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膨润土合成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重 李运康 陈德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8-91,共4页
采用湿法工艺 ,通过季铵盐与钠基膨润土 ,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合成有机膨润土 .实验表明 ,以硫酸为活化剂 ,在控制反应温度为 55℃~ 65℃和反应时间为 90min的条件下 ,让适量的季铵盐与经钠化处理的膨润土浆液发生反应 ,然后过滤、洗滤和... 采用湿法工艺 ,通过季铵盐与钠基膨润土 ,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合成有机膨润土 .实验表明 ,以硫酸为活化剂 ,在控制反应温度为 55℃~ 65℃和反应时间为 90min的条件下 ,让适量的季铵盐与经钠化处理的膨润土浆液发生反应 ,然后过滤、洗滤和干燥反应产物 ,可以得到在有机介质中具有极好分散性和触变性的有机膨润土 .该产品可作为流变助剂和增稠剂应用于油漆、油墨、润滑脂、钻井油浆等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膨润土 季铵盐 湿法工艺 离子交换反应 合成
下载PDF
季铵盐在油田化学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由福昌 雷志永 周书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介绍了季铵盐分子的特性(安全低毒、性能稳定、水溶性强)以及合成工艺,综述了季铵盐分子近年来在缓蚀剂、杀菌剂、页岩抑制剂以及有机改性剂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作用机理。对于同一类处理剂的优缺点,季铵盐分子易生物降解、作用效果强... 介绍了季铵盐分子的特性(安全低毒、性能稳定、水溶性强)以及合成工艺,综述了季铵盐分子近年来在缓蚀剂、杀菌剂、页岩抑制剂以及有机改性剂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作用机理。对于同一类处理剂的优缺点,季铵盐分子易生物降解、作用效果强使其使其广泛地应用于油田化学品中并符合钻井、完井、采油环保以及抗高温要求。结合上述四种油田化学处理剂的作用特点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季铵化反应 缓蚀杀菌 抑制性能
下载PDF
新型低聚季铵盐阳离子粘土稳定剂的研制及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闫杰 马喜平 +1 位作者 孙川 仇盛南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三甲胺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季铵盐烷基化和低聚化反应,合成出低聚季铵盐阳离子粘土稳定剂CPCS。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n(三甲胺):n(环氧氯丙烷)=1: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pH为1。选用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甲醇为增溶剂... 以三甲胺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季铵盐烷基化和低聚化反应,合成出低聚季铵盐阳离子粘土稳定剂CPCS。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n(三甲胺):n(环氧氯丙烷)=1: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pH为1。选用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甲醇为增溶剂。通过离心法对产品防膨性能进行评价,以新疆油田含钾离子膨润土为评价用膨润土,现场性能评价结果表明,CPCS含量不高于1%时防膨率可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合物 季铵盐阳离子 粘土防膨剂 烷基化反应 环氧氯丙烷
下载PDF
酯交换法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易方平 王源升 孙宗林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5年第24期19-21,24,共4页
以三乙胺、氯乙酸乙酯和壳聚糖等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的结构。并探讨了最佳合成条件:壳聚糖与季铵化的氯乙酸乙酯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5·0h,季铵... 以三乙胺、氯乙酸乙酯和壳聚糖等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的结构。并探讨了最佳合成条件:壳聚糖与季铵化的氯乙酸乙酯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5·0h,季铵化产率可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季铵盐 酯交换法 三乙胺 氯乙酸乙酯
原文传递
有机膨润土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春艳 《化学与粘合》 CAS 2002年第6期263-264,268,共3页
研究了以高纯钠基膨润上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合成有机膨润土的工艺,探索了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最后确定了制备有机膨润土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合成工艺 有机膨润土 季铵盐 离子交换反应 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
原文传递
雷氏盐特异沉淀法提取和分离海藻中的季铵化合物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丽君 符瑞文 孙汉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46,共3页
采用了与季铵化合物有高度化学反应特异性的雷氏盐(四硫氰基二氨合铬酸氨 ,Am moniumreinecke,ammoniumtetrathiocyanatodiamminechromate)将季铵化合物从样品中沉淀出来以达到提取和分离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 ,海藻中季铵化合物的含量... 采用了与季铵化合物有高度化学反应特异性的雷氏盐(四硫氰基二氨合铬酸氨 ,Am moniumreinecke,ammoniumtetrathiocyanatodiamminechromate)将季铵化合物从样品中沉淀出来以达到提取和分离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 ,海藻中季铵化合物的含量很丰富 ;绿藻特别是浒苔中的季铵化合物含量最高可达到1.3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氏 盐特异沉淀法 季铵化合物 海灌 化学反应
下载PDF
