要机制.对该矿床成矿深度(0.5~2km)进行了探讨,可作为该矿床勘查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 超大型斑岩铜矿 成矿流体 成矿控制 必要条件.
下载PDF
埃达克岩与热液成矿过程中钾镁同位素分馏及其指示意义:以驱龙斑岩铜矿床为例
10
作者 字艳梅 田世洪 +4 位作者 陈欣阳 侯增谦 杨志明 龚迎莉 唐清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9,共20页
为研究后碰撞埃达克质岩岩浆分异和热液过程中的钾镁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其对斑岩铜矿床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的一套埃达克质岩石开展了钾镁同位素分析。该套岩石包括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后者是超大... 为研究后碰撞埃达克质岩岩浆分异和热液过程中的钾镁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其对斑岩铜矿床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的一套埃达克质岩石开展了钾镁同位素分析。该套岩石包括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后者是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成矿母岩。已有研究结果证实,这3套岩石很可能是由同一来源的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的δ^(41)K组成分别为-0.38‰~-0.22‰、-0.43‰~-0.34‰和-0.59‰~-0.36‰。尽管3类岩石各自变化范围较小,但整体上δ^(41)K与K 2O和SiO_(2)含量呈现明显负相关趋势,表明全岩钾元素迁移和钾同位素发生了解耦,钾同位素产生了分馏。在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演化期间,δ^(41)K与Sc和Y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这指示了在该演化期间可能主要是角闪石分离结晶导致了钾同位素分馏。相比之下,花岗斑岩中具有明显的钾同位素组成变化,在花岗斑岩演化期间,δ^(41)K与Eu/Eu*和Sr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岩石演化晚期钾同位素的分馏可能主要跟斜长石分离结晶有关。然而,通过瑞利分馏模拟表明仅矿物分离结晶难以实现如此大的钾同位素分馏,花岗斑岩中的钾同位素分馏是岩浆热液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闪长质包体具有比地幔更重的钾同位素组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下地壳可能具有比地幔更重的钾同位素组成,岩浆混合机制下导致源区具有重钾同位素组成;另一方面,驱龙斑岩铜矿床的岩浆源区受到俯冲板片来源的富重钾流体/熔体所交代,导致其源区的钾同位素组成偏重。相比之下,这3类岩石的镁同位素组成比较类似(闪长质包体:-0.36‰~-0.19‰;花岗闪长岩:-0.28‰~-0.13‰;花岗斑岩:-0.44‰~-0.13‰),并且落在了地幔和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斑岩铜矿床 埃达克质岩石 钾镁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岩浆热液流体出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