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贡嘎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及冰期划分 被引量:48
1
作者 苏珍 施雅风 郑本兴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39-647,共9页
在对贡嘎山现代冰川和古冰川考察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定位观测分析 ,对该区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深入讨论 ,划分出三次冰期 ,即中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三次冰期 ,中更新世晚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和晚更新世的末次冰期 ,以及全新世的新冰期和... 在对贡嘎山现代冰川和古冰川考察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定位观测分析 ,对该区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深入讨论 ,划分出三次冰期 ,即中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三次冰期 ,中更新世晚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和晚更新世的末次冰期 ,以及全新世的新冰期和小冰期。提出在早更新世时 ,由于山体未达到当时冰川发育的雪线高度 ,所以未发育冰川 ;中更新世早期的冰期冰川为半覆盖式冰川类型 ,规模不大 ;中更新世晚期的冰期冰川是本区最大冰川作用时期 ,形成网状山麓冰川 ,东坡冰川曾达磨西台地 ;晚更新世冰期冰川以山谷冰川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冰川遗迹 冰期划分 贡嘎山 更新世
下载PDF
贡嘎山东麓第四纪冰川作用与磨西台地成因探讨 被引量:30
2
作者 郑本兴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贡嘎山 (海拔 75 5 6m)东麓磨西河流域发育了三次更新世冰期 ,分别为雅家埂、南门关、贡嘎冰期 ,其中燕子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 (南门关冰期 )的冰川一直伸到磨西镇下街磨西饭店北 .古冰川阻塞主谷 ,在新兴与南门关... 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贡嘎山 (海拔 75 5 6m)东麓磨西河流域发育了三次更新世冰期 ,分别为雅家埂、南门关、贡嘎冰期 ,其中燕子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 (南门关冰期 )的冰川一直伸到磨西镇下街磨西饭店北 .古冰川阻塞主谷 ,在新兴与南门关沟之间的堡子坝区形成冰川阻塞湖 ,在磨西镇上街东 ,该期古冰川覆盖在谢家河坝东面山坡上 ,融水深切形成峡谷 .冰退过程中又在峡谷西基岩丘陵旁形成冰水湖 ,南门关冰期后的间冰期时 ,小湖变干发育了红色古土壤层 ,该期的红色古土壤层在磨西镇下街南的古冰川与冰川泥石流沉积层顶面也有保存 .证明磨西台地的主体为倒数第二次冰期的冰川堆积物 ,其中也包括有冰水砂砾层透镜体和冰湖相等沉积 .磨西台地出露地表的巨大砾石 ,直径在 10~ 2 0m之间 ,多数为冰川表面的消融碛 ,也可能有冰川泥石流夹带的大岩块 .磨西台地两侧断续分布有 4级冰水阶地以及磨西饭店以下的磨西台地尾部均为末次冰期后期至全新世的冰水沉积 ,其中也含有泥石流堆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冰川作用 磨西台地 成因 贡嘎山 冰水沉积 更新世 冰川遗迹
下载PDF
福建第四纪不可能有冰川活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绍鸿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1期83-88,共6页
根据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福建第四纪冰期时没有冰川活动进行论证.首先从早、中、晚更新世的化石研究资料,阐明福建地层古生物资料不支持"冰川说";然后根据福建从北到南各地大量现存的第三纪以至古生代的喜暖孑遗植物,说明... 根据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福建第四纪冰期时没有冰川活动进行论证.首先从早、中、晚更新世的化石研究资料,阐明福建地层古生物资料不支持"冰川说";然后根据福建从北到南各地大量现存的第三纪以至古生代的喜暖孑遗植物,说明第四纪福建南北都没有冰川活动;再从福建的纬度和海拔2方面,证明福建第四纪不具备形成冰川的温度条件;最后指出所谓的冰臼,实为河水冲刷侵蚀而成的壶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古生物化石 孑遗植物 冰川形成条件 冰臼 壶穴
下载PDF
晚第四纪东南极普里兹湾外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武力 李隆威 +4 位作者 王汝建 肖文申 陈志华 葛淑兰 黄鑫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目的】研究东南极普里兹湾外深海区晚第四纪沉积物序列磁化率特征,提取磁化率所蕴含的古环境信息。【方法】使用岩芯多参数扫描仪测试研究区四个沉积物岩芯的磁化率,计算磁化率合成曲线,校正磁化率稀释效应和粒度效应。【结果】四个... 【目的】研究东南极普里兹湾外深海区晚第四纪沉积物序列磁化率特征,提取磁化率所蕴含的古环境信息。【方法】使用岩芯多参数扫描仪测试研究区四个沉积物岩芯的磁化率,计算磁化率合成曲线,校正磁化率稀释效应和粒度效应。【结果】四个岩芯的磁化率具有相似而不相同的旋回性变化特征。磁化率合成曲线在约130、225、250、340、410和470ka等处存在低值,这些低值区对应着冰期向间冰期过渡的时期(包含冰消期)。【结论】来自普里兹湾陆架的陆源碎屑磁铁矿是岩芯磁化率的主要携带者,它们随洋流/浊流搬运至深海沉积。沉积物磁化率信号受到低磁化率组分的稀释和粒度效应的显著影响。扣除稀释效应和粒度效应后,合成磁化率信号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性变化特征。这种变化模式与普里兹湾陆架老沉积物的移动和再沉积过程有关,反映兰伯特冰川体系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的消长。东南极冰川体系在晚第四纪呈动态变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具有潜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普里兹湾 磁化率 晚第四纪 冰川