用三乙胺盐酸盐对酚醛环氧树脂开环合成水溶性感光高分子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詹学贵 谢洪泉 谢子汝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用三乙胺盐酸盐与酚醛环氧树脂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开环顺序等条件对反应程度的影响。研究了开环反应中丙烯酸及三乙胺盐酸盐与酚醛环氧树脂的比例对产物的水溶性及感光性能的...  用三乙胺盐酸盐与酚醛环氧树脂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开环顺序等条件对反应程度的影响。研究了开环反应中丙烯酸及三乙胺盐酸盐与酚醛环氧树脂的比例对产物的水溶性及感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胺盐酸盐 酚醛环氧树脂 开环反应 感光高分子 水溶性高分子 感光性能
下载PDF
反应配比对纳米有机蒙脱土层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坤 王林江 张国伟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7年第3期17-20,共4页
以钠基蒙脱土为原料,按照不同的季铵盐/蒙脱土的质量比制得了有机蒙脱土,并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试验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层间距与反应配比有很大关系,由于季铵盐/蒙脱土的质量比的不同,其层间距由1.46nm... 以钠基蒙脱土为原料,按照不同的季铵盐/蒙脱土的质量比制得了有机蒙脱土,并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试验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层间距与反应配比有很大关系,由于季铵盐/蒙脱土的质量比的不同,其层间距由1.46nm扩大到2.07-3.94nm,这是因为反应配比能影响烷基季铵离子在蒙脱土层间的排布模式,随着反应配比的不断升高,烷基季铵离子在蒙脱土层间的排布模式由假三层到石蜡型倾斜单层再到石蜡型倾斜双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季铵盐 反应配比 排布模式
下载PDF
环氧型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俊英 宋增峰 +2 位作者 柴淑玲 强明明 李天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3期473-475,共3页
合成了含有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季铵盐二乙基-2,3-环氧丙基-[3-(甲基二甲氧基)]硅丙基氯化铵(DEEPSAC),研究了该化合物的表面性能及抗菌性能,表面张力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测得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6mmol/L;平板计数实验表... 合成了含有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季铵盐二乙基-2,3-环氧丙基-[3-(甲基二甲氧基)]硅丙基氯化铵(DEEPSAC),研究了该化合物的表面性能及抗菌性能,表面张力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测得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6mmol/L;平板计数实验表明DEEPSAC浓度为0.10%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100%。动力学研究表明,DEEPSAC的合成反应并不符合通常季铵化反应的二级反应规律,反应级数和速率受温度及体系极性的影响,温度较低时呈现阶段反应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季铵盐 环氧基 抗菌性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十八烷基季铵盐硅烷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忠强 杨静 丁冰 《江西化工》 2021年第3期73-75,共3页
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N-二甲基十八胺为原料,KI为催化剂,甲醇和二甲基亚砜为混合溶剂,通过季铵化反应,成功合成了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分析了季铵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溶剂配比以及反应时... 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N-二甲基十八胺为原料,KI为催化剂,甲醇和二甲基亚砜为混合溶剂,通过季铵化反应,成功合成了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分析了季铵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溶剂配比以及反应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相对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的摩尔用量为0.20的碘化钾做催化剂,80%甲醇和20%二甲基亚砜为混合溶剂,溶剂用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分数的40%时,70℃反应45 h,反应效率最佳,可以得到产物收率大于90%的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季铵盐 抗菌整理剂 季铵化反应
下载PDF
离子对负载L-脯氨酸阴离子催化下的不对称Aldol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蝶丽 郭国长 +1 位作者 赵晓伟 崔元臣 《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在水相中,通过阴阳离子结合使L-脯氨酸阴离子负载在基于Merrifield树脂的季铵根阳离子上,制备出功能性高分子离子液体.将该体系作为一种高效、可回收的催化剂用于催化醛与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在微量水中有很好的催... 在水相中,通过阴阳离子结合使L-脯氨酸阴离子负载在基于Merrifield树脂的季铵根阳离子上,制备出功能性高分子离子液体.将该体系作为一种高效、可回收的催化剂用于催化醛与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在微量水中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相应的Aldol反应产物获得了6∶94的dr值以及高达98%的ee值,且该催化体系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rifield树脂 季铵根阳离子 L-脯氨酸 离子液体 ALDOL反应
下载PDF
缓蚀润滑剂在水基钻井液中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志阳 《辽宁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766-768,共3页
