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道对话与文化共享——宁夏固原二十里铺拱北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周传斌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55,共10页
以回族为载体的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传统在中国互动了上千年的时间,这种互动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在"大传统"或知识层次上,主要是"回——儒"对话,体现在明清时代的回族汉文译著运动当中,学术界对此已有不少研究;在&qu... 以回族为载体的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传统在中国互动了上千年的时间,这种互动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在"大传统"或知识层次上,主要是"回——儒"对话,体现在明清时代的回族汉文译著运动当中,学术界对此已有不少研究;在"小传统"或草根层次上,则主要是"回——道"对话,体现在西北地区的苏非门宦及其拱北信仰当中。本文通过对二十里铺拱北这一地区性个案的研究,认为与拱北信仰相关的一整套文化设置都体现着回汉之间在草根层次上的文化对话与文化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北 文化对话 文化共享 草根社会
原文传递
拱北八角顶的内蕴分析
2
作者 李泰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15期26-29,共4页
以回族的苏菲圣墓建筑——拱北的八角顶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八角顶的形制、构造,综合分析其成因,并探讨装饰以及细部问题,从而挖掘其所体现的回道交流的特征。以此为基准,进而尝试探寻"文化借壳"模式在八角顶中的具体表现。... 以回族的苏菲圣墓建筑——拱北的八角顶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八角顶的形制、构造,综合分析其成因,并探讨装饰以及细部问题,从而挖掘其所体现的回道交流的特征。以此为基准,进而尝试探寻"文化借壳"模式在八角顶中的具体表现。其折射出的是一种在回汉民众之间进行的具有草根性的两种文化间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北 八角顶 盔顶 回道对话 文化借用模式 民众交流
下载PDF
固原南古寺拱北的历史渊源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毕敏 冀开运 《商洛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4-58,共5页
拱北(Qubbah)是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称谓,在中国内地主要指苏非学派的传教士、各门宦的始祖、道祖、先贤等陵墓的建筑。固原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原本是蒙元时期"西来上人"修真与传教的地方,后来归葬于此。重点对二十里铺... 拱北(Qubbah)是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称谓,在中国内地主要指苏非学派的传教士、各门宦的始祖、道祖、先贤等陵墓的建筑。固原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原本是蒙元时期"西来上人"修真与传教的地方,后来归葬于此。重点对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行了追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功能予以分析,即纪念的功能、宗教传播功能、促进伊斯兰教的本土化进程和推动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古寺拱北 历史渊源 现状 功能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