下载PDF
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建伟 郭秀岩 +3 位作者 申卫星 郭慧玲 王锡魁 周长忠 《山东国土资源》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简述了泰山地区的地质背景概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理论及分歧原因,实地考察了泰山地区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并取样品进行热释光年龄分析显示其年代为(30.54±2.59)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主冰期中的Paudorf-Stillfr... 简述了泰山地区的地质背景概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理论及分歧原因,实地考察了泰山地区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并取样品进行热释光年龄分析显示其年代为(30.54±2.59)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主冰期中的Paudorf-Stillfried间冰阶时段。并从地貌特征与遥感数字2个方面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冰川遗迹的信息,为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地貌研究 学术争论 泰山地区
下载PDF
秭归庙河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宝华 肖尚斌 +4 位作者 刘咏燕 赵家成 李媛 牛凤霞 王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89-95,共7页
描述了秭归庙河一带的冰斗、漂砾、冰川谷及冰水阶地等冰川遗迹,该古冰川的发现有利证实中纬度地区中低山第四纪时冰川运动的存在.为了探讨该地第四纪经冰川作用,从影响冰川形成的机制(降水、温度和雪线高度)出发,通过与庐山地区的气候... 描述了秭归庙河一带的冰斗、漂砾、冰川谷及冰水阶地等冰川遗迹,该古冰川的发现有利证实中纬度地区中低山第四纪时冰川运动的存在.为了探讨该地第四纪经冰川作用,从影响冰川形成的机制(降水、温度和雪线高度)出发,通过与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对比,来进一步阐明秭归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基于庙河阶地中钙结岩中δ18O的分析,恢复了该地第四纪冰期时的古气温和降雨量,第四纪冰期时温度和降水分别为-3.1^+3.2℃和776~1 155 mm,这种气候背景条件有利于低山冰川作用的形成,总结出庙河第四纪时的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作用 冰川遗迹 第四纪冰川
下载PDF
试论浙江东部四明山、天台山、大盘山地区的地貌——对浙江“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讨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桑广书 叶玮 +3 位作者 吕惠进 裘善文 郑本兴 俞仲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17-222,共6页
近年来报道的浙江东部四明山、天台山和大盘山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关系到我国东部第四纪环境问题,也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科学认识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实地考察,对所报道地区的地貌特点、成因和类型进行了分析、论述.所... 近年来报道的浙江东部四明山、天台山和大盘山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关系到我国东部第四纪环境问题,也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科学认识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实地考察,对所报道地区的地貌特点、成因和类型进行了分析、论述.所谓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是由风化、重力、流水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从末次冰期环境来看,浙江东部山地不存在发育第四纪冰川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第四纪 冰川遗迹 浙东山地
下载PDF
云南丙中洛地貌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分析
8
作者 寇佳伟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0年第6期12-16,27,F0003,共7页