钻井过程中,钻具与裸眼井壁、金属套管之间的磨损以及钻井液中高浓度无机盐对金属设备造成点蚀,缩短了金属设备的使用寿命,以二乙醇胺,甲醛,苯乙酮,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了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润滑剂ZE,应用在钻井液中起到保护金属的作用... 钻井过程中,钻具与裸眼井壁、金属套管之间的磨损以及钻井液中高浓度无机盐对金属设备造成点蚀,缩短了金属设备的使用寿命,以二乙醇胺,甲醛,苯乙酮,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了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润滑剂ZE,应用在钻井液中起到保护金属的作用。采用失重法评价缓蚀润滑剂ZE在钻井液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采用极压润滑仪、四球摩擦仪评价缓蚀润滑剂ZE对钻井液的润滑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缓蚀润滑剂ZE加量增加,使N80钢在钻井液中的腐蚀速率以及钻井液润滑系数逐渐降低,当其加量为2%时,N80钢的腐蚀速率低于0.012 mm·a^(-1),钻井液润滑系数仅为0.084,可有效降低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阻力,且与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缓蚀机理 曼尼希反应 水基钻井液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用有机土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明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了满足现场复杂井钻井需要,优化油基钻井液抗温性能和流变稳定性,以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1,2-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双季铵盐有机改性剂,并由双季铵盐有机改性剂改性亲水性蒙脱石制备有机土GEL-H,应用于油基钻井液中。实验结果表明,双季... 为了满足现场复杂井钻井需要,优化油基钻井液抗温性能和流变稳定性,以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1,2-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双季铵盐有机改性剂,并由双季铵盐有机改性剂改性亲水性蒙脱石制备有机土GEL-H,应用于油基钻井液中。实验结果表明,双季铵盐有机改性剂分子中带有两个正电荷,与蒙脱石晶层具有更多的结合位点,使其晶层间距增大,提高了有机土的抗温性能以及成胶性能;由有机土GEL-H配制的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和润滑性能,且其高温高压滤失量仅为4.2 mL,可抗180℃,具有良好的抗温性能,可满足现场钻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土 油基钻井液 离子交换 季铵化反应 抗温性能
下载PDF
2种添加剂在电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娴玲 张新胜 +1 位作者 马祯 徐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6-488,共3页
通过电解实验分别考察了5个阴极电还原反应和1个阳极电氧化反应在加入添加剂前后电流效率和转化率的变化。所选择的6个反应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原料以分子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的反应,另一类是原料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的反应。实验间... 通过电解实验分别考察了5个阴极电还原反应和1个阳极电氧化反应在加入添加剂前后电流效率和转化率的变化。所选择的6个反应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原料以分子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的反应,另一类是原料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的反应。实验间二硝基苯电还原制间苯二胺,3-甲基吡啶氧化制烟酸和邻硝基酚电还原制邻氨基酚(酸性条件下)属于前一类反应,加入添加剂后,它们的电流效率分别由原来的65.69%、28.00%和45.09%变为66.15%、28.45%和37.07%,说明添加剂对原料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反应没有作用或有抑制作用。实验邻硝基酚电还原制邻氨基酚(碱性条件下),丁二酸的电解全盛和水杨酸电还原制水杨醛属于后一类反应,加入添加剂后,它们的电流效率分别从原来的49.37%、65.06%和24.55%提高到75.80%、78.60%和30.06%,说明添加剂能够提高原料以离子形态存在的反应的电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季铵盐 电化学反应 离子
下载PDF
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季铵盐的合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健 杨方文 黄明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92-93,122,共3页
以金刚烷胺为原料,通过艾希魏勒-克拉克反应(Eschweiler-Clarke)合成了N,N-二甲基金刚烷胺,优化反应条件为金刚烷胺∶甲酸∶甲醛的摩尔比为1∶5∶4,反应时间为18h,温度为98℃,产物收率93.4%,进而合成了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季铵盐,... 以金刚烷胺为原料,通过艾希魏勒-克拉克反应(Eschweiler-Clarke)合成了N,N-二甲基金刚烷胺,优化反应条件为金刚烷胺∶甲酸∶甲醛的摩尔比为1∶5∶4,反应时间为18h,温度为98℃,产物收率93.4%,进而合成了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季铵盐,产物收率90.5%,其结构经1H-NMR,13C NMR,MS和GC-MS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 金刚烷季铵盐 合成 Eschweiler-Clarke反应
下载PDF
抗菌整理剂DBPMA的合成及其杀菌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荣华 朱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91,共5页
以丙烯酰氯、二甲氨基乙醇与氯化苄为原料,合成新型季铵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丙烯酸酯基氯化铵(DBPMA)。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剂对DBPMA转化率的影响,确定出合成DBPMA的最佳工艺。在此工艺条件下,生成季... 以丙烯酰氯、二甲氨基乙醇与氯化苄为原料,合成新型季铵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丙烯酸酯基氯化铵(DBPMA)。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剂对DBPMA转化率的影响,确定出合成DBPMA的最佳工艺。在此工艺条件下,生成季铵盐的转化率为82.1%。探索DBPM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杀菌性能。结果表明:DBPMA的杀菌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杀菌剂1227;DBPMA在25℃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比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反应 合成 杀菌剂 抗菌整理
下载PDF
季铵盐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松贤 夏少青 《石油沥青》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某酚、环氧氟丙烷、三乙胺同时加料的方法合成了季铵盐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对合成的乳化剂乳化沥青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重点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为较适宜的... 采用某酚、环氧氟丙烷、三乙胺同时加料的方法合成了季铵盐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对合成的乳化剂乳化沥青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重点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为较适宜的溶剂;最佳的反应温度为70 C;反应时间4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阳离子 沥青 乳化刑 性能测试 反应备件
下载PDF
季铵硫酸化蓖麻油的制备
18
作者 李云飞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19-221,共3页
以蓖麻油为原料经过①酯交换反应,②硫酸化反应,③季铵化反应生成新型季铵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含氮量的测定,优化了反应③的合成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蓖麻油 季铵盐ETA 硫酸化 季铵化 含氮量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对二甲苯二聚体收率的影响
19
作者 杜友兴 何立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9年第3期44-48,55,共6页
以对甲基氯化苄和三甲胺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和Hofmann消除反应制备了对二甲苯二聚体。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季铵盐合成的反应条件,以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优化了对二甲苯二聚体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制备季铵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 以对甲基氯化苄和三甲胺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和Hofmann消除反应制备了对二甲苯二聚体。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季铵盐合成的反应条件,以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优化了对二甲苯二聚体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制备季铵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对甲基氯苄∶n三甲胺=1∶1.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制备对二甲苯二聚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 KOH∶n季铵盐=3.5∶1,吩噻嗪作为阻聚剂,CS-5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采用双滴加氢氧化钾溶液和季铵盐溶液到反应体系中的滴加方式,季铵盐浓度为220 g/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为8 h。优化后,两步反应总收率53.92%,对二甲苯二聚体质量含量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对二甲苯二聚体 霍夫曼消除反应 合成
下载PDF
两种离子液体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离子传导性表征
20
作者 柳泽宇 程曼芳 +5 位作者 王文清 杨岩 王杰 李宗育 雷良才 李海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0,共5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技术合成了分子量分布窄(1.60)且带有—PhCH2Cl侧基线型三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对乙烯基苄基氯-b-聚苯乙烯[P(MMA-b-VBC-b-St)],然后经1-甲基咪唑(NMIm)季铵化及锂离子盐(LiTFSI)进行...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技术合成了分子量分布窄(1.60)且带有—PhCH2Cl侧基线型三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对乙烯基苄基氯-b-聚苯乙烯[P(MMA-b-VBC-b-St)],然后经1-甲基咪唑(NMIm)季铵化及锂离子盐(LiTFSI)进行阴离子交换,分别制得两种离子液体嵌段共聚物P(MMA-b-VBMImCl-b-St)和P(MMA-b-VBMImTFSI-b-St)。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凝胶色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通过交流阻抗技术考察了两种离子液体嵌段聚合物的离子导电性能,它们的离子电导率分别为5.42×10^(-4) S/cm和1.54×10^(-3) S/cm。结果表明,由于引入了电荷离域性更强的TFSI-反离子,P(BMA-b-VBMImTFSI-b-St)的电导率显著高于P(BMA-b-VBMImCl-b-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嵌段共聚物 离子电导率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季铵化 阴离子交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