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和对成果、数据地质分析,总结了丙中洛台地地貌特征,认为丙中洛主体为洪积扇阶地(Ⅳ级),前缘缓坡分布着不连续的Ⅰ~Ⅲ级阶地。提出著名的怒江第一湾景观为一处变形深切河曲。以上下游河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和对成果、数据地质分析,总结了丙中洛台地地貌特征,认为丙中洛主体为洪积扇阶地(Ⅳ级),前缘缓坡分布着不连续的Ⅰ~Ⅲ级阶地。提出著名的怒江第一湾景观为一处变形深切河曲。以上下游河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及河曲发育规律为基础,分析了丙中洛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结合前人测年成果、附近梅里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史,推测丙中洛主体的形成年代为150~200 kaBP,处在倒数第二次冰期中后期,并认为丙中洛主体规模巨大的沉积物源于支流内冰期形成的冰碛物,同时支流迫使怒江不断向左岸偏移,使丙中洛地貌得以完整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地 河曲 第四纪冰川 丙中洛 怒江第一湾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末次冰期与最大冰期——对M.Kuhle的大冰盖假设的否定 被引量:28
9
作者 施雅风 郑本兴 李世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6,共16页
M.Kuhle把青藏高原外缘山地的山麓泥石洪流堆积误认为冰碛,推算出高原上末次冰期雪线普遍比今降低1100-1500m,已低于高原平均高度,以此推断在青藏高原形成了统一大冰盖。本文根据中国学者大量的研究事实和确凿的冰川作用遗迹,重建冰期... M.Kuhle把青藏高原外缘山地的山麓泥石洪流堆积误认为冰碛,推算出高原上末次冰期雪线普遍比今降低1100-1500m,已低于高原平均高度,以此推断在青藏高原形成了统一大冰盖。本文根据中国学者大量的研究事实和确凿的冰川作用遗迹,重建冰期雪线分布高度,提出了“分散的山地冰川”的观点,并从古气候学和高原构造隆升等方面分析了原因,以此论证了“大冰盖说”的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青藏 高原 冰川 第四纪
下载PDF
LAST GLACIATION AND MAXIMUM GLACIATION IN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A CONTROVERSY TO M. KUHLE,S ICE SHEET HYPOTHESIS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雅风 郑本兴 李士杰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2年第4期3-21,共19页
Since the late 1950’s, many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explored the remains of the Quaternary glaciation in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mountains. In the main, 3-4 glaciations have been recogn... Since the late 1950’s, many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explored the remains of the Quaternary glaciation in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mountains. In the main, 3-4 glaciations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 largest one occurred in th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with piedmont glaciers, ice caps and trellis valley glaciers in many high peak regions. But here is no evidence of a unified ice sheet covering the whole plateau as described by M. Kuhle. Due to the further uplifting of the Himalayas and Qinghai-Xizang Plateau the climate became progressively drier, diminishing the extension of glaciers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The elevation of the snow line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was about 4,000 m on the south, east and northeast edges of the plateau and ascended to 5500 m on the hinder northwest of the plateau. The thermal effect of the big plateau massif, the sharp increase of aridity from the southeast rim to the northwest inland area and the abrupt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ternary GLACIATION dispersed MOUNTAIN glaciers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